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7年,大宋绍兴27年,春,这是风大山来到大宋的第三年,每天都在忙碌之中度过,感觉日子过得飞快。
春节刚过,苏运作为兴勇军都虞候,接到兵部命令,要求带着兴勇军到利州京路的巴州朝廷剿匪。
这道命令一下,苏家庄众人立即知道这是有人想对苏家庄出手了,巴州离襄阳上千里之地,光路上马不停蹄地行走,都需要一个多月,离得近的兴元府、成都府不派兵,反而从襄阳调一支厢军过去,这真是让人深感敌人的无耻,这是脸面都不要了。
兴勇军经过大半年的整顿,有了苏家庄的建筑材料供应这条稳定的生财之路,家属大多都有事做,已经不同以往的亏窘模样,这支军队,估计是大宋朝唯一一支齐装满员的厢军。
宣抚使衙门和知州衙门经常对兴勇军朝廷查验,想为难苏运,都没有找到借口,派出的工程任务,在苏家庄强大的工程建设能力之下,什么都不是问题。苏运本人又是一个不吃兵血的主官,知兵善任,在领兵的主要岗位上,逐渐换成了同心之人,让兴勇军成为了苏家庄的一道屏障。
得到陈首达的照顾,以工部名义给了苏家庄木工厂和铁厂可以生产军品,专供襄阳府附近的军队。苏家庄的军品质量非常好,但是价格却也贵,其他军队是不采购的,所以成了兴勇军的军品专供厂商。
大宋军队常用的神臂弩、弓矢、盔甲等,一车一车地随军而行,让高格这个宣抚使看得眼角都一抽一抽的。这苏家庄这是下血本来武装这支厢军,不过自己略施小计,就能让他们血本无归。
在大宋朝,土匪那是剿不胜剿,凡是大山大湖之中,必定有土匪盘拒。这巴州土匪攻城,其实真的不是什么大事,风大山对于苏运他们出征并不担心。他担心的是,大宋朝的这些官员的无耻程度令人发指。这襄阳城从主官事的宣抚使,到苏家庄所在的襄城县知县王堂,都曾经谋害过苏家庄,虽然消停了半年,但未知的事才是让人害怕的事,不可不防。
苏东来现在是苏家庄名义上的庄主,作为一个里正,他从来没有感受到现在的如意生活,每天都精神奕奕地做事,没完没了的事,却让他的精力越来越旺盛。
岳感恩现在是苏家庄护卫队的队长,护卫队现在有二百人,他完全采用了以前岳家军的那套训练护卫队。对于庄民和工厂的工人,遵照风大山的安排,每五日训练一日,所以也能够迅速转化为后备力量。
兴勇军出发二十天后,宣抚使衙门将兴勇军的军营借给襄阳禁军的右军使用,原因是因为右军军营因为年久失修,需要腾出来进行修整。右军都虞候叫高虎,最近从其他军州调过来,据说是高格亲戚。
兴勇军出发二十五天后,苏家庄经常接到襄城县县尉的通告,最近有一伙土匪京兆府流窜过来,到处杀人放火,均州一些乡村都遭了灾。
兴勇军出发二十六天后,右军都虞候高虎拜访了苏东来,要求苏家庄拿出些钱财给右军补充缺失的军械,以便应对土匪的骚扰。苏千里第二天送了五百斤腊肉香肠和二百贯对右军进行了慰问,右军只出了一个营指挥使招待他,直接告诉苏东来,这点东西是瞧不起右军。
兴勇军出发二十八天后,宣抚使衙门要求各地民团二日后集结,去谷城县进行剿匪。
