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钟前,晓新星联合政府,科技部,地质监测局。
地质监测局是两个月前为分析觉醒者在第三阵线造成的危害,并对此危害进行评估而成立的一个科技部附属部门。在此间的两个月里,地质监测局一直在监测着晓新星地表之下的各种变化,但是由于地质变性的突发性,地质监测的灵敏度即使达到最高,也只能为晓新星联合政府提供半个小时的反应时间。
“克拉克教授,你应该来看一下这些数据。”一个瘦弱,戴着一副比啤酒罐还要厚的眼镜的助手对他旁边的老人说道。
老人从从椅子上站起,他一头白发,却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他急忙走向一旁的一台正在显示这三条波形的机器。
这些波形已经有两个月没有发生改变,即使是现在,普通人也无法分辨出这条波形是否有变化,但对于这位与这台机器打了一辈子交到的老人来说,这条波形他已经非常地熟悉,任何一点变化他都可以察觉。
他把脸凑到显示屏前,仔细观察了一下。
“联系一下其他方位的观测点。”
“他们已经打过来了。”助手说。
教授眉头紧皱,略加思索了一会,说道:“联系联合政府,第一次全方面的陆沉即将到来。”
“是。”助手在一旁操作起来。老教授走出了监测所,他握住拐杖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在几欲倾倒之时助手一把将他扶住。
“教授,您还好吧。”
“孩子啊,可惜了,我们还是赌输了呀。”
………………
五分钟前,晓新星北极。
“接到上级命令,现在立刻开始撤离!”一个穿着军装的工程人员走进一个临时的附加轮机室,方边勉正在调试着星锥的各个部分的输出功率。
“怎么回事?”
“地质监测局的报告,最近一次陆地移动将在十个小时后出现,我们没有时间了。”
方边勉愣了一秒,在这一秒里,他已经思索了许多。作为一个科学家,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冒险,把损失降到最低。
“调廖包,准备准备!”他放下手里的工具,直接跑进中央控制室。
“我是零号指挥员,接到命令,现在,星锥启动。准备充能!”
随着方边勉的一声令下,在北极星锥里面的八个部位的操作员带着疑惑,开始给各个部位的护盾进行充能,这里的护盾指的是星锥升起的蓝色屏障。
“一号位充能完毕。”星锥上方,八分之一的天空出现了一抹蓝色,就像上帝用沾水的画笔在上面一扫而过。
“二号位充能完毕。”
“三号……”
……
护盾升起,一个浅蓝色的半圆苍穹在北极点升起,罩住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个北极圈。
“升空!”
方边勉在下达这一指令的时候,其实自己的心里也没底,刚刚他在调试的,就是引擎的输出功率,但现在,他已经没有时间了。
他是一个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军人,在接到命令的一瞬间,应该想的不是命令的真实性,而是执行。联合政府突然发令,而且这么紧急,一定有他的原因。在那一秒,他也有过质疑和疑惑,因为现在,还有很多的人没有来到北极,贸然地升空,一定会置那些人于死地。
但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已经到达了这里,而他能做的,就是把这一部分人救出去。
这是最好的方案!
他告诉自己。
但眼下,周围的建筑正传来剧烈的震动,他也不确定这正不正常,但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现在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主心骨,是一个能下达命令的人。
他不能慌,他告诉自己。
即使抛弃了剩下的人,他的良心会受到谴责,但至少现在,他不能慌。
周围的震动还在继续,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方边勉。方边勉死死地盯着眼前整座星锥的数据,咽了口口水,头上冒出冷汗。他手脚冰冷,开始不自觉地抖动。
突然,通讯里传来一阵呼喊:“三号引擎异常。”
方边勉立刻转移目光到三号引擎,发现三号引擎的输出功率正在自行增加。他略加思索:“不要管他。”
“给我地面的情况。”他转头朝另一个人说。
在他面前,投影出北极的冰面,在接近三号引擎的方向,海面出现了一条裂缝,裂缝正在吸入大量的海水,同时不停有白雾冒出。
方边勉猜测,这是引擎周围进水的缘故,致使引擎自动增加功率来维持整个星锥的平衡。他需要地面的情况也是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测。
对比与自己的一知半解,他选择相信六百年前的人类的智慧。
“阻力出现峰点!”
