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洛阳西城,广阳门。一骑飞驰入门,将边报投到了太尉华歆府中。华歆看毕大惊。“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失守,雍州刺史郭淮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陇右五郡去其三。只有广魏和陇西郡在坚守。诸葛亮将要兵过渭水,军临长安。”

太极殿内,魏明帝见报大惊。“前者大将军曹子丹都督关右诸军,为何成这种结果?”

送急报边将回奏道:“赵云和邓芝军在褒斜道,曹大将军率军拒之,不想诸葛亮诡计多端,亲率主力,由武都出祁山,事出突然,是以三郡失守。”

魏明帝道:“前有夏侯楙驸马在关中屯兵,为何不派兵增援?”送急报边将道:“此事末将不知。”

魏明帝道:“诸葛亮去年作《出师表》之时,吾就料定其必定寇边,不想连失三城,倘若失了长安,关中震动,洛阳危矣,诸卿当有何策?”

太尉华歆道:“陛下勿忧,可急调大将军曹真守眉县要路,右将军张郃解祁山之围。”

王朗亦奏道:“臣观先帝每用大将军曹真,所到必克;今陛下何不拜为大都督,以节制雍凉,以退蜀兵?”

魏明帝道:“去年朕本想亲征西蜀,因众位谏止,只得作罢。如今诸葛亮自来,即拜曹真为大都督,假节钺,都督雍、凉诸军事。可令右将军张郃率军五万,以救祁山,征蜀护军夏侯儒接应郭淮,司马懿严密注意吴军动向,防止其接应西蜀。朕将摆驾长安,以助军威。你等各去准备。”

这下轮到于臬迷惑了。按照《三国演义》的内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赵云、邓芝为先锋,曹魏一方是夏侯惇之子夏侯楙,头一仗,赵云杀了韩家一父四子五将,然后占了南安、天水和安定,姜维投降。后来是司马懿复出,收拾残局。

但这时司马懿明明在都督荆州诸军事,拒住诸葛亮的是曹真。于臬不由暗骂:“原来《三国演义》不靠谱啊。”

张郃接到诏书,感觉到了事态严重,急与曹真商议。“大都督,陛下即将亲征,我等切不可在此坐守,末将有一计,可退蜀军。”

曹真道:“关右虽是我为主,张将军世之宿将,愿闻将军妙策。”

张郃道:“如今广魏郡在天水、安定二郡之间,早晚必为诸葛亮侵占,此郡有一山,叫陇山,与安定是分界线,其山中有一咽喉要道,名叫街亭,我愿引一军,先占此处,则蜀军不得东进。大将军扼住眉县,守陈仓道口,拒住赵云、邓芝。又令夏侯楙驸马驻守长安,以防斜谷出兵,夏侯儒将军接应郭淮,坚守上邽以为呼应。若我占了街亭,彼时诸葛亮粮道不通,则安定郡必回归,若亮走,大将军与我共击之,诸葛亮可擒也。”

曹真想了一下,道:“此计大妙,我就拔五万兵马给你,请速行。若占街亭,则诸葛亮必退,则南安不得不弃、安定不得不捐、天水不得不委、箕谷之兵不得不撤,西城之饷不得不捐。而之前斩崔谅、杀杨陵、袭冀县之功,都将付之东流也。”张郃去了。

皇帝亲征,对于魏国来说,可是一件大事,这可累坏了华歆、王朗、陈群、陈矫辛毗等人。王朗想先到曹真军中,为曹真谋划,以安军心。魏明帝准奏。

于臬听得王朗将去曹真军营,不由吃了一惊,来到王朗府上,见礼毕,道:“世翁执意要去大都督军营?”

王朗道:“老夫今年七十又六,当年曾战过东吴猛将太史慈,诸葛亮凭一已之力,与大魏交兵,我作为大老元臣,来到阵前,一则可以鼓舞士气,二则可以指划军务,两全其美。”

于臬道:“诸葛孔明极善用兵,世翁何不召邓士载问之,看他有何说?”

王朗道:“这几日事务繁忙,差点忘却。”急命人召邓艾前来:“我今欲往大都督营中,以为助力,依你之见,当如何进兵?”

