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彻夜长谈之时,临安皇城中大宋官家赵构此时也还没有睡下,此时他坐在御座上看着奏折,旁边站立着一位太监,他眼睛微闭好似入定,此人面色白净,看不出年纪,只有帽子下漏出的花白头发显示出来他应当年纪不小,此人正是跟随赵构几十年年的大内侍姚崇,别看他看似普通,可临安城的人都知道,他的权利不弱于秦桧,因为他掌管着皇帝的近卫和皇城司,人人见了都要尊一声:姚使尊。
这时赵构忽道:耿京派来的人都安顿妥当了吗?
姚崇马上回道:回官家,都已妥当,所来两人,一人住在驿站,一人似乎在京中有故旧,没有住在驿站。
赵构轻点头道:他们都见了哪些人。
姚崇道:他们进入京城后便马上去了皇城司和枢密院,所见之人都是按提前安排妥当的,秦相那边倒是派人去枢密院打了招呼,倒也没有刻意为难。
不过秦相派人知会,后日大朝他要参加。
赵构哼了一声:他的病已经好了?太医正怎么说。
姚崇说到:太医正说秦相只是操劳过度,多加休息就好,只是有一事颇为奇怪,秦府从临安城中找了几位民间郎中过府看病,我让司中之人细细问过,似乎秦相有油尽灯枯之相。
赵构似乎抖了一下,半天才道:后日大朝让耿京的人一起前来,他们孤守北地实属不易,此事需多加褒奖,你去准备一下吧。
姚崇躬身应了,慢慢的退了下去,此时偌大的宫殿中只有赵构一人,烛火摇曳,让他的身影也显得飘忽不定。赵构悄悄的摸了一下腿脚边,那里藏着一把匕首,这个习惯已经有十几年,只有他一人知道,连跟随他几十年的姚崇也不知情。
赵构身材高大,年轻时只是一个闲散王爷,不得徽宗宠爱,于是便爱上了弓马刀剑,甚至想过游历江湖罢了,可时事弄人,不想自己成了延续赵家王朝的官家,可做了皇帝之后他整个人都变了,外有群狼环伺,内有恶虎眈目。他变了,再也没有年轻时的勇气和信心,他只想活着。哪怕活的有如仓鼠一帮,为了活着他做了很多违心的事情,可时间久了似乎这才是他的本心,人活在谎言中时间久了,谎言便是真理。
对于秦桧,赵构对他既恨又怕,可又离不开他,腿脚边的匕首便是为了他而备的。如今听到他命不久已的消息,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第二日辛弃疾和贾瑞拜见了朝中军中之人,皇城司也派人过来交代了明日早朝的事宜,以免殿前失仪。河洛拿着辛弃疾的文章找到了韩世忠。
韩世忠看了文章之后简直惊为天人,猛拍大腿,叹道:真乃天纵英才,若是我朝中有此人之见识那便是复国有望了
河洛笑着道:我二哥说,当今之世若论英雄人物怕是只有您可当之了,他对您可是钦慕不已。
韩世忠笑骂道:小猴儿,学会了拍马屁了。你义兄是大才,以后救国复土大概要着落在他的身上,我自然要见他一面,可却不能私下见面,这样对他此行反而不好,待他们见过了陛下,我在找机会见他。
河洛自然也懂得,点头应了。
第三日,贾瑞和辛弃疾早早便来到了皇城司,由皇城司带领二人前往皇宫。等到了晌午时分方才被宣觐见。
赵构也很是开心,虽然复国无望至少证明北地之人心中还是心有大宋,这也是好的。
特别是对英姿勃发的辛弃疾很是喜欢,不禁赞叹:故土少年何其英雄哉!
这时有人站出班列道:官家此言差异,秦相公曾言道:北人归北,南人归南,此乃国之大计,如此方可保我国土不再丢失,国祚长存。
赵构一听此话顿时脸色一冷,尚未回话,只听一人朗声道:相公此言大缪。哪里来的南人,哪里又来的北人,官家本是汴京人如此说来也要归于北地不成,如此卖国求荣之言也可称为国策,岂不是伤了河北之地大好男儿之心!!
那人转头看去说话之人正是辛弃疾,不禁怒道:黄口小儿,自绍兴议和以来,我与金朝已享十五年和平,岂容你这小儿从中作梗。
辛弃疾不禁怒从中来,虽不知此人是谁料也知道是秦桧一党,只苦于不能过分争辩否则不利天平军。
这时赵构道:汤卿,都是我大宋子民,你不可如此无礼!
那人往上面躬身行礼,道:官家,秦相努力得到的和平可不能轻易放弃啊……
这时玉阶之下坐着一人缓缓开口道:汤思退,你大胆,这是陛下之功你怎可妄言。退下。
汤思退这才悻悻退下。
辛弃疾明白能在大朝之上坐着的人必然是秦桧无疑,此人六十多岁,面色消瘦,三缕胡须挂在嘴下,神色疲惫双眼微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赵构看秦桧发话才镇住不同声音,心中虽然怒火冲天,可还是忍住问道:秦卿,你看如何奖赏天平军。
秦桧睁开眼睛回道:陛下,天平军久在北地,朝中对其情形不明,我看可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节度山东河北等诸路北军,至于其他赏赐可让枢密院细细研究为妥。
赵构也道:便伊秦卿之意,此事便如此定下来吧。
辛弃疾见官家如此敷衍心中也是无奈,耿帅本身已然是北地义军领袖,如此封赏可有可无,可见奸相把持朝政到了何种地步,陛下处境着实为难啊,罢了。
陛见之后,主要的调子已经定了下来,后面的事情便简单了,无非是商议如何赏赐,不过实际的支持是没有的,不过是一些虚头巴脑的名头。
辛弃疾很是失望,便和贾瑞告假前往绍兴去寻十方大师。
河洛因为家人要前往襄樊之地,便没有一起前去,兄弟二人暂时分开。
这一日,杨天峰领着苏茹前去襄樊,走的水路,徐家众人还有施全等都到码头相送,杨天峰对薛老头说道:先生,待我到了任上,便请你过去,只是这一段时间你还帮着照顾我的一双儿女。
薛老头哈哈一笑:你这义子还用我来照顾,放心好了。
杨天峰又和徐朗嘱咐了几句,这才告别众人上了大船。
花菱很是伤感,河洛只得劝导,不用几日便又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