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清早起床做了下舒展运动,觉得腰有点点酸,暗忖道看来是需要节制点了了,汉朝人们崇武,街上很多人都带有佩剑走来走去,想来自己也去锻造把剑,带在身上,再跟名师学习一下剑术,肯定很帅,不过现在还是先把昨天的事情忙完吧。

昨天做的曲辕犁基本算是成型了,但晚上跟程静婉再碰撞了下,发现可以做个调节犁评,推进犁评可使犁箭向下,则可深耕,若提起犁评,使犁箭向上,犁铧入土则浅,便于精耕细作。等木匠来后,三个人分工做事清车熟路,做好了最终版,可以换方向调深度,还省力稳定重量轻,大功告成心满意足。

大遥心情良好,来来回回又试了几次,程静婉在旁边看着也开心,这时刘病已在门外探了探头,大遥看到后立马叫过来试一试自己的作品,刘病已套上绳索后试了一下,评价:“回转自如,轻便省力。”放下绳子后对大遥长揖道:“有此犁乃百姓之福,陈兄功在社稷,我实在景仰。”

大遥笑呵呵的赶忙扶起刘病已,说:“我想跟你请教一件事,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推广到全国呢,虽然犁已经验证效果还不错,但是如何才能推及全国呢。”

刘病已想了想说:“能否等我几天,我倒是有个办法,掖庭令张贺与我有恩,且多有联系,他弟弟张安世现在在朝为官,目前官居光禄勋,我帮你推荐一二,说不定可获得召见。”

“召见,什么召见?”大遥疑惑的问道。

“当然是元凤皇帝,还能有谁召见,国之大事,岂容慢待。”刘病已说道。

大遥吓的一跳,“皇帝,我...我乃一介庶民,不,我乃小小大夫爵,怎么有资格得皇帝召见,要是万一我说错话了咋办,我可不想被杀头。”

刘病已哈哈笑了一声说:“不会的,你是为国献策,利国利民,嘉奖你都来不及呢,不过我不敢保证一定会帮你传达到,只是试试。”

这时程静婉把大遥拉过一旁,说:“大丈夫当为国效力,郎君你有为天下百姓谋扶植的大志总不能在此卖酒耕田吧,试一试又有何妨。”

大遥冷静的想了一会,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确实没办法让天下百姓吃上饱饭,便对刘病已拱手作揖说:“既然如此,还望贤弟能帮忙一二,定感激不尽。”

刘病已回了一礼,然后说:“事不宜迟,我先回长安,若有消息,第一时间为你通报。”说着便出门骑马而走。

大遥有点心神不宁,毕竟自己现在就是个普通人,虽然思想远超现在,但是潜意思里还是认为自己就是一个理科毕业几年的男人,皇帝可是万人之上的人。程静婉看到后赶忙安慰,“郎君不用担心,到时见到皇帝时恭敬有礼,若有问你话,你三思后再言,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大遥点了点头,然后接着研究那个做好的犁,发现基本没什么问题后,便让程静婉帮忙把改造好的犁图画下来,这样以后各地仿造也能有图可依。

就这样平淡的过去了几天,期间新宅子快整修好了,就差做新家具跟上漆了,然后还让人送了几石米给自己属田附近的佃户,大遥不敢亲自送,怕再见到那瘦黑女孩,心里会有愧疚感。酒楼现在已经很少去了,然后酒坊王家派人跟大遥谈了合作开酒楼的事宜,王家出钱,大遥负责管理,不求花样不同,跟齐心酒楼一样就行,到时收益五五分。

大遥想了想便同意了,所谓穷着独善其身,若没钱谈什么兼济天下,大遥只有一个要求,选位置时要距离齐心酒楼三条街以上,王家自然是答应,找了六个铺子,大遥选了一个相对较小的。毕竟是别人出钱,若是经营不好,致使亏损了,大遥心里也会过意不去。

