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年的财务检查,罗司长本以为抓到了天晨材料研究院挪用科研资金的把柄,结果,经梅院长一番“借用而非挪用”的狡辩和521工程总指挥陈耀华的配合,加上检查组同事刘司长的袒护,让天晨材料研究院和梅院长侥幸过关。这次罗司长单独带队,他非要让梅院长的狡辩受到惩罚。
在向检查组工作人员布置任务时,罗司长特别提到天晨材料研究院存在挪用科研资金的违规行为,要工作人员仔细核查。但两位专门负责检查521工程指挥部收支账目的工作人员查了一两天,虽然查到了以前的蛛丝马迹,但早就平账了,现在的账目不存在任何问题。
“不可能吧?他们的资金都由部里拨付,每一笔资金都要经过我的审批。那不是一笔小钱,他们上哪儿弄那么大一笔资金堵窟窿?你们仔细查过了吗?”知道情况后,罗司长不相信眼前的事实。
“罗司长,我们查的够仔细了,除了看到以前的一些蛛丝马迹,真没找到现在挪用科研资金的证据。为了弄清真相,事后,我们找521工程总指挥陈耀华谈话,从中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陈耀华怎么说?他有没有谈到院领导在挪用他们科研资金的时候,他是否受到院领导的胁迫?”
“陈耀华的说法跟他们院领导一个腔调,在我们面前一再声称当时的情况是借用,而非挪用,一点也看不出他受到院领导胁迫的迹象。”
“你们问没问他,院里挪用科研资金的窟窿是怎么堵上的?”罗司长试图从各种途径寻找破绽。
“问了,他说资金来源于521工程跟外单位合作项目的利润分成,我们从来往账目中也确实看到了资金转入的流水号和凭证,还查看了他们跟外单位合作的协议。”
“你们认为这里面有没有故意掩饰的成分?”
“罗司长,我们没从账面上看出问题,在跟陈耀华谈话过程中,也看不出任何破绽,而且我们认为陈耀华是个实诚的人,至少他不会故意掩饰。”
“你们认为是否有必要找相关单位核实一下?”
两位同事面面相觑,过了一两分钟才说道:“罗司长,咱们此行的任务除了检查财务纪律,还有别的目的吗?比如非要弄点事情出来。”
老罗有点尴尬,“别的目的?没,没有了,这次任务就是检查财务纪律。”
“这不就得了嘛,检查财务纪律,咱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如果还有其他目的,那就另当别论。刚才你说找相关单位核实,我们觉得没有必要,而且也核实不出什么问题,人家是项目合作关系,有合作协议为证,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吗?再说,咱们不可能向521工程的合作方提出过分要求,因为人家是地方企业,不归咱们管辖,咱们没有权利要求人家做什么。”
两位同事善意的劝告,让老罗放弃了故意找茬的念头,来之前,老罗打算让梅院长难堪,甚至受到惩罚,在他印象中,他认为梅院长老奸巨猾,善于狡辩,对他也不够尊敬,他总想找机会给老梅一点教训,但他没想到梅院长早有准备,在检查组到来之前,已经把以前的事情处理干净,经过几天的账面查询和个别谈话,根本找不到破绽,最终,老罗只好作罢。
......
才十一月上旬,入冬还不到半个月,人们就感到阵阵寒意来袭,看样子,今年又要经历一个寒冷的冬季。
北方的冬天,室外毫无生机,天空灰蒙蒙的,上午还挂在头顶的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挡,早已不见了踪影。
下午三点多,接线员给陈耀华转来一个长途电话,对方自报家门,声称是外省一家压力容器生产企业的技术科负责人。
“哦,请问你有什么事?”老陈问道。
“陈总,我们厂在你们单位购买了一批密封材料,用到设备上以后,用户反映设备技术指标不合格。”
“还有这种事?”老陈十分吃惊,因为自从521工程指挥部的TSM材料实现产业化,产品对外销售以来,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请问你们购买的是哪种型号的材料?什么时间购买的?”
