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李平安跛着脚走出御书房,随意在身上摸了摸,意料之中的没有找到手帕,遂从华丽的锦绣王袍上随意撕下一块用来擦拭鲜血,周围的小太监面面相觑,俱都低头不敢作声,没有人上前照顾堂堂安陆王的伤情,这些人深知在宫里生存,首先记住的一点是看人下菜,这点基础技能都不懂,迟早被吃的皮肉不剩。

刘忠站在一旁面露不忍,终是上前低声道:“殿下坐下歇歇吧,老奴请御医来为殿下看看。”

李平安捂着额头笑道:“不劳阿公费心了,一点小伤,我回去拿清水冲洗一番,料无大碍。”说着便一跛一拐的离去,刘忠见状也只能暗叹一声,回到原地立侍一旁。

李平安回到安陆王府,再也支撑不住,一头晕倒在地,下人见自家王爷鲜血满身,吓得魂飞魄散,数人合力将他抬回房间,很快便请来了医师,医师简单清洗了伤口,告诉众人只是一些小伤,紧张的气氛才逐渐安稳下来。

小九儿已经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两个原本乱糟糟的小辫也已经梳的整整齐齐,站在一边乖巧的看着李平安,看见李平安渐渐清醒过来,她跑过去从兜里掏出一块馒头,递到他嘴边,脆生生道:“给你吃,吴姨说,吃饱了就不疼了。”

李平安接过馒头,摸摸她的小脑袋问道:“吴姨是谁。”

小九儿从兜里掏出另一块馒头,啃了一口,含糊不清道:“吴姨就是吴姨,娘说要听吴姨的话,吴姨也说要听她的话。”

“她现在在哪里?”李平安咬下一大块馒头,随口问道。

小九儿神情变得有些失落,陷入残酷的回忆之中,手中的馒头停在嘴边,迟迟没有下口,眼泪滚滚欲下。

李平安忍着额头的疼痛,起身欲将其抱入怀中,看了看一身是血的衣裳尚未更换,方才作罢,小九儿擦擦眼泪,扶着他重新躺下,重新咬了口馒头才声音低沉道:“她为了给我抢一碗粥,被人打死了,然后,然后被人抢走了。”

她不是第一天流浪街头,一个死人的尸体被一群饿疯了的灾民抢走,最终去了哪里,她不止一次看到过。所以吴姨死后她拼命的想活下去,即使死也要死在一个别人找不到的地方。

李平安同样也想到了吴姨死后被抢去了哪里,他内疚的说道:“是哥哥的错,哥哥不该问这个。”

房间陷入一阵沉默之中,直到下人拿着干净的衣服和清水来替他擦洗身体,小九儿才被带出房间,早有仆妇在后院收拾好了另一个干净的房间,盖九儿,开始了她在安陆王府的生活。

——————————————分割线

“许生,这些就是梁州灾民吗,居然有如此之多?”尽管小太子李晋早就听人说灾民之众多,但他还是被眼前铺天盖地数之不尽像蚁虫般蜂拥而至的人吓坏了,这些人有多少,一万、两万还是十万?目光穷尽而不能察其尾,着实让第一次单独出宫的小太子吓了一跳。

“殿下,这些仅仅只是一部分,”即便是许生也是表情严肃,因为他发现灾民比之前几天又密集了不少,这说明京兆府的迁民工作丝毫没有作用,源源不断冲入乾京的灾民越来越多,甚至很有可能整个司州的灾民全都蜂拥聚集在乾京,仅仅为了讨一条活路。

“乾京城除了皇城和王公府邸有城卫军守卫之外,任何一个角落,都挤满了殿下看到的灾民。”

李晋麻木的点点头,揉了揉有些疲劳的眼睛,对许生说:“我们买些酒肉饭菜,多少接济几个老幼病弱吧。”说着,便准备吩咐宫人去买些吃食。

“殿下今日接济哪怕一个,我们都别想在日落前回宫了。”许生掀起帘子观察外边的灾民,缓缓说道。

李晋愣住,疑惑道:“为什么?”

