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刘和回去后歇息了会,心情还是有些激动,真想大声喊出来,跳起来,感觉自己好牛批,虽然不像别的主角一样大手一挥大批小弟来拜,但就是感觉自己牛掰,毕竟以前是个穷屌丝,现实见过最大的领导也就厂长?镇长都没见过,就见过村长,毕竟就住隔壁。万里长征第一步迈出去了,剩下两万五千里还吗?

刘和想了想还是感觉自己没出息,虽然没见过皇帝,但前身见过啊,记忆中有,也不过一个小屁孩而已。也是一个鼻子一张口,两个耳朵两只手,大不了吃的用的好点,王八之气?那是什么,没见过。董胖子的残暴之气倒是扑面而来,有点小恐怖。

算了,不想了,赶紧写家书要紧,写些什么内容呢?问好是必须的,要不怎么叫家书呢,密令的事情也是要写清楚的,要不然还以为我丢下皇帝小儿私自出逃呢,华歆的身份提一下,也没什么写的了,军权等回去再要。

嗯!不知道那便宜老爹收到书信后会不会一激动,大手一挥,率兵往西直往虎牢关,经洛阳,攻潼关,那就真的坑儿子了。

家书里还是写上董胖子的强大和残忍吧,怎么说诸侯讨董也没怎么让董胖子伤筋动骨,都是他自己自乱阵脚,一把火把洛阳烧了,但钱财被他全抢去了,军队完整,又有大把的钱财,现在单人谁打的过他啊。什么长安有铁骑数十万,守城的步卒也有数万了,怎么夸大怎么写,不过也不能太过,防止吓过头了。

华歆虽然也是从长安出来的,但董胖子到底有多少军队他也是不知道的,只要不夸的太过火应该没问题,毕竟董胖子军队确实多而强,只是也分的散,在长安的没那么多而已,但也不是便宜老爹能打的,打公孙瓒这小BOSS都打不过还想打这前期的最大BOSS,那不是上厕所打灯笼吗。

写好书信之后刘和叫来张图,命其把书信交于华歆手上,便去读书去了,这年头读书人不读四书五经不行啊,刘和出长安的时候随手拿了两本揣怀里,别说这时候就有纸质的书了,就是纸张质量太差。

第二日华歆北上刘和也没去送行。又过了几日,快十二月了,再有月余时间就过年了,在宛城待了也有月余时间了,刘安还是没能逃出来,刘和决定不再等了,先北上邺城,今年这年在邺城过了。

次日,收拾妥当,刘和和张图两人快马北上,经颍川,陈留等地,经过十几日的赶路终于来到了黄河边上,刘和在颍川还特意打听了下人才下落,毕竟颍川有太多的人才出自这里了,但一无所获。

也是,无论是黄巾之乱,还是后来的诸侯讨董,颍川都是战场,那些人才要不然出仕,要不全跑了,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谁想找死呢,还是老老实实的去邺城守着吧。

黄河浩荡,应该让人忍不住想起李白那首“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多么大气滂沱,仰或者来句“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的黄河颂啊。可刘和却想的是原来这时候的黄河水它也是黄的,黄的…果然不亏是屌丝一个,脑回路都不一样,虽然有前刘和的记忆和文化素养加成,但屌丝的里子还在,时不时的就跑出来沙雕一下。

刘和觉得黄河也没什么好看的,就赶紧找了艘渡船渡河而去,尽然还晕了船,那吐的一个昏天黑地,刘和心想自己坐车坐飞机都没晕过,骑马也不晕啊,怎么就晕船了呢?想不明白,也没精力想了,过河后就去就近的一个县城休息了两天,此处离邺城也就两天的路程了,所以刘和也不着急。

等觉得身体好的差不多了才启程往邺城,此时的邺城还在韩馥治下,冀州也算天下富有的州,经历了黄巾之乱,现在太行山里还有黑山军号称百万之众作乱,虽然有夸大嫌疑,但大小各部黄巾山贼加里面几十万还是有的,再加普通民众,百万也不差,就这样,冀州都比一路过来的各州郡县繁华。

民众生活虽也困苦,但至少还能吃的饱穿的暖,作为普罗大众在这乱世也算满足了,大汉十三州能吃饱饭的现在估计也就六个州了,大汉鼎盛之时人口统计有6000万人,加上隐瞒的估计有1亿出头的人口,这二十年经历瘟疫,干旱,战乱估计人口也就剩七八千万了,经历未来二十年的战争高峰期,原三国人口官方只有800万不到了,实际估计也很难超过2000万,毕竟佃客,家仆不统计。