邓艾沉思一下,道:“现诸葛亮在祁山,其意不在陇西,必在进取长安,若长安有失,洛阳危矣。”

王朗道:“陛下已派右将军张郃率军五万救祁山,大都督曹真拒陈仓,守住眉县要路。郭淮在上邽,有征蜀护军夏侯儒接应。”

邓艾用手指划,沉思一会,道:“若张将军率一军,急占广魏郡街亭要路,则蜀军粮道不通,曹将军命一将扼守陈仓道口,派一偏师援上邽以为声势,诸葛亮则必救街亭。大都督自引军出广魏,令郭淮进击天水冀县,则诸葛亮必回师,那时大都督直占西县要路,则诸葛亮回不得祁山,必为大都督所擒也。”

王朗大喜。即命邓艾坚守职位,星夜准备往眉县去。

于臬道:“世翁乃大魏肱骨之臣,小子闻那诸葛孔明能言善辩,两军阵前,必有说辞。”

王朗道:“我依正道而行,何怕他说三道四。”于臬道:“世人皆道孔明先生多智,以我观之,若张将军占了街亭,则是其用人不明。”

王朗笑道:“竖子,我岂不知。你四月即将课试,你要用心学业,若得高弟,我也可以为你任职了。”于臬知道,王朗此去,和诸葛亮一番骂战,最后弄得身死,便道:“小子遵命。世翁休以孔明言语为意。”

王朗笑道:“老夫数十年来,久经风浪,岂可因一言而动心。”于臬告退。

于臬还是有担忧,又不好明言,见王朗去了,便问邓艾:“邓兄以为,诸葛亮会被活捉么?”

邓艾道:“诸葛亮善于用兵,我此计虽可令彼大败,但诸葛亮必能自回汉中。”

于臬道:“若王司徒和他斗嘴,谁胜谁负?”邓艾道:“昔日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对答如流,王司徒与他辩论,怕是难以取胜啊。”于臬更加担心。不由面露忧色。

邓艾见于臬不开心,便道:“贤弟,王司徒已七十有六,尚且为国上阵,你正当风华正茂,何忧之有。我看此战,虽捉不得孔明,也让他以后再也不敢正视祁山。”于臬心事,又不敢言明,和邓艾说了一些话,回去了。

王朗来到了曹真军中,曹真大喜。问及部署,曹真道:“张将军已兵发街亭,某在此扼守要路。”

王朗自思:“果然被邓士载说中。”也不表露,对曹真道:“大都督难道一直在此驻守?”

曹真道:“此路口,亦是要道,西蜀赵云,世之名将,不得不防。若张将军占了街亭,某即进兵接应。”

王朗道:“如今诸葛亮主力在祁山,大都督岂可让七万大军在此自守。不如主动占据要路,呼应张将军,岂不更妙。”

曹真道:“王司徒以为如何?”王朗道:“郭淮退守上邽,可派一军往救,以为声势,命陈仓守将郝昭,坚守陈仓关口,只守不出,纵是孔明自来,也不足虑。大都督引军出广魏,往救军可令郭淮进击天水冀县。若张将军占住街亭,孔明必退,大都督即占住西县要路,孔明即回不得祁山,那时张将军随后追来,夏侯儒袭孔明之后,诸葛亮必为大都督所擒也。”曹真大喜:“就依王司徒之言。”

当下即令宗弟曹遵为先锋,引兵五千,去救郭淮,副先锋朱赞留守,以一万大军,守住眉县要路,打自已旗号,深沟高垒不与战,出战必斩。又命郝昭坚守陈仓道口,坚守不出,教休放赵云。自引四万大军,往广魏而去。

事情正如正史所载,诸葛亮令马谡王平守街亭,果然为张郃所败。张郃又令申耽、申仪急占住街亭边列柳城。

诸葛亮大惊,急唤关兴、张苞分付曰:“汝二人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如遇魏兵,不可大击,只鼓噪呐喊,为疑兵惊之。彼当自走,亦不可追。待军退尽,便投阳平关去。”

又令张冀先引军去修理剑阁,以备归路。又密传号令,教大军暗暗收拾行装,以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断后,先伏于山谷中,待诸军退尽,方始收兵。

又差心腹人,分路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皆入汉中。又遣心腹人到冀县搬取姜维老母,送入汉中。

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却有飞马来报:“曹真出广魏郡,命曹遵进入上邽,郭淮突袭冀县,如今已经失了,姜将军老母取不回。现郭淮与夏侯儒合兵一处,正往祁山追来。曹真现已占了西城小县,粮草尽失,我军归路不得回也。”

此时孔明身边别无一大将,尽是文官,西城乃是蜀军屯粮之所,又被魏军占了,孔明如何不急。忽见尘头大起,却是曹真引两万大军自来。众人大惊失色。孔明道:“众位休惊,不可妄动,违令者斩。”

曹真引军,见是诸葛亮旗号,心中大喜,命:“凡捉得诸葛亮者,封列候,杀死者,升三级。皆赏绢五百匹。”众人奋勇争先。偏将来报:“孔明兵不过五千,全是随行文官,并不见一员大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