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

她很好看。

他奖学金拿不停。

一次体育课,他和她发生了第一次邂逅。

然后他喜欢上了她,但是跟人打交道这事,他真不太擅长,更何况追女孩儿,只能说,恒心和诚心之外,一窍不通。

他追她追了两年,中间还在一起一段时间,然而后来又分开,又继续追就是了

后来生日,他邀请她吃饭,说想给她庆祝。她同意了,还说带点酒。

他从导师那里要的酒,导师从某个酒厂亲自要的原酒,很香,我们也偶尔喝,不过不是很舍得喝。

他把剩下的全带去了,还买了个新酒壶。不知道为什么她想喝酒,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喝的。那天晚上他们在一起了,在外面一起住的宾馆,不过并没有发生关系。

总之他二次脱单了,他很开心。

去年同一天,她生日,也是他给过的,他精心订的餐,准备礼物,唱生日歌,她哭了,很感动,说父母之外,从来没有人如此这般在意过她,从来没有人这样给她过生日。

那时候他攻略成功,是一次脱单,只不过后来又发生了些事情,女孩儿从感动中醒来,感觉自己没有做好恋爱的准备,自己好像并没有很喜欢这个男孩,所以又分开了。

直到这次二次脱单。

脱单之后,我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好女怕缠郎”,“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个词紧随其后。

大学的一半时光,他都用来了追她,都用在了嘘寒问暖和念念不忘。

然而光阴不停,故事不完。

–––––––

交往后不久,她去南郊一处工地实习了。

我们学校在北郊。

其实他们爱好交集不多,人生轨迹交集也少,话题更少。

他只是喜欢她,想和她聊天,想陪着她,就像双方打着电话,哪怕不说话,他听着她的呼吸,就会心满意足、心神安宁。

可她很忙,更有自己想做的事,想追的剧,想走的路,想听的歌,想交的朋友。

他的消息得不到回复,一天到头只有寥寥数语。

她主动开口更是寥寥。

久则生怨,他怨她不理自己,甚至有些许愠怒。

“为什么我们明明是男女朋友,她却连话都不跟我说;为什么我这么倒霉,好不容易谈个恋爱,连人都见不着;为什么别人的校园恋爱,都是那么幸福。。。。”

-––––––––

我想起来我的初恋,我追的我女友,我表白时候,我女友说对我有一点好感,所以试试看。

只是大概过了两个月,我才从她的嘴里听到一句“我喜欢你”。

当时有点摸不着头脑,我寻思着,不应该早就喜欢我了吗?

后来才明白,我女友说的试试看,以及我们的交往,只是她对我有好感而已,和喜欢并不是等号。

–––––––––

继续说他和她。她被他的追求打动,但她那时候,应该还没有很喜欢他,顶多算是好感。

–––––––––

有一次跟一个朋友北风潇潇聊天,他说他有过类似的经历:

北风潇潇:

#

去年有个女孩子追我,说喜欢我,我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拒绝,我不喜欢她,但是她对我很好,我也怀揣着试试看的态度,想看看我会不会喜欢上她。

不久就到了寒假。

我的性格,有时候喜欢安静的思考一些东西,有时候就只是喜欢一个人发发呆,要么就是去一个人做点什么,打游戏、做饭、看电视,甚至自言自语。

唯独不喜欢抱着手机跟人聊天。就像是在抱着一个人工智能巴拉巴拉巴拉?手机聊天框,可不就是高级人工智能嘛。

应该不止我吧,估计是人之常情?

她每天都会发:

“你在做啥”

“吃饭了吗”

“哈哈哈哈,你看这个视频真好玩”

“你在做啥,陪我打会儿电话嘛”

“你怎么一天都不理我,每次都是我先找你”

。。。。。。。诸如此类

打游戏时候会弹出来消息,开车前要回复消息,做饭时候会听到震动,追动漫时候会被问“你在做啥”,一个人发呆时候会收到一连串“叮咚~”

以至于后来我不胜其烦,开始还会耐心解释,“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不喜欢网络聊天,所以不怎么看消息,你别在意,也不要这样天天找我了,要不然岂不是被我气死。”

她说,“可我就是喜欢你嘛,我就是想让你陪着我嘛,我有什么办法?”

好几个月的事了,忘了后来又说了什么,只记得当时吵了一架,当时心里只想问一句“你喜欢我,关我什么事?”

你喜欢我我就必须喜欢你吗?

你付出很多我就必须接受吗?

