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朝廷,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们的一个白痴举动,会让整个苏家庄的人产生了异心。
几天之后,风家打破了不购买小孩子的传统,而是在官方人市上购买了六个十至十五岁的儿童,三男三女,由风大山亲自教授,作为他的仆隶。
对于各项研究,他也加快了进度,大环境上让他感觉自己与苏家庄就是一支正在长大的肥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人家一刀给杀了吃肉。
为了研究的顺利进行,他需要获得一些透明玻璃,生产玻璃最好用石英砂,在黄冈就有,直接安排人去采购或者买山开采就行。焦炭已经有了,降低玻璃所需温度的矿物碱有了,好像还要加点石灰什么的。
他直接就开辟了一个场地,进行了试验。当生产出了带些绿色的玻璃时,众人震惊得无以复加,要知道,这个时代玻璃称为琉璃,经常有海船从外海带过来一些,也有骆驼客从大食国那边带过来的,很贵。
风大山没有管琉璃的接下来的事情,把工作交给了岳感恩,让他安排几个信得过的子侄进行琉璃制作,感动得岳感恩指天发誓,绝对不会泄露配方。而且,直接把他已经成家的长子一家从老家叫了过来,专门负责进行琉璃制作。
要生产西方的板甲,最好有冲床,那么水力冲床就是首选。要使用水力,就必须要有大型水车。他现在已经有了引水渠,还不必在江河上架设。现在最大的难点在于轴承。如何打造外壳,如何制作钢珠,都是一个又一个需要攻关的问题。外壳只能先使用铸造法,然后进行打磨;钢珠采用钢液滴入低融点金属成型法。然后,又有一个攻关小组成立。
这个秋天,是风大山过得最平静的一个秋天。外界只知道风大山每天都出现在庄子中,苏家庄在飞速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了宋国与金国、西夏重要的交易区。
但外界的不知道的是,在金国中都、大宋临安府、泉州等地,风家都悄悄地开了铺面,除了销售成衣、女性内衣、肥皂之外,还偶有销售琉璃制品。这些琉璃制品,造型各异,甚至还有杯子形状,动物造型,除了价格高昂之外,几乎是完美的艺术品。
左轮手枪最终没有生产出来,但是却能够生产出大号的左轮手枪,原因是因为钻孔技术不够成熟,只能采用熟铁打造工艺来生产零件,那么就要制造得大一些,方便加工。
子弹一部分采用硝化棉作底药,但大部分还是采用了黑伙药作底药。现在子弹的击发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八十,估计是引火的雷酸汞品质不足吧。
枪管长度两个型号,长的有两尺长,短的一尺长,按风大山制作的标尺计算,即长的有69厘米,短的为30厘米。装弹为六发,可以连发。长枪在100米内可保证射击精度在20厘米内。短枪在50米可保证射击精度在20厘米内。
子弹采用铜壳,很好压制成型。风大山甚至制作了子弹复装器,每人一天可以加工上千发子弹。
风大山直接在后山开挖出了一个山洞,让所有军火都有保存的地方。
考虑到黑伙药威力太小,风大山制造了一批高炭脆铁壳手榴弹,以硝化棉为填充药,用市面上已经存在的红磷火柴作为点火装置,几乎同现代的手榴弹差不多,只是大了一些。把以往爆炸震荡为杀伤手段,增加了铁片杀伤手段,这是为杀伤大片密集敌军做的准备。
岳感恩这伙人,现在完全把风大山视为了神人,积极为他考察可用之人,以充实风氏的雷霆行动队。这是风大山组建的第一支火器为主作武器的队伍,队长由岳感恩担任,下面有五个小队,每个小队除队长外五人,小队长由岳大牛、张老三、李黑子、杨忠烈担任,岳感恩直接带一队。所有成员全部来源于以前岳家军、风氏族人和有身契的风家仆人。
这二十五人,年龄都在十五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除了学习火器使用,还必须学习各种兵器的使用,文化课也必须上。
风大树非常得力,他居然找到了钨矿,经过多次试验,成功生产出了钨钢,钧钢钻头有了,就可以进行枪管内壁打磨。大宋朝时已经有了立式车床,风大树直接把车床由木制的改成铁架的,增加稳固性,现在风氏有的是好钢铁,也不怕浪费。风大山给他的要求是生产出三年内生产出一万件左轮枪的配件,风大树也觉得压力很大。
技术改进需要一大批技术人才,而推动技术改进最大的动力是经济刺激,为此,风大山设置了一个奖励机制,对于有贡献之人进行重奖,且提供各种物资供给。
银钱像流水一样流进来,但风大山花钱的速度也不低,幸好琉璃的产品质量日益改进,给了花大山的各种技术攻关、工程建设、武器制造与补偿。他有一种感觉,苏家庄的周围已经有一群狼围着了,只要露出了一点破绽,他们就会把苏家庄连皮带骨吃下去。现在之所以没有行动,估计是看苏家庄的建设投资金额太大,想让苏家庄再建设一会。
政治上,风大山几乎不去考虑了,没有时间去关心,他只想壮大自己才是王道。对于朝廷,他现在已经不抱希望。酒精配方给了兵部,却成为了一些官员的生财之道,烈酒生意做得风声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