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保安岗亭里,穿着安保制服头戴着一颗蓝色摩托车头盔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程百涛接起电话。

电话中传出程母担忧的声音:“小涛啊,怎么今天没给妈打电话啊?”

“早上给忙忘了。”

程母轻叹一声:“你没事就行,诶,听你姐说这别的省也有了,你可注意点,咱们帮忙是帮忙但危险的地方可不能去……”

“什么医院啊车站这类人多危险的地方咱可不去,你就在市区里跑一跑就得了!”

程百涛听闻母亲的言语看着岗亭外赫然的医院字眼表情扭曲。

“妈跟你说话,你听没听见?”

程百涛有些心惊,“啊……听着呢。”

程母心生疑窦,追问道:“你怎么了,说话吞吞吐吐的,你没去人多的地方吧?”

“没有没有,你放心吧,我跑单呢晚上跟你说……”

敷衍的答应了几句,程百涛手忙脚乱的挂断了母亲的电话,对于年轻的北方汉子来说他跟父母至亲从来说不出假话,可这次程百涛无论如何也说不了实话了。

这在武汉奔波自己家人尚能理解,要是真被他们知道自己出没在医院这种最危险的地带,他们心里怎么能放心的下?

身着保安制服的年轻汉子长叹一声将江玉宁的餐食放在了取暖器前,如今自己这老娘怎么就有些未卜先知了,今天自己第一次主动请缨来医院,老娘的电话就催了过来,这让年轻汉子心里波动的紧呐。

身上寒意散的差不多了,给江玉宁的短信也发过去了,程百涛出了岗亭,与门卫李高安知会了一声骑着电动车驶出了医院,奔向下一个订单的地点。

-

“让一下,麻烦让一下!”

发热门诊内,李和年等数人呼喊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哗啦一声。

发热门诊内抢救病房的大门被人急促推开。

抢救病房内的众人早就听说门卫传来的消息,相应的抢救设备已经备好,各种机器也已经调整好状态,只等着患者到来就可以对患者进行救治。

李和年随着担架率先进了病房,声音急促叮嘱道:“病患高度疑似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脓毒症休克,所有抢救流程准备。”

数名医护人员将老者从担架上抬至病床上,负责抢救的护士将病患袖口卷起夹上了心电图检测用的器具,看着老人干枯的手臂,护士语气凝重:“患者皮肤出现花斑,四肢过度发凉。”

“患者体温38.4度!”

“病患心率异常!”

“患者指血氧饱和度下降!”

一旁调整心电监护器的医护人员接连呼喊道,抢救病房内十万火急,数名医护人员正在密切关注病患的具体情况。

李和年目不转睛的盯着仪器上的数字,呼喊道:“患者血压持续性下降、脉压过低,典型休克状态!”

李和年推开老者双眼以光源试探病患瞳孔对光源的反应,但是情况并不乐观,对于脓毒性休克来说第一个六小时内的生命复苏最为重要。

在六个小时内若能及时给予病患有效地调控及纠治,对病患的恢复极大帮助。若是无法再六小时内得到有效救治,在毒素与各种内源性介质的相互作用下,器官的损伤进一步加重和持续性低血压,可以诱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发展成为“不可逆”性休克。

李和年接连定下医嘱:“患者目前处于高热状态,30毫升退烧药物调配250毫升盐水,静脉滴注!”

“患者呈呼吸困难症状,采用无创呼吸机予以机械正压通气!”

“增加患者血管活性,准备血管加压素。”

“另外给我准备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要快!”

李和年急促的声音响彻抢救病房。

抢救病房内这些举措已经准备好了多时,医嘱刚下,药品就预备的七七八八了,静脉点滴注射的退烧药物由护士进行操作,余下的这些急救类和支持类的药物则由李和年亲自进行。

中年男人本就处于三级防护状态,防护服和隔离罩衣还有护目镜无菌帽等防护设备将李和年的包裹的密不透风,加上从门诊外到抢救病房这一系列的剧烈动作让李和年汗流浃背,护目镜里积攒了不少汗液。

视线不好,李和年只能加倍小心为病患注射需要的针剂。

“呼……”

全部注射完后,李和年长出口气,微微直起身盯着监护仪器上的数值,刚一直腰,中年男人清晰感觉出行行汗水顺脊背滑落的感觉。

为病患注射的全都是应急类药物,产生效果的速度也要快一些。

江玉宁看着仪器朗声道:“李主任,患者血压、心率有改善的趋势!”

