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婢一旁静待,院内寝舍。赵璃正八面大开身子躺睡于榻,俏鼻微息,脸上尽含羞涩。梦里画面清美,身边人低耳细鸣,嬉笑一处。
榻帘徐掀,侍婢轻摇赵璃睡身。赵璃仰面微动,眼角微开,口里懒道:“何....事啊?”
侍婢笑道:“四皇子来啦,郡主快起快起。”
赵璃听罢翻身不觉,突硬身坐起,疑道:“谁?四皇子?这么早么?”
侍婢回道:“的确如此,郡主快些打扮,可邀其共用早膳。”
赵璃顿起,着衣漱洗,梳头顺发,令婢女备膳。一时过后,身入阁楼之中,拐进正厅,见萧综坐立,作礼道:“殿下久等。”
萧综示其免礼,笑言道:“想是多有叨扰,郡主莫怪。”
赵璃轻摆俏手,又道:“殿下前来有何要事?”
萧综顿然,半久未言。赵璃见其不语,便着人瞧看早膳可备好。侍婢领意,迈身步出阁楼,去往后院察顾。半刻后,四位婢女轮番上菜。
赵璃问及萧综有何难言之隐,萧综强自避苦,只道日久思人,愿与郡主多聚聚。赵璃掩笑,见早膳已上,示意萧综挪步紫膳房,二人步至房内玉桌坐下。
桌上摆满佳食,赵璃斟上清酿,放盏于萧综眼前。萧综拿酒微抿,起筷夹菜。二人安心用饭,直至膳毕。
萧综言苑中憋闷,邀赵璃共赏花景。赵璃回说圣上有命,不允她出苑一步。萧综笑说早已准得圣意,得以亲传圣谕,苑外御甲已撤。赵璃恍悟,方才婢女言及守苑兵士未见,本暗觉甚奇。现下听之,度之生疑。
萧综见其满面疑虑,温言说道:“圣上自小偏宠郡主,此番郡主离京。虽于礼不合,却未在意料之外,圣上深晓郡主禀性,自是未曾怪罪。只因群臣荐奏,士子谬论,京中风波大起,才致圣上对郡主施以小惩,特之明旨章布。只为外人明晓,可谓名为惩戒,实为堵言。此番我进京看望郡主,全是圣上暗邀。今日撤走御士,皆圣上之意。郡主放心与我赏玩,无需顾及其它。”
赵璃晓意,只知圣上小惩大诫。虽为软禁,却不曾慢待自身。一切侍从,皆按郡主身价配之。
每日闲庭游步,除不能出苑之外,皆安然无事。膳食寝居,皆上上之佳。
今日闻其言语,竟与己所料未异,欣然礼谢。萧综示免,二人出苑直行西湘园。园门石碑巨伟,稳身如柱,碑上腕宽字迹,名曰“西之湘园”。
满面凹凸,尽显文典,二人稍观,便入园赏游。左右各色花云,紫菊,海棠,太平花,牡丹,莲花之类。另有松枝柳林,芳香四溢,回味无穷。
园林庞大,二人游玩半日,小池水中逗鱼,木船吹风作诗。萧综提笔入字,赵璃朗声清读,文笔斐然,犹如琼粮玉液,令人生醉。
昏时,步至萧综皇所用膳,玉液酒饮之。清心舒愉,畅快无比。
膳毕,赵璃本欲回紫云苑,萧综扯其衫袖说道:“赵郡主远涉江湖,必练就一身的本领。今时夜景甚好,不如掌灯扬耍一番,也好令井蛙得见天日。”
赵璃扑笑,趣道:“殿下兴致勃勃,何需贬低自身?竟如此谦逊,倒让臣女惶然一时了。”
萧综笑挥臂膀,令从侍拿上灯笼挂于庭院之中,宫中除御军外,不许着兵刃。
昨日赵璃苑中所挥之剑,还是巧舌于苑外御士,才自借来一使。萧综身至门里,才停下手中御剑,将其归还于御士。
萧综本欲寻兵士借剑,赵璃瞅目至庭中风竹,阻萧综讲道:“殿下可否令侍从砍下稚竹,以竹换剑,岂不风雅?”
