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于臬专精向学,在课试《礼记》时,又得其高弟,得授太子舍人一职。太子舍人是七品,秩三百石。若有太子,则是太子府的属官,掌东宫宿卫。但魏明帝先前所生的清河王曹冏在226年去世,二子曹穆在229年去世,并没有立太子,所以于臬上司属少府,时任少府是杨阜,但禁宫宿卫属禁军管,负责人中护军是蒋济,中领军是杨暨。

六月,在于臬任太子舍人不到两个月后,董昭又向魏明帝进言:“太子舍人于臬,专精上学,连过三次博士课试,得其高弟,专务道本,不谈浮华,文武兼任,诚为青年后生楷模。”魏明帝正欲树立正面典型,即补于臬为度支郎中,正好是丁谧所空之位,归司马孚管。另又有董昭推荐下,石苞从蒋济手下到了司农梁习手下,任太仓丞。

在这几个月间,董昭连施妙手,利用明帝的不信任,打击了浮华,赢得明帝好感,并利用此好感,先将于臬推荐到中护军锻炼,拿到了顶级的铠甲和武器,又将石苞从中护军调到了司农任太仓丞,也拿到了一杆好枪。又利用吴质进京,敲打了陈群,争取了司马懿的好感,可谓一举多得。

大司马曹真府第。自从曹休被东吴周鲂诈降大败后,曹休羞愧而死,曹真成为曹家最高军事统帅,诸葛亮此时并未入寇,曹真回到了朝廷,被封为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但曹真本名并不姓曹,而是姓秦。

曹真记忆依稀回到了三十多年前。195年,曹操击走吕布,却被袁术军追击,曹真父亲秦邵将曹操藏起来,自己顶替曹操,却被袁术兵杀害,曹操为感秦邵救命之恩,将其子秦真收为养子,改名为曹真。

曹氏家族中,勇武如夏候惇、夏侯渊、曹仁去世了,后来的夏候尚、曹休也去世了,还剩一个曹洪,在曹丕时期,曹丕为报复曹洪当年不借钱给他,欲杀曹洪,因太后求情,将其贬为庶民,魏明帝即位后,将其拜为后将军,此时,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了。是以,司马懿在夏侯尚死后,掌荆豫都督,满宠在曹休死后,接任扬州都督。曹氏宗亲和皇族掌地方军事的惯例被打破了。

“诸葛亮三次伐我大魏,皆无功而返,为振我宗室权威,我应该做点什么了。”曹真身材有点胖,但并不影响他计谋百出的智慧。

公元228年6月,石苞四把剑铸成。这时,司马曹真上表魏明帝,以为:“蜀寇连年犯边,臣欲主动出击,由斜谷入汉中,然后诸将三路进军,若得汉中,蜀必亡。”

魏明帝道:“太皇太后新逝,此时兴兵,朝中军事,尚要爱卿主张,何不待蜀中有隙,再行伐之?”曹真道:“臣久于王事,既为宗室老臣,不敢迁延日月。”魏明帝道:“汉中守将为蜀中名将魏延,况诸葛亮自第一次入寇,一直屯于汉中,足智多谋,还需谨慎。”曹真不从,魏明帝不得已,道:“大司马既然有此勇气,那就与司空陈群商议一下吧。”

陈群立即表示反对:“昔日太祖武皇帝阳平关攻张鲁,虽然多备军粮,但张鲁没有攻克,就出现乏粮。如今大军主动出斜谷,转运困难,若保障运输,又多损兵力,还请三思。”曹真见了,道:“既然如此,就从子午道进军。”陈群又表示反对。

度支郎中于臬上表,言:“曹大司马为国尽忠,讨伐西蜀,须以奇兵应之。现东吴休兵,不若命骠骑将军、都督荆豫军事司马懿,由西城逆流而上,会猎于汉中,两路进兵,更为稳当。只是时值七月,恐秋雨连绵,须得防备。”魏明帝不得已,下诏任曹真为征西将军,司马懿为征西副将军,刘晔为军师,两面进兵。

司马师向于臬辞行:“德揆,我即到西城,随父亲讨西蜀,希望将功赎罪,我观士载与仲容,抱有大才,我想向父亲推荐,不知你意下如何?”于臬道:“若子元兄常在战场立功,陛下必能改变主意。若士载和仲容能得骠骑大将军拔擢,正是士载与仲容之福。”司马师道:“上次在你家宴饮,某尚未答谢,此次奏凯之后,定有后报。”于臬连称不敢。原来于臬上表请司马懿配合进军,为司马积累人望,正中司马师下怀。而司马师称向司马懿提拔邓艾石苞,算是回报,且有拢络之意,二人彼此心照不宣。

于臬拜访了老师王肃,说起在朝议时的情形。于臬不解:“那天,弟子见刘子扬被拜为军师,正欲出班,为何先生使眼色阻止我?”王肃道:“刘子扬在论伐蜀时,言行不一,逢迎上意,你为何又要启奏呢?”于臬明白,王肃看不起刘晔巧妙逢迎,怕自已引火上身,当下表示感谢,又道:“南皮石仲容,学生已经带到,现经董司徒荐举,在梁大司农手下任太仓,先生有何意见?”王肃道:“你世翁已说我等要依附司马家,既然子元有推荐之意,如此最好。”

朝延因为曹真进兵,连遇大雨,发生了争论。华歆道:“既然连下雨三十余日,灭蜀不急于一时,不如退兵,养兵屯田。”魏明帝见曹真是宗室托孤之臣,有心保护,又相信曹真才能,当下表示反对:“当年武王伐纣,不也是连遇阴雨吗?最后还不是牧野一战成功。”少府杨阜道:“不然。武王伐纣,是路至半途遇雨,如今是大军始发,便有天雨,正中了太子舍人于臬之言。如今大军粮食转运困难,不如知难而退,不致有大损。”魏明帝不准,道:“于臬尚未出师,就言注意天雨,此纯属巧合。所谓暴雨不终日,如今大军已发,岂有轻还之理?”

王肃见魏明帝言及于臬,便出班奏道:“于臬上表,也是好意。如今司马懿沿沔水而上,虽占蜀国朐忍和新丰,但毕竟是偏师,与会师汉中,于事无补。若陛下不降诏,命大司马班师,一旦迁延日久,粮草转运不济,此所以武皇帝夺汉中而不得也。望陛下三思。”

魏明帝见众人反对,不得已,只好下诏,命曹真班师。

九月,曹真班师,这场大雨,将曹真淋出了一身病来。十月,魏明帝还洛阳。亲自到曹真府中探视。一起西征的司马懿,也回到了洛阳。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