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好吗?
郑凯的路好像和她有关系,又好像和她没有关系。
“你都要结婚了,怎么想去当兵的?”
接到应征入伍的通知,郑凯毅然决然的决定了选择这条路。
母亲有点想不通的问着。
想不通的不仅仅只有母亲一个人。
所有人都想不通。
对于母亲来说,一个单身母亲带着三个亲生儿子,拉扯大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这是母性的光辉,新时代女性的坚强。
母亲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三个孩子拉扯大,看着三个孩子都结婚成家。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了。
也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个事情更让母亲有成就感,安慰感。
结婚这个事情,是母亲唯一的要求。
但是郑凯面对这个问题却回答不出,只能是讪讪的笑着,这个原因太深刻了。
一句两句话解释不清楚。
若是现在回答这个问题,或许只有两个字,年轻。
因为要结婚了,所以对于以前的军旅梦更加想走一个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真的会遗憾一辈子。
但是对于大家的不理解,郑凯倒是理解的。
郑凯是六月份高考结束开始步入社会的。
身边的大学生特别多,多到烂大街的程度。
周围随便拉一个,都是大学生,而且这些大学生的质量,郑凯真的感觉水分很充足。
所以郑凯自己就不打算上大学。
高中毕业就准备开始打工的。
而且打工赚钱也能够改善家庭条件。
毕竟父亲去世早,家里的情况没有人比郑凯更清楚。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郑凯早早的就想为家庭承担一部分责任了。
虽然自己喜欢学习,又想学习,但是面对这样的一个家庭情况,郑凯果断的放弃了大学。
对于放弃大学这件事,郑凯是一点也不后悔。
毕竟眼界就那么高。
上大学之后,还是要打工。
高中毕业也是打工,而且所学知识够用,对于郑凯来说,直接打工,这是少走了几年弯路。
认命,这个命运郑凯认!
大学梦是家人,亲戚朋友赋予的,看着其他大学生的样子,郑凯对大学没有什么期望。
但是当兵这个梦,是郑凯自己诞生的!
哪个男孩子能抵抗封狼居胥,先登夺旗,勇冠三军,饮马瀚海,青史留名,光宗耀祖,国士无双,裂土封王呢?
这些东西在内心时间越长,越是会让人不安。
毕竟时间是有限的,人的短短一生很快的。
若是不去做,不去实现这个梦,郑凯可能一辈子颓废。
一直努力的人,谁没有一个坚持的原因?
这些内在的因素,一直潜伏在郑凯心里,郑凯知道自己若是不做,结婚之后就更不可能了。
在其他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这里的其他人是指郑凯周围的人。
郑凯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小乡村。
在2012年,依然是农耕文明以传统农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小乡村。
这个小乡村的收入水平是一千八到三千五,一季粮食作物总共也就能换这么多钱。
母亲识字,在工厂上班,白夜班,每天十二个小时,少有休息,最勤奋的一类工人,也是最受大家照顾的工人。
这类工人,任何一家工厂都喜欢。
若不是有三个儿子,母亲用不着这么操劳。
而郑凯也继承了这方面的基因。
高中毕业,进厂打工。
踏踏实实的干,任劳任怨,从一开始一千八的学徒工干到了一个月收入五千多的技术工。
这个变化只是在两个月之间。
第一个月一千八。
第二个月就五千多了。
第三个月就被人相中,介绍了对象。
用大家的话说,郑凯这个小伙子不错,懂事,懂礼,孝顺,文化也可以。
任谁都满意。
一段婚姻即将开始。
命运就这样了,母亲也很高兴,毕竟感觉人生的任务又完成一个。
只是郑凯感觉,太早了!
结婚太早了!
而且没有到法定年龄。
同时感觉,当两年兵圆了自己的一个梦,回来之后更强大,不是更能保护自己身边的人吗!
文弱书生,是郑凯对自己的认知。
日常生活中,自己真的太弱鸡了,时至弱冠,在校园十三年,能有什么身体素质。
而且当兵,最高荣誉,热血沸腾,远比就此结婚了此余生更让人向往。
在郑凯自己的坚持下,果断的选择了报名参军
2012年,征兵季节是冬季十二月份。
也是最后一次十二月份征兵。
再往后都是夏季征兵了。
征兵开始是十月份。
郑凯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报名。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你看哪个当兵的好的。”
母亲有点恨铁不成钢一般数落着郑凯。
对于郑凯当兵,母亲是有点伤心的。
毕竟家庭生活条件刚刚改善,并且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个时候母亲确实可以松一口气了。
对于郑凯放弃上大学这件事,这几个月也缓过来了。
母亲没有想到郑凯又产生了这个想法。
知道郑凯放弃上大学的那段时间,母亲非常的伤心,非常的愤怒,这让母亲这么多年的心血突然付之东流确实是一件说不出的酸楚。
不怕苦,不怕累,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然而郑凯这么做这是多大的悲伤。
世界观的崩塌,精神支柱的破碎。
母亲的苦楚有多强,郑凯在以后的军旅生涯就有多拼命。
这是有因果的。
面对母亲的责问,郑凯默不作声,低着头。
郑凯知道,这是自己又要任性了。
不听劝,倔!
同时郑凯也知道,自己又要伤母亲的心了。
只是此刻郑凯要比之前放弃大学那段时间更轻松,毕竟此时家庭的开支没有教育支出这一项了。
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这是郑凯非常肯定的事情。
“你看,小雷子,小赵子这几个,哪个当兵好的?”
“回来之后影子都没有,哪个着家的?”
母亲一直数落着郑凯。
“我只是报名,去不去还不一定呢。”
郑凯认真的说着最后一句话。
郑凯表现出了在这个年纪不该有的沉稳。
安静的老家,母亲转身串门去了。
“你着什么急啊,郑凯去当兵又不是什么坏事,他成绩好,到了部队可以考军校的,肯定能考上。”
村支书在邻里认真的开展着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