苏家庄在襄阳城中及附近各乡村,请了三十个人,打着苏家庆护庄队的名号,二日后随队去谷城县。宣抚使大怒,当场责罚了苏家庄带队的李金。这李金本来就是襄阳城中一个小无赖,这次苏家庄开出了三百贯的费用,让他招集三十个人去应卯,他贪图钱财,就答应了。没有想到,刚集结自己就挨了十军棍。
兴勇军出发三十一天,苏东来被叫到了知州衙门,参加春耕会,散会之后,知州的一个姓胡的师爷专门请了他吃饭。
在饭局上,直接告诉苏东来,有几个贵人看中了苏家庄的一些产业,希望购买。提出了有贵人出一千贯高价购买苏家庄二期工程,有皇族用高价五百贯购买苏家庄制衣厂八层分子。其他的厂及产业都有贵人出钱购买。最后,答应苏东来事成之后给他二百贯的幸苦费。
苏东来早就等着这一出,立即向这师爷打听是哪些贵人,但这师爷嘴很严,居然没有透露。
苏东来经过这几年的磨炼,早就不是以前那个官府说什么就做什么的小里正,他知道这是苏家庄发展的一道坎,但无论是谁,他也不惧。作为苏家庄的四号人物,苏运和风大山给了他面对所有困难的勇气,至于风容辉的坚毅,他自问不及,除了这几个人,他谁也不服。
晚上,胡师爷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伙人给掳了去,第二天在一个年久失修的废院之中被发现,人已经死了,全身有被拷打过的痕迹。
翌日,早上,风大山在吃早餐时,苏东来拿到了胡师爷的口供过来了。他看了供词之后,对这大宋朝,是完全没有好感了。
想谋夺苏家庄产业的人很多,官位及地们最高的有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万俟卨的孙子,皇侄恩平郡王赵璩(qú)的长子,恭国公杨存中的三儿子。他们出的价格胡师爷直接只说了三分之一。宣抚使、知州、知县都与了其中。除了肥皂厂和香皂厂,其他产业都在他们的设计之中。
风大山看了名单,上次万俟卨的管事万如意过来,他可是好好地接待,还指了发财路径,怎么这次又来了。如果真的闹大了,怎么办好呢?
“把两们岳队长请过来,现在。”他对自己的跟班风小木安排,风小木迅速地去请岳感恩和岳大牛。
“父亲、母亲一会儿留一下,我们先商量一下。”风大山对老爸和老妈说道。
一会儿,六人坐在一个接待室中,风大山把胡师爷的供词给了众人,两位岳家军的前将军,现在是风大山最信任的人。
“这次我们遇到的麻烦非常大,大宋朝几个最有权势的人都盯上了我们,大家都想点办法。”风大山见大家看完了供词,就说道。
苏东来率先发言:“这襄阳城的官员,我们现在是指望不上了,我们培养的人,根本说不上话。右军二千多人,前几天开始以要征用地方进行军训为理由,把我们的广场都给征用了,住宿区的三期工程都给停了。他们直接设置了路卡,对过往的客商进行刁难。”
岳大牛:“看这形势,他们有准备使用武力来威胁我们。最近宣抚使专门为他们发放了很多弩和弓,八牛弩都配了二十架。高虎是高格的堂弟,参加过一些剿匪,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功绩,完全是靠谋夺他们功劳发家的官油子。不过这右军的战力还是有一些的,有一些还是以前岳家军的后代。”
风容辉:“他们难道还想对直接发兵对付我们?”
