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午休,时间过的就是快。
像这么快的午休,郑凯不知道过了多少个。
午休一般都是让大家休息的。
但是郑凯好像很少有休息的。
新兵的时候会休息。
那个时候,郑凯是新兵,很认真的按照部队的作息规律进行生活。
但是进入这个指挥班,午休基本没有了。
这是郑凯一直希望的事情。
毕竟,午休这个习惯,郑凯从来没有。
从士官集训队回来,指挥班集训还是那么的安静。
在楼前,郑凯舒展了一下筋骨。
重复的做着五禽戏,恢复一下精神。
毕竟此时此刻,指挥班集训队的每个人都养足了精神。
郑凯也要开始面对接下来的训练。
多少人向往的部队生活。
来了之后,又有多少人疲惫的应对着这些生活。
其中的滋味,各种经历,各有体会。
郑凯依然每时每刻充满激情。
下午又要开展什么训练呢?
期待着。
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枯燥。
就怕学不到东西。
这里是哪里?
这里是师教导队。
老兵升级为士官的中转中心。
是各项技能强化的提升的地方。
也是各单位精英交流的地方。
说到这里。
今天这里又多了好多只队伍。
这里就不详细写了。
再多些那么一点点就把整个部队的情况给写完了。
毕竟这个世界,优秀的人才太多了。
各个岗位的精英,各类技能的精尖标兵,实在是太多了。
而我们这些人,只是沧海一粟。
太过渺小。
我们能做的,只是在这个环境里使劲的成长。
能够遇到这样的环境已经是我们天大的机遇了。
至于其他的,不敢奢求。
起床,整理内务,是我们这些人最舒适的时候。
即使内务标准要求非常高。
但是依然是我们这些人最舒适的时候。
毕竟天天都是这个样子,哪些标准早就印刻在手法里。
所以做起这些事情,是非常顺手的。
而且,这个时候,通常是没有什么突发事件的。
规律,节奏的生活,就是这样。
但是今天不一样。
我们正在整理内务的时候,班副们,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过来。
至于什么原因,郑凯是知道的。
同时,其他人也是知道的。
毕竟一千个烟头,上哪里搞到这么多?
简单算算,一个人,一天半包烟,也就是十颗烟头。
坚持一个月,不间断,也就三百颗。
一千颗,哼,轮训都结束了。
再说,烟头这种东西,那是垃圾啊。
说到这个垃圾,今天的教导队垃圾被很认真的分类了。
几十个家伙,满世界的整理物品……
超市里,廉价的烟没有了……
就连中等的烟也没有了……
这个方法绝了。
把烟草变成烟头。
整个营区,不仅变的干净整洁了。
还让很多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断了口粮……
当然,这些事情,对于郑凯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毕竟郑凯在那个阶段还没有抽烟这种毛病。
训练继续。
上午出去一趟,进行了地图作业。
下午的安排依然是地图作业。
不一样的是,上午是在周围勘测。
下午,是在室内作业。
一张作训地图。
一份试卷。
作训地图是人手一张。
试卷是所有人你公用一张。
老士官报完题目之后,我们这些人就开始了训练。
说是训练,其实和考试差不多。
有点像考数学,只是其中掺杂了地理。
这种训练已经不知道进行了多少次。
很多人早就已经会了。
但是还不够。
要做到每个人都熟能生巧。
而且在这个新的环境下训练,这次还真的是第一次。
以前在团机关训练,都是坐在小板凳上面。
画板放在腿上。
桌子这些玩意,压根就是不存在的。
一张画板,放一张地图,足够了。
到了师机关,这里的训练环境就好多了。
有桌子,有椅子。
但是说实在的,这些东西,没有用。
椅子,虽然有靠背。
但是,没有几个人会靠着。
军人的样子,已经让大家改变了状态。
不管在哪里都保持着笔直的坐姿。
尤其是在这个新的环境下。
更是这样。
纪律,作风,一刻也不能放松。
即使再累,也不会有人放松。
而且这么做,有很多好处。
更多的是,注意力会特别集中。
至于说没精打采,有,但是见到的话,还是少。
一直听,不做其他的笔记,很多人都容易打瞌睡。
这种情况很常见。
枯燥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很多人对课堂没有什么兴趣。
但是这里不一样。
大家都很认真。
思绪转的都非常快。
要知道,能够在这里的人,早就经历了很残酷的训练。
那些坚持不下来的人,早就选择了退出。
现实中不像电视里那样不合格就让人滚蛋。
几十个人训练到最后只剩下寥寥无几的数人,组成特别小分队。
这里不是。
谁要是坚持不了了,班长,排长们甚至会鼓励坚持不了的人。
培养一个人,不容易。
让一个人走,很容易。
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萝卜拔了,其中的岗位在安排其他人,又要在从头培训上岗的人。
麻烦。
而且,从一开始安排人员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各种情况。
所以挑选人员的时候,也是仔细考量的。
中途走掉的人,也有。
少。
非常少。
实在坚持不了的,也没有办法逼迫。
毕竟,地球少了谁,还是会转的。
太阳依旧会照常升起。
只不过会有点麻烦而已。
发生这样的事情,不用操别人的心,一切都有解决办法。
看着这里的每一个人,郑凯内心不自觉的感到,优秀的人还是很多的。
“这一题08100,62650有没有错的。”
老士官,在前面说着。
“这题要错了,那都是人才。”
“人才年年有,今年还能没有吗?”
