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九百一十三人面向帅台排列在左,另四千余人列在帅台正前方,昂首挺胸正视台上一干人等,余光瞥见晚来的人都被赶到一旁,心里不禁生出一些奇怪的优越感,自从千牛卫被拆分,数万精锐都被充入御林军后,这种优越感就消失在众人的心中,直至今天,居然从同袍兄弟的身上感到了一丝丝。

好不容易整军完毕,数百名都尉校尉跑到队列前敬了军礼汇报缺漏,许生满意的点点头,除去执守皇城宫门的千牛卫,所有人都已站在台下列队完毕,即使是因迟到而心中惶恐的九百多人,也是表情严肃,不发一声,的确不愧是曾经的强军,有些十几年前的老兵任在,千牛卫曾经的荣誉和热血并未完全丢失。

虽然不会砍了迟到的士卒,然许生还是让他们绕沙场跑了十圈,久疏训练的士卒们十圈下来,上气不接下气,重新和四千多人列在一起,站都站不稳,一旁的任将军也不禁暗想如此军队如何上战场流血厮杀,怕是守宫门都勉勉强强。

天顺一招乱拳打造出一个战无不胜的御林军,虽然因此在帝国军伍中声威日隆,却也废了另外两只拳脚,是福是祸,真是难以说清。

“表哥,千牛卫的士卒长期疏于军伍,如今就需要一个将军日日操练他们,将他们打造成帝国强军,将来带领他们北灭贺兰,南扫百狄呢。”小表弟许生想要实践兵法、操练军队的欲望越发强烈,但做成这件事,他一个候府嫡子是无法办到的,好在有个熊孩子太子表哥可以给他借势。

李晋看着台下数千披甲执锐的军士,第一次感觉到了在此之前从未感到过的铁血霸气,热血上涌,直冲脑门,恨不得现在就带领将士们南征北战,横扫诸敌,听到许生说他们还要日日操练,不禁有些急道:“那你快去操练他们,”随后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没怎么读过兵书,不知道该怎么操练。”

机会来了,许生强忍住脸上的喜色,一脸蛊惑之色:“光训练军士多没意思,不如我和表哥各领两千人,独自操练他们,七天后两军对垒,强弱自辨,表哥要是赢了,那就是真正能统帅士卒的大将军,陛下和娘娘要是知道,肯定欢喜极了。”

李晋被蛊惑的两眼冒光,须臾又很是为难。

“可我不会练兵啊,”李晋突然盯向了许生,“要不你单独练四千人,再分我两千?”

许生不禁有些无语,暗想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倒是玩的挺溜。

看到后面的任将军跃跃欲试,许生眉目一亮。

“表哥,任将军是专业的,比我可强多了,可以让他教你啊。”

李晋一听也对,双目望向任将军,任将军心里一喜,心想这是讨好太子的好机会啊,赶忙上前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愿为殿下效死。”

李晋大喜,伸出手想使劲拍拍他的肩膀表示勉励,突然发现自己个子还没对方肩高,刚想作罢,任将军主动弯下腰来,李晋赞赏的看了他一眼,拍拍他的肩膀夸了句干的漂亮,任将军觍着笑脸说托殿下洪福。

这倒是让许生对这个任将军刮目相看,暗想怪不得此人能从残废的千牛卫中脱颖而出,被千牛卫大将军李洪钜选中掌管军务,的确有两把刷子。

计划既定,李晋和许生各领了两千军士分了场地,开始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操伍练兵。为此,许生还找任将军借了五十亲卫用于镇场。

沉寂了十数年的千牛卫,在两个小孩子的手中,即将迎来事业的第二春。

京郊常青山,紫春宫,天顺帝正在阅览政务堂近几天送来的的每一件政务。

“太子和小侯爷?”天顺帝皱着眉头盯住虎威将军李洪钜,“哪家的小侯爷,敢怂恿太子如此行事?”

李洪钜也只是听属下禀报,对于许生并不了解,倒是一旁的内宦刘忠轻声提醒道:“陛下,是不是皇后上次奏书中提到的新城侯嫡次子许生,说是要给太子伴读的那个。”

天顺帝想起了那封他仔细思量过的奏书,不禁怒笑:“好一个许生,第一天伴读就敢怂恿太子如此行事,好一个许家神童,端的是早慧无比。”

李洪钜见状,小声问道是否需要他回京处理此事。天顺帝沉思少许,摆手道:“不,难得太子能醉心军事,朕还要感谢那个许生,”他打量了会李洪钜,突然笑道:“反正你现在也是遥领千牛卫,要不朕给你减减负?”

