A+A-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

草头小神出大力,无奉无禄不当神。

吸收人间恶念于一身的黑莲早已逃脱天道桎梏,穿梭宇宙太虚,来去自如。

只是为了让魔念彻底成长起来,他需要吸收到极致纯净不含任何杂质的邪念,已经对人间那充满各类情感,杂乱不堪的恶念私欲不满足了。

就在黑莲中的魔念一筹莫展时,他无意中发现了不周山的秘密,原来这是可以通往神人两界的通道。

于是他借助人间烟火气蒙骗了不周山的守门山神,悄无声息的现身在了神界。

而此时的神界众神全因诛魔驱邪功德无量享受着被天帝加封神位,授予神职的喜悦当中,全然没有料想到此举会为神界带来一场天地浩劫。

天帝少昊也认为此举既可以激励众神全心全力为神界大业而服务,还可以犒劳大家的劳苦功高,甚至能笼络众神心思从而得到他们尊崇,达到稳固自己地位的好处,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却没想到适得其反,因为封神之事本身就有一个大问题。

他自恃地位尊崇,完全没有考虑众神所授予的神位意愿,更没有因功封,只是为了便于自己统领神界,全靠喜好和感觉来封神。

封神之后就相继产生了诸神私下寻衅吵闹、暗中勾结、出工不出力、含冤受屈等问题,甚至各神之间心生猜疑嫌隙,最终也有一些神灵愤愤不平,心灰意冷后离开神界。

尤其是瘟神吕衣,他本是用瘟疫毒阵诛魔无数的战神,哪怕连三名魔族将领统帅都伏诛在了他手中,却因粗心大意被贬职受罚,被封上神的梦想也随之破灭消亡。

吕衣记得当时还因屠魔无数而沾沾自喜,满怀信心的回神界复命时,却无意间打翻了控制毒阵的“瘟癀瓶”,导致周围瘟疫肆虐,方圆万里寸草不生,无数苍灵受到荼毒迫害。

只是当时的吕衣全然不知,当他听说此次屠魔有功者还会被封为上神后,就此沉浸在封赏的美梦中不可自拔。

当吕衣一脸激动的回到神界后才发现被泼了一大盆冷水,迷迷糊糊中就被扣押定罪。

“大胆瘟神不分善恶,屠杀无数无辜生灵,罪孽深重,朕罚他深受“焚神炎刑”三日,并降神职为瘟君,众神可有争议?”天帝少昊端坐在神庭金龙椅上,冠冕遮颜,神辉万丈,金身涤荡,神情肃穆,不怒自威,声震如雷。

神庭之下诸神官各持朝笏分立两侧,气宇轩昂,吕衣就被神狱使官扣押在最后一排的中央位置,双腿跪拜在地,低下头百口莫辩。

此时无论和吕衣认识不认识?关系好坏与坏?一个个大神都神色迥异,心怀疑虑,默不作声。

只是当听到“屠杀生灵无数”几个字眼时相继露出释然的表情。

甚至有几个胆小怕事的神官还装出一副正义的嘴脸,对吕衣怒目相视,实则嫉妒他的勇猛过人,而那些和吕衣有过节的神官更是不加掩饰,俱是一副大义凛然的姿态,至于熟悉吕衣的神官则感到困惑不已的同时还担心受到连累影响到此次自己神位的授予,摆出一副狰狞的面孔,只差说一句“此神罪大恶极了!”

就这样大家无形中形成了一股默契,不由自主共同点了点头。

“绝无争议!”四个字从众神口中连连吐出,震的吕衣耳朵都快聋了,即使想为自己讨回公道却也说不出话来。

他带着一脸的茫然被神狱官带去神狱受罚,心中的不甘和冤念可想而知。

只是事已成定局,哪怕被冤枉了也只能吞咽在了肚子里,积怨颇深啊!

后来还有痘神、丑神、厄神、咒神等等一一难逃天帝少昊的惩罚,唯有霉神王建华逃过一劫,也算是他唯一幸运的一把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太倒霉了,就连天帝少昊也避他不及,就连给他敕封神位都是草草了事。

不是因为粗心大意就是无辜受牵连,甚至因为相貌丑陋,还有一个更离谱的竟然是睡神王仁杰打了一个盹被革除神位,打下了神界。

黑莲趁着封神之后,众神心神不宁之际,施展出心魔大法,趁虚而入,使众神受心魔影响而彻底背离神道。

接着他又利用瘟神吕衣之口,四处散播谣言道“斗量神,千般意,唯顺帝心,皆为天梯尔!神位至梯首,得见大道乎?”

