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昨天中午,就是这个年轻男人被门卫李叔挡在了门外。

想起这些,李和年豁然开朗,昨天那兢兢业业的年轻汉子倒是个见义勇为的仗义性子,幸亏今天自己出去的及时,否则就他那副医用外科口罩指不定要出什么危险。

李和年捧着厚重的外卖冬衣不禁轻笑道:“问一声吧,就算这衣服不要了,我也好有个方式给人家赔一件。”

其实说到底,李和年跟这件事的关系不过是医患之间,但是中年男人感觉年轻小伙子那份敢仗义援手的心气和态度值得尊敬,从医多年,他看惯了一些见义勇为而不得好的事,也看了不少因为见义勇为惹出的乱子。

但无论如何,不能让这些见义勇为的心凉了,别人他管不着,但他李和年肯定不能这么做,送外卖本就是个不容易苦累活赚钱不易,人家小伙子又是见义勇为,没落着家属一声感谢不要紧,这大冷天要是再搭上一件衣服可得不偿失了。

按正常来说这种呼吸系统病毒,通常会通过飞沫传播,像这种衣物之间偶然的接触经过多层次高量级的消毒后不会存在问题,要是小伙子害怕有风险,李和年就赔他一件。

见义勇为仗义援手无论何时都该被尊重。

按照记忆,李和年翻着手机通讯录,寻找昨天拨打出去的电话,回忆着时间范围,李和年找到了那个高度疑似的电话号码,刚要拨打,一阵嗡鸣声引起了中年男人的注意力。

‘2020年1月20日21:30分的《新闻1+》栏目中,主持人白钧扬会与国内呼吸系统医疗泰斗南镇岳老师视频连线,届时南镇岳老师会为各界群体解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相关问题,敬请期待!’

“老师再次走上风口浪尖。”

李和年轻叹一声,今天短短一个上午武汉的事太过乍眼了,先是被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在之后武汉市特意组建疫情防控指挥部,加上近段时间不断攀升的确诊人数,外省市零星的感染人数、武汉医院人满为患的消息,还有网上形形色色的流言蜚语,让这座英雄的城市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的阴霾。

而老师南镇岳,就是一步一步驱散这层层阴霾的人,一个耄耋老翁短短几天时间来回往复近万里,心思工作生活全都牵挂在这种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上。

无论是病毒防控、群众目光还是老师本人的身体状况都是无形之中的压力。

李和年又是一阵长叹,说不明白这种叹息是自责还是愧疚。

对于中年男人来说这可能是一种自责的愧疚吧,自责自己不能分担更多,按照目前来说和以往应对各种病毒的经验来看,特效药和疫苗是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能不能彻底击败病毒的传播扩散,这两点尤其重要。

但对于这些医学工作者和医学科学家来说,现在病毒很有可能是刚刚开始,路可能还很远。

李和年每天除了工作以外几乎是没有时间查看手机和网上的消息,除了家里报平安的电话,余下全部就是‘武汉市呼吸专家组’群聊内的消息。

专家组群聊内的消息,中年男人是一条都不敢落下,对于这些从事在前线的医务工作者来说,这些消息的及时性极为重要。

近来武汉病毒研究所不断通报出研究成果,但是关于病毒基因的问题暂时没有声音,这倒是正常,基因工作本就复杂艰巨,想要彻底破译一个数万长度的基因组谈何容易?

李和年虽然心中明白,但是还是免不了焦急期待,因为关于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的每一步进展都是一步来之不易的成果。

中年男人摇了摇头将翻飞跳跃越跑越远的思绪拉回,重新唤醒屏幕,播出电话号码。

-

身着保安制服骑着外卖电动车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巷吸引来不少目光,程百涛愿意给医院送餐的消息在外卖站点中传开了,不少商家通过电话找到了年轻男人,纷纷抛出额度不低的骑手打赏。

原本只是三两个商家,要去得也都是同一家医院,可时间越长,程百涛的电话便响的越密集,不少跨越派送地区范围的电话也找到了程百涛,希望能替他们派送订单。

年轻的北方汉子算是彻底明白了什么叫分身乏术。

今天李和年的话再一次提醒了年轻男人,从医院出来后,程百涛便将脸上的医用外科口罩换成了N95型防护口罩,原本王勇军给过程百涛一些,可年轻男人一直没舍得用,经过昨天的口罩断裂,今天程百涛出门特意带了一个。

