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天赋大地掌控不用提,马鸣将天赋锐金之力提升到了十层不说,还领悟了初层奥义。

天赋的初层奥义同样有两个效果,一个是加80点体魄,另一个是磁力。

磁力:让你掌握磁场的引力和斥力,继而能够对金属进行一定的干扰,控制等,磁力效果强弱视自身体魄强弱而定(作用范围=当前层数×10米)。

李彬阳在各种状态全开,暴起发难之际,本来能够将五位受伤的近战护法尽数斩杀掉,就是因为马鸣加入了战斗,用出磁力对李彬阳的武器进行干扰和控制,才让李彬阳没有尽全功。

这还是在马鸣体魄属性不如李彬阳的情况下,若是他的体魄属性比李彬阳强,掌控的磁力更具有效果,李彬阳顶多能杀掉一个,另外四个一个也杀不掉,甚至连重伤都做不到。

少了近战的阻拦和干扰,在各方面都和李彬阳有一定差距的马鸣自然坚持不了太久,他很快就被李彬阳追上一刀斩死,至于魂护法黄尚,肯定死得更早。

普通副本已通关,是/否结算奖励?若选是,则消耗一次进入副本次数;若选否,则将当前副本进度并入到困难副本中,继续闯关,且通关后,和困难副本一起结算奖励。

“竟然超过了10分钟,还不错!”在李彬阳的自言自语声中,副本闯关继续。

轰隆一声巨响,圆形平台的地板突然消失不见,一个垂直向下,毫无阻挡的通道随之出现。通道虽然有两三百米深,但是在重力影响下垂直掉落的李彬阳一点也不慌张,谁让这样的高度根本不足以把他摔死,顶多让他受点小伤。

通道下面是一个巨大的石室,本已经做好防御格挡准备的李彬阳并没有受到任何的攻击,他环顾一圈,看到了许多山贼尸体和傀儡残骸。

有了简单副本的开场经历,李彬阳自然以为躺在地上的山贼尸体又要诈尸,结果等他把三十多个发光的傀儡残骸全部捡起来后,一个诈尸的山贼也没有出现。

“原来不诈尸了,改成欺诈了!”李彬阳自嘲一笑,看向了石室左右两侧墙壁上的两扇大门。两扇大门看起来完全一样,他不知道该选哪一扇,其中有没有什么讲究,直接按照男左女右的选择方式,一脚踹开了左侧大门。

左侧大门后面是一个略显阴暗狭窄,弯弯曲曲的地道,李彬阳踏入其中,不时有丧门钉,飞蝗石,梅花镖等各种暗器从地道的上下左右飞出,袭击李彬阳。

即便是山贼护法都可以躲避或者挡住各种暗器,李彬阳自然更加不在话下,甚至他都不需要刻意躲避或者格挡,只凭速度就能够将其甩掉。

等到李彬阳快要走到通道出口时,一根根强劲的箭矢突然迎面向他射来。

“终于出现特殊喽啰了?”感受到箭矢的威力,李彬阳虽然依旧不放在眼里,但是也不敢太大意,他在挡下箭矢的同时,也走出通道,进入到了一个石室中。

石室不高不大,里面整齐站立着六排五十一位山贼,其中前三排山贼身穿厚重的全身金属铠甲,手持长枪;中二排是二十位体表有血色花纹的弓箭手,最后排是手持长枪假寐的枪长老。

除了最后一排有足够的空隙以外,前五排几乎没有什么空隙,尤其是铠甲枪贼组成的前三排。

看到山贼们组成似模似样的军阵,李彬阳只是微微惊讶了一下,就开启了杀戮模式。

重装长枪山贼同样不是普通喽啰,是有着残缺灵相,体魄上限达到30点的三阶中段特殊喽啰。可惜喽啰再怎么特殊,再有好的武器装备武装,再有强的军阵加持,也只是喽啰。

在李彬阳开杀的时候,石室顶板和墙壁上还时不时的飞出暗器射向他,暗器伤是伤不到他,却能够给他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减慢他的杀戮速度。

等到李彬阳将三排重甲山贼杀得只剩下小半排,弓箭手去了一半之际,假寐的枪长老这才加入了战斗中。

枪长老的实力不比穿了套装的弓长老强,甚至更弱,他自然挡不了李彬阳几招,哪怕李彬阳已经不在巅峰状态。

石室中的山贼尽亡后,枪长老的尸体上出现了一个任务物品提示,李彬阳稍微对他的尸体进行一番搜索,便找到了一把散发着淡淡白光的奇特钥匙。

石室中没有通往其他地方的大门,也没有可供插入的钥匙孔,李彬阳只得原路返回去,开启右侧的大门。

一如既往的踹门而入,李彬阳进入到了一个宽敞笔直的通道,通道中错落有致的站立着一个个手持刀,剑,枪,弓等各类武器的人形石像。他走在其中,接近任何一个人形石像,都会受到攻击。

人形石像又不是傀儡,不会出任务物品,李彬阳自然懒得和它们一般见识,能躲就躲,不能躲就挡,尽量以最快的速度通过。

等李彬阳走出通道,便进入到了一个摆放着许多人形石像的宽广大厅中,迎接他的依旧是一根根强劲的箭矢。箭矢自是被他轻易挡下,一个个人形石像又紧跟着攻向了他。

向李彬阳射箭的是躲在人形石像后面的山贼弓手,等人形石像攻过来的时候,又有山贼刀手从人形石像后面冒出来,企图偷袭李彬阳。

人形石像非常坚硬,虽然李彬阳早前在通道中以躲闪和抵挡为主,但是也攻击过人形石像,发现他得两三招才能破坏掉一个。他在通道中不愿意和人形石像一般见识,这同样是一个原因。

山贼刀手和弓手们自以为站在人形石像后面就可以高枕无忧,可惜李彬阳会瞬闪,他轻而易举的从人形石像包围圈中闪出,直接来到了刀手和弓手的身后,对他们展开无情的杀戮。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