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周科长出了技术科办公室,往右拐第四个门,便是东风机械厂第二接待室,三人进屋后在一排简易沙发上就坐,不一会儿,又进来一高一矮两位中年人。
根据周科长的介绍,陈耀华得知身材较矮这位是销售科李科长,他亲自负责本厂关键设备的销售;身材瘦高这位,正是东风机械厂负责各种辅助材料的采购员老夏。
寒暄两句后,马上言归正传,陈耀华从包里拿出随身带来的检测报告和写有产品批次的发货单,“首先核对一下,看看你们购买的材料是不是这个批次的产品,夏师傅,那批材料是你亲自采购的,你应该还记得吧?”
“哎哟,我还真不记得了。”老夏显得有些慌乱。
“没关系,你们肯定有天晨材料研究院开具的购货发票,不在供销科就在财务科,可以拿来核对一下。”陈耀华提醒道。
“发票在财务科,你去找来看一看。”李科长吩咐道。
趁老夏去取发票的功夫,陈耀华请李科长谈一谈出现问题那些压力容器的使用情况,老李是从车间提拔上来的管理人员,对技术方面的细节多少了解一些,“当对方向我们反映出现问题的时候,我顺便打听了他们的使用环境,不知咱们这种材料对使用环境有什么要求?”
这时,老夏拿着几张票据回到接待室,“都在这里,看看我们采购的是不是同一批材料?”
陈耀华接过票据仔细核对一番,然后还给老夏,又拿起面前的一份报告说道:“没错,材料批次没有搞混,这就是那批材料的检测结果。来这里之前,为了慎重,我们又做了一次检测,各项指标跟此前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如果有兴趣,你们可以看看。”
李科长跟老夏对检测报告中的一些术语和指标似是而非,技术科的周科长学机械加工出身,对材料性能虽然不全懂,但这些指标他多少熟悉一点,仔细看了两次检测结果,他点头说道:“前后两次的检测数据完全吻合,看来材料性能没有问题。”
“可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李科长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陈耀华思虑片刻,“问题出在使用环节。”
“使用环节?你是说用户对设备使用不当?”
“对,设备的使用环节有问题。”老陈肯定地说。
“陈总,你要这么说的话,就没有咱们的事了,用户对设备使用不当,那是他们的事!”李科长如释重负,长出了一口气。
陈耀华一直以来都是个有担当的人,遇到问题他从不会逃避责任,把自己择得一干二净,“李科长,话不能这么说,如果公平地看待问题,包括东风机械厂和天晨材料研究院,以及你们设备的客户,咱们三方都有责任。”
“哦,这话从何说起呢?陈总,你不是说问题出在使用环节吗?”对方三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问题确实出在使用环节,但人家使用不当,也是事出有因啊!”
看着周科长和老李还没理解自己的意思,陈耀华给他们解释道:“首先,作为这种材料的生产制造单位,我们没有将每种规格型号的材料性能向所有客户讲清楚,这是我们工作做的不够精细,对此,我们必须检讨。”
陈耀华顿了顿,继续说道:“东风机械厂作为TSM材料的采购使用方,在既未搞清楚材料性能,也不知道设备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就贸然把这种材料用在设备上,这是你们工作的疏忽,也说明你们东风机械厂缺乏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
按照正规程序,对于任何一种新材料,在使用之前必须对材料性能和适用范围进行深入了解,否则,不能贸然在设备上使用。陈耀华说的比较含蓄,实际上,他认为这件事情的主要责任就在东风机械厂,客户订购设备时,肯定要说明工艺条件和使用环境,只不过东风机械厂在设计或生产环节,把这些因素有意或无意忽略了,才造成现在的局面。
根据李科长的描述,即使超出了使用范围,521工程的TSM材料在性能上也表现的足够优秀,因为东风机械厂制造的那些设备,是在用户使用了相当一段时间以后才出现了密封材料变形现象,要是换做其他材料,当时就会发生泄漏。
因为陈耀华首先检讨了521工程指挥部的工作不够精细,即使他含蓄提出对东风机械厂的批评,周科长和老李也说不出什么,但他们想知道问题将如何解决。
“陈总分析的很有道理,不过面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咱们该如何解决呢?”这才是老周关心的重点。
陈耀华并未急于回答老周的问题,而是问道:“周科长,要是方便的话,能让我们看看东风机械厂的备品备件仓库吗?”