“有。”
“有就赶紧报告,不要耽误其他人训练。”
“报告。”
“我操,这么多。”
“这题怎么能错了?”
“来说说,怎么错的?”
“报告,误差超过了五米。”
“来,班长看一下,什么原因。”
说完,各个班长,都看了一下自己所带的新兵。
“地图扎坏了。”一个班长说着。
“啊,用的时候,都注意一下。这些地图都是保密资料,以后都是常用的,别搞坏了,以后不好用。”
“报告,班长,这地图不是我扎坏的。”
“没说是你扎坏的。不用自责。”
“报告,班长,能给我换一张地图吗?”
“讲究,来给我换一下。”
“好了吧。”
“好了,谢谢班长。”
“不用谢我,人不行,不要找理由。下一题。”
“3818680,1937620这题有没有错的。”
安静。
没有声音。
“不用不好意思。错了就是错了。”
“你错了,为什么不喊报告。”
一个班长歪着头说着。
“报告。”
“不用不好意思,喊报告呢,我们也好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老士官很认真的说着。
“北纬34度,二十七分,16秒,东经109度,34分,57秒。这一题有没有错的。”
“报告。”
“我操,这么多。”
“你应该问,这一题有没有对的。”
“这一题有没有对的?”
“报告。”
这个报告很特别。
只有单独的一声。
所有人看着郑凯。
“就一个人做对了吗?”
“我误差十秒。”
“误差十秒,就是错的。”
郑凯还在想着,这么多人,就自己做的对了。
是不是会被表扬一下,自己还在期待着。
“这题啊,有点难度。”
“我们来看一下,怎么得到的答案。”
没有想到,直接跳过去了……
“首先看一下,大家的错误答案吧。”
“普遍误差,超过十米,大家先想一下,为什么。”
郑凯是知道,为什么的。
很简单的道理。
地图上,除了有等高线,还有经纬线。
作战地图上,还有坐标线。
而考核的这个点,在手中这张地图上,在边上。
在边上,周围有幅员,边框。
这个点,容易标错的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图幅有限,标注点周围缺少经纬线。
第二个,这个点旁边有一条坐标线。
很多人,下意识的把尺子靠着坐标线量了。
还有就是测量位置的时候,要倒着计数。
要想做对这道题。
必须要懂其中的各种原理。
手法要准确。
计算要无误。
“首先问你们一个问题。”
“我们能不能把地图折叠,去量这个位置。”
沉默。
思考。
大家都在想这个问题。
应该可以吧?我不就是这么操作的吗?
不少人这么疑惑着。
郑凯也在疑惑着。
这不对吧。
地图周围是直角没错。
幅员也是直角没错。
坐标系也确实和地图平行没错。
但是经纬线,那东西本来就是弯曲的。
地球是表面是球体啊。
“不行吧。”郑凯回复着。
“到底行不行。”老士官严肃的说着。
“报告,我认为,不行。”
说完这句话,郑凯心里一直在打鼓。
你认为,你认为都是错误的,这句话一直徘徊在耳边。
“因为……”
地图经纬线是弯曲的~
郑凯刚刚准备解释着。
“不行就对了。不能这么做啊。”
我~
郑凯,无语了。
还准备解释什么。
然而,现实中,压根就没有解释的时间。
“郑凯说的对,不能把地图折叠测量,你们做错的,都是下意识把坐标线当成经纬线了。虽然他们重合,但是不能这么量,仔细看看。”
“啊,你们可以拿出另外一张地图拼接看一下,经纬线和坐标线是不是两个位置。”
郑凯还想炫耀一下的。
一点机会都不给……
其实做到这样,确实不容易的。
首先,要对地图的各种要素相当了解。
而且,对各个名词的理解,相当的透彻。
概念要相当的清晰。
模棱两可,是没有办法肯定自己的判断的。
另外,就是日常的训练,严格要求自己。
不然稀里糊涂的得出答案,自己也是没有把握去肯定的。
经纬线,坐标线,等高线,看似复杂。
但是在郑凯的脑海里,早就层层剥离,异常清晰。
各种地物符号,各种地形符号,郑凯完全了然于心。
各个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是又各有存在的性质。
对于做出来的结果,郑凯完全有支持这个结果的思路和道理。
看似复杂,却又极其容易理解。
这种情况下,郑凯更有精神了。
很简单的道理,存在感,成就感。
你们会的,我会,你们不会的,我还会。
等你们会了,我又会了。
这叫什么?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我的目标可不是和同一期的新兵对比。
郑凯的目标是不负青春,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