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的风有些微凉,长满青苔的院子,有一丝丝湿气,没有了榕树,院子里的落叶及树枝及少,秋季的天,总是让人格外清爽,村里依旧鸡鸣狗吠,有小孩的吵闹声,有大人的责备声,旁边竹林里也会有一只只觅食的鸟儿,房头炊烟袅袅,一切是那么平静美好。
风吹起院子里的落叶,让赵红阳想起小时候一边扫地,一边与哥哥追逐蝴蝶的情形,只可惜物是人非,那样的轻松时光不会再有。赵红阳觉得自己极为渺小,小到如同一片落叶,自己会在热烈的阳光下慢慢腐化。此时此刻的落叶,赵红阳觉得自己像极了自己,一事无成被世间抛弃的自己。
自己如同被遗弃的落叶,只能随风而去,随着四季的阳光及雨水,慢慢消失在别人的眼前,或许没人提及,也没人记得。
母亲的话语总是让他心理很温馨,无论自己如何落魄,也不会被她责备,总是时常呵护着他。长大了,家,依然充满着温暖,依然充满着爱,只是自己已经没有向家里索取的资格,没有与父母谈笑风生的勇气。在家里的这段时日,赵红阳总是喜欢一个人呆房间里,没什么事,一般不会走出家门。
中秋前夕,赵红阳没有与母亲一同去集市上购买节日所需品,而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也不会与父亲一同躺在椅子上烤太阳,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勇气面对家人。
父亲咳嗽中声夹杂着一声声叹息,他越来越瘦,头上的白发了多了许多,拄着拐杖,身躯依旧颤颤巍巍,似乎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赵红阳找不到工作,父亲很为其烦恼,毕竟当年是他一路护送赵红阳上学的,赵红阳是父亲一生希望的寄托,而赵红阳顺利完成学业,是父亲觉得自己一辈子做的最骄傲的事。
日子一天天重复着,赵红阳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心理慌张得不知所向。母亲依旧准备着丰富的食物,有时候不停的叮嘱赵红阳多吃点。而此时的赵红阳又岂能吃得下去,每天的愁恼已经让他失去了食欲及睡眠。
终于,中秋节还是来临,冷冷的空气中,又多了村里人的欢笑声。村中央的小卖铺也热闹非凡,依旧是小时候的那副景象,只是少了父亲的聊天声。天空中的太阳依然热烈,有风吹过时候,还是会感到一阵阵冷意。
这段时间虽然过得不轻松,可时间依旧过得飞快,转眼间一个半月过去了。母亲已经去了镇上,家里更加死气沉沉,赵红阳摸不到一点头绪,可是又不能这样一直下去,坐以待毙,总得为自己的未来做点什么。他内心中还有梦,只是梦想不再那么强烈,只是他也不再勇敢。
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算是完全步入冬季,村里的篱笆内种满蚕豆及豌豆,洁白的花儿引来一阵阵蜂蝶,校园内读书声阵阵,上下课铃依旧是老师敲着铁轱辘的撞击声。
赵红阳恨透了现在的自己,同自己一起毕业的,大多已经就业,有着体面的工作。不知道何时,自己才能开着自己的轿车,载着妻儿回家过节,想想是多么的遥远,走或许一辈子都不可能。
一番思考后,赵红阳决定去市里,毕竟市里,会有很多的资源,或许能让自己找到一份工作。
临行之际,赵红阳与父亲作了告别,父亲没说什么,只是从家里拿出一些钱赛给了他,当接过钱的那一刻,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他心头,他攥紧手头里的钱,没有说太多的话,默默转头离开。
离开家的那一刻,赵红阳又瞬间迷茫了,甚至觉得自己不如一个山野的一个放牛郎,不用背负着那么多烦恼,只需按部就班的劳作。
来到母亲租房的地方,大概是正午,母亲是对命运的折磨不卑不亢的人,她的信念是自己有手有脚,没理由会比别人差。这里的房租倒也廉价,几块钱便可以租一整月,只是房子陈旧了一些。
母亲简单的给他做了顿饭,便陪着他在公路旁候去市里的车,她怕赵红阳被饿着,便给他买了很多零食,赛在包里。上车后,母亲急匆匆的叮嘱了赵红阳一番,便拿出她身上用布袋包紧的钞票赛给了赵红阳,匆忙之间,赵红阳也没有推辞。上车后打开,有一元的,有五元的,每一张都沾满了母亲的汗水,每一张都充满了母亲的爱及寄托。
赵红阳眨了眨眼,泪水充斥着眼眶。这一辈子,欠父母的实在太多,此去不知何时能回来,也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勇气回来这个家。
这里的环境不如省城,这里看不到五楼以上的建筑物,看不到一个设施比较齐全的购物城。马路上充满着坑坑洼洼,路边的花花草草种类也单一,人们的出行工具是自行车或者摩的,便没有许多轿车。
