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大山:“为了工业区的繁荣和延续,我苏家庄准备建设一个工校和一个医院,工校主要教授和研究农学和工学,农学就如何更好地种植和养殖;工学是如果当好一名工人,进行一些生产工艺的改进。医院主要就是为人治病和研究如何更好地治病。我们准备放在这里。”
风大山拿出指着总体规划图,指出了其中的地点。
大家的视线又迅速移到了总体规划图上。
风大山:“整个工业区如果能够成功运营起来,多个工厂运行起来,工人的人数就有3000左右,而是人就需要吃喝拉撒,需要房子,需要家。我们就准备在这片进行住宅区的建设。”
“有了大量的房屋,就需要进行买卖的商业区,需要维持治安的官衙,需要休息游玩的公园。”说一个点,他就在图上进行指示。
“这样,人越来越多,最终就会形成一个小城镇。最关键的一点是,工人们并不需要担心买不起房屋,凡是在工业区就业的工人,我们提供分期供房的政策,即房款可由我苏家庄先行垫付,工人们可以每月支付即可。”风大山可不会对古人进行分期付款讲解,这可是他准备当房地产大亨的利器。
官员们可不懂其中的弯弯绕,他们都认为这是苏家庄财大气粗,准备大搞慈善。
“你们估计这里可以安置多少人?”曾尚书忍不住发问了。
“禀尚书大人,一万至二万人。”风大山知道这位可是今天的主考,需要小心回答。
曾尚书:“那就是个县城了,如何建城,你们可有经验?”
风大山:“我们请了不少的工匠进行工业区和住宅区的设计,考虑了不少的因素,比如需要建设下水道,需要建设供水设施,垃圾的安置,公共厕所的设置等。”
曾尚书:“嗯,不错,你们预算多少钱?”
风大山:“我们预算第一期投入工业区一万贯、道路建设一万贯,住宅区一万贯。”
这位可是大佬,是真正的高官,可不能糊弄,风大山说了个几个很接近实际的数字,实际投入比这个大得多,正因为如此,众股东才有些不愿意。
曾尚书:“那就是三万贯,你们有没有设计几年完成?”
风大山:“半年完成一期工程,把一些厂房建起来,并投入生产。”
曾尚书:“那后面还有几期?”
风大山:“初步还有四期。”
曾尚书:“你苏家庄这么有钱?”
风大山:“禀大人,这肥皂和香皂属于利润很高的产品,定价本不能这么高,但为了尽快完成工业区建设,我苏家庄这只能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快速的圈钱,以便更快地进行建设。”
曾尚书沉默了一下,才说:“我活了63年,第一次听到有人赚钱赚得振振有词,我被赚了还很高兴,你们那肥皂和香皂真的很好用,现在老夫隔几日不用来洗一下身体,就觉得全身不舒服。你们能够认识到自己东西的缺点,我很高兴,要知道,利润高的行当,就你们一个庄子,是保不住的,不错,有谋划,有担当,有想法,真不错。”
“诸位大人还有什么想问的吗?这小伙子口才好,有见识,真让我开了眼界。大家尽管问。”曾尚书现在心情大好,看了看周围的众人。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一个兵部官员说道。
曾尚书示意了一下,让他问。
“工业区的规划很仔细,能够实现的可能性很大,但我见没有城墙,而且襄阳城就在与金国的边境之上,如何能够保证安全?”
