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三天后,长江之上,一艘官船上,一个50多岁的人缠着一个少年,那样子,极尽恭维。

“大山,你卫帝哥哥前段时间去参加诗会,那两首诗可是让他出尽风头,连学政都惊动了,叫他以后有好诗一定要送一份过去鉴赏。这可是大好事,反正你学问好,就再给你卫帝哥哥来过十首八首的呗。”苏运已经缠了风大山几天了。

风大山一边想摆脱苏运的拉着他的衣裳的手,一边说:“苏伯伯,你好歹是个将军,要不要脸面啊,还十首八首,你当我们生产肥皂啊。”

苏运此时可是不要脸面的,脸面值几文钱啊:“那就来过五首六首?”

风大山:“没有,真没有。”

苏运:“来的时候,你卫帝哥哥不好意思给你开口,专门找我的,他可从来没有跟我张过口,反正你才华那个冒油的,就给我来几首呗。”

风大山:“苏伯伯,快松手,来人了。”

苏运见真有人过来了,就松开了风大山的衣裳。

“二位好雅性,这么大的风还在外面行走。”是宣抚使从船舱上走了出了,见到两人在船舱外,就走了过了。

风大山和苏运施礼后站在一边。

“明天就能够到临安府了,两位到时候先跟着去尚书省,尚书令大人估计听我们的想法。正好我们先合计合计,咱们到舱里去,这里风大,我老了,吹不了太久。

二天后,临安府,兵部议事厅。

兵部在家的主要官员,尚书曾展国、侍郎王博明等一众官员坐在里面,齐齐围了一大半圈。

宣抚使带着书办及苏家庄二人,进来后也被吓了一跳,他也没有经历过这么多高官的专门议事,给众人团团行了一礼。

“陈大人,今天召你前来,主要是你的《请建襄阳府工业区路》有诸多疑问,里面的内容有些让人看不懂。我大宋朝从没有除主城之外,民间自行建设如此之宽的道路,而且还是军用。请大人给我们解说一二。”尚书曾展国虽然已经63岁,但眼神却像鹰一样,紧紧盯着宣抚使。他其他并不是太喜欢陈首达,三女儿最近在皇宫中很是得宠,皇后最近把她的妃位往上又升了一些,又没有什么功劳,只不过是送一些香皂,就团了一帮子人帮着说话,实在是奸诈。

“禀各位大人,我襄阳府遭遇匪患,屠村杀人无数,为了剿灭这伙流匪,我们多方谋划,甚至动用了军中军械,但幸好在苏家庄把匪首飞天老虎击毙,并活捉了二头目闪电雕张园及四头目神算子曹兵,也许是上天奖励苏家庄一众人的功绩,偶然发现了制作肥皂和香皂的秘方。”陈宣抚开始讲述前因后果。

“在坐的大人应该都用过肥皂和香皂,功效比以往我们所使用的清洁物品都强,我襄阳府更是增添了一项税赋,去年的纳税总额为一万三千零三百贯。”

“这么多?”众官员都很惊诧,有的直接发出了疑问。

“前段时间,宫里派出的陈内侍到了苏家庄,奖励有功之臣,在参观了苏家庄的肥皂和香皂作坊时,苏家庄众人表示,三年后要把制皂方子交给官家,献给朝廷,让这肥皂和香皂惠及天下,现在没有交出来,主要是人家也想赚点钱,改善一下庄里的环境,最关键的是,这肥皂和香皂的配方还没有完善,苏家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完善。这些想法,已经写了条呈,由陈内侍带回进了大内。”

众人一听都吃了一惊,这个事是真的好啊,那香皂和肥皂除了贵之处,的确好用。

“那这条路及需要的地是怎么回事?”曾尚书一开始就直奔主题。

“我来的时候,带来了苏家庄的两个人,一个是游击将军苏运,他是苏家庄肥皂工坊的主事人。”宣抚使指了指苏运。

苏运上前一步给大家行了个礼。

“另一个是苏家庄翊麾副尉的二公子,主要负责苏家庄的各项规划制订,各位大人不要看他年纪小,但他胸有锦绣,一会由他给诸位大家进行解说。”宣抚使又指了指风大山。

风大山上前,鞠了个90度的躬。

“小子见个诸位大人。”风大山的礼节还是宣抚使临时教的,他哪里知道什么礼节。

王侍郞看了一眼曾尚书,见他没有发话,就对着风大山说:“即然由你来给我们解说一二,那就开始吧。”

“我带了几张规划图示,劳请大人们摆开几张桌子,以便观瞧。”

