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招兵,村支书都要忙碌着做这些工作。
毕竟这几年家乡的退役军人表现实在是不堪入目。
村支书的工作也难呀。
不能怪这些退役军人。
见过蓝天的男人,怎么会安静的呆在小村里。
出去闯荡也不是一年两年就有成绩的,所以那几个当兵的也确实不容易。
相对于这种情况,郑凯的样子才是生活原本最好的样子。
生活中看的见的最好的最真实的样子。
莫欺少年穷,尤其是努力的少年。
家庭生活条件的变化,也就在那一瞬间。
之前郑凯上学,是家庭的负担。
而从郑凯工作以后,是家庭的一项助力。
影响力很大的助力。
毕竟生活条件很明显的一下就变好了。
困倦是以前的,捉襟见肘只能是过去式。
不需要多久,郑凯的家庭就会好起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压根就要不了三十年。
只要踏踏实实,三年就会彻底改变。
当然这个改变,只是相对于这个村庄而言。
毕竟此时的郑凯顶多也就是万元户。
这是这几个月努力的结果。
这个成绩在这个小乡村里是稀罕的。
所以也没有多久,郑凯没有上大学这件事就被大家给忽略了。
毕竟相同年纪的人中,只有郑凯的样子,看着还不错。
至于同村的其他人同年人没有可比性,明显不同。
出于郑凯本人到哪里都很优秀,所以家庭的思想工作也好做,阻力也没有那么大。
毕竟当兵也就两年,要是长久了那更好。
至于从高中毕业到应征入伍的这段时间的经历直接用两个字代替——务农。
这是村支书交代的,不为别的,只是为了方便政审。
每个人也都选择性的忽略了这段时间的经历。
毕竟各种调查活动,都是在浪费社会资源,可以节约的资源,没有必要去浪费。
梳理好各种资料,村支书带着郑凯去体检。
这是郑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接触这个社会。
从前上学,三点一线,教室,宿舍,食堂。
后来参加工作,两点一线,家,工厂。
不管这个世界怎么样,在郑凯的认知里都是书面知识。
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都是来自书本。
最熟悉的世界也就那个小乡村。
准确的说是一个生产大队中的一个组。
这个认知范围还不如许三多。
下榕树是许三多走出去的乡镇级别。
郑凯来自王庄组。
出了王庄组,到来安乡才知道王庄组有多小。
在来安乡有无数个王庄这样的组,在郑凯意识中是这样。
在书本中,一个乡又何其的微不足道。
现实生活中一个乡有多大?
那是郑凯心中的天花板。
来安乡小学是郑凯小学生涯中的最强。
此时的来安乡政府机关来来往往很多人。
有几个是郑凯熟悉的。
这个熟悉只是认识。
王庄组只是来安乡之下一个魏湾村级别中的一组。
这个世界很大。
郑凯很渺小。
对于老家王庄组,郑凯很熟悉,知道每一个人。
魏湾村,郑凯是一知半解。
来安乡听着很熟悉,其实也只是听着很熟悉。
更多是说不出,主要是想象不到。
在人群之中,郑凯随着流程在走。
别人怎么安排,郑凯听从指挥就行。
若不是有这次体检,估计郑凯都不知道自己所在的乡镇有那么大。
毕竟郑凯是从小乡村直接就到了县城读书的。
对于乡镇级别的医院还真是陌生。
好在有人指引。
体检很顺利。
对于体检流程,郑凯还是知道一点的。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而且郑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特性,很普通。
很正常。
完全标准。
性别男
年龄20岁
裸视力5.2
净身高172
净体重60
血压130/80
心电图正常。
尿检正常。
血检正常。
全身检查光溜溜没有任何纹身。
身体机能检查,力量充足。
这真是一具完美的躯体。
青春该有的样子。
这里单独写了这些体检,是因为在之后会重复遇到。
每一项都有不少的变化。
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检查报告。
更是一种要求。
也是对兵种的安排计划基础。
比如一米七二的身高肯定做不了国旗下的护旗手。
仪仗队肯定去不了。
每一项检查数据都是要专门负责人签字的。
毕竟当兵体检这件事是很重要的事情。
而且这个体检对于大家而言也算是一种福利。
毕竟这些检查做的真是认真。
主要是免费。
在生活中这种免费的认真检查可不多遇见。
一切合格!
合格?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就合格了!
这只是开始前的流程。
国之利器,军人群体可不是这么操作就可以的。
凡国遇大事者,男必在祀与戎。
泯躯祭国即燹骨成丘溢血江河。
这是多少人的憧憬,亦是多少人的遗憾。
很多人在乡镇体检这一关就被卡下来了。
多少人的遗憾,多少人止步于此。
郑凯走完这些流程,正式开始应征之路。
坐上乡镇安排的公交车标志着在乡镇检查合格了。
这个检查比较简单,毕竟这个流程中很多细节都可以忽略的。
每个兵源,各个直接负责人能够从头到尾的熟悉,祖上好几代人都生活在一起,太熟悉了,都没有浪费大家时间资源的必要。
之前参与体检的人员是那么多,而此时坐上公交车的人却不多。
一个乡镇里合格的适龄人员竟然凑不齐一辆公交车。
这是那一年的,之后就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了。
因为征兵时间改了,改到了学生毕业的时候,也就是适龄人员外出打工之前。
这也不用担心兵源的匮乏。
这只是一个乡镇的。
这辆公交车要去往的是县城。
要知道一个县城有很多来安这样的乡。
到了县城体检的地方,那真是小刀扎屁股。
真是开了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