岳感恩:“估计不会直接出兵对付我们,毕竟皇家威严还有一些。最大可能是派出一些人冒充土匪攻击我们,逼迫我们交出工业区。”
岳大牛:“当年任何人都没有想到岳元帅进了大内就出不来。”
大家顿时沉默了。
过了一会,风容辉才说:“我现在非常担心苏运哥哥那边,虽然配了很多好武器,但你们知道,这厢军再练也练不成精兵的。”
岳感恩:“走的时候,二公子和我找过苏将军,二公子的意思是苏将军发现不对劲,立即带着苏家庄的人撤退,不用管兴勇军,大不了他们的后代咱们多费点心照顾。”
苏东来:“我们的地下运兵道道是通达了,但因为施工的多,虽然都是我们的子弟,不排除有心人算计我们。我们要作一些安排,不能完全依靠地下通道。”
岳感恩:“要是我们能够知道他们的安排就好了。”
大家被岳感恩的一句话又给说沉默了。
岳大牛一字一顿地说:“我觉得可以试一下。”
大家彼此对望了一眼,都看向了风大山,因为大家都知道,如果要知道对方的安排,那就是要抓捕对方高层,向胡师爷这种的也只知道一些安排,但军事安排绝对只有了几个人知道。
走了这一步,说不得就是造反了。
风大山眼光放空,心中也在思量,但他思量的不是要不要抓人,而是在想抓谁,对于大宋,造反他是最没有心理负担的。
“苏伯伯、大牛叔,你们两人负责情报和侦察,说说哪此人应该知道全盘方案?”风大山最终定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大家围绕着抓捕行动,开始了讨论。
第六十二章苏家庄的危机(二)
王堂晚上在岳父家喝了酒,只到快到子时了,他才坐轿回家,宵禁只是针对一般人,对他们这种官员来说,那是交通更加顺畅。王知县非常高兴,苏家庄的产业就在他的地盘上,作为知县,他知道从苏家庄每天收的税收的数额早就超过了他襄城县在襄阳府中的税收,苏家庄的人表面对他恭敬,但却从来不表示点实际的东西,上次他暗示要几个商业街的铺面,结果苏家庄的根本装糊涂。这回,他绝对要十个以上铺面才能弥补他最近伤的神。
他这次同岳父商量先接手哪此产业最划算,不由多喝了几杯,也喝得有些晚。
在轿子中,他晕晕呼呼地打起了小鼾,刚才在岳父家喝的苏家庄烈酒劲有些大。突然,轿子顿了一下,呯地掉在了地上,把他震醒了。
王知县听见外面有惨叫声,但很快就停止了,他不由打了一个冷战,酒顿时醒了。
没有等他出轿子,一把钢刀就挑开了轿子,还没有等他叫喊,刀就架到了脖子上,然后就有人进来封口、捆人,还把他用黑面袋罩住了,再扛走。
天快亮时,知州余书香被下人叫醒,称有强人掳走了襄城县知县,索要赎金黄金一百两。
余知州立即下令叫下人立即去所有城门通知,暂停开门,以免放走了强人。
他急忙换好衣服,想去宣抚使衙门借兵,好进行全城搜捕,刚出房门,门房大叫着:“老爷,不好了,出事人。”带着一个向他跑了过来,定睛一看,后面那人是宣抚使的管家。
知州道:“怎么了?”
宣抚使管家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大人,快叫城门不要开,我家大人出事了,头被贼人摘走了。”
知州当场晕了一下,差点倒地。
再说昨天晚上,因为事关重大,上午开会的几人除了风大山娘之外,其他人下午就悄悄潜进了襄阳城。
岳感恩只带了几个老兄弟,晚上把王堂给掳了,还冒充凉风山土匪留下了赎金的字条。王堂带的两个随从和两个轿夫,他们都没有留活口。对于这几个人来说,完全没有负担。只是对风大山这小子的狠辣又有了一些认识,在几人出发时,居然不放心自己等人会对无关人心软,还特意叮嘱一下,在场人绝对不能留活口。
王堂只是一个书生,风骨那东西是完全没有的,只打了几下,就得到了众人想知道的一切。众人开始还想如果不对苏家庄下死手,就干脆放了王堂。结果,宣抚使高格和高虎、余知州是要下死手。准备调集中军、右军、修武军对苏家庄众人进行围剿。对于兴勇军,如果听到苏家庄出事,绝对会不听调度,那就由利州、巴州的驻军进行围剿。