这天大遥正在家跟王家负责人聊怎么整修布置时,门外一阵马蹄声传来,到自家门口后停了下来,门口进来一青少年,满脸笑意,正是那去而复返的刘病已,看到大遥正在谈事,在一旁等着。

大遥跟王家交代好后,便紧张的走向刘病已,既焦虑又期待说:“你来去好快,我本想还需要几个时日呢。”

刘病已笑着说:“不辱使命,张贺听我细说后赞叹我的所作所为,而张安世当天正好过来吃饭,张贺便说与他听,张安世有点不相信,把我叫去细问,我对答如流,他便信了,然后答应帮忙传达”

大遥拱手道:“有劳了,齐心酒楼准备上了几道新菜,其他人都没吃过,等会我请你尝尝。”

“好,我还没说完呢,然后张安世报与了霍光,霍光想着这是利国之大事,便奏与了陛下,陛下让你即刻动身,前往长安。”刘病缓了缓口气。

“即刻出发?会不会太赶了点啊,我还没准备呢。”大遥苦笑着说道。

“现在天色也不早了,你明天一早就要出发,若有延迟,便是“不中程”,会受到惩罚的。”刘病已严肃的说道。

“这么严重,那我准备下,你稍等我一会,等会再与你一起前去酒楼。”大遥一听事态紧急,便开始准备。

大遥让一个木匠帮忙把犁包好,绑紧点,再把衣物钱财准备些,到时去长安看到新鲜的东西可以买点。

等都准备好后,刘病已给了大遥一份“传”牍,上详细写着开具者是谁,以及自己的信息,上门自己的官职是民爵,目的地长安,最后有九个字,当舍传舍,从者如律令。大遥不解的看着这个东西。

刘病已解释道:“这个在路上若遇到传舍,凭借此物便会有吏员为你提供膳食、住宿。”

大遥小心的收了起来,然后跟程静婉打了下招呼,便去齐心酒楼了。

席间大遥问了下需要注意的事项,刘病已交代:“记得谦恭有礼,若有人问话便作答,千万不可擅自发言,另外万万不可出言冲撞大司马霍光。”

大遥连忙点头,说:“我任何人都不会出言相冲的。”

刘病已也对齐心酒楼的饭菜酒是赞不绝口,临时大遥送了刘病已两坛酒,刘病已欣然接受。

晚上大遥跟赵友文说了这个事,赵有文也不是特别了解汉昭帝,也就只有刘邦刘备有点印象,一心放在研究跟教学上了。不过赵友文也嘱咐大遥小心谨慎为上,毕竟新婚燕尔的,可不能有事。

程静婉晚上跟大遥交代了很多事情,路上注意些什么,不要与人冲突,讲了很多。程静婉嘴里说这没事,心里却是为大遥担忧,只是事已至此只能交代小心谨慎。

大遥早早的起来了,本来想骑马的,但是发现自己竟然不会骑,而且竟然没有马镫,虽然感觉奇怪也没有多琢磨,旁边的人一直在催促自己赶快上车,木匠便拿着行李跟犁一起上马车了。

路上两人扶着犁,因为旅道上虽然大部分比较平坦,但是偶尔会有坑跟石头,马车震动幅度相当的大,大遥很久没尝试过这种晕车的感觉了,路上吐了几次。为什么没有避震器,真是太遭罪了,

经过两天不算漫长的旅途,大遥跟木匠终于到了长安,遥远的地平线上,连绵耸立的便是以西面未央宫与东面长乐宫为主体的宫殿,走近后更加感觉壮阔,大遥看着黄土夯实的城墙,城外围了一圈护城河,再看看里面巍峨宫阙,心情激动又紧张,这就是长安城,大汉的中心,!

