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的节奏非常快。
压根就没有什么时间给大家去讲评,去总结。
训练中,对于作业手法,作业要点,直接就是点出来。
对的,错的,怎么做更快更准,直接提出来。
这里不像上学的时候,课堂会有笔记。
这里没有。
没有笔记。
也没有预习复习。
直接就是开干。
告诉大家要做什么。
然后在告诉大家怎么做。
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在追个处理这些问题。
就这么简单。
我们这群人,不需要学习太多的东西。
只要把必须要学会的东西,学会,掌握熟练就可以了。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际上一点也不简单。
毕竟,时间,是一个硬性规则。
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
无数要掌握的技能。
怎么办?
只能是向别人学习,学习别人总结的经验。
尤其是向优秀的人学习。
“这一题,里程,一万五千三百九十四点四三米。”
训练继续,老班长继续总结讲解地图作业训练。
“这一题没有人错吧,这么简单,送分题。”
是的,训练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这么长的数据很简单得到。
“这题还能错了?误差容许这么大,随便量也错不了啊。”
其他的班长很认真的说着。
但是老班长神情有点严肃着说到。
“有没有谁的答案是一万五千三百九十四点四三米的。”
“报告。”
又是郑凯!
整个礼堂,只有郑凯一个个声音。
“不是吹牛逼的吧?一模一样?”
其他班长很是疑惑。
连光浩也转头看了一下郑凯的答案。
没有说话,直接就是一个严肃的表情给了其他人。
“不用说,为什么得到这个答案,手法,计算方式,肯定是熟练运用的,你们都要向这个新兵学习。”
“误差允许千分之五,一万米的误差可是五十米。你们都搞到小数点后面两位了,至于吗?”
“不是至于不至于的事,做出这个答案的,其中每个计算步骤是一丝不差的。”
这事,还真是这样。
从地图的里程计算。
然后边边角角的距离,修正。
高程计算,坡度修正。
能够精确的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的,确实没有谁了。
弯弯曲曲的路,换算成一个距离数字,测量手法上,算术计算上,都是要十分精确的。
“有点废话了,方法你们都知道,自己研究去,下一题,不通视。”
“报告。”
下一题答案报出来之后,一群人喊报告。
“我知道,你们错哪里了。”
“你们设身处地的仔细看,如果,你们自己架设一门炮,低界射击,能打过去吗?”
郑凯又笑了。
是的,自己的答案就是正确的。
判断正确!
“能啊!我计算过了。”
总是有人感觉自己是对的。
“不要着急说话,仔细看!”
老班长也是很有耐心的说着。
“能什么能,屋后面的小土包不当回事啊。”
但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有耐心的。
尤其是看到自己带的兵如此的浮躁。
郑凯遇到这题的时候,就疑惑着,这里怎么会有一个房子。
半山腰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但是回头一想,这里要是建立一个暗堡的话,控制的范围可就大了。
四十多米的土坡,在半山腰上建立一个活力控制点,整个就把那条路给控制了。
而且后面完全不担心有任何武力威胁,所有的威胁只有前方。
凭着直觉,郑凯上来就测量了这个点的高程。
不通视!
郑凯直接判定!
倘若最后给出的答案是通视,那郑凯估计会和别人好好掰扯掰扯了。
但是想多了。
这里的人,好像从来没有把错误答案当做标准参考答案。
“还真是不通视啊。”
“你才反应过来啊?这么明显的地形。”
“唉,光看中间那座大山了,谁知道,门口还有这么一个坑。”
“那不是坑,是土包,你个土包子,而且那不是门口,是屋后。”
“我知道,班长,我说的是比喻。”
“比喻你个锤子。你看你错了多少道。”
“班长,就两道。”
“两道,你很骄傲吗?”
没事的时候,千万不要和班长杠。
也千万不要觉的自己很不错。
“最后一题就不讲了啊,地物符号,这么长时间了,大家都知道了,不知道的,自己回去好好记忆一下。”
“唉,班长,就等着你说最后一题了,我这里全部写了。”
“全部写了?那你就报一下答案吧。”
地物符号,这种东西很简单的。
就是特殊的标记,直接写出来就好了。
其中的方法,就是顺时针。
只要认识,基本都会写出来。
“这次测试,错五道以内的举手我看看。”
老班长说着。
很多人举起了手。
“这么多?”
“三道以内的呢?”
“你怎么又举手了?”
“我错了两道啊。”
“两道很骄傲吗?”
“报告班长,不骄傲。”
“有没有全对的。”
“我操,这谁能全对啊。”
“报告。”
郑凯很严谨的举起了手。
“你做不到,不代表别人做不到。你跟别人学学。”
“我以为,我地图作业很牛逼了,没有想到还有人更牛逼。”
“什么叫牛逼,这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全对的人多了。”
“……”
没有第二个人说全对的。
同时也没有人反驳这句话。
地图作业,郑凯就是这么六。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训练。
总是有那么几个人成绩就是那么突出。
这其中的成长变化,每一步,每一个阶段只有自己更清楚。
大家都是一样的。
都是社会青年。
仔细想想,郑凯又为什么这么独特呢?
地图作业,基础是,对地图的认识,理解。
这个在以前,郑凯就学习过。
上学的时候,地理课程,很长一段时间确实快忘了。
但是,在那次打开军事训练资料的时候,似乎一切又全部想起来了。
不仅仅是地理,还有数学,生物,物理。
这些课程,在以前都是单独存在的知识。
看到那本资料的时候,这一切都串联起来了。
整理,归纳,规律,秩序,完全不一样了。
可以这么形容一下。
以前学习的知识,是砖头。
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砖头。
砖头很多,但是都是堆积在一起的。
后来进行梳理,归类。
一层一层的连接。
现在成为了一栋楼。
其他学习到的东西,全部在这个框架上。
学习的越多,这栋楼就越完善。
当然了,即使这样,也不能骄傲。
因为除了这栋楼,还有很多楼没有见识过。
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样没学到。
谚语。
知识点总结,接触,补充之后,又进行了实地勘测。
游山玩水侦察兵,不是一句调侃。
那是实实在在的训练。
毕竟投入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都是实实在在的。
实地勘测,观察,对比,加深了理解,也加深了印象。
同时有目的的学习,更加是记忆的一种方式,选择性的记忆。
多感官同时记忆。
这么产生的记忆,特别容易记住。
而且,对于操作手法,郑凯更是一遍又一遍的简化,提升。
最终的成果,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领先的绝大部分人。
“行了,收拾一下,等会各单位组织训练射击指挥系统。”
这里的训练,不像学校的课堂,经常会有老是表扬。
这里没有。
训练很紧凑,一个接着一个。
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鼓励谁。
射击指挥系统,其实和新兵没有多少关系。
这么高精尖的设备,说实在的,郑凯还真的没有多少的幻想。
因为,接触的少,哪怕是影视资料里也少。
什么原子弹,航空母舰,飞机,这些郑凯很熟悉。
但是具体到其中的细节,估计不仅仅是郑凯一人一脸茫然。
很多人都不知道。
虽然听着设备的名头很高大上。
但是摸到设备,真的是一言难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