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钦将得到的关于沈墨的消息,全数告诉给了云少卿。
云少卿听完,在屋内来回踱步之后,当即拱手对赵钦说道:“陛下,老臣以为,这沈墨目前正适合九龙关镇守主帅。”
赵钦:“但是,这沈墨白身之躯,虽有军功也不至于让朕将边关重地交由其把守吧,何况,朕该如何面对满朝文武质疑?”
云少卿道:“陛下无需在意朝堂任何质疑,这沈墨用的好,或许会对陛下有莫大助益。”
赵钦不解:“请太师解答。”
云少卿道:“陛下登基不久,满朝文武多数为太上皇旧属,自身可用之人太过单薄,
既然这沈墨如史世文所言,深黯兵韬武略,何不借此机会予以重用,将边关之地交其镇守,
一来可以震慑朝堂那些老臣,也能防止太上皇借题发难,二来陛下也能拥有自身势力,
毕竟多事之秋,一名懂得用兵的将领与陛下并肩,胜过百名文官辅佐,足以让陛下稳固自身皇权。”
赵钦点点头:“太师所言甚是,学生受教了,朕回去就拟旨,册封沈墨为二品远威将军,领十万边军镇守九龙关口。”
云少卿反对:“不,陛下,此举万万不可。”
赵钦奇道:“太师方才所言不是让朕委以重任么,怎么……”
云少卿回道:“陛下,你封沈墨为将帅无错,但绝对不能给其一兵一卒,为的是防止盛朝末年军阀坐大局面重演,
毕竟沈墨此人我们所知并不多,在掌握其人准确情报前,又是不得不防一手。”
赵钦:“但这样的话,万一狼朝大军再犯,沈墨无兵,又该如何抵御?”
云少卿笑道:“陛下可以再下一旨,令其在边关自行组建军团,他不是自称军长么?
那陛下可以封其为军长名正言顺,至于军中所需粮草军械,得他自己去筹集,毕竟九龙关守军武库内,兵械也已齐全,
等于是给了沈墨莫大支持,同时,也能探听下沈墨此人对朝堂态度,看看是否对陛下忠心,
如若不然,陛下也能再遣大军予以围剿,及早将这个隐患提早拔除。”
赵钦将云少卿所言每一句话都铭记在心。
云少卿又道:“但老臣还是要提醒陛下,不可与沈墨此人走的过近,也不可让百官看出陛下对此人的重视,
只要点到即可,剩余的,让百官自己去琢磨陛下与主帅之间的关系,这样,万一沈墨发生变数,
陛下也能尽快跟其撇清一切关系,不至于受朝堂和太上皇的责难,请陛下务必牢记这一点。”
“学生受教。”
“时候不早了,陛下应该还有很多事需要亲自处理,请恕老臣无礼,就不留陛下做客了。”
赵钦起身向云少卿恭敬鞠躬致谢:“多谢太师为学生解惑,等朕解决完朝中之事,再来探望太师,告辞。”
“恭送陛下。”
目送赵钦离开后,云少卿长叹一声,看了眼逐渐暗沉的暮色:“陛下,你必须尽快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老臣能帮你的,已经不多了。”
……
翌日,紫宸殿……
年仅二十的九皇子赵构,在尹培洋的陪同下,开始与狼朝使臣独孤东旭,谈论关于议和的条议。
“贵国使臣有礼,小王赵构,受陛下所托,全权与右狼卫商谈议和之约,事务繁忙,照顾多有不周,还请右狼卫多多海涵。”
赵构态度极其谦卑,对右狼卫礼数十分周到,根本挑不出任何毛病。
独孤东旭上下打量着赵构,良久点点头:“常闻胤朝康王温文儒雅,谦卑有礼,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在下是个痛快人,拐弯抹角的话就省下,直接开始商谈吧,毕竟,战争早一日结束,两朝百姓便能少受一些苦。”
赵构作揖拱手:“也好,右狼卫快人快语,此次议和,定能换来两国永久和平。”
独孤东旭不再废话,直接取出早已备好的议和条款,摆放在赵构面前。
“这是我朝王上拟定的议和内容,请康王看看,有哪些需要更改的么?”