“殿下小看了这些人,只要能填饱肚子,一小块馒头就可以让他们杀人全家,更何况路边大摇大摆的派发酒食。”

“我们有五百千牛卫全副武装保护,应该不成问题。”李晋沉思着说道。

许生摇摇头,“他们不需要在千牛卫面前做什么,成千上万人堵在前方,殿下不给吃食就不走,甚至给了吃食也不走,难道千牛卫要当街杀人吗?”

“更何况,那些被殿下赏赐食物的人,也不一定就能安稳的吃掉食物。”许生放下帘子,隔绝了外边的人间地狱,“哪怕是成年汉子,在这种情况下,也保不住自己手中的食物。”

李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很是郑重的说道:“那我回宫让父皇给这些灾民多设些粥棚食所,尽量少饿死些人。”

许生看着李晋信誓旦旦的样子,只能在随声附和了事。

不然难道告诉他你纯粹是空想,这天下不仅仅是你李家的天下,更是无数地主和贵族的天下?

让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吧,太早知道世界的残酷于成长不利。

归根结底,这是社会制度的错误,大片大片的良田沃土掌握在地主豪强的手中,只有自家雇佣的佃农才能耕种,若是太平年间风调雨顺,自耕农和佃农都能吃饱肚子,人人都称颂朝廷的英明和统治者的圣贤。

可若是土地遭灾,自耕农被迫低价卖掉土地变成佃农,没有土地可卖又没有存粮可吃的佃农只能背井离乡,成为无穷无尽的灾民,一切都只为了填饱肚子生存下去,若是灾情浩大,卖掉土地的自耕农吃光了卖田所得之粮,只能加入灾民大军,而无数的土地都落入了地主手中,这时候地主装出一副慈悲的模样设立粥棚,赈济灾民,反过来灾民反而要对地主感恩戴德,对朝廷痛恨入骨。

如此,历朝历代都毁在了自己所代表的阶级手中,地主们这时候摇身一变,变成反对暴政的中坚力量,推翻了旧朝代,借战争之手既淘汰了一部分落后的地主,又将新得的土地分给大量减少的人口,于是,一个强盛的新王朝就此诞生,直到人口膨胀到土地无力维继,一个轮回再次到临。

所以天顺帝无时无刻不想灭掉掌握大量土地的士族,拿回土地后大权独揽,重新改制,表面强大实则病入膏肓的帝国才能延续生命。

李晋的想法是好的,忧心万民,有明君之相,但终究只是个十岁的孩子,他会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抛弃原本不切实际的理想,逐渐领略到现实的真面目,最终要么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要么是个兢兢业业的君王,而这些灾民,在冰冷的体制之下,重复一个个无聊的轮回,被淡忘在历史深处。

———————————分割线

王碧华几乎快忘了自己入宫为了什么,一开始仅仅是为了申冤,后来是因为两个儿子在对方手中,当然,所有人都以为她的儿子这时候正在通州老家,她甚至对许皇后说族老们看在她入宫侍候娘娘的份上,给她的两个儿子专门配了照顾的佣人,可是无论骗的了谁,也骗不了自己,她终究只是别人安插在皇后身边的一颗棋子。

除了刚入宫时让自己在长信宫西北角挂上一条红布巾外,此后近半年都没有任何命令,但她知道在某个角落,一定有双诡异的眼睛在暗中观察着她,仅仅因为她是皇后身边的棋子,意义重大。

此时,她再次踏足了这个噩梦般的地方——冷宫。

“冷宫不是宫”,短短五个字就已经将它的残酷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不知道有多少冤魂夜夜哀鸣,无数年的时空里,每个角落都曾有人痛苦死去,在高贵堂皇,雕栏玉彻的乾元皇宫,这里就是极致的相反面,冷血,腐朽,残忍。

王娘子忐忑的走进这里,半年前,她在这里接受了残酷的事实真相,自己悲惨的经历极有可能来源于一场骇人听闻的阴谋,至今两个儿子尚还在对方手中。

冷宫还是一如既往的阴暗,即使是艳阳高照的正午,它也处处透露出腐朽的霉气。

王娘子环顾四周,只有陈旧的建筑和腐烂的木头,没有任何人的踪影。

“如约而至,很准时。”忽然,背后传来一个女声。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