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大业五年,洛阳,

“陛下,前线传来战报,在我军与东tu厥的围剿下,西突厥在三日前彻底灭亡!”

李承乾还在御花园遛弯儿,一身着官府的太监急匆匆的跑过来,单膝跪地郑重的向李承乾禀报。

李承乾看着湖中的游鱼,并没有多少震惊,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吧,如今的大隋国力日益增加,百姓安乐,坐拥百万大军,这种情况下再与东tu厥联手,消灭西突厥易如反掌。

更何况还有锦衣卫这个地下最庞大的势力在一旁协助,如今的锦衣卫与三年前的简直不能同日而语,可以说只要李承乾想,谁家丢了几只猪他都知道,无孔不入用来形容现在的锦衣卫在合适不过了。

而如此强势的锦衣卫也是压得世家门阀喘不过来气,手中的产业也是被进一步压缩,而在李承乾的屡次对外战争中,世家的军事力量也是越来越弱,想要在凭借武力祸乱大隋已经是不可能了。

但是世家的根基却并没有被动摇,即使李承乾现在有能力,但他不敢,不要看如今的大隋国力鼎盛,但如果世家门阀一心祸害社稷的情况下,大隋也会即刻间分崩离析,毕竟他们在民间的声望还是太高了,

由于锦衣卫的所作所为,世家门阀也是明白了李承乾的阴谋,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骤然暴增,李承乾想要使大隋变得富强,那么世家门阀就是必须要铲除的绊脚石,

而世家他们不这样想,他们认为你们家的皇位就是我们扶持的,如今我们就稍微占了一些这个国家的利益你就受不了了,你可是占了整个江山呢!这不是过河拆桥吗,既然我们不能好好相处,那就好好的掰掰腕子吧!

所以李承乾识相的没有碰世家的根本,否则就真的是不死不休了,对于他而言时间还是太短了,迄今为止他才穿越过来四年,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提高他在民间的声望,也没有时间去提升寒门子弟的地位,

即使如今在朝廷中有着高子洪一直在打压世家子弟,提拔寒门子弟,然而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依旧还是世家的人,对此李承乾也是无可奈何,并不是说他不能将之替换为寒门子弟,但是实话实说,寒门的官员才华确实有限,并不能担当大任,

区的经济发展极为迅速,甚至已经超过了关中地区,并且带动了整个大隋的经济发展,

而由于对外的征讨,三年来大隋的俘虏就已经达到了上百万,这就是大运河的开凿极为迅速,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就已近完成了大半,相信在未来的一年就回完工了。

而即使是李承乾有足够多的钱财与俘虏,大运河的开凿还是死了不少的人,在世家的渲染下,李承乾不出意外的成为了人们口中的暴君,其实这些死的人中,大隋本地的农户是占比是十分之少的。

.........

三年来,李世民也是一直跟在李承乾身旁,至于李密,那孩子已经是个小伙子了,不在适合在他身旁了,于是就被李承乾遣回家了,唯有李世民在其身旁屹立不倒,

此等圣眷到是羡煞了不少旁人,他们却不知道李世民的苦。虽说李世民有恶搞李世民的心思,但也是有意培养他,他知道他自己没有多少时间了,他也不知道他是否能成功,为此他只能做多手准备,

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李承乾也不可能做如此损人不利己的事,话说回来,相比于民间的情况朝廷好了许多,在李承乾的制衡之下,由高子洪带领的阉党与寒门子弟与世家门阀相互制衡,不会出现之前世家门阀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

在武将中李承乾也是提拔了许多的新生将领,三年来也是树立了战功无数,

大业二年,鱼俱罗率领十万大军攻灭契丹,

大业二年没,贺若弼奇袭吐谷浑,将之灭亡,

大业三年中,裴仁基率三十万大军攻打高句丽,又带回来数十万俘虏,

大业三年没,高颎与裴仁基率二十万大军消灭西突厥,

可以说是战功赫赫,极大的扩大了隋朝的疆域,使得人口得到了很大的增长,

然而让李承乾最满意的还是东都洛阳的营建,与大运河的开凿,在宇文化及的协助下,关东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甚至超过了关中地区,带动了整个大隋的发展,

随着李承乾与世家门阀的矛盾被激发,李承乾在民间的名声也是被毁的体无完肤,就拿大运河这件事来说,即使李承乾有着香皂厂与玻璃厂的帮助与上百万的俘虏,大运河的开凿还是死了不少人,主要导致大面积死亡的原因是疾病的快速传染,而这些不是李承乾能够阻止的,

而这些就成了世家攻坚李承乾的原因,渐渐的李承乾就成为了百姓口中的暴君,对此,李承乾也不是那么在乎,

.............

三年过去了李世民依旧‘矗立’在李承乾身旁,李密由于年纪问题已经不适合在住在皇宫,于是李承乾就把他撵回家了,只有李世民屹立不倒,

这样的圣眷到是羡煞了旁人,如果被李世民知道别人的想法,可能会一口老血喷出来,

你们不懂,宝宝心里苦啊!

而为什么李承乾一直把李世民留在身边呢,虽然有恶搞李世民的心思,但最主要的还是想要培养李世民,他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他自己又不确定他能否成功,只好做两手准备,

李世民,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等等等,李世民都有意的培养他们自我的能力,

可能是由于历史的影响,李承乾潜意识的认为隋朝还是会灭亡,而他的这种意识也是正确的,他只有一年的时间了,这意味着他并不能为太子做太多的铺垫,

而太子杨昭并不是一个好皇帝,在李承乾眼里皇帝就应该英武果断,而太子杨昭太过重感情了,这种性格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守成之君,但对于现在的大隋来说就是灾难,

如果他的性格比较倔强也还好,只要他能贯彻李承乾的思想与作为那也还好,他的后代也会有才华横溢之子,但偏偏太子杨昭的耳根子太软了,恐怕并不能贯彻李承乾的思想,

最可怕的是,这样就意味着他压不住这些世家和战功赫赫的武将,即使是他的兄弟姐妹也不服他,李承乾害怕他将来成为傀儡,

更何况如今的杨昭离死也不远了,即使李承乾多次强制他减肥,但效果并不显著,如今的他由于肥胖的并发症,可以说是病入膏肓了。

而且现在才是大业五年,等到李承乾驾崩也才大业六年,后继无人可谓是他的心头之患,将来的乱世是李承乾现在就可以预见的了,

他却并没有办法阻止,如果他能在一年之内将世家彻底铲除,那么凭借他这几年的圣眷,即使下一任皇帝再过贫庸,也能够让他安然的守护好大隋江山,

但是世家的底蕴深不可测,现在动手只会加快隋朝的灭亡,所以他不惜耗费无数的人力与物力开凿大运河,他实在是怕他一走,大运河就被放弃了,

而他性急的代价也在民间显露出来!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