方边勉没有出声,因为他知道,他已经不能再做什么了,在下令升空的那一刻,这里发生的所有事都已经不在他的掌控范围了。即使这两个月他在不停不休地发掘这里的秘密;即使他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只能依靠精神药物来维持精力;即使他已经和团队把这里的文字全部翻译成了现在的文字,并且已经对星锥的运行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这里的一切,都已经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自己也知道,没有人可以真正的弄懂星锥所有的运行方式,他能做的,只能是在星锥升空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他可控的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做到了,也没做到。
此时的北极,在北极点的冰层破裂,海水正在朝四周涌出。此时从天上往这里看,会发现北极此时像一个圆盘被托起,海水流向四周的深渊,就像天圆地方学说的另一个解释。
方边勉盯着投影出了画面,北极的海面已经肉眼可见地被抬起,就像一个环绕着北极的瀑布,海水往下流淌着,涌进地壳,进入地幔,变成水蒸气,再蒸腾上来。
“护盾运行良好,大气隔绝性良好。”
海水不再流出,靠近边缘的海水在几分钟之内往外流干,冰封在海水底下的陆地暴露出来,崎岖的地形蕴藏了星锥最后一点水分。
星锥继续上升,在她四周,正掀起一阵狂风暴雨,冰层破碎,涌入深渊。在深渊的最深处,隐隐可见一丝红光,俯视下去,如同地狱。星锥金属质感的墙壁出现,一股强烈而诡异的蓝光慢慢升起,犹如地狱下升起的一丝鬼火。
这是星锥的引擎。
时间仿佛过来很久,星锥已经全部脱离了晓新星整体,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存在。它底部尖锐部分已经完全从里面露出,后面拖着的一条细细的尾巴仍然连接在地下。
“切断‘脐带’。”
所谓脐带,就是星锥的能源来源。星锥使用晓新星地核最核心的地热资源,但这种能量的装换方式他们现在都没有弄懂。只知道这种能源储存在星锥最底部,一个三角体里。
现在,星锥已经脱离了晓新星,就像一个新生儿脱离母体,脐带断开,意味着星锥将开启自己的征程,就像晓新星上的人一样。
“一号引擎运行良好,数值已归位……”
“二号控制中心数据无异常……”
水流干了,露处北极藏在海底多年的陆地,人们这才发现,在这里,竟是一座城市。
方边勉松了一口气,他缓缓地躺在椅子上。
“哎呀,这椅子真舒服啊。”他想。他已经尽了他的责任,至于后来人怎么评判他,是他们的事了,与自己无关。
“睡一觉吧。”他脑海深处的一个声音说道,那声音如此温柔,就像母亲的安慰。
“你该休息一下了。”他闭上眼睛,仿佛看见自己曾经喜欢的一个姑娘正在朝自己招手,过去这么多年,她的眼睛还是那么动人。
“普普,要是你还在该多好啊。”他想。
他躺在座椅上,浑身上下似乎从未如此放松,就像躺在母亲的怀里。
他睡了过去,肉体和灵魂一起。
“方边勉,我们成功了!”在临时中央轮机室的调廖包看着外面情况的投影高高跳起,同样的,他的眼睛里也布满血丝。
临时轮机室是星锥研究人员用于连接和替代一些未知的机器而建立的星锥附加部分,为了保持他们想象中星锥的作用而加装的跨时代科技产物。
“方边勉?”调廖包再一次呼唤。
没有回答。
调廖包突然想起什么,发疯一样向中央控制室跑去。刚到门口,他呆住了,方边勉正被两个医疗人员抬出来,他正咧开嘴笑着,像在做一场美梦。
“心肌梗死……”医生说道。
“不,他只是想休息一下了。”调廖包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泪水,毫无保留地任由它在自己脸上流淌。
他们曾是一个小城市的同学,从小一起学习,一起长大,一起占据学校的第一和第二名。后来在晓新星西内国的资助下去长灵联盟留学,两个人都是机械学博士,并且超过了大部分长灵联盟的学院学生。方边勉辅修了另一个学位:古语言学。
他是这么跟调廖包说的:“咱们晓新星的垃圾山,这么多以前留下的垃圾,不学点语言,怎么搞清楚那些垃圾。”
调廖包是这么回答的:“你这辈子就TM是个翻垃圾的料。”
方边勉:“我乐意!”
在危机发布的那一天,方边勉明天就在星锥的各个角落走来走去,困了就靠墙边睡一会,实在抗不住了,就喝咖啡,咖啡没用就嗑药。这些调廖包都知道,也阻止过,但方边勉只是一句:“我乐意。”便把他怼了回去。
谁都不知道他为何这么热爱这片土地,谁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热爱这里的人民。
“我是临时零号指挥员调廖包,各单位汇报星锥详细数据资料。”调廖包坐在尚还留有方边勉体温的座位上,对星锥全体人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