程百涛性格直爽不假但是不鲁莽,自然明白李和年所说的重要性,便换上了一个将使用过的医用外科口罩拢在了外面。

一直程百涛都没有见过医护人员抢救病人的模样,今天算是彻底见识到了,看的越多见得越多程百涛的心里便更坚定,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几天程百涛应该只会出现在医院的周围,注意防护一些也有必要。

钱多钱少无所谓,年轻男人只想尽一份属于自己的心力。

阵阵寒风经过两层口罩的阻隔后削弱了不少,可也让年轻男人的喘息更加费力,这是程百涛第一次佩戴N95型防护口罩,这种呼吸的费力感让他极不适应,一层口罩便如此,今天他见的两名医护人员都是两层口罩,他们呼吸时的压力是年轻男人无法想象的。

叮……

一阵手机铃声在电动车把手上蓦然响起。

因为工作原因外卖小哥通常将手机放在把手的手机支架上,以便确认路线。

年轻男人以为又是哪个商家的电话,错开车流后,程百涛与余光瞄了一眼手机屏幕,屏幕上显示的名字让年轻男人若遭雷击,下意识以手指稍稍勾了勾把手前面的刹车。

车速一滞,年轻男人扫了一眼身后的车流,穿插过车道将电动车停在路边,将信将疑的接起电话,对于年轻男人来说二人的身份太过悬殊,一个是武汉数一数二大医院的主任医师,一个是游荡在社会上的外卖骑手,只是一面,那个挽病人与危难水火的男人就记住自己了?

“您好,是程百涛么?”

电话中传来李和年询问的声音。

程百涛有些局促,“是,是我,李主任。”

消毒室内的李和年也有点愣,“你记得我?”

“嗯,您找我有事么?”

短暂诧异后李和年切入正题,解释道:“我是在你外衣上看见了你名字,才想起你电话的,这衣服你还准备要么,通过消毒衣服是没有问题的,你要是还要的话我给你送过去或者你来医院取都可以,你要是不想要了,你一会加我个联系方式,我把钱给你转过去。”

程百涛一愣,犹疑道:“这……”

像程百涛这种将替换衣服放在站点的行为并不少见,不少外卖小哥都这样选择,衣服都差不多,人一多难免会有衣服弄乱的危险,所以不少人都会选择在自己衣服上留下记号,程百涛就是如此,今天也是因为这个习惯李和年才能找到他。

李和年轻叹一声:“没事你别误会,我就是想着见义勇为的人不该被冷落。”

程百涛听闻这话,莫名的笑了,笑的极为温馨。

商量完衣服的归处,李和年问出了心里的犹疑:“我接连两天在医院看见你,你……”

说了一半李和年话锋一滞,这话怎么问都不合适。

程百涛心思通透,爽朗答道:“自打昨天看医院的忙成那样,我现在一直都在给医院送单,治病救人已经挺不容易的了,不能再让你们饿着肚子。”

消毒室内的李和年听闻这话唇舌一滞,愣愣的站在已经熄灭了的紫外线杀菌灯前,凝然沉默。

三五秒后,李和年才缓缓开口,声音极度柔和:“谢谢。”

这一句话谢包含了中年男人心中的万千感慨,何婶、程百涛,两个人极其细微的举动让这个站在阴霾最前方的男人心中滚烫炙热,似乎在这寒冬凛意之中似有万朵春风吹拂而过。

又简单说了几句后,二人挂断了电话,寒风中的程百涛攥着手机,想着今天医院外竭力呼喊的年轻姑娘、撕破人群而来的中年男人、声音沙哑的沧桑门卫,年轻男人轻声呢喃着:“该谢谢你们才是。”

程百涛是个血气方刚的东北汉子,这是他第一次对于医生护士这两个名字有这么深刻的感触。

经过多番的官方通报和各种媒体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渲染,今天的武汉变化更大,街上路上虽说繁华但隐约之中少一些人声鼎沸的味道,越来越多戴着口罩的面孔出现在各处。

心中思绪万千的年轻男人看着路上这些逐渐变化的人流淡然一笑,一阵轻响后,电动车再度融入寒风之中。

就像昨晚在雨中想起那句负重前行,其实李和年、江玉宁他们并不是一个个体,而是这个城市的缩影,因为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有多少跟他们一样的人日夜奔波在前,比起他们,自己所做的不过沧海一粟。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