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只怪自身轻信他人,中了那人的套,再等得半刻,便欲起身回屋。刚步至厅门,却见眼前现一黑衣人。

丽阳惊住,那人拉下面罩忙道:“夫人莫惊,今夜我来接夫人出府。”

丽阳惊道:“你便是白日传讯之人?”

陆云湘点头。门外小厮进入,疑声道:“你是怎么进门的?”

丽阳也当讶然,陆云湘笑道:“我是个江湖人,江湖人自是有江湖人的办法。夫人,我们可否厅内说话?”

丽阳应之,进入厅内,坐于正椅。小厮关紧厅门,步至茶台,倒上一杯茶,端于陆云湘椅前。陆云湘坐下拿茶微抿,言道:“夫人,赵王爷派我前来接您出府。”

丽阳惊得站起身来,自觉失了礼数,便复自坐下急道:“王爷?为何?他已回了京?你怎会识得?”

陆云湘笑道:“我名叫陆云湘,的确是受王爷所托。夫人若不信,可瞧此信。”

怀中信囊掏出,递于身旁小厮。小厮接过,交于丽阳手上。丽阳取信细览,信中言道:“夫人如晤,愚夫深感惭疚,至久方归。璃儿深陷宫苑,需思计营救。诸多愧意思纤,望当面言之。”

丽阳细瞧字迹,喜道:“这确是夫君字迹,姑娘大恩,边阳一家没齿难忘。”

陆云湘拱手道:“夫人不必多礼,还是先出得府去,再自商议罢。”

丽阳深知陆云湘进府不易,连口应之。陆云湘问及可有便装可换,丽阳会意,着小厮去往赵璃闺房寻找。只因赵璃常偷出府去,房中定是备了便衣,小厮奔步而出。丽阳疑道:“姑娘如何进府的?皇城御军中竟还有你的内应?”

陆云湘笑道:“并非内应,我施展功法入府的。”

丽阳惊叹着道:“想不到陆姑娘年纪轻轻,竟能避过皇城御军?真是不容易啊。”

言语间小厮已到,陆云湘与小厮出厅相候。丽阳内庭换服,不时之间推门而出。三人快步至陆云湘方来之地。

陆云湘思度一二,指着一处令小厮轻步到地,并拿上瓦片硬扔下去。小厮应声走到那处,拿起瓦片。陆云湘丽阳身置墙边,陆云湘点头,小厮掷下瓦片,接着忙低下头去。

墙外甲士一惊,又快奔了出去。陆云湘趁此之际,带丽阳飞于半空,落于一人冠顶,又自飞起。那人暗觉生怪,仰望上空。陆云湘丽阳早已身置柳枝隐处。

因落肩不准,险些曝露,幸好柳木距此不远。陆云湘轻功实好,便躲过一劫。小厮墙内低头生惧,墙外甲士又见瓦片,暗自生奇。只是喊道:“墙内可有人在?”

小厮避墙身抖,墙外甲士见无反应,大是抱怨。那冠顶受力之人又道:“今日可怪了,先是有人拍肩,又是有人打头。”

余士尽疑,不得解果,自回位值守。只当府中下人玩闹。

边阳十里外,僻壤多林之处,风动柳枝,枝影摆动。王清半坐马前木凳,手鞭生抖,阴风习习,吹了王清一时有余。王清脸皮僵硬,浑身哆嗦。

眼知亥时已到,子时定是不远,城内巡军即动。即便救出夫人,也有曝露的风险。王清越思越急,忍不住下车急走几步,又坐上车去。不时仰望夜空,好生寂寥。

陆云湘领了丽阳顺然出府,飞至远处,停歇于瓦檐。丽阳立身不稳,脸色欣异,拜道:“多谢姑娘相助,竟不知姑娘这般神通?江湖博大,果真能人甚多。”

陆云湘笑礼,只道:“夫人客气了,此处并非叙话之地,得快些脱身才是。”

丽阳领意,陆云湘拉其韵手,续自发力轻起。二人行了半刻,终出了府外十里,才自安然无虞。眼前阴柳帘车立之,车外王清瞧到,脸上生喜。急下了车子迎候。

丽阳陆云湘落地,王清拜道:“夫人受苦了。”

丽阳扶起王清道:“王爷何在?”

王清道:“夫人放心,王爷栈中相候。夫人快些上车,在下将夫人送去与王爷相见。”

扶丽阳上车进帘,丽阳车上伸手,陆云湘接手与丽阳同坐车内。王清轻挥手中马鞭,黑马挪蹄转头,直往来时行去。

路上稍有颠簸,丽阳抚着陆云湘手腕问东问西,言无所尽,却不失礼度。陆云湘一一解惑,瞧这边阳王妃气质芸洁,倒真不同于江湖儿女的飒情。

陆云湘虽置身江湖,近年来却隐匿青瑶,未涉江湖一步。每日修身寡性,勤习内功,授法育人。自也风淡云清,恬静舒雅。

丽阳瞧着陆云湘言之细耐,巧笑静然,颇为欢喜。自也淡了先前于江湖之人的偏颇。

车内车外三人行了一刻有馀,至了栈外,栈门早已紧闭。陆云湘领丽阳轻功飞起,进了赵平屋中。王清为防留人把事,将车马行至一小馆前。小馆伴事竖烛照路,先前早与王清约定亥时寄放马车,现下超了半时。本欲提灯回屋,却闻马蹄声,才驻足原地迎候王清到来。