一句反问直叩神道之心门,令无数天神根基动摇,魔念入脑,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掀起了一场诸神乱战。

战神刑天欲夺帝位,被昊天大帝的恶身天帝少昊斩断头颅,因肉身不倒而被丢到了常羊山。

此后怨气不散,战意不消,遂以双乳为目,肚脐为口,手持干戚踏入神界大殿杀了少昊,从此天地动荡不安,神人两界乱作一团,妖魔鬼怪乘虚而入,人间地狱无处不在。

霎时天崩地裂,雷火交加,生灵涂炭,哀鸿遍野,人神共愤,天劫降生,天下大乱,狼藉一片,佛魔出世,在人间暗立国度。

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更是斗法争位,共工不敌而怒撞不周山后逃去人间。

不周山倒塌,神人两界自此不再相通,神路断绝,凡人再难成神。

此时的人间早已千疮百孔,灾难厄运连连,天塌地陷,天河水下灌,水患不止,尸横遍野。

好巧不巧,三生石落到了不周山脚下。

为了避免天地秩序混乱,女娲娘娘悲天悯人,日日夜夜炼石补天。

五彩灵石补天后,五行归位,阴阳抱圆,轮回宿命结因果,苍生共愿应天命,劫数渡厄寻道途!

至此女娲娘娘和三生魔石结下了千年因果恩怨。

天已补好,留在人间的天神也回不到神界了,因此决定流下来拯救人间,造福人类。

还有一些天神神兽等堕落成妖魔,在人间兴风作浪,屠杀众生万灵。

唯吾三生魔气望归山,忘川河畔羡人间!

帝俊儿子十大金乌被不周山倒塌声惊动后,从东海扶桑树上一跃而起,一时间天燥地热,赤地千里,人间大旱连连。

善良美丽的女魃毫不犹豫驾云来到人间施法吸受这些金乌火炎,奈何十大金乌法力无边,此消彼长,女魃不顾自身安危也只能拯救一方苍灵,最后还身受炎火之毒,不禁扼腕长叹。

正在这时人间大羿拿出了昔日帝俊赐下的射日神弓,一手持箭,一手拉弓,射下九日后拯救了苍生万灵,人人称他为“大英雄”。

女魃看到十日变九日后,欣喜不已,只是很快她就被附近的人类发现了,由于她美丽的容颜早已被金乌火炎吞噬损毁,以至于焦皮连连,面相丑陋。

众人误认为天上十日皆由她所为,一边称女魃为“旱魃”,一边仓皇逃窜。

女魃一时间不知所措,又满含羞愧的望了一眼四散而逃的人类后,默默拖着疲惫重伤的身体一步一步走到了南方蛮荒之地。

恰好赶上炎帝与黄帝联手与魔神蚩尤大战,蚩尤因得到水神共工相助,打得炎黄大军伤亡惨重,节节败退。

女魃压制了一下伤势后,二话不说就帮炎黄这边对付风伯雨师,驱风赶雨,引的夸父上前助战,而炎黄大军这边的战局才稍稍缓和过来。

哪怕被祝融所伤,夸父对女魃也完全是碾压,相信用不了多久女魃就会被夸父斩杀。

突然九天玄女从天而降,授黄帝玄兵妙法,玄兵即神器轩辕剑和指南车,妙法为行军阵法破黄沙。

黄帝率领嫡系的虎豹熊罴部队以及盟友炎帝部落很快占据了上风,并且斩杀魑魅魍魉等妖魔,和蚩尤的八十一个兄弟对战也是势如破竹,夸父只好回过头来帮忙。

龙族战神应龙甫一出现,便一口龙息将夸父抹杀,彻底扭转了战局,后凭借黄帝手中的轩辕剑相继斩杀了蚩尤,自此奠定了炎黄千秋伟业。

此后又诞生出三皇五帝,伏羲演八卦立世道,神农尝百草救伤患,燧人钻木取火,少昊授农耕掌四时,颛顼制历法定伦常,帝喾订节气,唐尧虞舜治盛世……

只是水患之事从未停歇,炎帝之女更是被一阵巨浪卷入了东海,后灵魂化作一只花脑袋,白嘴壳,红爪子的小鸟,她衔来树枝石头等填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毅力不减。

夏朝君王大禹治水途中听闻后深受感动,三年过家门而不入。

战神应龙开龙门给予水族化龙大机缘,龙王为他举办了庆功宴,众水族齐聚一堂,开怀畅饮,鲜珍海味应有尽有,鱼美人跳舞,虾兵蟹将伴奏,还有一只胖头龟喝的酩酊大醉的打着王八拳,惹的东海龙王欢笑连连,龙须飞扬。

而坐在龙王身旁的战神应龙却面露愁容,欲言又止,忽然一块石头砸到了龙王的鼻子,疼的他直接暴跳如雷。

应龙正是听闻了水患导致君王大禹治水之事,所以愁人满面,他刚想禀报龙王此事,却因庆功宴而犹豫不决。

于是趁机顺水推舟道“大王莫要生气,微臣这就去查个明明白白,若有作乱者,就让他当场魂消骨散,以解大王心头之火。”

龙王鼻头已经肿胀的像个蘑菇包似的,只哼了一句“快去快回!!!”