苏家庄十股东之中,苏元志、苏元法已经投靠高格,对于苏家庄的暗道、防御体系,卖了个精光。
这所以要直接消灭苏家庄的主要人物,那是万俟卨相爷直接下的命令,因为苏家庄与岳家军勾结在了一起;同时也是因为害怕苏家庄的反击。在他们的必杀名单之上,苏家庄十股东只留苏元志和苏元法家,其他人全灭。
几人得到了想要的情报之后,直接去了高格的家,悄悄地潜了进去,摘了高格和他同床的小妾的人头。当然留下了一张“血债血偿”的血淋淋的字条,落款“风凉山义军”。
也去了知州的府邸,只是巡夜的人牵了狗,众人就没有下手。
天刚亮,几人在苏家庄子弟掌管的一个城门悄悄地出了城,回到了苏家庄,准备应对敌人的反击。
襄阳城乱了,二天之后,大内震动,这可是大宋朝少有的大案,一晚上一个宣抚使被摘走脑袋,一个知县被掳走,这是赤裸裸地蔑视朝廷,皇帝立即下令刑部进行严查。
第六十二章苏家庄的危机(三)
苏家庄。
对于风大山这伙强人而言,他们的战略目的已经达成,现在苏家庄需要时间进行武器升级,需要时间进行防御体系升级,更需要时间等待风大山等人的成长。
在风家的小客厅,风家三人,苏东来、苏元镜、苏卫帝,岳感恩、岳大牛八人坐在了一起。
风大山通报了一下昨晚在襄阳城中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被吓着了,会场陷入了沉默之中。
风大山见众人不说话,就继续说道:“苏运伯伯那里,早上我请忠烈哥哥去通知。现在需要立即处理几件事情,一是对于投靠敌人的苏元志、苏元法及所知道的已判庄的十三个苏氏族人如何处理。二是必须明确如果对方进行军事进攻我们,如何处理。三是如果对方延迟了军事进攻,那我们要应对官家派出的案件调查人员,大家必须有个对策。”
苏元镜这时才从震惊中醒了过了,大家不说话,这是在等他说啊,因为苏东来其实已经参与了行动,绝对是铁血派,现在自己代表的是苏家庄剩余股东的态度,便说:“对于无志、元法及其他苏氏族人的处理,能不能等苏运回来再处理,这事太大,搞不好会造成苏氏内乱。”
风大山对于苏元镜的回答是非常失望的,这苏元镜直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只要对方有一丝证据,那就是族灭的下场。便说:“那先说一下如果右军、中军他们对我们动手了,我们要不要抵抗?”
说完,风大山死死盯着苏元镜。
其他人知道风大山是在等苏元境的回答,就都没有吭声。
苏元境小声说道:“二郎,这军务的事,还是由岳队长们说一下吧。”
风大山冷冷地说道:“他们只能命令一小部分人,如果苏氏不表态,那么他们是非常难办的。”
苏元境:“那请东来说吧,苏运不在,他是领头的。”
苏东来:“元境,昨天我亲耳听到了这群杂碎对我苏家庄的谋划,那是决心要灭我苏家庄,我们十家,只留投靠他们的。换句话说,是元志、元法要杀我们啊。今天之所以没有请其他人过来,是因为不知道还有没有判庄的人,万一那王堂只知道一部分,那我们绝对只有落草为寇了。”
岳感恩此时知道自己不能沉默,道:“他们对付我们的借口之一是要灭我岳家军,我觉得其实还是想谋取钱财更多一些,因为我岳家军十几万人,近几年来,也没有听到他们针对谁。”
苏卫帝这时开口说道:“我苏家庄即然请了众位叔伯过来,那就不惧任何风雨。除了岳家军,我们还请了以前的刘家军、张家军、韩家军的众人,对手想对付我们,那是没有借口也要编出借口的。”
“对于元志叔他们,我想先把他们调开,此时确实不宜大开杀戒。”
风容辉说道:“我觉得宣抚使一死,朝廷应该会派出人来朝廷案件调查,咱们干脆什么都不做,等苏运带兵回来,这边一乱,苏运那边说不定处境要好一些。”