看着这人来人往的邺城门,刘和不得不发出感慨,自己一定要破了这乱世,为天下人赢得一线多的生机,这天下已经够乱了,未来已经破败,也不差自己一个了,再差也不会比三国末差了,刘和这时已下定了决心去这乱世闯他一遭。

进城后,刘和让张图先去租个小院,毕竟不知道要住多久,荀彧那只兔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来,也不知道会不会错过机会,另外派张图出去打听下韩馥手下有哪些人,住哪里,以备不时之需。

如是过了几日,临近过年了,腊月二十三这天祭了灶神,腊月二十四这天做了个大扫除,汉朝和现代没什么两样,不过汉朝没有过年这个说法,只有正月初一叫正旦。

以前看明穿小说总出现一个词叫正旦大朝会,不是太懂,现在算知道了,就是正月初一举办的朝会,只是正式一点,盛大一点,项目多一点,步骤繁琐一点,人累的更像狗一点。

不过汉朝没那么繁琐,现在皇帝在长安,更没什么事了,也就祭个祖,没有需要去拜年的,也没有来拜年的,鞭炮更不要想了,没有,也不想弄出来。

唐代就知道用火药当武器了,结果到宋火药武器虽然也有长远的发展,但远不如烟花爆竹玩的溜,这还是战争没断的情况下,所以说不是古人不聪明,而是宋代享乐第一,要不然也不会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要是这时候弄出鞭炮来了,说不定哪位大神就给你造出炸弹来了,就算大炮造不出来,用投石器投出来也够要命的了。

过完了正旦后刘和就开始闭门读起书来了,毕竟这年头没娱乐节目,又不能广交朋友,还是读书是正道,要不然忽悠荀彧的时候他突然心血来潮,决定考一下刘和,到那时一问三不知可就全玩完了。

一日,张图说他打听到消息公孙瓒的族弟公孙越在年前带兵去了袁术那里,不知何为。刘和让其注意打听消息。

又过两月韩馥名下官员全都打探清楚了,其中尤为关注的是名将张郃,目前为韩馥手下领兵大将,很难招募,也只能看着他将来投靠袁绍了,不过也好,至少能牵制住公孙瓒。

韩馥手下除张郃外的其他人员也就罢了,麹义太过高傲,但有三人实为大才,分别是沮授,田丰,审配,这三人原是袁绍的骨干谋士,若得这三人等于断了袁绍一臂,由此可见韩馥的庸,除了沮授得重用外其他两个竟然都被闲置了,而且身为三国第一吹牛王的男人竟然被袁绍的人忽悠的让了冀州,那句“吾有上将军潘凤可斩华雄”可是风靡全国啊。

不知道是不是潘凤的死刺激到了我们的吹牛王大人,有张郃麹义这样的将才反而不敢用,田丰审配这样的智将也不得用,要不然冀州哪有袁绍的什么事啊。

刘和想的心里一片火热,三个智将啊,荀彧没来,又不敢下手,一旦下手失败就要跑路了,要不然等袁绍来了就死翘翘了,不搏一把又不甘心。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和心里日渐煎熬,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一直到有一天忽然听到消息,韩馥部将麹义反叛了,韩馥领兵围剿去了,这让刘和一下安静下来了,知道时不我待,袁绍要来了。

刘和下定了决心,就从田丰开始,因为田丰太过刚直,又不得志,反而容易招揽,审配正直热血,但也已在不惑之年,不是那么容易说动的。沮授就等袁绍使者来了再说吧,现在见了用。

决心一定,刘和第二日就前往田丰府邸拜访,被仆从引进客室之后就见一中年之人坐于榻上,从面容上看就是一个不易相处的人。

刘和只听田丰说道:“你是哪家子弟。”

刘和看室内只有他们两人,照直说道:“学生刘和,幽州牧刘虞之子,现任陛下侍中。”

田丰听的眉毛一跳:“你说的真话?若是作假我便叫家丁打杀了你。”

“学生不敢作假,却是刘和本人在此。”

“你不是在袁术那里吗?”

“先生如何得知的?”刘和皱着眉毛道。

“你之事一般人都知道了,你父亲派兵前往袁术处也被扣了。”

“公孙瓒的族弟公孙越?袁术扣了他不怕公孙瓒起兵攻他?”刘和忙道。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