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耀军中军大帐外,一匹快马直冲到大帐外才停了下来。
“报!”
“报!”
“报!”
探子一阵荒乱,从马上下来之后就不停的喊这一个字。本来就很累,现在这样不要命的喊报,也不知道是累昏头了,还是发神经了。
“慌什么慌,成何体统!”
龙泉旁边侍卫长,急忙开口制止,然后又压低声音,问到:“有什么事直接报来,我中军如这擎天山脉一般,屹立不倒,连眼前的宋军都不在话下,你有什么好慌的!”
等到探子喘了好一会,才在这大帐中的威压之下平静了许多。
“将军,东马场的五万匹马……五万匹马……五万匹马……不见了!”
大帐之中都是东耀军的主官,也都是东耀国的栋梁,所闻所见非一般人可比,听完探子的话,有些不明白。
侍卫长继续问到:“什么叫不见了??被人偷走了?或者朝廷调走了”
侍卫长尝试往轻了说,其实朝廷调走也是大祸事,不过这五万匹能弄走的人,也没有几个呀!
“就是不见了,东马场找不到了,东马场里面的军队马夫说看到马匹,直接往北面的山林里面冲了进去,五万匹马就这样消失在山林之中。”
“有多少人把马匹带走的?是哪里的人?”
“没有人!马夫们只能看到马匹逃走,没有看到有人引导。”
“放屁,这几万匹马,我们想要弄过来也不容易,那些马都是训练过的,怎么会自己逃走?没有人去追吗?”
“有的!马夫想要骑马去追,但是所乘之马要么直接挣脱逃走,要么发狂攻击马夫。还有一些马夫徒步追上去,不过那些马匹十分暴躁,把后面追上去的马夫都冲到了,所以完全跟踪不了这些马匹的动向。
后来马场那边有派士兵和马夫进山林去寻找,但是还没有回信,小的只能赶紧过来报告将军了。”
众人面面相觑,都是一脸怀疑的看着这探子,实在相信不了他的话,但是这只是探子,没有任何理由和必要在中军大帐欺骗众人。
龙泉只能遣退探子,开始在大帐中让众人商议,不过能商议的内容太少了。
主要还是这个消息过于匪夷所思,众人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讨论,只能从大营派人去马场主事,查明这件事。
东耀军大营后续来了许多从东马场的探子报信,这件事情已经基本确定就是最初的情报情况,不过龙泉已经没有心思去管东马场的事情了,只是希望派去的侍卫长可以帮自己把事情查清楚,把马匹找回来。
如果只是意外的军马逃跑再找回来,那也不算太坏,如果是朝廷调走,那事情就太过于复杂了,去给吴思亮和朝廷报信的探子还没有回来,希望不是朝廷办的。
当然龙泉也想过有没有可能是宋军干的,但是又觉得这个想法过于匪夷所思,这样想的话,完全就是为了为难自己。
而且眼前两军又开战了,没有任何事情比眼前对敌更重要了。
……
要说东青军中军,犹如铁通刺猬,可以稳守,也可以冲击,东耀大军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在这种阵地战之中,完全发挥不出自己的主动性来。
只能寄希望于两翼大军了,可以说中军是主力,但是眼下,龙泉的希望都在两翼。
两翼作战的范围和活动空间较大,可以更大的发挥出东耀骑兵的战力。
但是这次两翼交战,频频失手,多次出现重大战损,要不是东耀中军驰援速度较快,可能两翼早就失手。
这一次也彻底让龙泉,甚至整个东耀军见识到了宋国骑兵的厉害。
其实两翼骑兵的情况,龙泉也大概情况,左翼过来的是通天军骑兵,长期以来都是东耀国眼中的宋国第一骑兵,以来是刘守仁训练的,二来也是宋国朝廷投入最大的,所以明面上确实最强,宋国国内也大多这样看。
但是右翼过来的东青军也不慌多让,战法灵活不在东耀军之下。
这两只骑兵的战马和兵甲,隐隐还在东耀军之上。宋国富庶,原本兵甲就略强于东耀。从这几万骑兵中看出来,宋国这两只军队这些年是真的下功夫了。
从东耀国引入了许多战马,这些战马的整体质量丝毫不亚于东耀军的战马。同时这两只骑兵的训练也是非同一般,不仅吸收了东耀骑兵的战法,还加入了许多宋国步兵的战术思想。
两只宋国骑兵,军容整齐,攻守兼备,进退有据,行动果决。简直让人看到了一千年前武圣人留下的那个军队形象,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这军队素养,实在不是略带散漫豪放的东耀骑兵比得上的。
