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身为帝皇,万万人之上,怎么会忍受这种事情,他应该力排众议,为了皇家的颜面,果断出兵,然后两者拼的两败俱伤,这对他来说才是最好的结果,

可是事情的发展并没有朝他预料的方向进行!

非但两国之间的矛盾没有激化,反而形成了异样的同盟!这就意味着大唐不但有了时间去大力发展国内建设,还有足够的精力向他们吐蕃施压!

而大唐也没有让他失望,一个月前,他安插在唐军中密探来报,一股人数约为两万的唐军自玉门关出发,直往他吐蕃而来,

而当他接到这个消息后,赶忙命人排查,并确定此事的真实性,最终得到的结果却是,那股人数约为两万人的唐军凭空消失,而那个向他传递消息的整个小队仿佛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一般,

世上没有他们的一点踪迹,最神奇的是即使松赞干布多次下令证实,却没有人知晓这个小队的存在,虽说这件事如同玩笑般的结尾了,可是松赞干布却丝毫没有掉以轻心,内心反而更加的惶恐了,对,就是惶恐!

他坚定的认为大唐一定会对他们对松洲发兵这件事进行报复,而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

如果说一开始他对大唐的报复只是报一忌惮,如今就真是有些不安了,怎么说吐蕃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身处高原,所以即使他们会被大唐打的灰头土脸,可是只要他们回到自己的本土,唐军那他们也是没有丝毫的办法,

可是当火药一物出现在战场上后,松赞干布这样的想法就变浅了,他们之所以认为大唐不会攻入他们的本土,无非是因为唐军不能在高原进行持久作战,或有些许人会出现高原反应罢了,

可是火药的出现意味着如果两国开战,唐军只需一个照面就可以让吐蕃溃不成军,又何谈持久作战呢!

想到这里,松赞干布恨恨的拍向了桌子,把一旁同样陷入思考的禄东赞下来一跳,

两人少时相识,禄东赞自然十分清楚眼前这人的性格,十分的懂得隐忍,年仅十二岁,就在众多大臣的拥戴下,登上赞普之位,一方面坚守山南琼结、泽当一带,一方面追查阴谋毒害他父亲的人,

并在多番运作下,消灭了许多旧贵族,还消灭了在宫廷内部的敌对势力,吐蕃局势很快就稳定下来。

而如今吐蕃刚有恢复过来的模样,有得罪了大唐这个强大的敌人,外加上还有羊同在外虎视眈眈,毕竟羊同王也知晓若是让吐蕃的势力继续增长,很快,他们就会变成吐蕃嘴边的肉!

所以禄东赞也清楚其内心的烦躁,却无奈与如今他们联合大唐谈判的资本都没有,唯一有优势的也就地理位置了,在火药出来后,这个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两人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无助,随着松赞干布眼神中的桀骜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无与伦比的坚定,

禄东赞见此有些愕然,然后呼出一口浊气,郑重其事的向松赞干布拜了下去,正是因为相处良久,禄东赞深知其内心的骄傲,让一个赞普向一个敌人底下头颅是多么的困难啊,何况这位年仅十二岁就已经贵为赞普!

“赞普英明!”

松赞干布摆了摆手,

“此事对我吐蕃极为重要,我们要借此机会与大唐修好机会,并皆大唐的威望奠定我吐蕃的地位!”

禄东赞有些激动,如果他真的能促成此事,那么无论是在吐蕃还是中原,都会有他的一席之地,同样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是!”

............

就这样,李纲在东宫安安稳稳的住下了,而因为两者一开始就将事情说明白了,所以他们相处的很好,少年对老头也是十分的敬重,

而由于李纲的到来,东宫也成为了孔颖那个老家伙喝茶聊天的地方,而李承乾自然就成了两个老家伙的聊天对象,或许是当初李承乾大公无私的精神给孔颖留下了过好的印象,

所以每当李承乾‘不小心’听到两者的谈话时,总能听到孔老头在夸奖他,一度让李承乾感觉有些飘飘然,不过两人最主要还是谈论着注音的方法,

这是两个可敬的老头,即使看清了事情的本质,却依旧不顾立场的想要将其发扬光大,是真正无私的人,与孙老先生一样!