王侍郞吩咐了一下,一会儿几个官员就把桌子摆到了大厅的中央。苏大山把准备后总规划图,厂区规划图,小区规划图一期摆到桌子上。

“诸位大人,我苏家庄目前的肥皂和香皂,因为去污力强,得到了很多贵人的支持,现在我们在庄子东面6里处,襄阳城处西面14里处,建设一个工业区,准备扩大生产。”风大山指了指工业区规划图,图上都是方方正正的一个一个工坊,设计是按照井字型设计的。

尚书等人上前观看。

“你们苏家庄就一个作坊,如何需要建如此之大的作坊区域?”王侍郎见大家只看不说,就问了出了。

“回大人,肥皂厂区在这里,准备招收工人500名,但大人们也知道,肥皂和香皂需要包装,那我们就需要建一个木工作坊。在这里,准备招收工人200名,除了满足我厂区所需要的高档包装盒的制作,还制作日常生活的桌椅。”风大山采用温水煮青蛙的策略,先把人的胃口提起来,然后再提出困难,让官员们能够更好地接受他的观念。

“我苏家庄原来就有闻名的薰制香肠和腊肉,我们也准备进行规模化生产,味道很好,我们这次也带了一点,一会请大人们品鉴一下,也好给我们提一点意见。”

“这腊肉和香肠到处都有,你苏家庄有何过人之处?”左仆射很感兴趣。

“回大人,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肥皂和香皂需要大量的动物内脏及油汁,我们都是农家人,可不敢浪费丝毫吃食,所需的配料过多,肉反而用得少,就做成薰制品。”风大山很有礼貌,对众人进行解释,味道好不好,这些人回家去尝一下就知道滋味了。

“我见这里还有一些工坊,是做什么的。”左仆射又问。

“除了肥皂、香皂厂区,木工厂区,薰制品厂区外,我们还准备引进一些作坊,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比如铁器厂区、白酒厂区等,但我们还没有批文,正在申请,还请各位大们给予方便。”

风大山说到这里,行了个礼,这是请人办事,必须礼数周到。

宣抚使:“大山,你给大人们介绍一下我们白酒的功效,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必须给大人们讲清楚。”

风大山:“是。我们的之所以要建白酒作坊,并不主要是提供饮用的白酒,最主要是我们发现了一个事实。受了刀枪伤的人,每日使用我们的高度白酒对伤口进行擦拭,能够大大减轻感染的几率,增加受伤人员生存的几率。”

众人立即开始交头结耳,房间内嗡嗡声大作。

兵部作为军事的统领机构,任何的能够增加军力的东西他们都很关心,王侍郎接着问:“你们作验证了?”

“是,我们把高度白酒叫做酒精,放在了多个医馆进行试验,目前取得非常好的验证效果,即使已经发脓的伤口,去除脓液和腐肉后,用酒精每日擦拭,有九层以上都能够康复。”风大山回答。

“九层?那还没有发脓的呢?”王侍郎虽然是文臣,但在军伍中也担当过不少的职务,是个懂军事的高官,而且为人非常仔细,问的问题也很仔细。

“还没有发生继续感染而死亡的现象。”风大山回答。

顿时,房间内都炸锅了,众人都是高官,可以说是大宋朝最聪明的一群人,对军事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在战场上直接死亡的人其实并不多,死得最多的还是伤兵营,一般重伤的人死亡的概率在八层以上;轻伤的也有四层以上伤口会腐烂,进而死亡。现在用于伤口擦拭的一般用柳枝水,而为什么用柳枝水,众人也是不解。

如果这酒精的功效真的这么好,那可是改变军事的一大利器。

“有没有什么副作用?”王侍郎继续问。

“伤好后没有副作用,但在擦拭时,非常疼痛。”方大山回答。

王侍郎:“你们这次有没有带过来这种白酒,哦,酒精?”

风大山:“回大人,带了的,我们也需要大人们进行验证,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苏家庄不敢藏私,但现在正在试验提炼的设备,还需要一些时日,待能够大批量生产时,如果大人们需要,我们双手奉上。”

王侍郎:“那你们现在能拿出来的量不多了,现在产量如何?”

风大山:“目前由苏家庄众人进行试验性生产,因为工序有些复杂,需要的设备要多一些,想要大批量生产的话,还需要一些时日。”

曾尚书看了一眼陈宣抚使。陈宣抚使瞬时明白,道:“我安排了一队士兵驻扎在苏家庄,进行酒精试验的人员都是信得过的人员,大人请放心。”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