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34;解决了?"余昼回头看向车厢。

“差不多,你可以上来了。”

“可是我们的马没了。”

“走路,最近的城池大概是半天脚程,很快就到。”刘平运从车上跳下来。

“现在算是正式踏入江湖了吧。”余昼试探性问道。

“嗯,所以我需要给你扩充下关于江湖的知识。”

“说来听听。”

“天下四品境界,承顺为下,转终为上,再之上就是仙列,那个不是凡人讨论的事情。寻常人习武,承顺即是终点,资质天骄,转终才是终点,里面虽分为小境界,但是差距并不大,甚至有跨大境界击杀的事件存在,不用怀疑。人们将武力强弱,各大高手比拼的结果进行整合,由大津王朝进行排列,出现了鹤立榜,总榜十八名,纵揽天下十八高手,不仅是对实力的认可,还有激励年轻后辈积极向上的意图。”

“榜上都有谁?”

“我还没讲呢,别急。鹤立榜榜首,乃是天下武力最强之人,与他人百战百胜。目前是位于大津南部,也是各个门派聚集的城池——百胜城。他的名字你肯定从书籍,酒馆茶馆的传闻里听到过,不过几乎没什么人见到过,单姓洛,名天纵。此人具体境界未知,不过之前有终品万生的人找他比武,被打的屁滚尿流,想必实在终品鸿蒙巅峰。”

“想挑战。”

“你什么实力?你去挑战,他一放内力,你就被震碎了,怎么挑战?”

“总得试试。”

“算了,不跟你扯皮。第二名,用剑的好手,不过挺有特色,喜欢用断剑,别人铸剑都要求完整,他只要一半,剩余一半靠自己的内力填充,所以别看剑只有一半,他想捅多远就捅多远。此人不在百胜城,其实榜上有名的人物基本不会聚在一块,毕竟一靠近就要切磋,实在心烦。大津偏东,有点靠近临东,所以我们那能听到他最多的消息。名为王绍元,江湖人称,断剑神。”

“下一位呢?”

“第三名,一样是用剑,而且用双剑,两柄双剑一模一样,但是一旦挥舞起来,遍地都是尸体。与他对阵,他平时只出一柄剑,能逼出第二柄剑,他也认可你的实力了。此人在哪不知,最后一次看见他是和洛天纵切磋,失败后一脚踏一剑,双剑齐驱飞往北方蛮荒之地,姑且算作是北荒的常客。名为谢长材。”

刘平运握住腰间的骆驼皮袋,向口中灌了茶,接着说道:“第四名,不用剑,这是我很崇拜的对象,我不喜欢江湖只仗剑所以他很符合我的性格。他用的最多的是伞,铁伞,不过有知情人士透露,凭此人内力,就算是竹节油纸伞,一样能够打遍天下。当然,还有一种说法,他的伞上有妖邪附体,令其无法使用其他兵器,所以每日与妖伞作伴,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伞面上有十多只眼,这个当然只是传说,不过也可以证明实力之强。名为李宜年。”

“还有呢?”

“第五名是两人并列,因为教派不同实力相近,难以区分,所以就放一块。天下主流教派一佛教一道教,天子信佛居多,毕竟前些年遣人去西域寻大师,京城内寺庙里供奉的也都是佛像,当然这不代表道教不受重视,大津内两座山香火一样旺得很。一曰华光山一曰卧虎山。这两人佛教那名叫杜志诚,道教的那名叫赵光华。”

“后面呢?”

“忘了。你就记这前五名够了,后面的遇到了再跟你讲解。”

“再讲讲别的?”

“至器榜,罗列天下十大神兵。”

“都有些什么?”

“榜首是大津京都内皇兵阁所藏之剑,历代天子所配之剑,无名,因为怕忌讳,所以不命名,不过你有生之年能见到一次,你就会记住这柄剑的外貌一辈子。第二名是洛天纵所用兵器,千里棍,用寒铁打造,重八百斤,据说他一棍能定海。”

“像传说里那样的定海神针?”

“差不多吧。第三名是断剑神王绍元佩剑,名二尺,是柄断剑,而且很短。第四名则是谢长材的专属双刀,一曰百叶一曰千花,听起来挺诗意的是不是?其实谢长材从未读过书,所以他根本不懂这么美的名字的含义,每次剑口舔血的时候可渗人了。第五名是杜志诚的青铜禅杖,也是无名,这是在古墓里的青铜古佛手中所得。第六名是赵光华的剑,但是他从不用,每天擦拭一遍就算数,这个怪癖人尽皆知,因为曾经有人找他踢馆,他随意捡起一根树枝就将那人打的在山上半年不能起床。然后陆续有人踢馆,赵光华从不用自己的佩剑,皆是随手捡起树枝一击点到为止,大家渐渐发现这个特点,所以天下无人不知。至于佩剑名字,最开始是有的,但是被他树枝剑仙的名号盖过去了。”

“这就是所谓的深藏不露吗?”