.........

偷得半日闲的少年与李老头躺在园中的躺椅上,李老头或是年纪大了,配上和煦的阳光,熟熟地睡了过去,

少年则是枕着双手,透过树荫,望着细细碎碎的太阳,思绪早已飘到了千里之外!

自从李承乾想李二上书说了如何攻打吐蕃的方法后,李二虽说当时没有表态,却一直在你恶心找寻着合适的人选与时机,

当松洲传来消息,有大量吐蕃士兵进攻是,李二就知晓时机已经到了,可是在率军前往的将领的人选上有些难以抉择,无论是薛仁贵还是苏定方都是上上之选,可正因如此,才让他难以抉择。

之所以没有选择它的那些老部下,一是他们都年事已高,虽说上马带兵打仗依旧不成问题,可是这次是前往吐蕃,培养一批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的士兵,于是程咬金等人明显就不合适了,

而来,也是来自李承乾的警醒,那就是如今军中将领级别的大将的年龄都已经偏大了,是时候培养年轻将领了,否则将来万一出现断层的情景,李承乾找谁哭去!

虽说此次的东征让长孙冲、程处默、李怀仁等人大放异彩,可是这还不够,虽都是一时之选,可并没有领军之能!

可苏定方与薛仁贵不同,李二从程咬金、牛进达等人做种不止一次的听到两人的名字,都认为两人此后必定会成为大唐军部的顶梁柱,而李二也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二人,

李二不是没有想过让两人都前往吐蕃,互不干扰,大唐也不会理会两者在吐蕃的状况,可是那样就太过的显眼了,最后,李二果断的将这个难题扔给了李承乾,

还说什么这两个人都是你发掘出来的,如今你总不能就这样撒手不管了吧!

李承乾虽然气的牙痒痒,看着两人火热的眼神颇为的无奈,两人私下的关系虽好,可这等好机会却不容错过!

虽说李承乾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可他并不想就这样放过那个向左手渔翁之利的李二,大手一挥,

放出来两个任务,一个就是前往吐蕃,另一个是去泉州,练水兵,当航海署的船造出来后,还要航海,剿海贼!让他们自己选择,

两人沉默了,他们知道今日的选择极有可能印象他们以后的发展,就比如若是前往吐蕃,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覆灭吐蕃做准备,而看如今大唐的强盛,只要任务成功,将来不说封狼居胥、但灭国的大功绝对是跑不了了,而有着这么大的军功作为敲门砖,两人都有自信将来军部必定有他们一席之地!这是在陆地上,

而如果选择去泉州练水军的话,进程则就完全不同了,就太子李承乾如今的介绍来看,这一批水军是全新的,他们的目标不是内河里的某些小鱼小虾,而是大海里的蛟龙,与大唐现有的水军截然不同。两人都曾在东宫待过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李承乾也给他们灌输了不少关于海外的知识,所以两人与别人不一样,他们知晓海洋里深埋这宝藏,大海的对面都是财富,将来的大唐的主要发展方向也必定侧重于海洋,这个时候,就显得泉州第一批水军的重要性了,

如今他们所佩戴的是最新的的海船,将来有更先进的海船,也必定是先给他们,岁尾一步快,步步快,这也就会慢慢的奠定了海军第一军的地位!这是在海上!

所以说今日的选择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前途是在陆地上还是在海洋上,这到是让两人都有些为难,而李承乾也是看出了二人的为难,

拿出纸和笔,背着两人在纸张上捏脸些东西,然后将纸张撕成两半,说,

“既然你们都难以抉择,那就抓阄吧!抓到有字的就去吐蕃,无字的就去泉州!”

而李承乾以最先遇到苏定方为缘由,让他先抽,至于薛仁贵,他压根就没让他抽!

最后的结果就是苏定方去了吐蕃,薛仁贵去了泉州!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