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刘和此时还在沾沾自喜,他又闲了下来,麾下虽然还有不少问题,但是总体的方向还是朝着他的预期走的,只是需要时间去处理而已。
等待的时间是无聊的,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副业,刘和算了下,他来这世界六年了,除了玻璃和造船以外成功的弄出了六样新东西。
造纸已经走上了正轨,技术至少提前了几百年,而造纸作坊也已经有了六处,完全能供应幽冀两州官方及读书人用了。肥皂也不用说了,到头了,以现在的条件没办法再改进了,只是刘和还没有推广它,只作为麾下官员福利,不过也提供少量以谋取暴利。水车、磨坊、曲辕犁三样也都在幽冀大地上推广开了,粮食产量的提高也指日可待。而渤海晒盐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至于造船厂那边如今也不知道进展如何了,大抵是不怎么样的,毕竟大汉朝最大的造船厂在庐江。
还有透明玻璃,这么长时间了,虽然也送了一些品种过来,但是都不是刘和所需要的。
刘和想着接下来应该怎么走,他想推出九品官制,也想推行三省六部制,或者明朝的内阁制,这是后面一千多年的发展模式,不论是哪一种,其实刘和也无所谓,处理政事的效率都高就行,而个别人的权利容易膨胀,这是没办法的事,毕竟不论那种制度,执行的都是人,是人就免不了争权夺利。
虽然现在人才不多,但是也是最容易搭框架的时候,若是等势力大了,再推倒重来,那动作就太大了,不过这事也不是他一拍脑袋就能定下的,还需要回去和荀彧商量。毕竟他知道内阁制,知道三省六部,但是这里面的职能还需要细细分化,而且刘和还需要保证科学能够发展,而不是和后世一样堵死了科学的发展道路,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先把大框架构建出来。
刘和后面的日子都在搭建职能部门的框架中渡过,其他的都交由郭嘉、崔琰掌控,就这样一直到过年,今年不同以往,毕竟天子在,除夕是要跳国傩的,正旦这天还要举行大朝会。
只不过如今洛阳荒废,人烟稀少,除了百官家眷,只有工匠与将士,这国挪办的还不如民间的大傩,而正旦大朝会同样办的没一点气势,甚至还不如刘协在长安办的规模大,究其原因还是刘协回洛阳的途中文武百官死了太多,而诸侯如今也不进京朝见,州郡官员也不来上计。
正旦朝会虽然照常举办了,但是显得冷冷清清,到场的官员只有二三十人,由此可以想象一下刘协的脸色好不好。
刘和其实也不好受,毕竟他也是汉室宗亲,如今汉室却衰微成了这样。
刘协正正规规的举行了祭天仪式,接受了现场人员的奉贺,也识趣的没有在走接下去的程序,而是让众人散了。
因为接下来本因是各主官汇报今年的规划,接受诸侯的朝贡,以及各州郡朝集史的上计。
一个正月的七天休假刘和都比较忙碌,虽然在洛阳只有郭嘉、崔琰、赵云、张郃、许褚五个属下,但是他要去给三公以及九卿去拜年,而洛阳的其他官员也要来给他拜年拉关系。
这些人大部分虽然能力一般,但是形势如此明显,他们还是能看出来的,以后很大可能要和刘和混饭吃,这关系能僵持着嘛,就连董昭这个本来心向着曹操的人都来给他拜年了。
刘和也使出了他的肥皂大法,从幽州运来了一批加了中药的香皂,作为贺礼送给了刘协和朝中众臣,也没忘了在梁县的杨奉和徐晃,独独没有韩暹的份。
这可把韩暹其坏了,你要说给杨奉不给他也没什么,但是你还给了徐晃是怎么一回事,明显的瞧不起他啊,随带着把徐晃就恨上了,这就是人心啊。
刘和这不算离间计的离间计还是比较成功的,杨奉心里本来就对徐晃接触刘和的人不满了,现在还多了个韩暹在那扇风点火,徐晃能好过嘛,这也说明了猪队友千万不能要。
正月休沐之后,摆在刘协和百官头顶的大事也来了,两个使臣派去荆州兖州差不多一个月了,但是一点音信没有,他们差点都以为刘和派人半路劫杀了他们。
不过正旦大朝会都没来,来的希望也不大,而这时候派去兖州的淳于嘉回来了,也变相的打破了刘和劫杀他们的谣言,而淳于嘉果然没负刘和的期望,空手而归。
