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现在场中的情况却是二人占据下风,沈毅的招式倒是逐渐变得法度严谨起来,不过这时沈毅武学特点已经发生了变化,手上功夫多用来格挡和运用些许虚招,主要进攻的是腿法,即使手上有进攻的时候,也多使用手肘和关节,拳掌多用来卸力。虽是以腿法为主攻,但沈毅毕竟不是什么腿法名家,依旧保持着腿不过膝的传统,虽然高腿很帅,但如果不是力量,速度,技巧全面压制对方的情况下最好不要用。即使碰见实战中适合出高腿的时候,那实际上也是弄险,类似于南方拳系中的无影脚,更多的是战术层面的运用,而不宜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技能来对练。
过了片刻二人被沈毅一腿扫中下盘,因没有专门学过步法和桩功,便立刻败下阵来。沈毅没传二人步法与桩功也是存了几分私心,毕竟这算是车门真正的真传了,沈毅传了二人形意拳练法便觉得有些对不住车老前辈,其他的便不能传出了。
这段时间沈毅武功有了不少进步,但一和李群对比,就感觉还有不少差距,那日虽然是被四人围攻,但沈毅隐隐觉得,当日的自己面对李群只有手持长枪正面单对单才有胜算,这还要建立在李群不会使兵器的前提下,也就是说以那日的情况,即使单对单,沈毅任然很有可能被李群空手入白刃,这样一想,其中的武功差距就大到没边了,所以即使是现在沈毅依旧信心不足。
关于数月前那场生死之战,事后沈毅也复盘过那日的战斗情况,抛去李群的武功不谈,在战术上也是被人智商压制了,那伙人首先分析出沈毅善使长枪,于是在队伍中安排一个使长枪的高手用以命搏命的方式牵制沈毅,再让那个使剑的攻击沈毅的要害,这两人虽是同时出手,但持长枪者借兵器之利必定先至,这意味着沈毅在被偷袭的情况下不能先解决那个四人之中危险性较小的剑手。
当然其中也与沈毅江湖经验不足,直到一丈左右才发现二人有关,若是在三丈的极限距离就发现,也许能争到这个极为重要的先手。不过沈毅也是大意了,或者说有些刻意回避了,在如今这个时代,对于官府而言,火器才是主流,沈毅虽然一直明白这一点,但直到这次挨了这一发弹丸才有深刻体会。也得亏是那四人应该是打算优先活捉沈毅,不然七八丈的距离,虽然如今的火器精度不高,但在这个范围里只要稍加训练基本上能指哪儿打哪儿。
如果说以上三人的围捕已经算是一个标准答案了,那李群的最后几招擒拿简直是谨慎过了头。按沈毅推测,李群此人应该事先在一处位置较高便于观测的地点进行指挥,四人彼此之间沟通的方式应该是事先那声尖啸,应该是李群此人在观察位发现了沈毅当时动作不对劲,而且尖啸当时是从沈毅后方传来,因此可以排除开枪的那个黑脸汉子。也对,类似于现代狙击手,潜伏和隐蔽一直是核心。其实在三人围攻的情况下,沈毅身中一枪,本来以一对二就要险中求胜,对面二人只要稳扎稳打受伤的沈毅自然会先一步力尽,更不用说还有一个远程火力,二人只要牵扯片刻,沈毅一旦再中一枪,这场基本上战斗就宣告结束了,无非就是多花几分钟的时间。可这李群一方面是艺高人胆大,另一方面真的是过于谨慎了,连着几分钟多不愿意多等,碰上这等对手,沈毅也是无语。
不过说他谨慎,又有些不对劲,毕竟活捉目标之后的运输也是极为重要,但当时看这人的架势似乎有些放松了,又隐隐有些违和之感。最后帮中之人出手,李群这人似乎也完全没有预案,这也有几分怪异,毕竟以官府中人的情报网,要查帮会中人的底细其实不难,更不用说沈毅一到湘潭就被打上了帮会的标签。此时湖南巡抚俞廉三可是个狠角色,初上任时便镇压了多地爆发的起义,会党这样不安定的分子自然被重点照顾。可这李群抓一个会党中人,而且还是在湘潭这个回龙山老大的发家之地,正常人都知道人若是抓到了官府要借此大做文章,可这伙人居然没做好大规模冲突的准备,若单单只是弄险抓人,感觉上倒像一步闲棋。
心里有不少东西想不通,眼下又不认识帮中高层管理,总觉得心有惴惴。索性只能专心练武,不过摸了摸胸口的枪伤,沈毅不禁有些动摇了,这练武意义何在。且不说后世武术完全沦为一种观赏性运动,就说如今兵击之法衰微,拳法虽然看起来比前代兴盛不少,但已经完全变成了一种竞技游戏,虽然这游戏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有伤亡,但终究只是个游戏,和西方相比,远的类似于斗兽场或者角斗场,近的类似于擂台拳击,乃至于后世的终极格斗冠军赛,都只是一场游戏而已。虽然这些游戏有时候会被附上战争的含义,比如通过擂台决斗解决两方之间的恩怨,但仍然改变不了武术已经从一种战争工具演变为一个游戏项目的事实。
沈毅如今学武,只是找不到更高效的杀伤性手段的情况下做出的权宜之计,当年若是有一把手枪,沈毅还练个毛线的武术啊,现在见识到火器,也不知还能做多久鸵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