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小十八,你读了那么多书,你听说过马克思吗?”

“没有也,他是哪个宗门的仙师吗?还是哪个大国的始祖?”

“都不是,他只是一个伟大的凡人。”

“凡人,在修真者面前能称伟大吗?”

曾晖来到十八王府也有一段时间了,自从他出手“救”了十八王子后,就被王子奉为上宾,礼遇有加。为了遮住骷髅的形体,小十八特地从王都订制了一套宽大的修真法袍,据说花费不菲,以我对他的管辖的封地收入的判断,这个“不菲”我是该信的。关于曾晖的地位和称呼的问题,小十八与他争论了很久。小十八认为曾晖救了他一命,恩同再造,大恩大德不是寻常官位可以报答,于是打算封我一个大将军。曾晖连忙谦虚做派,连称不敢当不敢当,他武力平平,胆子又小,见到坏人拔腿就跑,至于救十八王子那天为啥勇气大发,纯属意外刚好喝了酒。然后小十八和曾晖就开始撕吧,一个非要把大将军头衔安上,一个太极打得飞起,你来我往,看得周围人满头黑线。最后,还是小十八的奶娘-那个老妇人-徐娘出来打了圆场,说此事不急,封官任爵不能光看恩情,也要看本事,她相着曾晖天生不凡,定是有大本事之人,等他在封地上发光发热,成就事业之后,再封不迟。徐娘的这番话让他们俩都安静下来,不过才一会儿,小十八又开始纠结怎么称呼曾晖的问题。小十八想拜我为师,习得一身本事,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让父王刮目相看。曾晖看他一脸热诚,他的两只大眼睛又大又明亮,差点就答应了,不过曾晖对自己的本领有清醒的认知,他虽有强大的灵气,那也是蛮力,至于怎么应用灵气,他丝毫不懂。他总不能这样教小十八吧:小十八,遇到坏人,你就上前给他一巴掌或者踹他一脚,坏人就会被你打爆了,这不是害人呢吗,还不如叫他直接跑比较实在。最终他只能推脱他的本领是不传之秘,不便收徒。他确实没骗小十八,不传之秘,传不会就不传嘛。

既然没有缘分做师徒,但小十八又把“我要和你攀关系‘几个字都写在脸上了,曾晖那时又不忍心拒绝别人的热情。最后不得已,曾晖对小十八说:我们就以姐弟相称吧。小十八闻言一惊,连说之前不以为是姐姐,多有不敬。曾晖有点尴尬,也不好解释,毕竟骷髅不分公母嘛。

确定姐弟身份之后,小十八经常命人送来上好的胭脂与细粉,说什么以他的了解,女人就算变成骷髅,也不会放弃爱美。尽管这话不假,但曾晖对于主体只限于女人颇有微词。在十八王府享受了几天之后,小十八某天找上门来要与他商量大事。

大事?彼时的曾晖正研究怎么在骷髅头上打腮红会比较好看呢,心中暗想:果然还是逃不掉,终于开口要我帮忙了。“什么事呢,小十八尽管说。”’父王封我此地也有数年,奈何此地地产贫瘠,百姓贫苦,山川又多有鬼祟,生计难谋,还请姐姐同我振兴此地,不负父王分封之恩。”

小十八真是一个好统治者,演戏请我原来是为了封地百姓着想,明君之心!曾晖已经在心中为他竖起了一百个大拇指。这么正当的请求,他虽然什么都不会但他相当有自信地答应了。“管理,是个人都会的嘛。”

在看过了小十八封地的收支账簿后,出现了开头的那番对话。这个地方是真的穷,穷的叮当响,税收甚至连十八王府的支出都覆盖不了,但王城还要征收重税,王城的税收不上,只能以傜役抵,青壮年都去服徭役去了,这就让以农业为主的封地更难以为继,财政数字一年比一年难看,分封不过才数年,小十八头上已经债台高筑了,全是向王城富商大贾借的高利贷。最为夸张的是,王府在年初的时候已经抵押给了王城谢氏。敢情他和小十八一直住在别人家呢。这么大个烂摊子,看得曾晖摇头不止(自从他发现自己不能通过皱眉表现不满的时候,他就改摇头了)。他只是个高中生,可不是什么经济学家,虽说他高中也学过一些经济学基础知识。

谁说修真的世界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曾晖下定决心。

“马克思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你的百姓就能富裕起来,你的封地就能盈余。”

“这么神奇?那我学。”

“首先听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又是什么。。。。”

“你不用理解,你背下来就行。”曾晖照当年老师的口吻训道。

“吾不理解的话,要怎么去实施这些东西呢。”

“对,要实施,什么是生产力,人是第一生产力!”毕竟时间过了太久,他肚子知识剩的不多了。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发展人的积极性,鼓励大家卖力干活生产,生产的东西拿出来交换,大规模剩余产品的交换就能创造财富了。”曾晖噼里啪啦说了一堆,不管对不对,也不管小十八听不听得懂。曾晖初为人师,实在没有展现什么天赋。

小十八直接无语,他今天来的唯一收获就是满脸的口水,以至于自己甚是后悔,“也许自己就不该请姐姐帮忙,她虽然有些修为,但显然不精通政事,妇人嘛,可以理解。”小十八内心翻腾。

“算了,不说这些理论了,我们去你的封地上走一走吧。”

对于曾晖态度突然转变,小十八没有反应过来。

曾晖抱起小十八腾空而去。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这句话,放在哪儿都不会错的。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