其实刘和不是没下手,只是没向淳于嘉下手,而是买通了一伙山贼把张喜给绑了,毕竟荆州富庶,张喜若是去了,很大可能会送点物资来的。
据可靠消息,在淳于嘉回来的当天,刘协把书房给砸了,把自己关在里面一直待到第二天,这还是皇后怕出事,亲自进去看望的刘协。
之后刘协在皇后的服侍下洗漱用过饭后,就派人召集众臣议事,刘和也在列,就连一直称病的杨彪也来了。
众人心里都隐约明白了会发生什么事,都沉默不语,刘协来了后看着面前的众臣,表情非常的平静。
“这次召集诸位,朕有三道诏令宣布。”
刘和和百官立即躬身道:“臣等听令。”
“这第一道,张喜办事不力,无法为朕分忧,免除张喜司空职位。”
“这第二道,幽州牧刘和主政一方,颇有建树,为我大汉楷模,封司空,领大将军职。”
刘协这真是破罐子破摔了,一下给了刘和一个三公的政衔,一个大将军的军衔,直接到顶了,不过刘和是喜闻乐见的,立即躬身领命谢恩。
“这第三道,朕准备移驾邺城,百官需要随驾一同前去。”
众臣都有心理准备了,也没觉得意外,而且刘和怎么说也是刘家的人,除非是刘协的死忠分子,要不然也不会怎么抵触刘和的。
“移驾的事全权交由司空处理,众位爱卿务必配合。”
刘和与众人道:“臣领命。”
之后刘协就解散了会议,与此同时,刘协和刘和两人都同时松了一口气,刘和是为终于达成目标了而高兴,刘协是在做出决定后突然发现一直压在身上的重担一下消失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刘协知道自己从此就退居幕后了,大汉的未来和前途都在于刘和身上了。
刘协回道后宫之中,皇后伏寿夜知道了刘协的决定。
伏寿说道:“陛下真的甘心吗。”
刘协道:“虽然有点不甘心,但是心情却好了很多,也感觉轻松了很多,以后也有时间多陪陪皇后了。”
“陛下是觉的轻松了,臣妾可不觉得。”
“皇后何以此言。”
“我们夫妻二人自然无妨,可是我们的孩子呢,他刘和能容的下吗。”
“皇后不必着急,这事我自有思量,必不会让我的孩子出事的。”
“陛下有何法子。”
“虽然我可以保我们的孩子没事,但是受苦是必然的,但是为了消除刘和的戒心,也不得不下狠心,皇后到时候不要不忍心。”
“陛下要如何做。”
“只要我们把他们养成只知道享乐,而没有野心没有能力的人时,刘和自然不会对他们有多大的戒心的,自然也就会没事。”
这也是生帝王家的无奈,谁不想望子成龙呢,但是有时候想平凡的活着都难。
刘和这头回去立刻告诉了郭嘉这个好消息。
“奉孝,如今一切都在按照我们的目标在走,现在陛下已经同意移驾邺城了。”
郭嘉道:“在这里先要恭喜司空大人了。”
“奉孝你就别取笑我了,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就直接护送陛下去邺城了。”
“陛下是要护送,但我认为主君和许褚将军两人率领一万中护军就可以了,温县还有齐周将军的一万人马,足以保证不会出问题,杨奉这边我们也要着手处理了。”
“奉孝以为当如何。”
“主君如今是大将军了,可以以大将军得身份征召他,若是他不从,那就派兵直接剿灭他。”
“如此,那就交给奉孝你了。”
“主君,我是军师,可以出谋划策,可以随军打仗,但是这洛阳要尽快安排人来治理,虽然这里如今一片荒芜,但是也不能不管。”
“这点我知道,你觉得季珪如何,可能当这洛阳令。”
郭嘉道:“季珪是可以的。”
“那就这么决定了。”
之后刘和招来崔琰,令他为洛阳令,开始安排天子及百官移驾邺城的事务,同时许褚、赵云、张郃开始收拢士卒,许褚领一万人驻守洛阳等待移驾,赵云、张郃和郭嘉领兵去了广成聚关卡。
半月后,刘协开始启程,若无以外,预计到达邺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可不是行军,想想刘协从长安到洛阳足足花了一年时间。
而在天子启程后,郭嘉那边开始多杨奉发难了,首先郭嘉以刘和的大将军令招杨奉和徐晃领兵前往邺城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