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处于边陲的三福镇。

早先的李辞并不惧怕王靖州之流的威胁,他家老李不只是说过不可得罪权贵,也曾说过,倘若是遇到忍无可忍之事事,也可以拔剑吓唬吓唬。但此时李辞连拔剑的勇气都没有,因为王靖州出自玉门郡的武苑,光是这名号所带来的杀伤力就非同凡响。

本打算做那车队的生意,不曾想被王靖州给搅黄了,也不知道那车队会不会在三福镇过夜,奈何此时自己不能抽身,李辞心中有怒有气不敢言,只是直勾勾盯着王靖州。

王靖州直接无视李辞的表情,却犹如下达指令般说道:“今晚福气楼,本公子等你,倘若雪悦没来,你就准备断一条腿,哈哈哈....”

王靖州说完,摇了摇折扇,猖狂的笑声伴随着玉佩撞击声渐渐走远。

“那雪悦啊,长得真叫一个水灵,”王靖州旁的富家公子恭维道。

“那可不,本公子眼光能差?哈哈...”

李辞在这小镇的街边百般踌躇,哪怕是车队从身旁经过的轱辘声也没能将李辞回过神来。

但雪悦算是他为数不多的除了剑以外的朋友,三福镇上孩童稀少,所以李辞打小玩伴也少,其他孩童都知道李辞自小孤僻喜欢抱着剑,少有人与他一起玩耍,都觉得他无趣不说,加之家里大人有交代最好远离李辞,都害怕李辞带着的剑一个不留神就出鞘伤了人。

所以儿时,常是其他孩童都在田间泥中嬉戏,李辞独自抱着剑在远处看着。

李辞娘亲早先气不过自己儿子被人这般排斥,多次在镇上闹得鸡犬不宁,甚至起了搬迁进北域或玉门郡的念头,李辞他爹总如帮凶般在旁随声附和助涨声势,却对于搬迁这等决定再三敷衍,多像个出工不出力的看客。

对于李辞而言,全名为陶雪悦的姑娘是自己幼时为数不多的玩伴,而且和自己是同一类人,皆是少言孤僻。李辞是因为喜欢怀剑的缘故被其他孩童孤立,而陶雪悦则是自小没了爹爹的原因自卑且不喜喧嚣人群。

因王靖州的胁迫,贩剑少年连连叹气当真是愁容满面,少年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看到走远的车队居然在一家客栈前停了下来,少年就似看到猎物般,当即背着剑赶忙走了过去。

王靖州的话,也权当没听见,想着能躲过去便躲过去,指不定王靖州只是随口说说而已。

曹轻侯一行人在三福镇的三福客栈停下,车队今晚得在这儿休息一天。

自从出了山鬼转野道,青婵一扫之前阴郁心情,秦萧楚也有一份笼中雀脱笼而出的自由,心情相当不错。

只是不知道那条通往北域荒北城的路上,以后还会不会有山鬼打转的传言。

车队收拾妥当后,青婵谨小慎微,低声试探性的问道:“公子,我们出去逛逛吧,成天坐在车里闷都闷死了。”

二公子秦萧楚的秉性自己自小就清楚,总喜欢待在房间或是院子里读书,现在还多了一样,便是打坐运气,整日面对如此枯燥事务,不仅是对她而言,即便是对于多数女子而言也都是极其无聊的。

以前在白灵岛时,自己就经常借故去城里透透气,虽然只是买点胭脂水粉、购置些衣裳、看看市井,时不时的会与大公子秦御刀在城内撞见,但也是互相装作不相识而已。

客栈虽然处于三福镇中间,按理说该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这做镇子实在算不上大镇,此时进出北域又是淡季便有些冷清,即使如此,那些商铺还是得要照常开门迎客,整座镇子看起来至少也没那么萧条。

青婵话音方落,秦萧楚正有此意,一拍即合:“走,逛街去。”

青婵闷的慌,秦萧楚也是一样。

出了山鬼转野道,秦萧楚在马车上吐过两次淤血。按理说开神识并无淤血之说,只需循环渐进自然而然也就神识渐开,但秦萧楚是多年积下的顽疾导致体内气力闭塞,固然有这淤血一说,如今的秦萧楚已经六开神识,这进度可用神速来形容。