萧综一喜,本喜好画竹作诗,今日得见竹如剑动,当更添优情,即示命于小侍。小侍领命,回所后取刀。半刻后,返庭挥刀斩竹。
竹枝松落,长竹在手,稍稍修之。交于赵璃手上,作礼回屋还刀。
萧综屏退左右,独留二人于庭。
赵璃凝目,细视竹上节痕,似回光返照,又似前尘之缘。阔然南陆,悠悠远山,雁雀高飞,云天一色。叶云仙都,后之青石深洞,炉药窄屋,雕榻灰椅,蓝皮前书。别天生屋,园旁桃李,竹外溪流。彻然温心,不思人间苦。
萧综近旁斜瞧赵璃,却见其轻泪划动腮帮。犹似半生怜苦,于今一迸而发。
赵璃恍之拭泪,别身不见,萧综自守礼度,不多切之。赵璃稍稳心神,心忆落殇剑诀,略行几步,距萧综稍远。挥竹摆身,竹身气流环之,周天循意,风动扬林。
倩影如斯,轻衣大展如裙,身子忽慢忽快,游如利仞,又似醉泉。萧综细晤,拔身醉此,许久未出。只见赵璃竹影如画笔,外流似墨研,姿影似水花,凌步若清风。
赵璃意兴更深,竹风徐升,幻影多处,步履更碎。庭中水花渐起,水循风流,环于半空。竹水一体,自流八方,精落花丛,灌浇林叶。萧综身置其中,却未沾一丝水意。竹流细致如此,令其赞服。
朝堂之人自不明剑法外气,只当瞧个热闹。而赵璃所舞竹流,并非空有新意,却更添诗情。
萧综沉浸于中,至赵璃舞毕时,犹未罢然。见赵璃挥手醒己,顿然回神。
原来昨日所见,竟不抵今日一半,区区竹棍,却摆出一方剑道,便越发艳羡。幼时就因赵璃外功强盛,而对其另眼相看,如今更添恣意。
拍手称快,笑叹言道:“郡主游历江湖余月,却得如此功力。吾久居朝堂,微悉国事,无些丝意趣,除吟诗作对,别无所长。日后得空,郡主定要带我前往江南好生走一遭才是。”
赵璃谦道:“江湖确是向往之地,初时因度日无趣,偶之听闻江湖盛事,得知叶云动况。生了学艺的心思,偷出城去。几番结识好友,也当豪纵,酒量自涨了不少。进了叶云后,偶然学得好剑,也是天公眷顾,才致这番成就。”
抚竹流眸,视向萧综又道:“殿下国之栋梁,当以苍生为重。每当闲暇,该是纵马江湖览顾。若执意身入江湖,却是不可为。须知江湖深远,易入之却难出之。臣女只涉余月,却已自拔不得,时至今日,仍恋思江湖。”
萧综闻其慷慨腹言,竟生了怜意,知赵璃心苦,却不知苦于何处。一时忧疑,迈步闲走。赵璃紧随其后,二人信步庭中,皆挂忧思。
萧综口中无味,觉之微渴,喊下人送来桃酒。二人小杯酌之,靠木仰望空月,渐至醉意,赵璃满脸晕色。
萧综细瞧赵璃韵脸,仿若醉仙,失了白日的跃意。此刻静观,如倾城佳人般可人,便凑近了些,柔声道:“郡主觉吾如何?”
赵璃懒道:“殿下....何意?”
萧综突手扶赵璃面颊,颤言道:“吾自小便倾慕郡主,愿守汝一生,直至老去。”
赵璃晕眼视之,迟迟未应。萧综言罢,又靠近了些,欲亲上额头。赵璃目中忽闪往日趣光,猛身一抖,推开萧综。缓缓起身,满面羞涩。
萧综知失了常礼,欲向她道歉。话至嘴边,却不知怎地讲出。定神踱步决之,却见赵璃回身避走。口中“璃儿”道出,似现了昔日芳华。
赵璃身躯一怔,低首立住,良久未言。稍加顿之,稚唇撅出几字道:“殿下好意,臣女受之不起。”
动履徐出了皇所,萧综沉浸在几字之间,微抬凤目,却见赵璃出了庭院。虽万般心痛,却也吩咐门边小侍,提灯为之照明,送她回紫云苑。
赵璃出了皇所,见所外一片晦暗,才知深夜。当下半醉半醒,忆及方才情景,一时讶然。
这时身后传来呼唤声。
回首见小侍提灯而来,奔至近处。回说紫云苑路远,殿下特嘱送郡主回苑。赵璃会意,小侍在前引路,赵璃在后。只身子微晃,酒未全醒。
二人行了一时,至了苑外,苑内婢女匆赶而来。赵璃昏昏欲睡,婢女扶住其身。小侍作别后回转。
婢女搀住赵璃,二人踉跄稍步,又有几婢赶来伺候,二人搀扶。其余几人前方招呼,去了后苑打了些水,进了闺寝。赵璃正懒在榻上,婢侍拧布擦拭赵璃面颊。洗漱一番,好生安置后,便出了闺寝。二位婢侍守于寝外,关上寝门。
赵璃翻动身子,半睁雅目。目中深邃,口中几声叹之,复闭目睡了。
皇所萧综也当似醉非醉,靠柱慕思。忆及今夜,赵璃虽醉,仍拒了自身。若当如此,又怎能娶之为妃?明月当空,又怎知皇家愁苦?
幽禁之地,自古以来便当天下人向往之所,又怎知藏于深处的煎熬?却非常人所悟。宫内烦苦,当不会为宫外人所知。京城之内,依旧寻常一般熙攘。
街巷喧闹,百姓匆忙。巡城军,自游客;炊米商,酒水贩;算命神,卜卦人;阔家少,回京师。应有尽有。
闹市之外,也为僻静之所。循来馆栈之中,客流虽不及正街繁多,当也不少。比之城外小馆,自是略胜一筹。二楼一屋,此刻四人围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