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刘和早就想过了,历史上也有曹操给他做过背书,他不说,想看看郭嘉有什么好的策略。
刘和道:“奉孝以为当如何做。”
郭嘉道:“段煨此人还是比较忠贞的,主君可以请陛下下诏,令段煨与关中诸将合力讨伐李傕、郭汜,而关中诸将势力虽多,但大多不成气候,可派人持节督抚关中,劝降诸将。”
刘和一听,得,还是老一套,一点新意也没有,估计历史上给曹操出主意的也是这货了。
“奉孝所言甚是,下诏关中诸将讨伐李傕、郭汜容易,但是持节督抚关中,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需要不怕死的,有大智慧的,能言善道的才可以啊。”
“这就是主君的事了,我只负责出计策,至于能不能做还是主君你来定夺,当然了主君嫌费事的话,也可以直接派重兵平定关中,只是难度也颇大。”
刘和有点头疼,关中确实是个大问题,好在钟繇还在,杜畿也在,有这两人,应该不会出岔子吧,毕竟历史上就是他们俩定的关中。
虽然后来马超叛乱,但是刘和已经提前预备了,还能让他出大乱子吗,而且马超为什么叛曹操,又为何投刘备还真不好说,假如他是个汉室忠臣呢,那不就是多一员虎将嘛。
而至于马超是忠是奸,到时候再说吧,现在还早着呢,刘和让郭嘉先去安排出兵赶山贼的事。
等郭嘉走后,刘和对崔琰道:“季珪这一个多月收获如何。”
崔琰道:“这段时间我没有大规模的游说百官,奉孝说这样会引起百官和陛下的忌惮,我只找了当初与主君同为侍中的种辑和台崇,以及主君提过的董昭和钟繇。”
“他们反应如何。”
“种辑虽然意动,但是也没答应游说陛下,台崇这人比较贪婪,我送了他不少财物后,他才同意帮忙游说陛下,钟繇此人对待陛下移驾的事也是不置可否的态度,而董昭此人也没有同意,但也没回绝,据暗探消息,他与曹操一直有书信往来。”
刘和皱了下眉头,董昭是个人才,但是他如果一心向着曹操,那就不好办了,说不得以后要打压一下他,让他收收心了。
而钟繇此人,刘和还要与他单独谈谈,毕竟人家也是千石的官员,不算小了,而台崇的这笔账他也记下了,早晚要清算的。
刘和又道:“可还有其他收获。”
崔琰沉默了一下道:“我有一人想举荐,他如今只是一个吏员,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应召。”
“是何人。”
“阮瑀,阮元瑜,陈留郡人,以前随大儒蔡邕学习,文采出众,当初随迁去了长安,这次陛下回洛阳,他也是跟随陛下回来的。”
刘和想了一下才想起来这是谁,虽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但是刘和还真记不全他们的名字,要不是他还有个有才的儿子阮籍,孙子阮咸,位列竹林七贤,那他是真的没存在感。
就说建安七子,刘和只记得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还有两位只是有点映像,提前名字或许能知道,但就是想不起来。而竹林七贤只记得嵇康、阮籍、阮咸,其他四个一点映像都没有。
记得嵇康是因为广陵散,记得阮氏三人主要还是因为阮籍,三国志游戏中出场比较多,所以听到阮瑀这个名字,一时没反应过来。
刘和道:“既然他以文学出名,那就征他为我的书记官,你替我去吧。”
刘和现在是什么身份,不可能是个人才他就自己跑去,除非是位居高位的人才,比如钟繇,其他如诸葛亮、司马懿虽然是神人,但是他也最多先派人去征辟。
不过他现在也不会去找钟繇,找了他怎么说,直接招揽的话,若是不从怎么办,要是把刘协逼急了,破罐子破摔怎么办。
刘和不知道的是,那头的刘协已经急红眼了。在刘和和众臣走了后,他单独留下了董承和伏完,这两个都是他老丈人,如果这两人他都信不过的话,那就没有能信任的人了。
刘协对他们俩说道:“今天刘和的意思你们看出来了吧,他这是在逼我啊,你们可有何良策。”
伏完和董承俩互相看了看,当初以为从长安回了洛阳就会变好了,可是这才出狼窝,又入虎口啊,当初群狼相视,还有转圜的余地,如今只剩独虎,他们能怎么办。
伏完道:“陛下,如今的洛阳,幽州牧一家独大,无人能制,我们暂时也无可奈何。”