风大山:“这也是我们宣抚使大人最担心的一件事,对我苏家庄来说,却不是一件大事。”
官员:“愿闻其详。”
风大山:“在我苏家庄的长期规划之中,这个工业区只是一个试验。”
曾尚书:“试验?小伙子你别卖关子,继续说。”
风大山:“只要我们在家乡取得了成功,我们准备在各大城市进行统一模式的操作,那时候,才不是区区几万贯能够打住的。诸位大人,我们预算,至少要进行类似的工业区在20个以上,每个工业区每年可以上缴的税费在十万贯左右。”
曾尚书:“十万贯?二十个就是,就是二百万贯?你们苏家庄再有钱,也不可能到处进行开发的。”
风大山:“之所以我说是试验,赚取钱财只是一个方面,我们更再乎的是人才的培养。我们苏家庄没有这么多钱,但是各地的富商有啊,我们的模式只要能够赚钱,那么,钱财就会源源不绝地流入,供我们使用。我们苏家庄的人从来不会吃独食,大家共同努力把我大宋朝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才是我们的目的。”
顿了一下,风大山见大家都沉默了,继续扔一个炸弹。
“在安全方面,宣抚使大人是考虑得最多的一个人,大人他提出了一个想法,小子觉得大人真的很是高明,让小子佩服万分。”
说完风大山向宣抚使行了个拱手礼,只是腰弯得大了些。
见风大山提到了自己,并且向他施礼,陈宣抚使不由腰都直了一些,一个小孩子,他才不会回礼。
“我们的工人,肯定优选身强力壮的壮男壮女,把他武装一下,接受一点军事训练,那就是民团,襄阳城的防卫,是每个襄阳城百姓的义务。宣抚使大人提出在进入工厂区工作的人员,除了接受技能培训之外,还必须接受军事技培训十天以上,以后每个月,每隔5天,要接受1天的军事训练。如果有事发生,我们设想,工业区至少能够出动1000人参加行动,只比城区内各街道出动的人少一些。”
大厅内又发出了嗡嗡的声音。
宣抚使很得意,这风大山,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这是个宝贝啊,这主意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听说以前他是个傻子,如果这还是傻子,那天下人都是傻子了。估计是太聪明,他说的话别人听不懂,于是就不说了,所以别人把他当成傻子。嗯,一定是这样的,天才的世界咱也不懂。
过了一会儿,大家都消化了一下,这无疑凭空给襄阳城增加了几千兵力,还不需要朝廷养。
“咳,咳。”王侍郎干咳了一下,说:“那训练不是耽误你们赚钱嘛。”他其实很想这样做,不过还是问清楚,最终落实不了,那就让人失望了。
风大山:“大人完全不必操心,我苏家庄的苏运将军出身行队,家父也曾在和国公麾下任过武职,去年的与土匪的一场大战,我苏家庄幸运获胜,但全庄之人都非常后怕,试想,如果我们苏家庄人人都会些军事技能,不光不怕土匪的到来,恐怕是巴不得他们来,我们好立功。同理,我工业区的人是必须参加军事技能培训的,这样,在管理起来也会有纪律很多,土匪也会绕着走,金兵来了,我们也是一个助力。”
和国公指张浚,曾任右相,岳飞等人北征的总指挥,现在在洪州任通判。
大家今天震惊的次数多了,所以也麻木了,但私语一下还是必须的。
王侍郎问道:“你们如何保证这些工人不会成为判贼?”
风大山轻轻地说道:“那不是我们可以思考的问题,这是各位大人考虑的事情,我们只是大宋千千万万个民团组织中的一个。”
会场一下子安静了,是啊,如何保障这些人不反叛,那是自己这些人的责任啊,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这小子虽然年纪小,但却知道自己本份,懂得什么东西该做,什么东西碰不得。
“还有没有人发问?”曾尚书等了一下,发声道。
见没有人吭声,就进行了总结。
“你们的事情有些大,这不仅是几万贯的事情,还涉及我朝以后的经济格局,我觉得很有意思,你们在驿馆呆几天,我向大人们禀告,还需要听候圣裁。”尚书并没有进行长篇大论的讲话,迅速结束了这次听询:“其他无关人员退下去,我们需要商议一下,这几张图纸留下。”
苏运其实也非常惊讶,听风大山的每次介绍工业区,都有不同的收获,听完他的介绍,好像三丈宽的马路是最后都不是问题。
两人退出了兵部,在前厅找了个管事,出门想把带过来的腊肉香肠、一千块香皂及40小坛装的酒精搬进了兵部。
管事的见数额巨大,这香皂就值上万贯,他可是有见识的,见去请示了尚书,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才敢收下。
苏运还告诉管事,这些都是试验品,如果有不好的反应,请务必告诉自己。
众人在外面找了个饭馆,在二楼要了个临窗包厢,就坐下慢慢等宣抚使。不怕宣抚使找不到他们,过来的时候告诉了等在门前的宣抚使长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