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山海策》——“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从早晨一直到太阳快要下山萧生一直静静的坐在茶铺里,孙景仪从进县衙后就再也没出来过,按道理来讲升个堂最多一早上的功夫。

午时茶铺的老板怕萧生饿着,还特意去附近的酒馆买了些酒菜,毕竟是孙家小相公交代过的,必须伺候好。萧生也客气,就这么悠哉悠哉的坐着,喝喝茶,听听坊间故事,倒也清闲。

“你这铺子何时关门?”萧生忍不住好奇朝着还在烧水的茶铺掌柜问道。

“我这铺子只要有客人就不收摊。”掌柜头也没抬专心致志的捣鼓着炉火。

萧生只觉奇怪,武朝一直统一实行这宵禁,难不成这掌柜有什么背景不成,闲来无事,也不知孙景仪何时从县衙出来,望着夕阳下最后一抹余晖,萧生站起身扭了扭有些僵硬的身子,对掌柜说道:“掌柜的,若是孙兄出来劳烦说一声我去了寒山寺,晚饭不用等我了。”

掌柜的点了点头也没说什么只是静静的望着萧生离去。

“这孙家也是奇怪!”萧生边朝着寒山寺方向走去边自语道“若是坊间传闻是真的孙恩泰确实没什么理由毒害孙恩德,难不成其中有什么隐情?难道是周县令?也不对呀,若是姑苏孙家没了男丁,主家肯定会收回地契,周县令毕竟是个外人从中也捞不到一丝好处呀!”

萧生越想脑袋越大,没想到自己稀里糊涂的就摊上了这事,“算了,不想了,等晚些时候溜进去看看断案书,说与孙景仪听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咚!”清脆的钟声响起伴着木渎镇里流淌着的小溪缓缓飘向远方。萧生心中一喜,看来寒山寺的师傅们已经回来了,循着钟声萧生再次来到寒山寺寺庙前,只是寺庙门还是紧闭着的,萧生刚想上前敲门却听一个声音再次响起。

“阿弥陀佛!施主又来了!”正是早晨见到的小和尚,此时的小和尚手中多了一个铜碗,碗里还有静静的躺着两个白面馒头。

“原来是小师傅!”萧生礼貌的双手合十,小和尚左手托着铜碗右手立掌低颂佛号,算是还了礼。

萧生见小和尚不再说话,只是立在寺庙前,也不好意思再打扰他,就这样二人站了半柱香的功夫,只见小和尚轻轻叹气,抱着铜碗在寺庙台阶上坐下,拿着碗里的馒头啃了起来。

“小师傅为何一直在门外不进去呢?”萧生好奇问道。

“我是外来的和尚,想挂名修行,只是此间主持一直没松口我只能在门外等,我来此地都快一个月了,还好镇上的百姓对出家人倒是宽厚,没少给我吃的。”小和尚叹道。

“一个月了?”萧生感叹小和尚的毅力,只是寺里的主持似乎太过执拗了。

“哎,无妨!”小和尚分了一个馒头递给萧生,问道:“施主来此地何事?若是出家估计悬,听说寒山寺好几年没收弟子了,镇上想出家的大多都去了白鹤寺。”

“我来此不是出家,只为了寻人!”萧生摇摇头笑道:“我有一位朋友,被人掳走,有人说在寒山寺见过她,我来此就是想询问一下。”

“被人掳走?”小和尚皱了皱眉:“寺里香客甚多,你问主持也不一定有结果,我来此地也一月有余,什么模样你说与我听,也许我能记起。”

“真的?那你前几日可曾见过一女子,年纪与我相仿,非常漂亮。对了身旁应该还跟着一个穿着倭国服饰的男子!”原本有些丧气的萧生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小和尚点了点头,说道:“我倒见过,因为倭人很少来木渎镇所以我印象很深,当时跟在他身边的有好几个武士,兴冲冲的进了寺里,结果却被主持赶了出来,听说其中还有拾得寺的弟子。”

“拾得寺?”萧生疑惑地望着小和尚。

小和尚笑道:“你有所不知,这寒山寺是两个和尚所建,一个法号‘寒山’一个法号‘拾得’,后来拾得和尚东渡传教就再也没回来,听说在东瀛建了个拾得寺,这么说来两个寺庙也算是同宗同源。”

“原来如此!既然是师兄弟关系,为何会被赶出来呢?”萧生有些不解。

小和尚犹豫片刻后四处望了望,确认不入第三人耳,才低声说道:“据说‘寒山’与‘拾得’两个和尚在建寒山寺时,在寺庙里藏了不得了的东西,可能这倭人这次来便是想要走它。”

“那你可知他们往哪里去了?”萧生接着问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主持应该知道,毕竟是主持招待的那个倭人。”小和尚淡淡道。

“那我还得去问主持!”说着萧生便两步并作一步推开寺门向寺庙里走去,身后小和尚赶紧拉住萧生低声喝道:“佛门之地岂能乱闯!”