因为晚上有夜禁,道路有卫士巡逻,两人便先在邸舍休息,准备第二天早朝的传唤。

第二天雇了辆牛车,到了宫门口便不让继续坐了,于是木匠扛着犁,大遥旁边扶着,在平门口候着,等了许久,终于听到有人喊:“召陈佳遥觐见。”

大遥从宫门前两旁的道上往前走,这时旁边的宦官提醒了句:“不要走到中间那条路了,不然犯跸可以要处罚的,见到陛下注意礼仪。”

大遥连忙说:“谢谢大人。”心里嘟囔着:规矩真多。便跟着宦官往前走了。

到了殿中,看到文武百官都坐在地上,中间高处有个人坐在榻上,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都坐着?大遥有点紧张,虽然刘病已跟他讲了一下礼节,但是还是给忘得差不多了,脑袋里只记清廷电视剧里的情形,情急之下小步快速向前走,然后往地下一跪叩头,口中高呼:“草民陈佳遥,见过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未央宫里的君臣都有点愣神儿,万岁这个称呼只有武帝用,突然这样喊大家都有点新鲜,好在是恭词,也不计较太多。这时汉昭帝说:“可是前来献犁的陈佳遥,坐着说话。”

大遥瞧了瞧旁边人姿势,就找了个地方学着坐着。

昭帝看大遥坐好后说:“以后叫陛下就行,不必叫万岁。”大遥心里腹议:真是清廷剧害死人啊,到处都是跪着,还是我们大汉祖宗好,坐而论事。

昭帝接着说:“听说你制成一个新式犁,不仅省力稳定还重量小,仅用一牛就可以耕作,可是真的。”

大遥想了想回:“回陛下,确实属实。”

“好,若是如此,你有功于孤,有功于社稷。”昭帝然后笑着对前排一个官员说道:“请问大司马,该如何赏赐。”

这时霍光回答:“回陛下,臣以为应当先查验是否真如其所言,再做赏赐。”然后看着大遥说:“去把犁呈上来,让我等查验一番。”

大遥听后行了一礼拿了曲辕犁上来,众人一看确实有所改动。

这时霍光说道:“桑弘羊,你为搜粟都尉,掌管官财政用度,田租赋税,此物与农耕有关,你说此物是否真如他所言那么神奇。”

桑弘羊回答:“霍大人,我只负责财政钱款,耕作之事我怎可知晓,是否神奇让他试一试就知晓,何必问我。”

霍光面露不悦,很快就恢复如常:“来人啊,牵一头牛来。”

大遥这时回答:“大人,可不用牵牛,人力也可拉动,我可先演示一番。”

昭帝说:“孤允许你在孤的花园土地上试。”说着便让宦官带到外面土地上。

摆好后,大遥说道:“请问哪位大人方便,帮忙扶着方向。”

这时一个老人过来了,和煦的对着大遥笑了笑,说:“我是光禄大夫丙吉,很好奇你做的犁,我来为你掌下方向。”

大遥连忙谢谢,然后套好用力拉了起来,差不多拉了不到几米后,昭帝说:“停下,让孤试试。”

群臣赶忙说不可,霍光说:“ 陛下,虽说君子不器,但是君子不做贱役,陛下万万不可。”

这时昭帝说:“孤为天下百姓耕田,为江山社稷服役,有何不可,丙吉你帮孤扶好。”说着套好绳子,拉了起来。霍光在旁默然不语。

昭帝往前拉了大约几米,回头看了看,说:“,果然省力,若用牛来耕作肯定效果更好,此犁比寻常犁至少快一倍,不知道此犁是否有名字。”

大遥看了看犁又看了看眼前丰润如玉的年轻皇帝,竟然亲自躬身为牛,自己心里对皇帝那种距离感,一下踏实了。大遥想了想说:“暂时还未取名,但是刚刚陛下亲身试犁,乃天下之幸事,臣...草民斗胆给此犁取名为元凤犁,不知是否妥当。”

“元凤犁,我朝年号就叫元凤,好,就叫元凤犁。”昭帝开心的说道,“回去,咱们商议如何将此元凤犁推及全国使用。”

大遥在后面心里嘀咕:元凤犁,凤犁,凤梨,还好现在没凤梨。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