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那时的白沟市场是一个三县交界的地方,之所以会在这里形成小商品市场,据有些当地人所讲,之前这些做小生意的属于资本主义尾巴,这些小商贩只能在三县交界处游走,躲避割资本主义尾巴,也是为了躲避税费,久而久之就在交界的地方自发形成一个小市场,之后再赶上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明确和大发展,白沟市场正式迎来的大发展,终于上了台面打出了名气。

当思聪那时拉着行李箱(带着换洗的衣服,他打算深入考察,寻找商机)到白沟的时候,只有中心区域有一片两三层的市场区,周边都是大面积的民房和彩钢房。因为是大年初一,店铺基本上都处于关门状态,不过店铺门口都有放鞭炮和烟花痕迹,看门口堆着烟花爆竹纸屑,应该是今年生意很好,这些小个体户门都赚到钱了。

这边市场主要以批发售卖箱包、服装为主,到处都是这种店,思聪转了一圈,发现个别店铺的门是开着,有些在忙着发货,有些聚在一起打牌。

看着这种情景,思聪有点后悔这个时间点来了,人家都关门歇业了,没有几家店可以逛。在他游荡的时候,思聪突然发现有一个有个拉杆箱的品牌特别熟悉,低头看了一下自己手中的拉杆箱,果然就是同一个品牌。

想着这个拉杆箱当时掉了一个轮子,害学成扛了一路,思聪本打算去找这个厂家说道说道去,结果人家是关门的。关门了也没有关系,思聪记下了门口招牌上老板的电话,准备充好话费后去骚扰一下他。

转来转去,即便是到几家没关门的店里看人,人家也是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思聪,介绍商品也是漫不经心,因为他们这些人一看思聪是个学生模样,手里还拉着当地三流土特产—拉杆箱,就知道这思聪这家伙纯粹是看新鲜的,不是来做生意的。

虽然是这样,思聪还是厚着脸皮,把能逛的店都逛了,并且问人家要了名片,还强行给人家画饼“以后可能回来进货的”,有些店家愿意陪思聪走走过场,有些店家直接连名片都不愿意给思聪。

其中有一个营业员的态度是相当恶劣,一看思聪进来这个样子,直接都愿意接待他。思聪硬着脸皮,问了几个商品,这个售货员有一搭没一搭的介绍了一下,还偷偷的用白眼翻思聪。

这下把思聪给惹火了,他虽然知道这个营业员大年初一加班不容易,但也不能这样的,进门的都是客对不对嘛,不要说顾客是上帝,但起码人和人只见的礼貌是要讲的吧。这个售货员真把自己当成以前供销社的售货员了,只要做到“严禁打骂顾客”就行了吗?

于是,思聪偏偏就赖着不走,继续在那边问东问西,这个女营业员终于忍不住了,还是突破了上面所说的那个“严禁”,她柳叶眉倒竖,呵斥道:“赶紧滚,我可没心情陪你,你再捣乱的话,我要关门了。”

思聪看着这个营业员愤怒的样子,心里想穷人何苦看不起穷人,穷人何苦为难穷人,难道底层的人最喜欢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伤害同一个阶层的人吗?

虽然营业员这个样子,但思聪并没有愤怒,他反而用一种同情的眼光盯着他,并且慢悠悠的往外走。当然这也是对那个女营业员莫大的伤害,真是罪过啊。

女营业员终于忍不住了,她抄起了放在旁边的扫把,眼看要冲过来打思聪,思聪一看果然要打顾客了,于是拉着行李箱撒腿跑出了门店,但他远远回头看的时候,那个女营业员还在挥舞着扫把叫骂。

没办法,思聪只好又去其他区域撞撞有没有开门的店。到了服装区域,思聪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一家开门的羽绒服店,店里有四五个大人在打麻将,思聪还是硬着头皮进去了,说是自己要看羽绒服。店主打量了一眼思聪,便叫在旁边看书的女儿给思聪介绍。

这个小姑娘眉目清秀,薄薄的眼镜,一副邻家妹妹的样子。思聪看了很亲切,在她细心的介绍下,思聪很快对羽绒服批发的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反正要便宜的羽绒服来这里就对了,不仅当年的流行款、山寨款,还可以小批量定制,面料和填充物都可以随意选择。思聪听这位小妹妹介绍很清晰,便问她高几了,小姑娘回答说自己高三了。果然读过书的就是不一样,思聪笑着问道:“你成绩咋样啊,准备考哪个大学。”

小妹妹自信的说道:“我应该可以考个211,只要是京城的大学就行,离家近啊。”

思聪接着说道:“我现在就在北京读书,希望你能圆梦,到时请你吃饭啊。”

这时,小妹妹的爸爸突然插话了,他放下手中的麻将蹭一下到了思聪的面前。他警惕的打量着思聪,说道:“你什么时候进货啊,还是就零买几件。”