这座小镇除了沿街店铺也没什么好逛的地方,毕竟比不上那些郡城有个五六景七八景,即使是北域之中的荒北城好歹也有那高耸入云的九重山、千里辽阔的大草原、清澈蔚蓝的月牙湖这般壮观景致,这三福镇也就是一座镇,除了逛街,也没啥了。

曹轻侯一门心思想着早些回到金陵,见二人兴高采烈正要出门,提醒道:“公子,去逛街可以,早些回来,可不能走远。”

从金陵到荒北城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是因为车队中装满了珠宝玉器,一路担心磕磕碰碰给弄碎了才走的慢些,而返程车上是一堆兽皮,速度必然是要快些,设想着返程二十天左右该是差不多了,曹轻侯急于赶路,更急于秦萧楚的安全。

秦萧楚心中盘算,这镇也算是小,该是不会有什么危险,便颇为自信的说道:“曹大人放心,苏大哥会陪着的,况且我现在已经六开神识,这体内气力还是能够应付一般人。”

“公子,可别一口一个曹大人了,直接喊曹大哥我也不介意,但是,你?他?一个六开神识一个七开神识,别逗曹某人笑,天机榜地龙榜上哪位不是入境高手?一根指头就能轻易捏碎你们这身板,姑且不说想要对公子不利的人绝非一般闲杂人等,就说公子你六开神识可会个一招半式?”曹轻侯这当头一盆冷水令人措不及防,秦萧楚有口难辩。

被鄙夷的苏长河依旧保持着标志性的面若冷霜,对于曹轻侯这番言语不做任何回应。

倒是喝下一口清茶的黄伯奚出来解围,插嘴说道:“贫道左右随行就好,曹大人安心便是,这三福镇就这么点大,稍有动静怕是你也能立即知道。”

好似抓到了救命稻草,秦萧楚感激的看向黄伯奚,接着说道:“我们就在这附近转转,曹大哥还请放心。”

曹轻侯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八识之内的武学造诣所凝聚的气力相差无几,八识具开之后闯过幻境便是一个质的飞跃。这是八珠佛祖所创的规则,优胜劣汰,倘若因为担心闯不过幻境而落得个尸骨全无的下场,便一辈子都只在这八识之内不求突破。

相对而言闯幻境需要有入境高手在侧辅佐,否则闯幻境失败的话又无人帮助调理元气,肉身飞灰湮灭的可能性极大。可谓是习武没风险,但闯境需谨慎,也就直接导致这闯幻境是所有武学之人欲要更上一层楼的第一道登门槛。

看了看黄伯奚与秦萧楚,曹轻侯自知管的太宽便会逾越了规矩,当即松口道:“罢了,公子早些回来便是。”

曹轻侯完全可以拿出在金陵城庙堂之上的跋扈强行要求秦萧楚足不出户老老实实呆在客栈内,但是对于秦萧楚他还算是恭敬,一是因为秦萧楚极有可能会是下任家主的人选,二是因为这少年体内灵魄惊人,如果真遇到些歹徒刺客,磨砺磨砺实战经验也是好的。

独自在一旁拍打着蒲扇驱热的袁宿哪里管得到这一茬,一听没自己啥事,转身去客栈后院理货去了。

四人才出客栈大门,秦萧楚见门口站着一位背着竹篓的少年直勾勾的看着自己,不觉停下脚步。

在客栈内贩剑会扰了客栈生意,贩剑少年李辞便在这门口等候多时,见到正主出现便当即走上前去,不像客栈小二眼神始终盯着那似出水芙蓉般的女子,他直接看向中间那位身穿金丝绣边的白袍秦萧楚与道袍加身的道长黄伯奚,他们才是潜在顾客。

“公子、道长,出门在外险恶万分,有把利剑在手左右防备总要好些,”李辞的卖剑技巧无非就是这句,往常来说也确实收效不错。然而秦萧楚一脸莫名,不知这背竹篓少年想做什么。

那少年直勾勾的看着,秦萧楚直勾勾的站着,都忘了还要去逛街。

黄伯奚司空见惯,江湖小贩见得多了,如果每个都去接话,怕是再鼓的钱袋子也会瘪起来。

“公子,卖剑的,”苏长河见那少年说完之后秦萧楚没有反应正尴尬着,赶忙悄悄在秦萧楚耳边说了一句。苏长河本是不善言辞,这回大概是实在看不下去。

“额,这个...,”明白少年来意的秦萧楚举棋不定欲言又止,不出深闺不知,一出北域入了市井心生慌忙,一旁的青婵见二公子这般模样忍不住捂着嘴偷笑。

客栈小二对于李辞也算是熟络,这三福镇就这么点大,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当即替他招揽生意“老李家的铁剑快着呢,比那些名剑也差不了多少,是我们三福镇一大特色。”