风大山:“这样吧,明天请东来伯伯安排,让苏元志和苏元法带着这十三个人,去支援苏运伯伯,此时他们巴不得离开苏家庄,应该不会推辞。”
“大牛叔专门负责探听襄阳府的军队动向,凡是有不对劲的地方,我们就立即备战。”
“感恩伯伯和父亲,你们立即进行人员调整,要推翻以往的战斗规划,因为我们的地道对方已经全盘知晓。”
“元镜伯伯明天去木工厂,督促进行弩和弓制造,就说兴勇军下了大量订单,要加紧生产。今天我已经请忠烈哥哥带信去给苏运伯伯,订单的票据一会儿我给你,早有准备。”
“至于官家派过来查案的官差,咱们什么都不知道。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风大山等了一下,见众人都没有说话,就宣布散会。
“希望能多给苏家庄一点时间吧。”风大山内心暗暗祈祷。
王广被寓为大宋第一神捕,他经手的大案要案不计其数,今年他已经五十八岁了,身上受的伤太多,已经伤了元气,本来尚书大人已经答应他致仕的,但遇到了一个四品宣抚使被人无声无息摘走脑袋,一个八品知县被人掳走,他也不得不陪着刑部林侍郎到襄阳走一趟。
他已经勘察了两处案发现场,翻阅了所有案卷。贼人非常专业,杀人毫不拖泥带水,干脆果断。但非常奇怪,襄阳城的官场中的一些人好像在隐瞒什么,他感觉自己的眼前被人故意蒙住了。
风凉山的土匪,后来就没有同知县的家人联系,那一百两黄金也没有继续索取。风凉山最恨的苏家庄,听说襄阳案发后三天,也被风凉山土匪杀死了十多个重要人物。现在苏家庄开出了对风凉山土匪的人头悬赏。
这世上是没有绝对的悬案的,王广对此深信不疑,但是,他能够活到现在,也知道有些时候,必须同上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活命。现在就是这种情形,林侍郎到了襄阳城,风风火火地把襄阳城梳了一遍,拷打了几十个帮头老大,风声搞得极大。但越是这样,王广反而知道侍郎大人已经有了盘算。
今天更奇怪,林侍郎带着他到了苏家庄,案件的事一句不提,反而兴致勃勃地开始参观起苏家庄的各处设施,还不时发表一些表扬的议论。
林侍郎一走,招待他的苏东来立即去找风大山。
风大山立即修书向陈首达询问这林侍郞的根脚。并安排苏东来明天备重礼去拜访林侍郎,看能否探听出他的意图。
苏东来受到了林侍郎的热情接待,临走时告诉他,普安郡王非常喜欢苏家庄的做法,酒精他亲自试验过,很有疗效;香皂也是完全遵照官家的安排从事。
风大山收到苏东来的消息后,立即知道这位林侍郎所代表的是谁了,现在的养子、普安郡王,常德军节度使赵瑗。
是不是以后的皇帝,风大山不清楚,他对南宋的历史了解仅限于岳飞、赵构等,至于南宋的二代皇帝是谁,他真不知道,不过有一点他清楚的,赵构是禅位的,也没有皇位大争夺,而且好像这二代皇帝还很有作为。他很后悔,当初学历史时多用点心就好了。
按照现在的趋势,大概率南宋的二代皇帝就是这赵瑗。
风大山中工业区中到处转转,现在的决定可是关系到苏家庄的未来,如果与赵瑗合作,合作到哪个程度,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如果说全力支持赵瑗,那是笑话,但现在的这道坎,兴许可以借助赵家皇威跨过去。
风大山走到了商业街中,突然看见一个少年,穿着宫内的内侍服,是陈容小太监,他与这小太监关系还算可以,尤其是帮他开了一个粮店之后。其实他劝过小太监开利润更高的其他店,但小太监说他在入宫之前,在老家连一顿饱饭都没有吃过,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坐在粮堆中生活,现在他有机会开粮店,那就一定要开。
粮店名字叫丰收粮店,有风家照顾,生意想不好都不行。
“陈哥哥,生意可好?”