“那还差得远。剩下四把的拥有者不一定在榜上了,第七名是前人界最强剑仙肖浅所用佩剑,造型极致朴素,跟他响当当的大名无法匹配,毕竟此人境界曾经触及到神游太虚的门槛,一人独自鏖战六名老一辈强者立于不败之地。剑身通体发绿,像翠竹,但是绿中透白又给人一种玉石翡翠的感觉,剑穗挂着一根蜡烛,据说他练剑时会点燃蜡烛,几个时辰下来蜡烛的火苗仍然不会熄灭。剑出炉就有名字,但是肖浅也很质朴,他不要这些虚名,所以就在剑柄刻了一个字‘律’”

刘平运掏出水壶抿一小口,继续说道:“第八名是一柄斧头,目前没有主人,藏于皇兵阁内,据说先帝打仗时,曾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士兵,身材魁梧,双眼炯炯有神,像是要射出闪电,就如同神明一般,提着这柄斧头冲进人堆中,最后一人杀了三万人大军,消失不见。这斧头就被藏于皇兵阁当做镇国至宝,用来保护国家减少外敌入侵。第九名和第十名都出自于同一处剑炉,是位于北荒的冰窟,目前主人未知,第九名是一柄大剑,而且内含机关术,藏有十余柄短剑,第十名是长枪,具体未知,况且江湖上没有多少用长枪的人。”

“那这些神兵其实也没什么过人之处,大部分都是因为它的主人有着不俗的成就才勉强沾光的吧。”

“我早就料到你也发现这点,其实这个榜做出来本身就颇具争议,其实也是朝廷要求的,不然很难让鹤立榜具有一定的震慑力。自古以来都是兵器选人,而不是人选兵器,真正的神兵而是那些与天地共生,无主无出处的存在。所以朝廷后面有新做榜,永不更换只会增加的真正的神兵榜,不分排名,只论神兵。不过实在太累了,下次有空说吧。”

在两人正式踏入大津境内,就仿佛触及了地底下的蛛网,一时间大部分宗门都接到消息,纷纷派人迎接。

“禀报师尊,余昼进入大津境内了,要不要去把他请过来?”一名穿着夜行服的弟子说道。

“不用请,他自己会决定该去哪的,不过还是有人喜欢搞些小动作,你应该多放几个心眼在那些人身上才对。”

“弟子得令!”

卫宿郡内,余昼和刘平运来不及感叹大津的风土人情,就被猝不及防的危险袭击,其实只有刘平运危险,余昼则是被无视。

“小子,敢接下我这一剑吗?”一位中年男子提剑伫立在刘平运面前。

“我不会武功,他会。”刘平运指了指余昼。

男子面无神色,继续开口道:“我没看错,只有你会武功,他甚至连一丝丝内力都没有。”

刘平运知道自己逃不掉这一劫,对方既然能看穿他们的经脉,那么境界自然不俗。正打算露两手给余昼时,余昼自己拔剑挡在身前,目光坚决地对着男子。

“没武功也凑上来?找死?”男子周遭开始散发冷冽的气息,像一道道箭矢刺进心头。

“那可要看看是谁找死了。”余昼拔出永夜。

一弹指,男子的剑直接打飞永夜,接着一击顶膝踢飞余昼。余昼捡起永夜继续冲上前,再次被踹飞。

男子见余昼十分难缠,手指摩挲剑刃,剑刃覆霜,寒气肆意,剑气被寒气取代,换来的只有更强的杀伤力。剑明明离地几寸,地面上却布满纤细的霜纹,小水洼甚至结成冰球。

“冻。”

时间都像是被静止一般,寒气转为霜雪纷飞的风暴,从男子背后袭来,刘平运和余昼犹如在大雪原里接受严冬的洗礼。两人双脚冻成冰柱,头发眉毛花白,余昼掉落的剑甚至与地面融为一体,变成雪原中的一个冰疙瘩。

“会武功的那位,再不出手,两条命被我收下了。”男子剑指刘平运。

“真烦,跟高境界的人打,哪有胜算?”刘平运小声嘀咕。

刘平运手探向腰带末端的铁扇,握住,展开,几枚细长的银针飞射而出。男子挥剑挡住,银针落地,刘平运不见踪影,只觉得背后一阵发凉。又是几枚银针飞来,男子剑点地面,腾空长出一段冰锥,弹开银针,刺往银针飞来的源头。没有期待中的惨叫,男子也知道对方不是善茬,这点攻击只是试探。

接下来一炷香的时间内都是三枚银针从四个方位飞来,每次的位置都有微调,不过男子看不出这点门道。刘平运十分清楚对方的穴位,照着这些穴位扎针,只需一针,便可以拖上一段时间,逃跑还是够的。

他们所在的街道已经清空,安全距离内的人群密密麻麻,有些是来观看对战的侠客,有些则是凑热闹的百姓。

余昼此时身体已经冻到胸口处,再不出来恐怕生死难料,无奈的是他没有内力,运功化冰简直是天方夜谈。气得他直磨牙,手被冻住了连腰间的四海都拔不出来,否则还能有一战之力。

“雕虫小技,等你把银针用完看你拿什么跟我打?”

“报上你的境界,方便我对症下药。”刘平运隔空喊话。

“天阙境。”

“靠!”刘平运在心中咒骂,他一个观星有些不切实际了,本以为是功法导致的寒气,结果本人内力就能致此。

“不说话了?需不需要知道我的名号,让你们死的光荣点。”

“去你的!”刘平运直接抛出十枚银针,这是他所有存货,如果不中,那么只能拼个鱼死网破。

男子轻松接下银针,撩起头发,狂风四起,风雪愈来愈大,一声爆响,剑尖停在刘平运面门上,没控制好的剑气使得刘平运的脑门渗出血丝。

“闭上眼睛,我杀你还痛快些。”

刘平运只恨没有继续练武,现在这个境界什么都干不了。下定决心的他举起铁扇,双腿分开利用平整的地面向前滑去,一个转身用尽最后的力气将铁扇敲打在男子的脖颈处。然后弹飞在雪中,晕阙过去。

男子脖颈处的冰渣掉落在地上,出现了一块青紫色的淤伤,喃喃道:“有点意思,看来我没看错,此人内力雄厚,是块好料。”

他看向远处冻僵的余昼,摇头不语。解除了冰障后,轻功跃上屋顶,离开街道,只留下愣神的人群和大败的两人。(未完待续)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