话都赶到这里,思聪咬咬牙,买了一件100块的中年女人羽绒服,反正款式是挺好看,也不知道里面填充的啥。小妹妹开心的帮思聪结了账,思聪在走之前,还是不忘给小妹妹偷偷花了饼,说什么后面回来批发的,后面小妹妹到北京了请她吃饭。

小妹妹甜甜的笑了笑,悄悄的在名片上写了自己的QQ号码,然后把名片给思聪。

思聪想做贼式的收下了,然后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在回去保定路上,思聪还是不是想起那个小妹妹甜甜的笑容,真是纯洁无瑕,更是想到了一句俗语“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后来,有个叫奶茶妹妹的突然火了,思聪看了这条新闻,莫名的想起了那个羽绒服店里的小妹妹。

可惜的是,不知道是因为那个年代互联网没有普及,还是因为小妹妹最好高考没有发挥好,反正思聪的加好友申请一直都没有通过。

回到保定后,因为大年初五旅行社就要上班了,所以思聪抓紧时间去逛了保定府的大街小巷,因为他知道,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既要去高楼大厦和名胜古迹,更要去胡同小巷。

胡同小巷里有美食,也会有神出鬼没的大爷大妈和世外高人。

一天早上,思聪美滋滋的吃了个早饭,摸着圆鼓鼓的肚子,他打算到附近的公园里消消食儿。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公园,思聪往亭子里一坐,太阳暖烘烘的照在了他身上,看着亭子下面的冰面和残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坦,思聪乐呵呵的说了句“心底无事天地宽,吃饱喝足活神仙”。

这时正好有个30多岁的人走过,他听到了思聪说这句话,停下了脚步。他对思聪说道:“小伙子你这两句话很有意味啊,你从哪里看到的。”

这个问话的人带着一副眼镜,国字脸,有点书呆子气,身上还穿着一件工装。

思聪被他这么一问,端立而坐,他准备显摆一下自己的文化,他说道:“第一句话是我根据前人的话改编的,第二句话是我自创的,有感而发嘛。大哥你怎么称呼啊。”

他回答道:“我叫魏远,平时也爱好文学,听到你刚才讲的,觉得很精彩,所以不好意思打扰了。”

思聪看人家这么谦虚,连忙摆摆手说道:“哪里哪里,我现在就一个学生,刚才是胡诌的。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看样子不像文化工作者啊。”

魏远笑道:“我只是爱好,哪里有这个本事吃那晚饭呢。我是保定长城汽车的车辆工程师。”

听到这个,思聪来了兴趣,他让魏源讲他们公司发展历程,之前思聪只听说过,看见过该公司造的皮卡还是很厉害的,今天竟然碰到公司的内部人,真是幸运。

魏远讲道,他们公司以前叫保定拖拉机厂,后来在他们魏老总的带领下,不断进步,现在已经站稳了皮卡市场,而且目前在向SUV进军,新产品刚刚出来不久。

思聪听到拖拉机厂的时候本来想笑的,但看到这位年轻的车辆工程师一脸严肃,他给憋回去了。后面讲到一步步如何做大,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的时候,思聪听的是津津有味,他觉得这个历程都可以拍一部电影了,真是给国产汽车争气啊。要知道那个时候,国产车就是劣质低档的代名词,一个个合资品牌都在国内市场横着走的,动不动要加价才能买到车。

思聪被魏远说的心潮澎湃,他向魏远提了一个请求,现在去新的SUV生产基地参观。没想到魏远答应了。之后,思聪上了魏远的车子,直接到了生产基地。看着一辆辆有点土气未消的SUV一步步被生产出来,那时的思聪心里在想这个叫哈弗的SUV能打开国产车的市场吗,会不会成为该公司倒闭的导火索,也不知道谁给这个车起了这么土不土洋不洋的名字,起名字的水平真是不行。

但是魏远确是信心十足,不断给思聪介绍车子的性能,但他还是有点遗憾的说道:“其他的都蛮好的,就是这辆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还是国外的,这真是我们的伤心处,也是我们大力努力的地方。”

思聪先是随便找找理由鼓励了他,当墙上“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的公司格言映入眼帘后,思聪便以此继续鼓励了他。

思聪说道:“”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句标语很是普通,没有一点点文采,但却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人生的价值在于进步,这句话里面有,怎样进步,每天进那么一点点就行,这就是方法和路径。怪不得你们公司起步寒微,却越做越大,你们公司的价值理念和方法路径都是对的啊!”

魏远被思聪这么一讲,一愣一愣的,他想了一会儿,说道:“你这个大学生别看年纪小,讲话还是有一套的,真是没白认识你这个朋友。你电话号码给我。”

在相互吹捧中,思聪和魏远告别了。

谁能想到呢,不久之后,就是那个哈弗H6长期霸占国内SUV销量第一名,力压一众合资品牌。这也许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精神之力吧。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