对方把详细情况在电话里做了陈述,“陈总,希望你们尽快派人到现场把问题解决了。”
“你放心,只要是TSM材料的质量问题,我们责无旁贷。”
放下电话,陈耀华立即把周玉明、许巍和负责分析测试的小汪召集到办公室商量对策,为了弄清仓储流通环节是否存在工作上的疏忽,也让仓库和销售科的业务人员共同查找原因。
按照对方提供的材料型号、购货时间和发货批次,大家仔细核对了保留的凭证,没有发现任何问题,“难道是那批产品的检测有问题?”因为一时找不到原因,陈耀华猜测性地问了一句。
负责质量检测的汪组长也是个年轻人,虽然嘴上没有反驳,但脸色马上红到了耳朵根,“主任,我们对每一批产品都做了严格检测,从未发生过疏漏。”
“是啊,那批产品又不是只卖给这一家企业,如果真是质量问题,怎么没听到其他购买那批材料的单位说什么?我觉得检测应该没有问题。”周玉明分析道。
“主任,我们生产部门对工艺条件控制的非常严格,不会出现因为操作不当而对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许巍是生产部负责人,这话似乎有点撇清关系的嫌疑。
“现在只是查找原因,我又没追究谁的责任,干嘛着急撇清自己?我认为最稳妥的办法,还是回去自查一下,生产部门查一查那批产品的生产记录,检测部门再对那批产品取样检测,把跟自己有关的所有因素全排查一遍,然后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做,各部门抓紧时间行动吧。”陈耀华吩咐道。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许巍向陈耀华汇报,生产部门的自查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接近中午时分,小汪亲自来到老陈办公室,把那批产品的检测结果送到陈耀华面前,“主任,这是我们重新取样的检测结果,跟以前的指标数据完全吻合。”
其实,陈耀华也知道生产和检测过程不会出现问题,但老陈做事一向稳妥,只有把跟自身有关的各种可能排除以后,他才能决定怎么跟对方交涉。
当天下午上班后,陈耀华让院里的接线员接通了外省那家东风机械厂,在跟昨天通电话的技术科周科长取得联系后,老陈告知对方,521工程指挥部将马上派人过去解决问题。
跟指挥部的另两位主要领导老白和周玉明交代一番后,陈耀华决定亲自前往东风机械厂。
“你是521工程总指挥,这种事怎么能让你亲自去呢?”老白认为,陈耀华是副院级领导,到现场处理技术问题,有些自掉身价。
“白书记说得对,你是行业知名专家,我也认为你不必亲自去现场,你把想法交代清楚,派个技术人员过去就行了。”周玉明也有类似看法。
“你们两个想多了,副院级领导怎么啦?行业知名专家难道就不应该面对现实问题?我就是个基层科技工作者,跟521工程的其他工程技术人员没啥两样,关键是我认为这件事没有咱们想象那么简单,如果随便派个技术人员过去,我怕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坏了521工程的名声。”
过了两天,陈耀华带着一名助手出现在东风机械厂大门口,在门卫登记后,他们径直来到技术科,在向接待人员做了自我介绍后,对方大感惊讶,“难怪声音听着有点熟,你就是521工程总指挥?不知陈总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看来你就是技术科周科长了?”两人握手致意。
周科长沏了茶放到客人面前,在一张斑驳的木质茶几对面坐下来,他颇有感触地说:“陈总,你是行业知名专家,又是521工程总指挥,真没想到你能亲自过来处理问题。”
“这没有什么,既然出了问题,我们就得面对,把问题解决了,皆大欢喜多好呀!”陈耀华随便应付道。
“陈总,你们坐了三十多小时的车,一定很疲劳,要不先到我们厂的招待所休息,咱们明天再谈工作?”
“肯定要住在你们厂招待所,但住宿休息的事下班后再说吧。周科长,咱们现在就谈谈具体情况吧?”
“事情是这样的,”老周把情况说了一遍,虽然比电话里说的详细,但基本意思差不多,“陈总,恕我直率,我们的设备一直受到用户好评,就因为使用了你们的密封材料,对东风机械厂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厂长对此很生气。”
听完对方的陈述,陈耀华平静如水,“周科长,请问贵厂把我们的TSM材料用到什么设备上了?设备的使用条件和环境是什么样的?”
“这个......,很重要吗?”
“当然重要,因为所有材料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使用条件的限制,如果超出其性能范围,那就不是材料的问题了。”
“可是,我还不知道呢。”
“那就请周科长打个电话,把情况搞清楚,然后再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打电话......,我跟用户并不熟悉,在电话里也说不清楚,要不我把厂里销售科的业务员叫过来?他们对用户的情况应该有所了解。”
“那就最好了!请把他们叫过来吧。”
周科长起身打了两个内部电话,然后转身说道:“陈总,我这办公室空间太小,咱们去接待室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