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群人,一条线。

三十米处有一个圈,还有一个也是圈。

小圈是优秀范围,大圈是及格线,投中小圈是优秀,投中大圈是及格。

手榴弹考核的标准很简单和新兵的时候是一样的。

半年季度考核,对于新兵来说是一次进步成绩的考核,对于老兵来说是一次防止倒退的考核。

而对于士官来说,好像没有什么意义。

考核顺序是按照战斗编制进行的。

很显然郑凯又排在了前面。

连部,一排,二排,三排,顺序就是这个顺序。

而连部的新兵也就只有郑凯和昌羽。

活动好身体之后,考核开始。

面对这样的考核,实在是太简单了。

至少对于目前的郑凯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

在很久之前,还是新兵的时候,没有挂衔的时候,郑凯就已经达到优秀了。

所以当再次遇到这样的考核的时候,实在不算什么事。

“准备好。”

站在起点线的郑凯自信满满的报告着。

“投。”

目标三十米小圈,郑凯拿起手榴弹,一个后摆,一个前置,手榴弹瞬间脱手。

一切感觉良好,但手榴弹飞向天空的时候,郑凯突然感觉有点不对劲了。

手榴弹飞向的方向有问题。

本来应该是正中靶心的,怎么偏离了……

不应该啊……

“大圈,第一枚及格。”

及格?

这个成绩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但这个成绩对于郑凯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什么玩意?

及格这种成绩早就应该被淘汰了。

什么时候了?

这个时候谁还在意及格不及格?

“偏右边,可以适当的往左边站一站。”

指导员善意的提醒着。

发生这样的事情,旁观的人或许没有多少想法。

毕竟发生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

但对于郑凯自己来说,这太有问题了。

要知道郑凯的岗位是指挥班的战士,之前可是见到有人在几十米之外用石子两次打中鸡头的。

这种对于力量的把控那是到了细微的程度的。

我郑凯要投中的是靶心,结果现在偏离了这么远,即使是及格,那也是不可接受的,至少对于郑凯来说是不可接收的!

听着指导员的意见,郑凯不情愿的往左边站了一点。

“第二枚准备好。”

郑凯再次引而代发。

“投。”

郑凯再次瞄准靶心,蓄势,投掷。

看着手榴弹的弹道,郑凯好像看到了结局。

“卧槽,又偏了。”

“大圈,及格。”

“两枚及格,总成绩就及格了。”

这个成绩好像可以了。

只是真的可以了吗?

这种事情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对于郑凯自己来说,问题很大。

什么原因?

新兵第一次投手榴弹的时候的,对手榴弹不了解,对自己也不了解,投出这样的成绩是意外之喜。

现在还是这样,是不是还是意外?只是这个意外确实是意外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

郑凯在思考。

两次的投掷,郑凯已经进入深入思考模式了。

姿势,力道,准心,哪一步出了问题?

“又是偏右边,可以再往左站一站。”

听着指导员的话语,郑凯陷入了沉思。

再往左边站一站?

两次的投掷都是偏向右边,落点是同一个地点,这是站位的原因?

若果说,往左边站一点有作用,那刚刚那一枚应该会改变落点。

两次的落点应该不一样。

但出现的结果竟然是一样的。

这多少是有点其他原因的。

郑凯再次思考整个过程,对两次的投掷进行对比。

当郑凯再次站立准备投掷的时候,突然脚底传来了不同的感觉。

力的偏向,那种受力的感觉不同。

地不平……

此刻郑凯竟然笑了。

笑话自己了。

以前总是听说某些人拉不出诗,怪地球没有引力,走路摔倒怪地不平。

此刻竟然是自己,投掷的方向不对,竟然会想着自己站立的位置地不平……

郑凯踩了踩其他站立的位置,找到合适的地方,往右边站了站。

手榴弹再次出手,正中靶心。

“偏右了,往右站还能正中靶心。”

指导员笑着说道。

郑凯也只是呵呵的回应着。

郑凯的笑可不仅仅是因为成绩优异,而是因为自己好像感受到了一种其他的因素。

野外作战和在操场上是不一样的。

那种力道的把控,似乎是受到环境影响的。

就像之前练习的武术一样。

很多人,在擂台上打的虎虎生威,但到了野外和军人作战的时候,往往是成绩不理想。

关于这一点,很多人是找不出什么原因的。

那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差别,也没有进行差别训练,所以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成绩。

就像射击,趴在地上射击,和趴在甲板上射击,那是两种感觉。

关于这一点,有人是知道原因的。

所以在某些地方是有摇晃训练的,在摇摇车上进行瞄准射击。

关于对不同位置的不同感受,或许是因为郑凯的脚受伤了,所以对各种地形有不一样的感受,也似乎是郑凯的那种精益求精的转态能够捕捉到这种细微的差别。

成绩优异的郑凯就这么站在边上看着众人的表演。

毕竟这么长时间没有在单位里生活,郑凯还是非常想看看所有人的战斗能力的。

“邵如真成绩最好,三枚全部优秀。”

嚯~好家伙,竟然真的有人这么厉害。

“呵呵,邵如真也就只能投三十米。最远也就三十米,只要全力投,那就是优秀标准。”

说这话,也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埋汰,应该都有吧。

毕竟,这可是最优秀的成绩。

“行了,行了,有这成绩就可以了,投那么远干什么?”

邵如真的班长连忙为邵如真架势。

“我们就要刚刚好。”

三班长和连光浩是同一期的士官,这两个人确实不同。

连光浩是那种精益求精的认真。

而三班长这个家伙,怎么给人一种只要达到某种结果就好……

这种区别就像是德国电工和印度电工的不同一般。

而,也是因为这种性格产生了以后的另外一种结果,这里先埋一个伏笔。

“怎么搞的,你们这些人竟然那么多不及格!”

有的班长又开始怒了!

这场景怎么像当年新兵连连长说马远松的样子。

当年我们新兵四班实弹射击的时候,一个班有四个不及格,新兵连长那炮语连珠怼的马远松压根就一句话也没有。

而此刻的新兵可不像马远松一句话不说。

“班长,地不平。”

某些新兵悠悠的说着理由。

这个理由一说出来的时候,郑凯也是惊讶了,要知道这个原因,郑凯思考过,可郑凯没有把这个当做理由。

这是影响我的原因,可我不会把这个当做决定最后成绩的理由。

既然知道原因干嘛不想着排除?

“就你一个人地不平?”

在部队里,有些事不说还好,说出来之后,更多的还是被怼。

班长说的好像很有道理,这么多人一起参与的考核,怎么其他人不说这个原因的?

“不行就是不行,别找那么多理由,都给我练,什么时候优秀了,什么时候回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