萧生可不管什么佛门重地,硬是拖着抱住自己胳膊的小和尚迈入了寺庙。此刻已是夜晚,却见寺庙大雄宝殿上灯火通明,借着烛火萧生能大体看清大殿全貌,正殿面宽五间,进深总共有四间房,房高约四丈。单檐歇山顶,飞甍崇脊,据角舒展。露台中央设有炉台铜鼎,鼎的正面铸着"一本正经",背面有"百炼成钢"字样。

此刻两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少女正虔诚的跪在佛像下,一旁主持正低着头口中念叨着什么,大门前两位寺庙弟子只是望了望萧生和小和尚,便低头敲起了木鱼。

小和尚向萧生做了一个“嘘”的手势,拉着他在大殿的角落里站好,静静的等着。

良久之后,只听主持朗声颂道:“阿弥陀佛,二位女施主今日佛礼以毕,早些回去休息吧,老衲在此先祝贺许萱女施主终得良姻。”

“多谢主持!”其中一为面容姣好的女子在另一名极美的女子搀扶下站起身,朝着主持作楫道“小女子有今日多亏了方丈大师的指点,还望方丈大师两日后能来参加小女的婚宴。”

“那是自然!”主持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门前弟子将二位女施主送走。

空旷的大殿就剩下了寒山寺主持和小和尚、萧生三人,寒山寺主持望了望佛像,似乎有些慌张,缓缓走近在香炉上续上一柱清香,偷偷摸摸的将手中藏着的一块金箔塞入袖口后,面色恢复正常,似自语道:“寒山寺小,整个寺庙算上我也就三个僧人,如何能堪大用?”

良久沉默后,寒山寺主持转过身看向角落里的二人,叹道:“自‘寒山’主持建寺以来,从不收武僧,小师傅从南海远道而来也不容易,你大可在寺里住下,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只是入寺修行确实不行,只怪寺庙太小!”

“小僧明白!”小和尚双手合十,低头道。

主持点了点头,看向萧生接着说道:“少侠来意我知晓,那位青年并非倭人,名叫李献成,十年前在镇南大将军定远帐下做参将,只不过后来叛变害得镇南军全军覆没,他也远渡东瀛在倭人帐下混了个一官半职。此次前来为的是一本经书,只是那本经书早就被‘拾得’和尚带走,不在寒山寺了!”

“什么经书?”小和尚望着寒山寺主持一字一句的问道。

“哎!南海伽蓝寺佛法高深,几十年前拾得和尚独自前往拜寺,只叹伽蓝寺佛法精妙,拾得和尚‘贪嗔痴’未尽,妄生歹念,盗取了伽蓝寺妄生七层塔的伽蓝古经并带回到中原,后来寒山主持知晓后将其赶出寺庙,谁知拾得和尚不思悔改,不但没有还那经书,还带着它远渡东瀛。至此伽蓝古经也没了下落,这也是小师傅来寒山寺的目的吧!”

见小和尚没有回答,萧生问道:“那请问主持,可知李献成去了何处!”

“碧落岛!”寒山寺主持叹道。

“碧落岛?”萧生有些疑惑,听名字应该是要出海了。

“上穷碧落下黄泉!”小和尚说道:“碧落岛是武朝江湖势力阎王殿所在的岛!”

见寒山寺主持点头,萧生倒是松了口气,既然是去阎王殿那就不需要担心了,毕竟那里有李牧白、白裳、花不弃在,武凝月应该没什么生命危险。

“在下已知晓答案,那便不再打扰,告辞了!”萧生得到答案,顿时轻松不少,出了大殿望向钟楼方向,挠了挠下巴低声对跟着出来的小和尚说道:“那座钟似乎有些神秘。”

这可不是萧生乱说的,他怀中的《山海策》在寒山寺的钟楼处做了批注,萧生以为此间宝藏应该就是那什么伽蓝古经,只是仔细想想经书毕竟是纸做的,钟楼上四面透风,刮风下雨,风吹日晒的,若经书藏在此处估计早就废了,难不成寒山寺除了那本伽蓝古经外还有其他宝物不成!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