正尴尬的李辞立即回以拜谢,他走街串巷这么多年哪里遇到过这样的旅客,一般都是买就买,不买就不买,或者是一番讨价还价,但不得不说他们家的剑在北方还是略有薄名的,经常有隔壁镇的人专程来买剑,也不乏有从玉门郡来的人。

青婵看秦萧楚还是无动于衷不知所措便为了掩盖公子的木讷,率先开口脆声的问着:“你这剑怎么卖的呀。”

“这姑娘声音还挺好听,”客栈小二心想,心里头早已如怀春心荡了起来。

听见那看起来挺有富贵样的公子背后女子的声音,李辞这才仔细看了看青婵,那脸都瞬间有些僵硬了起来,害羞的不行,“真好看“李辞暗自心想,好在他皮肤黝黑,羞意陡升导致的脸红也不会太明显。

“这剑,一把,唔....”

“一把五十两,”李辞支支吾吾的说道。

原价六十两银子一把的剑硬是给降了十两,又害怕这剑价格卖低了客人会觉得不好,赶忙补充了一句:“我家的剑,不快不要钱的,公子你看,”说完便蹲下身去,卸下背篓小心翼翼取出四把用干草包着的剑,逐一结开干草套,横置铁剑递到秦萧楚面前。

未出深闺的秦萧楚也没伸手去接递过来的剑柄,反倒有些纳闷挠了挠脑背看向苏长河,想要寻求帮助,说道:“这剑我也不知道怎么算好怎么不算好啊,不过书中说有剑能削铁如泥。”

少年李辞额头冒汗,爹爹说过,削铁如泥的剑都是世间少有的利器,自己这五十两一把的剑去哪给你削铁如泥去?暗自哀伤自己这是遇到了个什么客人....

这剑好不好秦萧楚是真不知道,但是光从这少年装扮来看也不像是富贵人家的孩子,得出的结论便是,这价钱应该算不上是贵。

李家的剑确实算不上贵,北方铸剑宗师虽然不止李家一位,但每把剑少则七八十两,贵则上百两都是有的,但有些脑活快络愿意吃奔波苦的中原商人嗅到李家铁剑的铜钱味,还会专程来这小镇收李家铁剑做倒卖到中原的生意。

公子既然觉得有趣,苏长河便决定试剑,率先走近,从贩剑少年手中抽出一柄剑,随后朝路旁一块小碎石砍去,随着剑身清鸣一声,下挥挥出一道轨迹,下一秒剑刃便‘咔’的一声入石一寸,随后碎石一分二,见剑锋如此,苏长河止不住频频点头。

黄伯奚走上前去仔细观察剑身,并没出现卷刃,不由得赞叹一句:“好剑!”转头打量着这位黝黑的贩剑少年,才发现自己除了这次去往金莲寺,几乎不往北域走动,全然不知这三福镇一绝。

见几位客人惊讶的反应,贩剑少年脸上顿时堆满自豪。

秦萧楚同样惊讶于这一把普普通通的剑所挥砍出的威力,但这贩剑少年对他而言更为有趣,想起了九重山上那位经常问自己讨酒喝的小道士,当下心中有了决定,说道:“这剑我们全要了,不过,你得带我们在这镇上逛一逛。”

李辞高兴极了,四把剑在淡季少说要卖个四五天,这一天就买完了,当即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不就是逛一逛嘛,自己打小在这长大,还不是门儿清的事儿。

但在后来李辞就后悔了,这四位外地来的旅客在每家商铺内都得停留至少一刻钟,耽误时间不说,见着喜欢的东西就掏银子买下来,出手实在阔绰。

心中不停的自骂:“李辞啊李辞,你是真傻啊,为啥要五十两一把剑卖给人家?”

在一路逛的途中,那位公子也自报家门,说是荒北城来的,姓秦;也知道那位白发翁叫黄爷爷,据说是一位很厉害的道士;最令李辞欣喜的便是那位名为青婵的姐姐,总给自己塞东西吃;对于那位试剑的大哥就没啥好感了,一路冷着个脸,根本就不开口说话。

这一路下来肚子可算是吃了个滚圆,看来晚饭是吃不下了,李辞心想。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