陈容听见有人叫他,一抬头看见是风大山,脸上立即堆满了笑容。
“二郎啊,几天没有见到你,可想死哥哥我了。”
“还不是最近凉风山土匪闹事嘛,我娘都不准我出门。”
“信你才怪,有虚云真人和纯阳真人在你身边,这天下,你哪里去不得。”
两人进行了十分钟的商业互吹。最后,风大山吹不过这小太监,就准备直奔主题。
“陈哥,问你个事?”
“啥事?”
“给我讲讲这宫里面的事情呗,不是那种机密的,我听不懂,我只是想知道现在皇家哪几个最有威严。”
“哦,林侍郎找过你们了?”
“找过.....㘈,你怎么知道?”
“这林侍郎的女儿是普安郡王的侧妃,他到了这襄阳,不为郡王爷拉帮手,那才奇怪。”
“啊,我还去信去问陈侍郎,早知道就应该问你,你就是咱这苏家庄的皇家字典啊。”
“字典?那是什么?”
“就是可查的史书,好话。”
“呵呵,我早就想跟你聊聊了,乘今天,咱好好唠唠。”
“好啊,哥哥走,咱上富贵酒楼。”富贵酒楼是股东吴佳书的产业,现在是苏家庄最好的酒楼。
经过与陈小太监的一番谈话,风大山知道了现在普安郡王已经是大宋朝名义上的太子爷,英明神武,得到众多大臣的支持。只要没有大的变动,指定是皇位继承人。
最终,在答应小太监订立一年的制衣厂和酒厂的粮食供应合同的条件下,小太监同意明天去襄阳城帮苏家庄探听林侍郎的条件。
其实,风家的几个厂现在全由小太监的粮店供货,他这样说,其实是卖风大山面子。
第六十三章苏家庄的危机(四)
风大山其实这小太监应该早已是那准太子爷的眼线,苏家庄的事情,说不定比襄阳城中的那些官员知道得更清楚,要不然也不会与风大山说几句话,就敢去谈条件。
条件不过份,那就答应,再给他二年的时间,他风大山谁也不惧。
前段时间他没有下决心处理苏元志、苏元法,他明知不对,但害怕苏家庄分裂,所以不敢痛下决心。幸好苏运果断,安排人快速地处理了这伙人。苏运出手,苏东来、苏元镜也说不出个好歹。
翌日,小太监去了襄阳城,下午回来后,直接去找了风大山,告诉了林侍郎的话。
苏家庄的事情宫里贵人是知道的,只要苏家庄不造反,可保苏家庄平安。
岳飞的事情,以后会有说法,现在不要着急。
当初风大山在兵部大堂上说,苏家庄的模式可以在其他地方运作,让苏家庄安排人,到临安府、建康府开始建设新的工业区,由王府出资。
晚上,风大山召集了苏家庄的主要人物,商量去临安府建设工业区的事情,众人都说这是好事情,只有风大山心中觉得很不安。他远离临安府,就不会影响历史进程,但如果他去了临安府,那历史大势,就会失控的啊。
但如果不去,那么眼下这关,说不定就是血雨腥风。
一晚上他都在考虑这件事情,一直在分析利弊,第二天练功时,虚云见他有心事,就问道:“大山,你怎么行功不专注?这可是大忌。”
“真人,昨天有人邀请我们去临安府搞工业区,我在考虑是不是要过去。”风大山如实相告。
虚云想了一下,才说:“你不能去临安府,而是要远离临安府,你跟我来一下。”
说完带着风大山向走实验室走去。风大山感到奇怪,就跟着老道走,老道带着风大山,走到了实验室地下室的一个房间中,这个房间是老道专门问风大山要的,说方便研究道法。
当时风大山随口就答应了,后来也就忘记了,此时再看这间屋子,到处刻满了符文,很是奇怪。
“这屋子怎么这么多符文,这是起什么作用的?”
“我想跟你说几句话,只有在这里,兴许老道我不会被雷劈。”
风大山一听,奇怪地询问:“真人何出此言。”
虚云说:“我是道人,我擅长观人观山观天下,你的命格我却看不透。按理说,你应该已经死去了,但却又有黄气护体。你知道什么人有黄气吗?”