刚才还满脸堆笑的周科长,一听这话就变得严肃起来,“陈总,看我们仓库干什么?”
“我想知道除了我们521工程生产的TSM材料,你们是否还采购了其他企业生产的密封材料。”
“这......,”周科长有点为难,“想知道是否采购其他企业的密封材料,正好供销科的李科长在这里,你问他就可以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陈耀华想去仓库实地查看,就是害怕老李不说实话。老陈认为,如果东风机械厂使用了其他企业生产的密封材料,他们制造的设备出了问题,跟521工程毫无关系,往下的事情他就没有任何参与的必要了。
没等陈耀华开口,李科长主动回答道:“这方面情况我不太清楚,老夏,你是主管辅助材料的采购员,你如实告诉陈总吧。”
老夏是个实在人,他承认东风机械厂采购过三个单位的密封材料,但他对这些材料的使用情况一概不知。
“既然如此,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去仓库看一看,我想了解一下材料的出库情况。”陈耀华再次提出要求。
就在这时,东风机械厂的机关大楼响起了下班铃声,周科长建议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今天到此为止。
客随主便,陈耀华再着急,也只能听从老周的安排。下班后,他跟助手去东风机械厂招待所办理入住手续,在招待所食堂简单用过晚餐,便回房间考虑下一步的交涉策略。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陈耀华和助手跟东风机械厂的职工一样按时上班,他们跟周科长几乎同时到达他的办公室,老周感到难以理解,“陈总,你们出差在外非常辛苦,也不趁机睡个懒觉,非要跟我们同时上下班,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啊!”
“说不上多辛苦,其实天亮了也睡不着,我们到这里只是为了解决问题,希望早点把事情办完,单位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呢。”陈耀华从来没有睡懒觉的习惯,即使因为工作太忙睡得很晚,也是一大早就起床了。
“那你们在这里休息一会儿,咱们八点以后开始商讨下一步对策。”
“好吧,请周科长安排一下,咱们最好抓紧时间。”
八点二十,供销科的李科长和老夏才出现在接待室,陈耀华继续昨天的话题,要求去仓库查看一下材料的出库清单。
周科长和老李觉得陈耀华的要求有些过分,他们本想拒绝,考虑到对方提出这个要求的目的只是为了找出问题的原因,他俩稍作商量后,便同意了老陈的要求,“好吧,现在就去仓库看看。”
几人来到仓库,李科长让保管员打开备品备件的库房大门,在保管员引导下,陈耀华看见货架上确实有三种密封材料备件,他一眼就认出了本单位生产的TSM材料,无论色泽和外观都跟另外两种材料有明显区别。
“师傅,可以把仓库的出货单拿出来让我看看吗?”陈耀华转身向旁边的保管员问道。
“这个......,”保管员显然不敢自作主张,他没有回答,而是把目光转向供销科长老张。
因为事先已经达成共识,老张向保管员点头说道:“去把出库单拿出来,让陈总看看。”
向周科长了解过出现问题的那些压力容器的制造日期后,陈耀华从出库单上发现了那段时间从备品备件仓库发出去的密封材料,不仅有三个厂家的产品,而且有多个型号。
“按理说每种设备只能使用一种型号的密封材料,压力容器车间同时从仓库领取三个厂家多种型号的产品,难道压力容器车间同时生产多种设备吗?”陈耀华疑惑地问道。
“车间需要领取什么材料,我们就发什么货,至于用在什么设备上,那不是我们关心的事。”保管员答道。
离开备品备件仓库,陈耀华若有所思,在回接待室的路上,他提了个建议,“周科长,我觉得应该跟压力容器车间核对一下,看看他们当时把这些材料都用在哪些设备上了?”
陈耀华此行的目的,就是要把出现问题的原因调查清楚,如果是521工程指挥部的产品质量问题,他不但要坦然接受,还要通过调查分析,找出改进产品质量的途径。如果跟本单位的产品质量没有关系,正好趁此机会向东风机械厂证明本单位的清白。
周科长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他跟东风机械厂的有关部门和领导,从一开始就认为是521工程的材料质量问题,所以,他认为陈耀华到这里就是向他们赔礼道歉来了,说不定还要主动承担造成的部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