李和年缓缓点头,悬着的心放下了不少,伸手探查了一下病患的情况,神志和瞳孔还没有太多的改善,这也是正常状况,以目前病患状况来看还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后续治疗才能所有缓解和好转。

“患者情况稍微缓解之后,进行肺部CT造影,通知重症医学科同事准备ICU病房,跟患者家属说一声病患转移入院的通知。”

李和年稳了稳心神,对众人依次叮嘱道:“另外,通知相关专家进行会诊,通告上级防疫部门,记录病患及家属的具体信息,以供密切接触者的挖掘。”

滴……

滴……

监护仪器上的警示灯突然响起,江玉宁守在一旁最先反应过来,匆忙喊道:“李主任,病患无创呼吸机的有压机械通气改善效果不明显!”

心神刚放下的李和年再次紧绷,看着老人的脸色,不敢丝毫犹豫:“准备给患者气管开创口,进行有创机械通气!”

“是!”

李和年声音严肃,目光冷冽:“所有抢救病房的同事要注意,病患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感染患者,病患的口腔和气管内可能会存在大量的新型冠状病毒,对病患进行插管拔管要加倍注意!”

……

当李和年离开抢救病房的时候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了,半个小时的高强度精神集中将中年男人的心神损耗的极为严重。

江玉宁已经拿着冬衣回到了自己岗位,李和年的目光则落在那件孤零零的外卖冬衣上,中年男人下意识拎起冬衣缓步前往消毒区域。

路上的李和年一直都在沉思,接触病患越多,李和年心中便越心惊,这种新型冠状病毒与以往不同,这是一种前期轻缓但一旦发病恶化就极为迅猛,这种病毒的潜伏期太过隐匿,导致发病情况就特别紧急,有时候都不给医生反应的时间。

对于目前医院内现有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来说,病毒就好像是一点点涨潮的海滩,足可以将重症、危重症患者熬得灯枯油尽。

生命支持技术只能进行辅助患者,但真正还是要依靠患者自身。

站在紫外线消毒灯下的李和年思考着重症患者统一治疗的问题,按照今天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小组所发布的消息,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要确保‘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

一个重症病患一个医护团队,一个重症病患一套诊疗方案!

对于目前的医疗资源力量来说压力可谓是巨大。

再有,让李和年更为担忧的还是目前的感染人数,感染人数依旧处于爬升态势,发病日期又都是之前的日子,按照武汉现在这样的情况来说,会不会有新型冠状病毒的‘超级传播者’游荡在外面?

超级传播者是流行病学的一种术语,是指一名具有极高传染性的带病者,其比正常带病者更容易传染他人,从而导致疫症大规模爆发。

十七年前,那场跟现在一样突如其来的SARS事件中,就出现过一例超级传播者,染病天数超过五十天,先后传染一百三十余例,如果真的是这样,事态进展可能会更巨大。

之前在宾馆那夜与老师南镇岳和好友长谈之时,李和年曾问过老师这个问题,南老按照目前的状况推测,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虽说老师这么说,但李和年心里还是免不了担忧。

叮……

紫外线消毒机响起了终止音,手捧着外卖冬衣的李和年缓过神来,但中年男人看着手中的厚重冬衣不禁一愣,呢喃道:“这是什么时候拿过来的?”

说罢李和年下意识想将印着外卖字样的冬衣放到统一处理的篮子里,可刚一抬手,今天在门诊外那个年轻男人替身而出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李和年脑中。

不知为何,李和年总感觉那一晃而过的身影有些熟悉,可哪里熟悉,他也说不出来。

正在李和年愣神之际,中年男人的目光落在了冬衣衣领处的商标上,商标中以中性笔扭曲的写着几个文字。

“程……百涛……”

李和年费力的辨认着衣领上的文字,这个名字李和年好像又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最近一直奔波在新型冠状病毒各种问题上的中年男人努力回想着,突然被衣衫上的外卖字眼唤起了记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