“黄气,是黄色的气吗?”
“在我们修道之人的眼中,一般普通人为白气萦绕,贵人有紫气护体,而黄气一般是帝王才有的气,黄气也代表司命中的正气。你居然有黄气护体,还日益增强,这说明你是有大气运的人,如果去了临安府,那里是京城,后果难料。”
“咦,我一个黄口小儿,还能够扰动天下,道长不要说笑了。”
“大山,大气运者,所有修道之人都不能够明指的,否则道心将会遭受雷劫,死无葬身之处。而且,天道是不可更改的。当年王莽篡汉建新朝,满世界追杀刘秀,他肯定是得到了修预言的练气士的预警。结果新朝天灾不断,昆阳一战,刘秀二万对王莽四十万精锐,在王莽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天降巨石助刘秀,使王莽军心大散,后而大败。”
虚云看了一眼风大山,见他听得认真,继续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圣主,他手下的修道之士那可是有真才学的,居然根据太白星屡现于白昼占出了女皇登基预兆,还有练气士看透天机,传出“唐朝三代之后,女主武王取代李氏据有天下”的预言。唐太宗那可是杀了个人头滚滚,连大将李君羡因为小名“五娘子”,官职是左武将军,封号叫武连县公,属县在武安县,皆有“武”字,李世民找了个借口,把他全家都杀了。但后来,李姓皇族,差点被武皇帝屠了个干净。这就是违抗天意的后果。”
“天命不可违,这是所有修天命之人的共识。”虚云总结。
风大山其实在听到虚云说他是短命之相时,就吃了一惊;但他听到自己有黄气护身时,反而不惊讶。自己是穿越者,没有点特别,那还玩什么东西啊。
“那真人,你是说我有黄气护体,那是不是能当皇帝?”
“不是,大气运者不一定都要当帝王,你的黄气非常奇怪,如果不是我与你亲近,几乎看不出来,我可是观察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从你的紫气之中,发现一丝黄气。在一般修行之人眼中,你只有紫气,而且是蛇命。”
“蛇命?那又是什么?”
“刘邦斩白蛇而成事,他自称黄龙,而斩的白蛇,为白龙。龙和蛇,是可以转换的,上古时代,你风氏祖先就是蛇母。”
“蛇母?”
“就是女娲娘娘。”
“啊,我风氏的祖先是女娲!”
“你不知道?在上古传说之中,蛇可是正神。”
风大山想了一下,他在回想穿越时那个蛇身人脸的美女蛇,称自己为她的后代。
“那我该怎么做?”
“你内气修为本来就快要达到通天地的地步了,老道我正好想要带你去五龙观,观里还有几件法器,可以助你度心劫。至于去临安府,你安排几个人去就行了呗。我见苏东来和苏元镜都不错,可以让他们带些人去。”
风大山这时才知道自己小看老道了,这老道道行深着呢,有道法、还有政治头脑,如果不是老了点,可是最好的军师人选。苏家庄现在风氏的人话语权越来越重,尤其是苏运不在的时候。现在把苏东来和苏元镜再安排走,那基本事务都是风氏说了算。自己恰好需要这个话语权。
两人不由对笑了起来。
翌日,风容辉带着苏元镜和风大山,拜访了林侍郎,双方在一番友好的谈话之中,风容辉代表苏家庄,决定由苏元镜去京城进行工业区的建设实施,苏家庄将逐渐安排技术人员过去。
林侍郎表示王爷喜欢年轻人,希望风大山过去。
风容辉称风大山是武学奇才,快要度通天地的心劫生死关,需要去武当山五龙观度劫。
林侍郎不相信十多岁的少年居然能够度劫,找了他身边的内气高手过来,确认风大山的确已经督脉通达,真的快要度劫了,这才欣然同意苏家庄的提议。在谈话中,众人明显感觉到林侍郎对苏家庄知之甚深。
至于合作的方式,苏家庄根本没有提,林侍郎也没有提。大家都知道以后王爷怎么安排就怎么做,主动权不在苏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