赵构闻言,和尹培洋一道,仔细往议和条款上看去。
渐渐地,两人脸色逐渐产生变化。
尹培洋忍不住说道:“右狼卫,你所提要求未免也太过分了,这整个黄河以北三州都拿了去,不觉得有些痴心妄想么?”
赵构也道:“是啊,右狼卫,除此之外,你还要我朝一次性给予贵国八百万两黄金和五千万两白银,丝绸一百万匹,精米一千万石,这等狮子大开口,我朝根本承受不起。”
独孤东旭见两人语气颇有不满,却是十分平静,慢慢解释道:“两位,你们以为九龙关我狼朝受了些挫折,就真的无力南下么?
如果是这样想,那真是大错特错,我狼朝王庭尚有各部五十万铁骑,只要王上一声令下,随时都能跃过九龙关,直取贵国京师,
正因为王上不想这么做,才选择用这种和平方式解决难题,另外这些赔偿多么?
大胤之富,天下闻名,区区这点身外之物,以大胤国力要凑齐,我想并不难,我朝已经释放很大的善意,请贵国仔细斟酌。”
赵构摇摇头:“右狼卫,你这条件,大胤是断不可能接受的,如果你当真打算如此咄咄相逼,
那就请贵国铁骑跃过九龙关,直接进军汴梁来取吧!”
这话说的十分铿锵有力,让独孤东旭不由陷入沉思。
良久,他轻笑一声:“那不知贵国底线在何处,不妨直接亮出来,我也能仔细考虑下,看看能不能做主替王上改变条款内容。”
赵构先指向其中一条:“九龙关以南所有土地,皆是我大胤所有,断不可能拱手割让,
让我朝向贵国称臣,此举有辱国格,也断无法接受,至于赔款数额,如此庞大的钱粮一次性拿出,我朝同样做不到。”
独孤东旭眼神一变:“那贵国的意思,是打算继续与我朝纠缠下去了?”
赵构忙道:“不,我朝渴望和平,但贵国所提条件过于苛刻,还请贵使仔细斟酌,让双方都能彼此接受。”
独孤东旭思索一番,取回条款,仔细看了一会儿,随后说道:“也罢,那我们各退一步,
九龙关外十郡之地,归属我狼朝,称臣之事改为兄弟之邦,至于赔款,改为胤朝每年向我朝进贡三十万两黄金,五十万匹布帛,
你看这样如何?若是再不答应,那此次谈判就不用继续了,这已是我朝做出最大的让步了。”
赵构和尹培洋互望一眼,心下开始合计起来,这样的条款到底能不能接受。
首先领土这一块,倒是未曾突破赵钦给的底线,最多将边镇十郡割让给狼朝,反正这些区域本来就在对方手中,现在想要夺回基本不可能。
其次,与狼朝结为兄弟之邦,也解决了有辱国格的骂名,这面子也算是保住了。
至于那每年给狼朝的岁币,大胤一年财政收益各项统计超过四千二百万两黄金,这区区三十万两黄金和五十万匹布帛,倒真不是什么问题了。
最关键是,眼下朝廷消耗不起了,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必须尽早结束这场战争。
与是,赵构同意了这些条款,在议和契书上,签下了自己名号,一式两份,由赵钦贴身太监亲自盖下了皇帝大印。
接着,双方又在某些细节上做了深入探讨,这场议和谈判全程不过一个时辰,可以说水到渠成,前所未有的顺利。
收起议和契约后,独孤东旭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随后故露轻松之色,笑着跟赵构说道:“康王殿下,请您转告贵国陛下,就言狼朝和贵国从现在起,将不会再有战争,和平已经降临。”
赵构回道:“愿两国能永久和平,再也没有战争。”
独孤东旭点点头,随后拱手离开了紫宸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