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穆的眼睛盯着他远去的方向,心中却有了一丝忧虑,可很快他便不在去想它了。
大秦黑冰台,这是一个通体黑色的建筑物,它给人的印象就如它的额色一样,黑暗。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黑暗就是它的主旋律,秦朝太祖皇帝赢离登临九五后,废除了原本用于监察百官的御史一职,设立了由武官组成的黑冰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黑冰台抓捕了许多叛乱分子,同时也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使得一时间人人自危,后经过不断完善,黑冰台这个组织划分为七司,分别为吏,藩,兵,民,夷,海,暗,其中前六司归属于黑冰台总督统辖,暗司则直接对皇帝负责。尽管如今的黑冰台行事并不像当年那般肆无忌惮,可却无人敢小视这个机构。它就像是当今天子的眼睛,俯视着这天下。
黑冰台议事厅,一个面容普通的男子正坐在桌案旁,若不是他身着的紫色蟒蚕袍显示了他的身份,混在人群里是绝不会有人注意他的。他就是现任黑冰台总督——周林。
他听了余豪以及门外另外几个校尉的报告,心中有了一阵危机感。他明白,现在国库钱粮不足,各类政策无法施行,民怨是不可能自行消除的,这样下去势必会引发叛乱。为了国家有足够的时间调养生息,需要一只能发泄民怨的替罪羊,才能让民怨不至于涌向整个朝廷。如果姜家不灭,陛下势必再寻其它人以消民怨。
他跟着陛下这么多年,深知陛下的内心是仁厚的,但同时也会有优柔寡断的毛病。现在圣意不明,如果陛下放过姜家,那么那个替罪羊会是谁呢?他越想心里越觉得毛骨悚然。
他虽然手握大权,却也得罪了不少人。况且黑冰台本身就是黑暗的代名词,如果说朝廷中除姜家外谁最适合当这个替罪羊?那大概就是他了,恶名昭彰的名声,用来当替罪羊无疑要比其他人更能让人信服。
周林挥了挥手,让众人退下,自己也站了起来,走向窗台。在这个黑色的建筑里,这或许是唯一能够透光的地方。
阳光依旧那么刺眼,对于他这种在黑夜中行走的人来说,阳光充满了诱惑,致命的诱惑。那些生来就处在阳光下的人,总会有生活的保障,而像他这样的人,就算处在权力的巅峰,也早晚会被舍弃。
他明白,早晚会有下一个人来替代自己。可,他不甘心,他不甘心啊!他爬到如今的地步,用了他大半生的精力,他手上沾着的,是无数失败者的鲜血。争夺权力的过程是残酷的,尽管不知多少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但他最终还是活了下来,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这一次,我会活着,下次,下下次,也一样。”周林低喃道。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了阵阵凶光,仿佛猛虎想要择人而噬。
姜家一定要灭亡,要想使陛下坚定这个决定,那就得逼姜家造反。周林的眼睛眯了起来,他在思考。
“姜云。”是了,他是挡在在姜家造反前最后一个屏障。他一死,姜家必反。
周林的心中有了主意,杀了他。这个想法一闪而过,渐渐的坚定起来。
姜云并非等闲之辈,每一代姜家家主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单凭自己一人,怕是很难杀死他。周林想到这里,冷笑了一声,杀人的手法有千百种,刀剑对决反而是最下乘的。
离开了窗口,沿着石质楼梯走下去,往下渐渐变得暗了起来。
他明白,无论做什么他都必须亲自动手,暗司的存在,是悬在每一任黑冰台执掌者头上的利剑,因此决不能让他人知道。
姜家后院,姜云和刘福盘坐着,他们在等一个人。今日的族会,无疑令所有人惶恐,而他们所等之人却……
“小云啊,你这么多年了今天终于爷们了一回呀!啊哈哈哈哈!!”姜宇大咧咧的走来。
在外人眼里,姜宇因为当年竞争家主一事而与姜云不和。可现在,如果让他们知道了姜宇现在的表现,那些人绝对会目瞪口呆的。
“哥,注意点,那毕竟是我们的族人,况且姜洹也是因为那件事才……”姜云无奈的耸耸肩,只有在只有他们三个人的时候,他才摆脱了那份刻板的礼仪,做回了自己。
“哼!早看他不顺眼了,成天自命清高,却连自己的孩子也管不住,去招惹黑冰台的人,没有连累我们整个家族都算好的了。”姜宇愤愤不平道。
“行了,别抱怨了,说正事吧。”姜云打断了他。因为他知道,在没有他人的情况下,他的这位堂兄有多么的能絮叨。
“你总是这样,你知道平时在那群假正经的家伙面前我憋得有多辛苦。算了,不跟你说了。现在该怎么办吧?”
姜云一边听着他说话,一边想起来他平时的样子。穿着大红袍,脸上涂着胭脂,手中拿个香妃扇。再看看他一本正经说这种话的样子,心中不由得想笑。
“这次叫你们来,是要和你们商量一下,我们三人的去留问题。”姜云也不再多说什么,开始切入正题。
“这已经不必多说了,你我二人,都是姜家嫡系,陛下是一定不会放过我们的,让小刘去吧。”姜宇说道。“现在问题是,要如何将孩子们转移出去?要知道,暗卫可不好惹。”“我会去面圣,告知其老祖的消息。”
“老弟呀!别傻了,陛下是不会相信的。”
“是真的。”姜云认真的说道。“行,就算是真的,可陛下会相信吗?陛下不相信的话,又有何用?”姜宇不明白姜云为何如此固执。
刘福也不明白,前些日子,家主要召开族会的时候,还曾说过陛下要的不是长生,可今日行事却是十分固执。然而,他将疑惑压在心底,并没有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