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东青关外,原本胜券在握的龙泉发现自己的中军陷入了困境。

东青关下可以进攻的范围比通天关大了许多,但是东青军现在占据的地形,一时间根本没有办法突破。

而且东耀军的重型辎重只有攻城的一些装备,现在东青军出关作战,许多攻城装备起不了作用。

十几万的骑兵也不能一拥而上,开战打了两个多时辰后,龙泉鸣金收兵。下面的人统计战损,同时还大概估算了东青军损失情况,己方损失可能十倍于东青军。

正当龙泉在大帐之中陷入深思的时候,忽然有士兵进账报信。

“将军,这是左翼战报。”

还未等战报接入手中,右翼战报也跟着送了进来。

原本左右两翼各有两万人马,按说应付突袭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而且东耀军的骑兵一直都是优于宋国骑兵的,不过战报中说了,左右两翼的敌军骑兵素质丝毫不亚于东耀军,甚至还包含宋军原有的兵甲优势,骑兵质量隐隐在东耀军之上。

另外这几个月,东耀军总是两翼收到袭击,防御工事一直都属于半瘫痪状态,这次宋军趁着夜袭之后,东耀军短暂的懈怠,发起二次攻击,东耀军两翼有些抵挡不住。

尤其是孙成武率领通天军进攻的左翼大营,几乎已经失守,幸好有机动部队支援,才没有大溃败,不过左翼已经丢失,残部约一万人已经往中军方向撤退了,战损也远高于宋军。

“左翼大营丢了?!”

精瘦参将看到战报,人都慌了,直接失言呼喊了出来,然后看了一眼龙泉阴沉的眼睛,又急忙闭嘴。

现在中军犹在,岂能自乱阵脚。

这精瘦参将自然明白,主将岂能先乱,不过左翼的溃败实在也太快了,不过右翼的战报还算不错,大胡子车将军果然是一员猛将,幸好昨晚排他过去主持大局,虽然右翼被突袭之后,再遭遇连连打击,但是右翼在中军派兵支援的情况下,还是保住了。

几乎在东耀军中军鸣金收兵的同时,左右两翼翼进攻的宋军就同步撤退了,连左翼已经溃散的东耀败军也没有追了,丝毫不给东耀军回援夹击的机会。

原本还以为龙泉准备开始已经有些着急了,不过敌人快自己一步,这下东耀军陷入了困境。

只见龙泉站了起来,重重地呼出一口气,又轻轻说到:“传令下去,全军最高级戒备,随时准备出动,所有岗位三班轮岗,吃饭睡觉不得卸甲。传令兵,传令下去,让左翼部队就地驻扎。”

停顿了一下,又接着下令:“吴将军,接令!”

精瘦参将急忙上前,龙泉说到:“命你带领一万骑兵,一万步兵,前往左翼支援,重建左翼大营,从现在起,每半个时辰派探子往中军大营传递最新情报,大决战就在眼前了。”

精瘦参将急忙领命,便走出大帐点兵去了。

……

东青军中军大营,全员整齐有素的开始歇息用饭。

庞青山还在查看军报,跟军中要员们商量后续的办法。

刘永武把通天军的指挥权给了孙成武之后,留在中军大营,协同庞青山只会中军,刚才的一战,刘永武对庞青山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了。

“将军威武,过往我查阅战史记录的时候,了解东青保卫战已经对将军钦佩之至,今天有幸在将军身旁亲身体会这场大战,简直让人惊为天人。”

“哈哈,永武过奖了,我这战法还是跟通天军学的了,刘守仁将军才是我辈楷模。”

“将军过谦了,过往我也一直认为家父是宋国第一神将,不过今日之战,如果父亲在这里,也一定会认为将军是现在的宋国第一大将。”

“诶,你这孩子,我跟刘守仁将军还是有差距的,这么捧我可不太好!”

“我来东青关已经有几个月了,东青军的训练素养、将士风貌、兵甲质量、战阵熟练等等,各方面都不在通天军之下,甚至综合看来已经在通天军之上了。

而且庞将军以身作则,将士们上下一心,依然是宋国第一军了。我来的第一天就确定了,东耀军不可能有战胜东青军的机会,今日之所见只是印证我之前的想法而已。”

刘永武慷慨陈词,说完还对着庞青山躬身一拜,这很明显是发自肺腑的佩服。

庞青山急忙扶起,心中自然是高兴得很,便不再推脱刘永武的称赞了。

“永武,我且问题,你分析分析现在的情况,还有我后面应该如何呢?说说你的看法。”

刘永武略微楞了一下,这是庞青山像要考校他了。

“将军,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东青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不过将军把中军从关内拉出来,这是给了东耀军机会,这次东耀军调动几十万人马,光着东青关外都陈兵三十多万,可以说是倾国之力了。

东耀军的主将龙泉个人,应该已经没有能力直接让大军撤退了。另外将军出关给他们机会,龙泉更加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如果龙泉调动全军出战,从兵力上来说还是有可能战胜我军的。