应龙一边飞出东海,一边心道“这不是拆我台吗?若是因为众水族因水患而错失化龙机缘,我岂不是要被他们耻笑,不光失了信,还丢了面子,不行,不行!”

战神应龙心中思索时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淮水。

“轰轰轰”一声声炸裂声响彻云霄,将战神应龙从千般思绪中惊醒过来。

龙首向下一探,才发现是一只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的水猿在作乱四方。

他的头颈长达百尺,力大无比,风雷齐作,木石俱鸣,正在兴风作浪,百姓遭殃,正是淮水水神无支祁。

应龙勃然大怒,目若洞天,龙须飞舞,双翼遮天蔽日,俯冲而下,吐出一口龙息来,淮水眨眼间分立两岸,显现出无支祁真身来,龙爪行如雷霆,将他擒获。

“哼!你个小家伙,不好好积德行善,修善积德,还行邪魔歪道,看龙爷爷不给你点颜色,你就不知道水中霸王是谁了?”

后将他直接交给了大禹,毕竟他还要赴宴庆功呢。

大禹直接用大铁索锁住了无支祁的颈脖,拿来金铃穿鼻子上,并将他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才平静地流入东海。

为了使人间重归太平,大禹划分九州,铸九鼎镇压邪祟凝聚九州“气运”,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后从太上老君那里借来定海神针投放到了东海,使东海水患彻底平定。

神界诸神大战和人界炎黄之战中陨落的神灵怨气化成了四大凶兽。

其中由蚩尤死后的怨气所化饕餮,驩兜死后的怨气所化混沌,共工死后的怨气所化穷奇和鲧死后的怨气所化梼杌率妖魔下界祸乱苍生。

虚仙界之主叶虚空,乃三清所绶命,他命麒麟上仙带领四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斩杀妖魔,四大凶兽不敌被杀后,众妖魔四散而逃,不知所踪。

为求长生大道,世间万物寻仙问道,凭借大智慧大毅力修仙渡劫,羽化飞升,来到了真正的仙界,这里存在着圆满的仙道法则。

此仙界乃是由原来的神界衍化来的,因为初生神界十分脆弱,神界范围渐渐缩小后,后又从天外天落到了天上。

神界昊天大帝恶身被杀后,神元破散,肉身反哺于神界,使这里形成了圆满的仙道法则,此后神界众神不得已之下才修仙,被称为神仙,而神界也就有了仙界的说法。

昊天大帝善身被投下人间的虚无度经历生死轮回,这是一片没有时空的禁地,人们都沉浸在过去无法自拔。

只要善身能看破过去未来,执着于现世昊天大帝善念之身,才能不被轮回吞没,修行善果,成就神道尊位。

善身轮回投胎后会忘记前世今生,和凡人一样行苦行之乐,当他身死之后再度轮回,当一世轮回中产生有罪业恶念时,就被称做“劫”。

若能幡然醒悟,渡过劫难,就可以继续积德行善,教化万灵,成其果身后再入轮回,否则只能身死道消,前世因果将不复存在,下地狱偿还因果,不再受轮回之苦。

当他身在轮回中产生普善真念后才能自行醒悟过来修成正果。

最终,他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证得八身,即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迹身、应身、分身和化身,遂回归仙界。

天道敕封他为玉皇大帝,妙相庄严,金龙法身,功德无量,统御诸天星斗,行天道,布天德,造化万物,济度众生。

仙界因三十三重天又名天界,玉皇大帝创立天庭,身居凌霄宝殿,定天条,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三界、十方、四生和六道的一切阴阳祸福。

只是诸多仙班位置空缺,面对众仙纷纭,玉帝笑而不答,只道出一句谶言“封神之后,众仙归位。”

鸿钧现身于混沌珠形成的虚仙界,传谕“神界毁,玉皇出,万魔临,大佛现,定七界,天命锁。”

人、鬼、仙、妖、魔、佛、天七界立,天道天命天机齐聚,执掌四方安定,乾坤清朗气正。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