此时此刻,赵红阳便开启了艰难的人生旅途。他对这个偏远的小城市便不熟悉,虽然自己属于这座城市,可却只来过三五两次,没有任何一丝丝归属感,在着陌生的环境中,赵红阳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如何去生活。
眼下,一年快过去,以前和自己一起上学的伙伴们,几乎都稳定了,也有结婚生子的,赵红阳没有去参加同学的婚礼,每当同学打电话邀请时,总是找个工作忙的借口推脱。同学群里,大家都聊得热火朝天,有讨论工作的,有讨论家庭的,赵红阳只是默默的看着,因为自己什么都没有,也很害怕同学们问起来,他总是避而不见。一路走来,除了高开,赵红阳似乎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在着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赵红阳只能先住旅社,高昂的费用,找个住房刻不容缓。即便每天走街串巷,也很难打听到哪里有房子租,就在这落魄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一个高中同学。以前在群里听他说过,他在这里做房产销售,他叫陆生,小名叫小伟,高中那会是同桌,只是时间不长,小伟为人很随和,性格很开朗,属于调皮的男孩,只是赵红阳性格过于孤僻,所以和他没有多少交集。
很快,小伟便通过了他好友请求。那么多年不联系了,也不知道对方还记不记得自己,赵红阳心理没谱,也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
“嗨,老同学,好久不见啊。”小伟主动打了招呼。
“是啊,很久不见了。”
一番交流之后,赵红阳与他便约个时间聚聚。顺便打探一些这里的形势,然后尽快把住宿问题解决了,别的在慢慢来。如果在毕业早一些,或许自己就能被安排工作,只可惜当时没有去学校安排的一些企业上班,一心想着自己闯,如今却四处游离。
现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毕业生也慢慢多了起来,农村人外出打工闯荡的趋势在慢慢推行,所有的一切都在悄然变化,赵红阳想到这些,心理又慌了。
小伟嗜赌成瘾,由于他更要步入社会,对于一些事物缺乏辩解能力,只觉得刺激舒坦,便跟着潮流,慢慢的无法自拔。小伟正胸膛有一个老鹰的纹身,他说那是他十八岁生日时候纹上去的。他本性不坏,只是跟着一些不学无术的青年。
小伟身高一米七八,挺直的身躯,白净的脸蛋,加上他幽默风趣,很受女孩子的喜欢。他家里有一个弟弟,父母离异,他与母亲同住,母亲经常不着家,也不会有嘘寒问暖。虽然如此,却很乐于助人,他不但把赵红阳租房问题解决了,还给他推荐了很多工作,只是赵红阳不太喜欢做销售,毕竟天生口拙,连和朋友基本的交流都不连贯。
不过他带着赵红阳慢慢走入同学圈的视野,有很多同学在一些机关单位工作,也有一些招考的信息及经验分享,慢慢的,赵红阳便有了一些头绪。小伟虽然没有稳定工作,没有大学学历,同学及朋友便没有就此远离他,反而他幽默的性格及随和的品性,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只是他烂赌成性,成天花天酒地,每个月的工资,他几乎几天就花个精光,在他的理念中,没有一件事情是有意义的,没有必要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也没有必要活的那么小心谨慎,活得随性,一切顺其自然,天天由命。
赵红阳倒是不赞同这样的观点,一路走来,离不开父母的照顾,自己所作所为,都要顾及父母的感受,所以赵红阳活得很小心谨慎,从来不会给父母制造麻烦。
通过这久的经历,赵红阳有了新的职业规划。既然是财务,赵红阳还是想试试银行,毕竟金融行业,面对一些数字,自己的头脑还是比较清晰,听一些同学说,每个机关单位招聘只一年有一两次,考卷的内容几乎每年不变,了解清楚后,赵红阳就到书店买了一些书,重新计划未来,不慌不忙,不急不躁。
有事也会外出做一些短工,省吃俭用,慢慢的等待着机会。赵红阳似乎慢慢看到的光明,全身的细胞在慢慢复苏,如同李白所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每个人都如同一条沉睡的巨龙,等哪天风雨交加,迷雾缭绕,他们将腾飞,平步青云。
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机遇,一个能展示自己的舞台,只有不断给自己注入能量,让自己不断强大,才会有破土而出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