赵平早先开窗,自坐木椅。等候丽阳到栈,忽闻窗外动声,正欲起身。却见窗外趴上一人,即是丽阳。赵平欣然而至,扶其入屋,丽阳下窗稳住身子。窗外一影闪进,正陆云湘也。

赵平撼泪迸出,紧身抱住丽阳。丽阳见陆云湘一旁低首,稍觉尴尬,拍了拍赵平身子。轻推开来,羞视陆云湘。赵平缓神疑望,微为惊之。只因陆云湘动作匆快,赵平不及反应,当下歉道:“失礼了。”

陆云湘婉言笑之,言道:“王爷夫人,夜色颇深。二位好生叙话,明日我们再行商议。”

走到门边,赵平随身相送。陆云湘忽回头道:“夫人,你在此住下,王府那处....”

丽阳道:“姑娘莫急,自困府以来,府外兵士未曾跨府一步。若今夜不被知晓,想是待上几日是决计无碍的。”

陆云湘道:“原来如此,夫人好生安歇。”

轻拉门栓,出屋关上房门。赵平复将门栓拉回,小盏微烛,二人叙聊一时。

赵平首当其询,便是小女赵璃的安危。丽阳在府中思愁尚久,整日礼佛诵经,祈求上苍。这下见了丈夫,泪眼红鼻,泣不成声。赵平见她委屈,不忍续问,只轻言相慰:“夫人受苦了,为夫难辞其咎,日后定好生补偿!”

丽阳见赵平面色憔悴,唇口虚白。泣泪之余,细问其故。赵平便将这一路之上的遭遇,细细诉说一番。

言及赵璃,丽阳又泪如雨下。赵平心忧,窃知丽阳身子向来弱虚,生怕急出了病患。复将其揽入怀中,口中念道:“夫人莫忧,夫人莫忧。璃儿吉人天相,况且圣上自小喜爱,当不会过于轻信城中悖论。”

丽阳闻“悖论”二字,忽正神严肃。将近段时日,城里如火如荼的诬言沸声,尤是近日璃儿回返之后,城里闲人的悖谈谬论,一一告知赵平。便连朝臣连番上奏之举,皆细细相告。

赵平倾而细听,越发慌急,心中恼火。气恨京中悖言之人,暗射阴冷之箭,实是猪狗行径。

二人诉至深夜,灭烛上榻,温言快些入睡,休养生息。可谁也未睡,竟失了眠。

皇城禁宫,几日来天色阴晴不定。忽骤雨声声,忽微阳耀地;忽细雨绵绵,忽阴空雾布。

四皇子萧综自那日宫中与梁帝叙聊一番之后,回所后闷声不语。所中陪侍好生伺候,提了萧综最喜墨研,放于其前玉桌。萧综却充眼不见,提笔不定,半字不出。

梁帝“赐婚”二字掷下。萧综先之惊目,后之五味杂陈,再之思度不定,几言几句地问与梁帝。梁帝解道:“郡主污名在身,皆因其涉猎江湖,又有郡主贵封,世人只觉她受宠过多。若能归属皇家,圣威之下,安能多言一句?

世人猜忌其居心不良,若其为皇子储妃,便可尽消疑虑,洗去诬屈。时日渐久,便可自补贤名,稳住皇族颜誉。”

萧综听罢,一时不能尽悟,梁帝便将预谋详节一一相告。萧综细细听来,虽觉此举不公,可度观长远,算得上计。临事之际,倒生了怯意。

只托辞回西所思虑,进了所内,当是魂不守舍。视眼前万物尽无,几番撞墙,却不自醒。

卧于榻上,复琢梁帝言句,自小相知于赵璃。其性情如何,皆自明晓。而自身寡性诗然,又怎能与其相配?赵璃纵姿潇洒,意在江湖,痴迷武学,又怎能长居于京城幽禁之地?

可不若如此,便难逃京人深责,污名难去。圣上碍于朝臣举奏,未必不会痛下狠心。

思来想去,兀自下定决心。竖日清晨,立身出所,至苑门外停留,目至“紫云”二字,恍然出神。门外御军尚在,瞧见萧综立于不远处,皆行礼作拜。

萧综度此二人,便将梁帝口谕细细述之。二士得圣意,低头领命,让步撤走。苑外一连五十散守,尽皆撤了去。

萧综见苑门紧闭,苑内清冷无声。

便蹲身靠门,眸光渐至暗淡,忽边门徐动,急起身观待。漆门慢开,内里现一侍从衣装。侍从见门外立一人,呆愣一时。观之为四皇子,立时跪地行礼。萧综问道:“郡主可有起榻?”侍从回道:“郡主尚未起榻,殿下请先进屋饮茶。”

萧综闻之未起,反倒松快一时。忆起幼年之时,每当约定花园奔玩,赵璃总迟迟款来,只因晚起罢了。

许多年了,这嗜睡之疾仍未痊愈,勾嘴一笑。随侍从进苑,进了阁房,轻坐雕椅,眼眸四下游动。侍婢端来热茶,拾茶微饮,将茶盏放于桌上。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