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也不知道为何你会对儒学抱有如此大的敌意,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的大唐离不开科举否则还没等到你所说的那个儒学抱团的时代,大唐就会被世家那些蛀虫所啃食,虽说如今陛下雄才大略,手腕铁血,不过你不会真的以为世家已经不存在了吧!”“他们数百年的根基底蕴可不是你凭借印刷厂与制纸厂就能撬动的了的!即使是陛下在这股力量面前退让三分,你哪来的信心想要去科举而代之去对抗他们!”
李承乾沉默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是他一开始就太过的自大了,目中无人,也或是那五年与世家的对抗中占据了上风,从而让他滋生了自傲的心态,
可是他现在下明白过来,并不是当时他的手段又多么的高明,而是杨广的威信过高,十九岁的灭陈之战,让他在军中的威望一度盖过了隋文帝杨坚,是他的拳头够硬!否则就凭借他的政治智慧哪里是那群老狐狸的对手!
可现在不同,他只是太子,他们如果真的想要废除他这个太子还是比较容易的,就如同前些年被李二推举出来与世家门阀斗争的李泰,即使有着李二的鼎力支持,不也是几次三番的几近被贬为庶人!
而他又哪里来的胆量想要代替科举呢!既然不敢,那他现在的努力又都是为了什么?
少年的眉头再次紧紧锁起,他想改变中原百年一轮回的规律,就不能让儒学依旧独大,可是如今的大唐又离不开儒学,想来即使是原本的李二也不会在愿意看到朝堂中在多出一股力量!
见少年有一次陷入了沉默,李老先生有些无奈,明明很好解决的事情为什么在他这里困扰了那么久!
“承乾,老夫觉得你是在钻牛角尖,老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你对儒家如此的不友好,可是你既然作为储君,就要时刻保持理智,不能带有主观色彩去评判一件事或一门学说!”
“就如这儒学与你的新学,你不能主观的去判断两者的好坏,至少到现在来看,儒学对外大唐的好处要比新学大,或许你对新学抱有极大希望,可是没有人看到过新学盛行时的景象,大唐可不是你的试验品!”
少年刚开始还以为这个老头是在出言劝慰他,可如今看来,他还是抱着想打消李承乾念头的心思啊!这样也对,毕竟李承乾是将来大唐的主人,如果他极力的打压儒家的话,儒学肯定会受到重创!
此时的李承乾也有些动怒了,
“难道先生认为故步自封对我大唐来说是好处吗!这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精神多么的崇高,别人就会放弃侵略,只要你露出一丝疲态,他们就会化身为豺狼将你厮成碎片,”
“就说那由技工署制造出来的火药,先生你有没有想,如果是高句丽先我们一步将之发明出来,那后果是我大唐能够承受的住的吗,还是先生您能以圣人之言将他们感化,让他们不要攻打我们?”
李承乾死死的盯着李纲,企图从他脸上看出什么颓势,可这老头依旧是面无表情,
“同样都是人,为什么别人造不出来,此次只是我们侥幸走在了前面,可难道幸运之神每次都会站在我们这边吗?不努力、故步自封,只会让别人超,而落后就会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
李承乾依旧是怒气冲冲的,他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仿佛是在与他作对,原本他认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却受到了重重阻碍,他认为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在别人眼里成了歪门邪道!
突然,李老头笑了,刚开始仅仅只是微笑,嘴角微弯,然后笑的越来越豪迈,最后直接使仰天长笑,看的李承乾一脸懵逼,——这老头发病了?
直到他笑累了,才微微伏在桌上,一双本该浑浊却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李承乾,
“你可知道陛下为何让老夫任太子少师这一职,又可知为何此前老夫多次拒绝,可这次确却是爽快的答应了呢!”
李承乾茫然的摇了摇头,也没有去细想,虽然他是疑惑于李二将李纲这老头塞进他东宫的目的,可他从来没有向这一方面去想过!
“老夫来之前,你的父皇既告诉老夫,你有远大的抱负,可是你的抱负与现在的时代格格不入,所以老夫就来了!”
李承乾恍然大悟,李二如今并不想动摇现在儒家的地位,所以一开始他也是将李承乾的心血当作玩具罢了,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李二对新学有了很大的改观,现在的他是极离不开儒学,又想要将新学收入囊中,
可是从李承乾的反应上来看,这两者似乎是有着某些矛盾,而李二对着两者又皆是念念不忘,于是他就搬出了李纲这一大杀器,想要从源头解决问题,李承乾与李纲两人一折是新学的创始人,另一者是当世大儒,可以说两人完全能代表在这两个学说,
既然李承乾想要办书院,李二也不准备再加干涉了,不过他的意思也是很明显了,建立书院朕就不阻止了,可是书院里不能只教新学中的数学、物理学、经济学之类的,里面必须有个儒学院,
而李纲就是李二刚李承乾找来的儒学老师!
看清了李二的目的,少年也顿时醒悟了,如今的儒学还是比较纯净的,至少在唐一朝还没有听到那位皇帝在位期间被文官压得抬不起头,
既然如此,他又为何将后人的过错都归结于儒学身上呢!
如今看来李二的想法的确是极其完美的,此前他还在为如何为书院招生而苦恼,因为如今想要当官就必须要依靠科举,而大多数的人读书不就是为了当官吗?单衣的教新学是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
更何况在李承乾的设想中,无论后期的书院会怎样的发展,可前几批从书院毕业的学生是必须要有至少一半的人前去当官!
他开书院的目的不就是将新学传播到大江南北,然后造福社稷嘛!可如今也只有官才能有足够的影响力,而做官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最大化,最有利化。
这样一想,李承乾顿时就舒畅了,困扰了他许久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那种感觉就如同你已经便秘十年,一朝空腹的感觉,飘飘的,
旋即少年的脸色又沉了下来,既然事情的原因是这样的话,那这老头岂不是一早就知道自己的目的,看他这反应,也没有他之前所说的歪门邪道那般厌恶,就是说,李纲知道了一切,
可自己却宛如一个傻子一般,以为他什么都不知道,还想要瞒天过海、掩耳盗铃,殊不知李纲的眼里他就是在自导自演,戏还挺精彩,
还几次三番轻易的将他的情绪激怒,从而获取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如今会想起来不禁有些尴尬,更多的还是愤怒,
他现在都担心若是在和这老头聊下去,自己是否都会把自己是穿越过来的这个秘密都告诉他!
最后李承乾怎么回的屋他自己也不知道,只记得自己是落荒而逃!
...........
吐蕃,
松赞干布紧紧的盯着地图,自从上次应高句丽之求,出兵攻打松洲无功而返后,他一直在考虑这吐蕃以后的发展,
也许是此次被猪油蒙了心,又或是贪婪心在作祟,一想精明神武的他居然答应了高句丽的要求,本想着能趁机好好捞一笔,却没想到反而大败而归,不禁没有抢到果冻的资源,
沿途耗费的粮草就是一笔巨款。
而当高句丽被灭国,领土划为大唐的疆土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害怕,而是松了一口气,他十分清晰如今大唐的情况,并不害怕大唐打击报复,恐怕到时候单单是前高句丽疆土中发生的是就够大唐脑袋疼了,哪里有时间去管他们这群身处高原的野蛮人呢!
可不就前又一个重磅消息打了过来,——高句丽复国了,就在他以为大唐皇帝必定不可忍受如此屈辱要再一次派兵讨伐时,却传来了大唐与高句丽两国修好的传闻,
这个消息对他来说无疑于晴空霹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