李洪钜毫不犹豫,马上跪倒在地高声回答:“臣蒙陛下错爱兼领千牛卫,时感能力不支,愿辞去千牛卫大将军一职。”

天顺很满意他的态度,扭头对刘忠吩咐:“传旨,虎威将军李洪钜劳苦功高,进虎威大将军。”

李洪钜赶忙磕头谢恩,没有丝毫怨言。

天顺帝废千牛、归雁而强御林,深受其信任的千牛卫大将军李洪钜、归雁大将军李进恺被调入新御林军掌军,赐号虎威、虎风将军,二人和天顺帝的贴身护卫虎胆将军陈志侊并称三虎。

如今虽然失去了千牛卫大将军,但虎威将军变成了虎威大将军,也算一出一进,勉强打平,至于千牛卫的数千人马,本身就是遥领,天顺帝也不可能允许他一人共掌两军。李进恺遥领归雁军大将军是同样一个道理。

“至于千牛卫,让太子都督千牛卫军事,左将军任千里辅之。”刘忠应诺,快步写好了两道圣旨,交由天顺帝盖印。

天顺帝盖好了印,起身走到窗边,眺望着不远处那座恢弘的巨城,陷入沉思。

“离京这么久,那帮人跳的也该差不多了。”天顺帝暗想,嘴角微微勾起,“待我回去,将尔等通通拿下。”

——————————分割线

直到宣旨太监走远,许生心里都是发懵的,自己不过是想找支军队检验下所学兵法成效,为以后带兵打打基础,怎么就惊动了天顺帝,还颁下一道勉强算是惊吓的圣旨?

“表弟,我是都督了,我是大将军了,哈哈哈,我终于是大将军了!”李晋彻底陷入自我迷恋的狂潮,不停念叨着自己成了大将军,真是十年磨一剑,不负苦心人等等。

好不容易收了收心,才对许生正色道:“表弟,你真是我的福星,咱们第二次见面父皇就让我做了都督,你放心,等父皇回来,我就去求他给你也封个都督,咱们兄弟一起当大将军,一起南征北战,横扫诸敌!”想到高兴处,初做都督的小太子忍不住放肆的笑出了声。

许生嫉妒的看了他一眼,心想这儿子和侄子就是不一样,才稍稍表现出一点对军事的兴趣,就直接封了个都督。

“表哥秀外慧中,陛下肯定是早知了表哥的才华,才会让你都督军事,许生不敢贪功。”虽说有些嫉妒,但许生还是毕恭毕敬,尽量不在礼节上犯错误,更何况李晋能当上都督,对自己也有好处。

任将军任千里也上前恭维庆贺,士卒们听说太子将都督千牛卫军事,都是一片叫苦声,实在是这半天的苦练全盘打翻了十数年的安逸生活,让他们叫苦不迭,倒是少数几个老兵训斥当兵的只知道享乐,不如回家奶孩子,还谈起他们十几年前征战贺兰,横扫塞北,贺兰人流亡数千里,几近灭族,那是一个热血浇油,痛快呼哉,听的年轻人大呼快意,不少人都将之传遍全军,无形间,千牛卫消失已久但从未灭亡的军魂缓慢而坚定的归来,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持续增强。

—————————分割线

“太子都督千牛卫,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左相陈延波有些好奇,不知道对方提起此事意欲为何。

盖同文皱着眉头,本能的感觉皇帝随意的一手暗藏杀机,只可惜他永远猜不到,他苦思不已的诡异竟然只是两个小孩子无意所为罢了。

“陛下屡出奇招,此事甚有可能是他做的伏笔,文帅,我等是否要加快脚步,早日把生米做成熟饭,纵使陛下伏笔深藏也无济于事。”飞熊军左将顾申伟心下惶恐,想催促盖同文加快行事。

盖同文心下越发不安,转头问右将军沈济民:“左同光最近有没有松口的迹象。”

沈济民摇摇头:“文帅还是别再考虑他了,之前他只是表明态度谨遵陛下圣旨,这几天已经旗帜鲜明的支持许光风,甚至已经开始拉人入伙了,军里的弟兄们承受了很大压力。”

盖同文闻言神情冰冷了不少,紧握着拳头,沈济民趁机劝道:“文帅,别犹豫了,直接杀了他,众兄弟拥护你入主飞熊,万事落定,谁也改变不了。”

盖同文果然心动,但想到病重的大哥曾激烈的反对行激烈刺杀之事,还是摇了摇头。

“近日怎么不见洛王世子?”突然,他出声问道。

提起此事,陈延波冷哼一声:“据说是东都来信,老洛王病重,让他速回,依我看,他就是怕了。”

盖同文更是不安:“洛王府退出,此事更是不周,不如...”

陈延波怒从心起,起身指责他道:“陛下早就恨透盖家,如今汝兄兵权乍失,陛下更是恨不得除之而后快,你还在这里犹犹豫豫,一点男儿气概都没有!吾羞于与你为伍。”说罢意欲拂袖而去,盖同文担心失去陈延波此事更难成功,遂起身好一顿劝,才堪堪安抚下来。

“文帅,别犹豫了,温帅病重缠身,胆识已不如当初那般过人,此时正是文帅为家族建功之时,事成之后,温帅定然刮目相看。”顾申伟更是心焦,力劝其行激烈事,甚至不惜诋毁老帅。

此语果然戳中盖同文软肋,他思索再三,终于下定决心,寒声吩咐沈济民刺杀左同光,沈济民脸上喜色一闪而过,领命后匆匆下去安排。

“二位,成事与否在此一举,同文拜托二位了。”

陈延波起身道:“老夫这就联系同僚,只要军中事起,老夫定然在朝堂上力促此事。”

顾申伟也紧随其后,表示飞熊军一定不会生乱。

二人匆匆离去,盖同文心下稍安,想了想,还是决定此事先瞒着大哥,等事成之后再说不迟。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