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春节假期过去,朝廷的衙门开衙,同时改制之后的官学也正式开学。

官学的启蒙先生识字的还好一些,算术的……皆是一些商贾掌柜,第一次为人师他们显得有些紧张。

对于这件事,京城的儒家士子们很是不满,但大势在朱钲一方,哪怕他们不满,也没有人敢站在街道上去评判这件事。

之前锦衣卫可是抓了不少的士子去了诏狱,虽然没几日就放了出来,但放出来时的那副凄惨模样,给他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儒家士子、读书人不像是军人,没有一往无前你死我活的精神,也并非完全没有,但那样的殉道者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为的还是当官发财,而当他们明白,胡乱评判不仅再没办法当官发财还有可能引来抄家流放甚至砍头之祸的时候,他们自然也就老实了下来。

这也是京城现在如此安静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些人朱钲从来不放在心上,甚至他们还没有商贾带来的影响大,毕竟大明朝别的不多,就是读书人多。

就如官学,那些启蒙识字的先生对算术先生非常瞧不起,可那又怎么样,还不是要一起共事?

京城里的适龄孩童都进了官学,不过里面世家子弟很少,因为他们都有宗学,如果官学没有改制,那么他们很乐意送自己的孩子进来,但是现在……这也算是他们唯一表现不满的手段的。

只是他们并不清楚,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所有人都觉得朱钲是在开玩笑,通过考核就给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的身份,这简直就是在开玩笑。

相比较而言,还是那些老吏身份上来的官员们看的更加透彻,第一时间就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官学,并且威逼他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至少弄一个举人身份。

因为京城附近也开办了一个小型的水泥工坊,外加天津府送过来的水泥,京城已经开始修路工程。

从酒楼离开,朱钲便来到了工部衙门,工部衙门也没有想到皇太子竟然会过来,一片鸡飞狗跳之后,工部尚书萧镃带着一应的工部官员来到朱钲的面前。

太仆寺寺卿刘福也在这里,在这之前他们正在规划京城的道路。

看到刘福朱钲便想起刚才人力车的一幕,说道:“人力车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修路的时候专门空出人力车停放区域,避免阻挡道路。”

“另外,一些狭窄的街道就不要让人力车过去了,容易造成拥堵。”

刘福急忙应是。

这时候萧镃也前面引路来到工部的一个厅堂内,中间的一张桌子上放的正是京城的地图。

“殿下,这里是内城,而这里是规划中的外城!”

“臣已经和顺天府衙沟通过,今日顺天府衙各坊的坊官会带着衙役一户户的征询意见,如果不出意外,最晚二十日就能够完成这项工作。”

各部里,萧镃算是和朱钲接触比较多的,也因此知道朱钲的性格,放的开一些。

他口中的工作自然就是房屋置换,内城宅子置换外城宅子,一比三看起来不多,可是对一些连修缮房屋都做不到的人来说,这样的置换很有诱惑力。

朱钲是这样想的,可实际上……

瞧着萧镃欲言又止的样子,朱钲皱眉让他有话直说。

“殿下,同意置换的百姓并不多,虽然将来我们会建城墙,但是现在很难取信百姓,城内和城外的区别很大,尤其即便是城内如今的宅子价格也不高,一处小宅院也不过60多两。”

60多两,按照普通百姓一个月二两的收入来算,那也不过就是三五年的时间而已。

置换到城外,房子的确是大了一些,而且是新的,但那有什么用,一旦战争爆发,城外的百姓……

别是一比三,就是一比十,估计愿意置换的人都不多。

“你的意思是?”

听了萧镃的话朱钲点点头,的确有道理,他之前没有想这些。

见到朱钲看向自己,等待自己的意见,萧镃想了想说道:“殿下,您觉得这样如何,待我们把城墙建起来,房屋也全都建起来,再询问他们是否同意置换。”

让百姓们见到实际上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够打消他们的顾虑,水泥萧镃已经见过,这样建造的房屋可是要比普通的房屋好上太多,尤其是工匠们呈上来的那些图纸,据说还是皇太子的功劳,异常的漂亮。

小户型,进门小院,随后东西厢房、正屋三间,中间厅堂两侧皆是居住的地方。

中户型,两进小院,同样是进门小院东西厢房和正屋三间,不同的是穿过堂屋还有一个小院,围绕着一圈的走廊,两侧厢房之外便是一栋二层的小阁楼,那是家中女眷居住的地方。

大户型,同样是方方正正的,格局同中户型相同,只不过两侧各有一个够拱门,花圃池塘外加阁楼,仆人居住的侧间厨房杂物间等等。

青砖地、屋内水泥墙面、灰墙红瓦……

“可以!”

朱钲点点头,这样一来,的确置换的可能能增加不少。

“不要忘记做好排水管道和水暖管道。”

天津府的钢铁厂正在增加产量,钢铁的问题不用担心,不说朱钲能够从系统购买到廉价的铁矿石,不久前天津府的工匠也在前往永平府的路上发现一处露天的铁矿,储量未知,但绝对不少。

萧镃同样应诺,不过他不解的是,明明热炕就很好,为什么还要单独设置水暖管道呢?浪费钢铁不说,主要是费时费力。

对此,朱钲懒得解释,这个年代你说环保,估计别人能把你当傻子,虽然因为身份的缘故,谁也不敢明着说。

接下来的几日,京城各地开始各种封锁,而城外,那些非法建筑物镖局、仓库等等全部被顺天府府衙的衙役责令拆除。

不拆的……城道司的衙役可比兵马司的巡役更凶狠,动则就是一顿棍棒加身,偏偏你还处于理亏的一方。

临时搭建的房屋、仓库都被拆了,然后工部从京城附近雇佣了大量的劳力,开始平整京郊的土地。

顺天府府尹李琰发现一个机会,在工部雇佣附近县府村庄青壮的同时,组织了京城各商贾前来顺天府议事。

整个议事只有一条内容,那就是让他们统计各自铺面需要的伙计数量,此外,李琰还连续找了张敏好几次,催促着张敏在京郊尽快的建设工坊。

随后有顺天府的衙役们奔赴附近的县府村庄,以顺天府府衙的名义,引他们入城。

很多人家,家里的男人已经被工部雇佣走,现在顺天府府衙的衙役过来,告诉他们只要他们举家搬过去,那么不仅可以帮她们解决工作的问题,就是住的地方也能够解决。

住宅的解决方式无非就是21世纪的贷款那一套,一分钱不需要出,可是全家干活除了管吃住以外,一分工钱都没有,直到偿还清那套房子的钱。

外城的住宅价格很便宜,200平米的小户型也不过才30两,中户型也不过才50两,堪比京城附近的那些府县房价了。

被李琰派出去的都是能说会道的,所以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京城的人口陡然增加了七八万。

而这个时候,街面上的道路很多已经换成了水泥路面,干净整洁,同时围绕着外城和主街道一条铁轨正在修建。

蒸汽机车肯定不能在城里跑,噪音太大是一回事,每日和地震一样,会严重影响到附近百姓的生活。

所以这条轨道是为马匹准备的,也算是大明的公交路线了。

白天的时候拉人,晚上的时候拉货,归属衙门为太仆寺,一个月赚不到太多的钱,可是用来保养公路足够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