但是想要攻下东青关确实完全没有可能,如果将军在适当的时候回撤到关内,那敌人就会完全绝望的。”

庞青山一脸赞同,频频点头,不亏是刘守仁的儿子,在通天军中耳濡目染,分析的军情也完全在理。

“永武,你分析的非常正确,我带兵出关,一来就是想要发挥我关下早已准备好的地形优势,二来是想要给东耀军机会。既然龙世全想要攻下东青关,那我就要给机会他,不然我就不可能有机会反击。

如果东青军永远是固守,而不反击的话,那么宋国只能永远被动挨打,而且现在西林关已经在东耀国手中,即使东青关击退敌军,宋国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

“庞将军,恕我眼拙,末将对于将军的过往战法是有所研究的,将军应该是我宋国军中,最擅长运动战的大将,而且今日将军指挥的大步兵战团也丝毫不亚于任何宋国名将。

不过我却依然不太明白将军的意思,虎豹营或者下面的骑兵营,骑兵的质量确实已经跟东耀军持平甚至略高于他们了。不过我们的骑兵数量确实远远少于敌军,将军想要出关作战,而且完全击败敌军,末将却也看不出门道。”

“永武,你以为我宋军将士的人员素质,较之东耀将士如何呀?”

“如果单论人员素质,虽然身高体重略逊与东耀军,但是单兵作战却丝毫不亚于敌军。如果换成步兵军团的话,我军远剩余东耀军,即使我骑兵军团长期落后于东耀军,也是由于战马的落后,并非人员落后。

所以末将并非自夸,我认为宋军将士人员素质高于东耀军。”

“不错,分析的很到位,那么作战来看,终究还是人的战争,从来都不是战马、刀兵或者其他什么装备。只要我军将士的军事素质优于敌军,终究会有办法彻底击败敌军。”

刘永武看着庞青山,等着庞青山后续的话。

庞青山停顿了好一会,才悠悠吐出几个字:“这次,我想要一劳永逸,直接为宋国老百姓,为东青老百姓接触这个北方大患。”

说完,不等刘永武继续问话,便走出中军大营,开始查探军中状况去了。

……

庞无际已经从杨舟那里获得了战争开始的情报了,现在每天杨舟都会混在牧民里面到东马场放牧。

主要是为了协同牧民生事,同时也可以每天跟庞无际通信。

庞无际这些天,已经逐步让奔雷控制住了东耀军军马,而且还在不断的适应之中。

就在东青关下大战开始之际,杨舟让庞无际尽量带着可以控制的东耀军马逃离,或者彻底驱散那些军马。

要说东耀军马,每十天会从中军大营分批次轮换出两万战马,东马场里面已经养好的战马就重新返回军营,东马场这边也有一个临时军用马场,里面包括几十个临时马圈。

而庞无际就带着奔雷不断的跟这些军马接触。

最初奔雷的啸声只能聚拢这些军马,后面随着庞无际的指引,奔雷可以用不同的啸声发号施令,而且这些军马都会给予回应。

甚至有时候,庞无际会偷偷骑着奔雷,跑到军马场里面马圈外面试探这些军马。

持续保持着奔雷对于这些马匹的控制力和领导力,奔雷和庞无际这些天也是够累的,既要带着河谷里面的大马出来吃马场里面的草,还要抽空出来试探这些军马,然后尽量控制军马。

这段时间,庞无际得出了一个结论,要说最能跟人沟通的肯定是人,最能跟马沟通的肯定是马。

东耀军中那么多马夫,里面肯定也有许多技术和经验老到的马夫,但是他们对于军马的掌控力跟奔雷相比,可能就相差十万八千里吧。

庞无际带走东耀军之前,心里一直都很忐忑,他不能确定自己到底可以带走多少军马。

等到他从杨舟那里获得军令的时候,等到他正式开始让奔雷控制这些军马的时候,庞无际才算是真的开眼了。

这些军马如同过江之鲫,奔涌而去,丝毫不给那些马夫反应的时间。

五万匹东耀战马,直接从马场里面消失了。

对,就消失了,准确的说是跑了,那些养马的马夫都懵了,去追赶的士兵也都懵了。

东马场外围是戒备非常森严的,不过这些戒备是不包括有人可以偷走五万匹军马的。

那些牧民暂时也没有胆量偷走一匹军马,而且马场内部更加不会有士兵戒备,一来马场太大,完全戒备不了,二来马场外面的出入口都戒备了,那马场里面又需要戒备什么呢?

东马场的西南方向就是去拴马庄和天马城的官道,出入口也都在这边,也是戒备的重点。

那么……

难道这些马还能自己去海里自尽?

难道这些马不在草场吃草,还能自己钻进北面的山林里面去?

这些马确实不会去海里游泳,但是它们真的钻进北面的山林里面去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