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吁~”
沈墨及时拉住马缰,一言不发望着眼前怀抱婴儿的妇孺。
“还我相公命来!你这个刽子手!”
妇孺哭的撕心裂肺,激动之余更向冲向沈墨坐骑,好在被周围士兵拦下。
“沈墨,我家相公乃是秀才出生,按大胤律法,无需征服兵役,可你却强征其从军入伍,
短短数月,却让我夫妻阴阳相隔,我真恨不得扒你皮抽你筋,诅咒你不得好死!”
沈墨依然是一言不发,而边上的吕友泉听不下去,立马大声喝斥:“你个妇人真是不识好歹,
你家相公是为国捐躯,且军长给的抚恤足是朝廷三倍,这些还不够么?何必如此怪罪军长?”
妇孺闻言,大声哭诉道:“我不要什么抚恤,我只要相公回来,把我相公还给我!”
而她怀中的孩子也大声哭了起来,立马引动周围百姓又是一阵悸动,纷纷谴责沈墨的不是。
虞子舟见此,对沈墨说道:“军长,要不要卑职……”
“不必!我没事!”
沈墨制止了虞子舟,策马至妇孺跟前:“本军长明白你现在的心情,毕竟你认为是我让你失去了丈夫,让你的孩子自小就没了父亲,
但是……”
话到一半,沈墨却没有继续说下去,看着妇孺那怨恨的眼神,他自知此时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全军听令,继续前进!”
一声令下,荡武军在晋阳百姓一片骂声之中,转道向并州边境行去。
没有任何人体会沈墨此时的心情,也没有任何人明白沈墨这么做的代价,一切只能由他自己独自扛下。
在围观谴责的百姓中,有不少昔日荡武军的将士默默注视着沈墨,他们没有参与到对荡武军的羞辱发泄之中。
而是神色复杂的站在远地,直至那支昔日旧部消失在自己眼帘为止,才悄无声息的离去。
整个并州地界,在有心人的渲染之下,荡武军所过之地,都遭到了当地百姓的鳗骂和折辱。
“我们不想听你讲大道理,我们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为什么要强征我亲人入伍?又为什么要跟胡人打仗?”
“两国现在好不容易和平了,又为何要兵戎相见?好好过日子不好么?”
沿途所见,竟是对沈墨出兵狼朝不解的百姓,各自只图眼前太平,怪沈墨破坏了他们的安宁。
一直到离开并州地界,这种质疑谩骂声才逐渐消弭。
但这一趟归途,让他沉浸的心,彻底破防!
“无可救药,只知贪图眼前安宁,难道不知虎榻之侧焉能酣睡的道理?还是说,五年的战火并没有唤醒这些愚民的危机意识?”
这一刻,沈墨感到异常痛心,自己所做的确有些过分,也有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在其中。
但有一点,他所做一切就是为了中原腹地百姓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再也不用担心异族侵略。
奈何那些百姓根本无法理解自己的用意,各个恨不得自己去死。
“罢了,为了他们这群愚民,不值!”
沈墨握紧拳头,深吸一口气,再睁眼时,瞳孔内再也不见一丝温度。
……
境康二年,七月三十,汴京宫。
赵钦惬意地走在御花园内,和新纳的妃子欣赏园林内外邦进贡的孔雀。
鸟语花香,景色宜人,此时的赵钦已与年前战战兢兢模样判若云泥,没有了战争阴影整个人都轻松许多。
正当他兴致盎然,想要逗弄孔雀开屏,惹身旁新妃一笑之际,一名太监急匆匆跑到他身边,在赵钦耳边小声嘀咕几句。
赵钦闻言,嘴角微微一扬,眼神一瞥:“继续观察,有任何风吹草动,即刻来报。”
“遵旨!”
太监退下后,赵钦继续陪同新妃前往锦鲤池。
就在这时,另一名太监来报:“启禀陛下,云太师求见。”
赵钦闻言,忙道:“速速有请。”
随后又跟新妃说道:“爱妃先回宫,朕要跟太师谈些要事,晚点再去找你。”
“那陛下可一定得来,臣妾吩咐御膳房准备陛下爱吃的菜。”
“还是爱妃懂事,朕一定亲来。”
送走了妃子,赵钦整了整衣冠,直接在御花园内一座圆亭坐下,静静等候云少卿到来。
没多久,云少卿拄着拐杖来到赵钦跟前,拱手行君臣之礼:“微臣,见过陛下……”
赵钦忙起身一步,扶住他好言说道:“太师,朕说了多少次了,您来宫内见朕,无需行此大礼,快快请坐。”
搀扶云少卿坐下后,赵钦遣退下人,只留了一个最信任的心腹太监在亭子外候命。
“陛下,老臣想问一句,今日朝堂之上,陛下可是打算听从尹枢密之言,打算给沈墨定个谋逆之罪?”
面对云少卿责问,赵钦点点头:“也并非是尹枢密之意,这沈墨居然胆敢私自出兵关外,
实乃不把朕和朝堂群臣不放眼里,再者狼朝使者送信证据确凿,按律的确该杀。”
云少卿摇摇头:“陛下,你莫非忘了昔日老臣跟你所言和沈墨之间该保持怎样一种关系么?”
“朕当然记得!”赵钦笑道,“只是群臣激愤,朕也不得不这么做,第一步先夺期爵位,第二步将其贬回故里,再下令大理寺衙其回京问斩。”
云少卿:“陛下,老臣敢问,抛开沈墨所犯之事不谈,其能力如何?”
赵钦沉思良久:“能让狼朝使者如此火急火燎前来京城迫切求朕处置沈墨,可见这沈墨已经对狼朝构成了一定威胁。”
云少卿:“既然陛下心里清楚,又为何还要置沈墨与死地?沈墨可以贬职,也可以夺其爵位,
但就是不能杀,除开他能威胁狼朝外敌,还能成为陛下最有力后盾,听闻陛下将镇守九龙关的要务交给了奋威将军赵廷?
那赵廷勇谋胆略皆不足,陛下怎能将如此重担交给那样一个家伙?一旦狼朝毁约,九龙关必定失陷,
到时狼朝铁骑杀入关内,一马平川如入无人之境,我汴梁京师将会被兵临城下,陛下可否想过这个可能?”
赵钦闻言,却是罢罢手:“太师,赵廷能能力乃百官认可,就连李严也是时常夸赞他为种檀之后名将,朕重用此人不比沈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