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地不平这种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算事。

没有意识到的人,不知道这是问题,意识到的人,不把这个当做问题。

不当一回事?

也不尽然吧。

还是有不少人没有想象中的勇猛的。

手榴弹的投掷考核是一个开始,其他的考核接踵而至。

嘟嘟嘟~

集合哨紧张的响起来了。

“集合,武装越野五公里考核。”

武装越野,这种事情对于郑凯来说是第一次。

之前的考核都是轻装。

轻装的意思就是能多轻就多轻。

而武装那就不一样了……

迅速整装。

只是这场景多少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了。

按照道理来说,每个人应该都是时刻准备着的。

至少郑凯是这样,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战斗而备战。

所以郑凯整理的很快。

一个战斗小包,装下了所有的东西。

这种事情对于郑凯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事情。

毕竟在日常生活中,郑凯都是负重训练的。

面对这样的考核,只是将包里的东西简单的置换一下就好。

回到房间,郑凯很惬意的看着众人。

虽然每个人都不喜欢五公里,尤其是武装五公里,但接到命令之后,每个人依然会积极备战。

“盖儿,抓紧啊。”

“炫儿,你干啥呢?”

此时的场景多少有点颠倒了。

按照正常的认知来说的话,此刻的新兵应该是比老兵慌乱的。

但此刻的郑凯竟然比老兵还要悠闲。

郑凯就这么在房间里看着老兵在忙碌着。

郑凯就这么安静的看着史永炫咣咣的砸着军用水壶。

“哎呀,这刁几把水壶这么硬。”

“傻缺炫儿,你怎么到现在才开始准备,谁不是早就准备好的。”

“操,谁知道这个时候考核武装啊,盖了。”

史永炫来来回回的不停的砸着水壶。

说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人知道史永炫在干啥。

过来人应该是知道一点的。

看着被砸瘪的水壶,史永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连忙拿着水壶去洗漱间装满水。

五公里负重,水壶是其中之一。

负重的物品当中不仅有枪有炮,还有雨衣,手榴弹,弹夹之类的小物件。

看着史永炫砸的水壶,郑凯多少有点感觉太可惜了。

好好的水壶竟然被搞成了这个样子……

郑凯不仅仅为史永炫的水壶感觉可惜,也在为自己的雨衣感觉可惜。

上次老兵袁成刚中暑晕倒的时候,郑凯借用的雨衣被袁成刚搞的非常凌乱。

谁能想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件新雨衣的某些地方发霉了……

看到发霉的地方,郑凯就感觉惋惜。

都是好好的东西,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

嘟~

“炮连,持武器,集合!”

走到集合场地,郑凯好像看出了不同。

其他单位的武器怎么看都没有我们单位的武器那么霸气。

别的单位,都是枪,火箭筒这些小玩意。

而我们单位,那坐钣,那脚架,那炮管,随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大家伙。

“连光浩。”

“到。”

“你们指挥班把连旗扛着。”

这是一个意外。

扛连旗这个事情很不同凡响的。

一般来说是尖刀班的事情。

按照常理来说这枚连旗要么是一班的战士扛着,要么是四班的战士扛着,或者是七班的战士扛着。

但今年,这枚连旗落到了我们指挥班。

这算是连长指导员在打其他排的脸吗?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从某些角度来说,这确实是打了其他单位的脸。

毕竟一个排的编制,竟然抽不出人力扛着连旗,这不是埋汰人吗?

一个指挥班,总共四个人的编制,准确计算人员的有班长连光浩,计算操作兵郑凯昌羽,有线兵文南。还有之前的计算操作老兵袁成刚,有线兵诗雨。

袁成刚驰援了一排,文南,诗雨支援了三排。

到了现在整个指挥班只有连光浩、郑凯、昌羽三人。

除了携带本名武器之外在扛着连旗,这多少有点让连光浩那个啥了。

要知道连光浩的性格,那绝对是接到任务执行任务,既然接到扛连旗的任务,这个任务必然是在本班里完成。

关于连旗的事情,这里不知道该怎么说,是说理想呢?还是说现实呢?

这里先不说大众化了,而是说这个考核。

我们炮连整装集合,带着武器随着其他单位一起到了二营靶场。

五公里武装越野,起点是二营靶场。

中途经过二营营区,穿过二营操场,穿过61高地,穿过炮营,穿过服务中心,穿过团机关,穿过军民区,最后达到三营操场。

路线就是这个路线,考核的是整体的战斗力。

“阎超,牛逼啊,你这体格背着这个东西,怎么看都像一只乌龟……”

阎超这个家伙和郑凯还是非常熟悉的。

毕竟我们这些指挥班的家伙可是在一起集训了几个月了。

看到二营的阎超,这个矮胖子竟然背着那么大坐钣,着实让郑凯惊讶了。

看到别人这么努力,郑凯还在想着要不要也体验一下的,是不是也去搞个大件。

只是……

“哈哈,没关系的,我又不用跑全程。”

“卧槽?还有这个操作?”

“没事的,我不拖后腿,我只是负责减少大家的负重。”

“……你……”

竟然让郑凯说不出话了……

这里特意强调一下考核的是整体的战斗力。

按照考核事项,每个单位是允许有些人被淘汰的。

但我们炮连的连长是新上任的连长,对于每个人的要求都很严格,就像连光浩对自己班里的新兵一样,总是希望每个人都是战力满满。

所以就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单位的每个人都是满负荷的来到了考核场地。

这个也是为什么郑凯能够意识到这种区别。

其实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集体负重的话,那几十斤的东西压根就不算什么。

一旦有人想着减负,那训练的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的。

这是一种战斗意志。

看着这种现象,郑凯是鄙夷的不屑的,哼,什么玩意。

五公里的成绩你不会以为和负重有很大关联吧?

要知道当年,郑凯还是新兵的时候,班副们负重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带领新兵,跑在新兵的前面。

人的潜力到底有多大,谁也没有办法测出来。

就像有个人,骑行比赛,在比赛的时候,那个成绩可是比任何训练的时候都要好,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竟然是因为有一只熊在干扰比赛。

所以说人的极限在哪里?

潜力之所以被称为潜力,不就是因为不可估量吗。

而这种自我放弃的情形,怎么可能会让郑凯感觉良好?

而接下来的考核,也确实印证了郑凯的所思所想。

不对,应该说超出了郑凯的想象!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