好在东耀军也不是孬种,多年积攒的仇恨和强硬的作风,还有人数上的优势,基本上海可以在两翼支持住,如果时间一长,或者中军找到机会支援两翼,可能有包饺子的机会。
如果一旦拿下其中一边,东耀军全面胜利的机会就来了。
因为宋军中军虽然强的,但是对于两翼的支援能力确实比东耀军弱了许多,一方面是宋国中军剩下的骑兵很少,只有虎豹营和少量普通骑兵,另外宋军中军虽然强如钢铁刺猬,但是行动上更像慢吞吞的猪,根本不可能支援侧翼。
宋军之中,最燃龙泉侧目的其实不是那些钢铁战车,而是虎豹骑。这支宋国骑兵的情报,龙泉已经从各方面拿到了很多,作为北方骑兵出身的龙泉,知道有这样一直骑兵的时候简直都惊掉了下巴。
这支虎豹营,就是龙泉梦想中的一支骑兵。
虽然大多数的黑鬃大马也是在东耀军中,不过一直都没有成军,只是比一般的骑兵强一些,在许多特种任务中会有限选择黑鬃大马的骑兵,例如侦查、迂回、或者亲卫用马……直到龙泉看到了虎豹骑。
要说宋国两支侧翼骑兵是接近完美的骑兵团,那么虎豹营就是神兵团,可能所有的将军都想过拥有这样一直尖兵,但是也只是想想而已,等到这些将军真正看到这样这一支部队的时候,都不敢相信。
尤其是这样一支神兵在敌军之中的时候。
……
庞青山很清楚现在的情况,尤其是自己中军活动能力差的情况。
现在战况,自己中军和两翼都是稳压对面一头的,不过获取战果并不容易,最关键的是敌军人数更多。而自己手中的杀手锏就是虎豹营,虽然龙泉也知道虎豹营非同一般,但是龙泉依然低估了虎豹营,等到虎豹营再次发挥的时候,还能让他大吃一惊。
庞无际在东马场的行动和行动结果已经到了庞青山手中,庞青山虽然一直跟杨舟和庞无际方面有联系,甚至也相信了庞无际的控制马群能力,但是庞青山依然感到不可思议。
如果条件允许,庞无际把这些马匹带入东青关该多好!
宋军出关多日,依靠这三军战力优势,对东耀军行程了巨大的冲击和损伤。同时宋军依托背后东青关,补给也远胜对面,尤其是东青郡各县和郡城统一征调民夫,短短十天之内就召集了十五万民夫,直接集合大部队来到了东青关。
这十五万民夫才是庞青山真正的依靠,即使庞无际事情没办成,庞青山也有把握打赢这场战争。
……
宋国长期以来都是民风软糯,本来在整个天玄皇朝之内都属于比较富庶,偏安一隅,国主跟皇朝的皇帝关系一直都不错,所以没有外患的情况下,内部必定萎靡。
何人不想醉酒吃肉?
何人不想养尊处优?
何人不想温柔在怀?
幸好当年宋国义务支援天玄皇朝,再有后面东青保卫战,一定程度调动了宋人的战魂尚武精神。
不过一时的激励又怎么能够抵得住几十年如一日的消磨了?
要说宋国之内民风最为彪悍的,就是东青郡,这里开发最晚,而且大多是农民和渔民,都依托土里和海里的产出生活。商贸也都不兴盛,生活比东耀国富足许多,但是跟玄东城或者南面的临江城相比,又只能算的上是小渔村了。
许多好战,豪放的风气还依然保留。而且二十年前的东青保卫战,知道今天依然在这片土地上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二十年前的战争对于宋国其他地方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朝廷、国主和朝中重臣。
其他的影响就相对有限了,哪怕是国主和大臣们,难道不想过过奢靡尊荣的日子。
温柔乡,英雄冢。
还好剩下不多的尚武之风还能调动东青郡这十五万民夫,这些人即使不持刀兵,仅仅靠着锄头、铁锤和斧头也定然能够保卫住东青关,包围住东青郡。
……
东耀中军跟宋国中军正面碰撞损伤严重,龙泉决定把中军后撤两里。
东耀军的人是可以动的,难道宋国的地形也能跟着动?少量后撤之后,骑兵的活动空间更大,到时候中军损失也会降低一些,对于两翼的支援也可能更方便。
但是!地形也是可以动的,当年这些地形都是庞青山提前设计好的,提前都为敌人准备好了的。
难道庞青山只准备了这么一点吗?
龙泉后撤的同时,庞青山并没有立刻追击,只是往两翼进攻更谨慎一些,然后等到天黑之后,十五万民夫出动,只一夜之间,庞青山整个中军大营前移两里。
夜晚建立新地形的时候,庞青山也一直派人对东耀军进行骚扰,吸引敌军注意力,为工事建立撑出空间。
第二日天亮之时,东耀军都傻了。
昨天白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