“难道朕就任由他摆布吗。”
董承道:“只要荆州牧和兖州牧能运送物资来,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可以不移驾,想必幽州牧也不敢强行逼迫陛下。”
刘协道:“你们真以为刘和能轻易的让他们把物资运来吗,而且移驾与否有区别吗,还不是他刘和一人说了算。”
伏完道:“陛下勿急,我们留在洛阳,那么天下诸侯就不能无视陛下的存在,若是我们去了冀州,那就是真的要被随意揉捏了。”
“可是有什么办法能摆脱如今的局面吗,可否招各州郡人马入京勤王。”
伏完道:“陛下,千万不可,至少幽州牧还是汉室宗亲,和陛下也算是有血脉关系,就算要独揽朝政,也不会亏待陛下,这些年陛下也应该看透了,天下诸侯还有谁心向大汉的,就说荆州牧和益州牧,从当初董卓入京到如今陛下回驾洛阳,他们可有什么动作。”
刘协沉默了,他是个聪明人,但是一直抱有着期望,曾经他以为回了洛阳就可以开始收回君权,可是如今和在长安时并没有区别,他也终于从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走了出来,如今的他不想屈从刘和,但是却也不知道该如何破局。
刘协还想挣扎一下,说道:“至少兖州牧曹操还算是忠臣,当初诸侯伐董他功劳不小,虽然没有成功救出朕,但是也可见其心忠心,我们可不可以借他之力打破眼前的局面。”
伏完道:“以前的兖州牧或许赤胆忠心,但是如今的他也变了,就说这次,幽州牧不过是兵进河南,作势攻击兖州,他直接就撤兵回去了,若是他心中还有陛下,如何会把陛下留在洛阳不管不顾,他看不出来吗,而且陛下看他这次进京可是也带着两万军士来的,这是来恭迎陛下的姿态吗。”
“那你们可有何办法,朕实在是不甘心,好不容易从长安回了洛阳,难道让朕就这么屈服于他吗。”
伏完、董承沉默了,最终还是伏完下定决心说道:“陛下,如今我们只有一个办法了。”
刘协一听有办法,立刻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眼睛都快冒光了,盯着伏完道:“将军有什么办法。”
“如今的我们唯一的机会也在幽州牧身上,幽州牧一直以汉室宗亲的名义匡扶我汉室,陛下可以先移驾冀州,到时候再寻找机会诛杀幽州牧,接收他的势力。”
“这能成功吗?就算杀了刘和,他麾下势力能效忠于我吗?别忘了董卓被诛后我们的日子。”
伏完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了,而且幽州牧的势力和当初董卓的势力也不一样,陛下能接手的概率还是很大的,唯一的难点就是想要成功太难。”
董承道:“为什么我们不在这里动手呢,至少我手上还有五千士卒,我们可以在陛下召他入朝的时候埋伏人马袭杀了他。”
伏完道:“若是我们在这里杀了幽州牧,那城里城外的几万人马能立即撕碎了我们。”
“难道去了冀州后杀他就不会了吗。”
“你也是领兵将领,如何不懂那些军士若没了头领,失去制肘会怎么样,这些年见的还少吗,除非我们能拉拢他们中的一个,而且也别再想着能接收他麾下的势力了。”
“我听闻这次领军将领中有一个名张郃的,是个降将,原本是袁本初的属下,可以拉拢他,至于幽州牧麾下的势力,不要也罢,只要我们能站稳脚跟,以后再说。”
“可是我们能站稳脚跟吗,幽州牧一死,兖州牧会不会紧随其后,趁虚而入,那时候我们就是在为人做嫁衣了。”
刘协就这么静静的看着他们二人争论,开始的时候还能听听他们说的内容,之后这些声音越飘越远,因为他发现无论他怎么样做都是徒劳无功的,他想到了先皇,想到了他那去世的哥哥少帝刘辩,想到了这些年的颠沛流离。
纵然自己满腹经纶,雄心壮志又如何,哪里能让自己发挥了,一个不好就是身死道消的下场,死不可怕,可怕的死后如何去见列祖列宗,难道告诉列祖列宗大汉亡在自己手上了。
等刘协回过神来的时候,伏完与董承早已停止了争论,此时都默默无言的候在一边,等着刘协自己做决定。
刘协最终还是开口道:“容我再想想吧,朕也累了,就不留你们了。”
伏完、董承见此也就告退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