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地谷位于大岷十四道之一的更古道,原名叫什么已被人忘记,只是孟繁星在此坐地望天之后天下便只记住“坐地谷”这个名字了,其原本为一座百丈深的幽谷,孟繁星来此之后,这个山谷便每年升高一丈,孟繁星在此八甲子,近五百年,这坐地谷也成了一座高四百丈的山峰,天人手段,改天换地,真是匪夷所思。
秦九重要从大黎京州前往大岷更古道,有两条路,一是从京州去往西北的雄州,再入大岷,另一个便是从京州往北去肃州,再入大岷。前者是秦九重回家时走的路,没有新意了,所以秦九重选择一路北去。
肃州衡立城的观海谢家是当地有名的大儒之家,观海便是谢家书阁之名,取自观阅书海之意。
谢家两百年诗书传家,观海书阁不拒一人,任你是贩夫走卒,还是官家大儒,皆可进入看书,而且还必须不可打扰别人看书。曾有当朝丞相来此观书,谢家仍是拒绝为丞相一人封楼,当得起白崖书院所赠的“大气魄”三字,而受其恩惠,近二百年来,衡立城所出进士可占整个肃州的二分之一,算是真正的惠及一州。
现任谢家掌家之人是一名女子,名为薛真意,是前任谢家家主的遗孀,谢家家主早逝,留下一对儿女,不过都不过十一二岁。
谢家二百年来著书藏数,建成七座观海阁,每座观海阁皆藏书数千,其中更是不乏有一些孤本、珍本,其中那座最大的观海阁之中据说藏书九千九百九十九册,不愧有书海之名。
秦九重与白初见同乘一匹,一路北来,见识人间山河,期间理所当然的白初见没有过一次刺杀,以她五年的心思谋划,白初见自然不会如此简单的动手,期间秦九重故意露出了几次破绽,白初见仍是没有动手,秦九重也是乐在其中,既然你不动手,那么我占一点点便宜你也别见怪。
对于这样有大大有名的观海楼,途径此地的秦九重自然要去见识一下,于是便带着白初见走进了一座观海楼。
观海阁不拒一人,有教无类,但是当秦九重与白初见两人来到这时,看到阁中之人并不多,而且看书之人多是身着长衫,一看就像是读书人,想来是即便谢家不拘一格,但真正来此常看书的还多是那些衣食无忧的读书人啊,即便真有那求学心切布衣,也得先填饱肚子再说。
秦九重对于儒家学说并不感兴趣,在轩辕武地期间倒是读了不少三教之外的野史杂谈,观海楼中便只是走马观花的游览书架,这里的书确实挺多,比自己家的书楼多不少啊。
秦九重转头看向白初见,她却在此看的津津有味,对于白初见爱看书秦九重还是知道的,自从搬进秦家之后,白初见不是在自己的房中,便是去秦家的书楼借书来看,这当然是秦九重准许的,否则白初见一个外人连书楼的梦都进不去。
秦九重看着白初见看的有些入迷,便也不打扰,只是来到窗口处看着楼下来来来往往的行人。
直到好几个时辰过去,白初见来到了秦九重的身后。
“如何,看的可好”秦九重头也不回的问道。
“谢家出了问题”
“你看出了什么”
“我曾在一本书上看过,谢家这座观海楼藏书六千八百册,其中孤本七十二,但是现在,明显没有那么多。”
“理由不够”
“太多新书了,其中有一些没有资格放在这里”
“嗯,确实,不过不管我们的事,若是还想看这里的书,我们可以待几天,若是不看了,我们便走吧。”
白初见并未作答,只是看着秦九重的背影
“怎么,还真当我是行侠仗义的大侠啊,我可是吃够了行侠仗义的苦头了”
一时之间白初见居然对这个仇人有了一丝的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