天底下没这样的道理。

你有错吗,你没错。

我有错吗,我也没错。

感情不讲对错。

我不想做的太绝,没有删她,也没有说那特别伤人的话。

但那一段时间,我觉得,应该消磨掉了我的大多数好感吧,甚至还有些讨厌。

#

这都是,叨扰的罪。

–––––––––

故事再回到他和她。

她一直不怎么太理自己,某一天晚上,他很生气,说了一句重话。

好像是,“你是我女朋友,凭什么不理我?”

她提了分手。

我觉得,不堪其扰和不胜其烦,应该占据了太多因素。

好女怕缠郎,是真。

不胜其烦,也是真。

––––––

近则生怨,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家人在你专心打游戏时候一直喊吃饭你都会生厌,何况这种依依不挠天天叨扰的呢。

人都有自己陶醉其中的事,都有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度过的时间,都有忙时。她陶醉时、想静静时、忙时,却必须脱出身来回复他消息,对她来说就是打扰;她没有及时出现回复他消息,在兴致冲冲的他心里,就会遗留下一点点埋怨,哪怕一点点,也抵挡不住时间的累积。

这是叨扰的罪。

–––––––

想了这么些事,后来想了想我姐、发小儿、好友。平时不怎么联系啊,但是一联系或者一见面,亲的仿佛上辈子都是一家人,谈天说地,先吹个牛皮,再打赏一段掌声。

念念不忘,很美。

不胜其扰,就不美了。

美与不美,只在一线。

美在何处?

美在距离,美在朦胧,美在镜花水月里,美在心心念念中,美在偶有绮念,美在悄上心头

美在

正值远游千万里

莫名心湖起涟漪

起心头

上眉头

唇角微勾

问问安否

我觉得异地的最好状态,就是:

相念两不忘,忍着话头当酒酿,他(她)的好,都在心上,得了闲,约个道场,线下或上,故事佐酒,酒香且扬,再来一场大醉酣畅。

––––––––

––––––––

––––––––

异地,就是考验两个人的感情有多深,以及,谁更深。假设我爱你10分,你爱我8分,每天消磨1分,那么大概八天之后,你对我的爱,就消磨殆尽了,而我还爱。

我是今年才懂得这个道理的。

说一说我的初恋。

三年前,我痴恋一个女孩子。

当时大学新生军训,我和她都是标兵,一起在第一排走,眼角余光总能瞥见她的侧颜。从那时候开始喜欢的她。

后来班级竞选班委,我又找到她,互相帮助拉票。我和她分别竞选上了团支书和学委。当班委的过程中,互相熟络了很多。

后来有一天晚上上完课,我不舍的离开教室,回到宿舍,总觉得心里有话想吐出口,就打开了聊天框,跟她说了一句:“在吗?”

“怎么了”

“我喜欢你”

“。。。其实我也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什么”

“我刚好对你有一丢丢好感”

然后我们在一起了,她说试试看。

只是大概两个月之后,一天晚上,在她宿舍楼下依依分别时候,她冷不丁说了句“我喜欢你”。

我当时没多想。只是后来再想,大概那时候,她才是刚刚正式喜欢上我吧,怪不得她之前,从没有说过类似的话。

不久之后过寒假。

我每天和她发消息,总想着和她多说一会儿,多处一会儿。当时我的爱好,很单一,偶尔追一追动漫,打打王者。而她是个标准的二次元,喜欢阴阳师,各种番剧;她当时还在学日语,然后记得当时还出了一款游戏叫《楚留香》。她很喜欢玩。我们的badend里面,爱好不同可能要负很大一部分责任,但这并不是我今天想说的主题。

我并没有融入她的世界。

她陶醉在自己的世界,悠然自得。

我每天和她发消息。

。。。。。。。

现在想来,那个寒假,为此应该消磨了不少她的好感。

很大一部分没追到、很大一部分分手,可能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不喜欢”,但是从观感普通、稍有好感到厌烦、不堪纠缠;从喜欢、有好感到不喜欢、没好感,中间那段心路历程,更是我所想要探究和思量的。

这只是叨扰的罪。不算其中各种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误会的罪;不算人心时移、见异思迁的罪,不算三观不同、爱好不同、没有话题、渐渐陌路的罪;不算一些决断、大小是非惹人不和的罪;不算生活方式、生活细节令人不满的罪;。。。。今天且不提。

爱情可以增厚,也会被消磨。不是10分8分和1分的加减法,却胜似加减法。

开学不久我们就大吵一架,虽然因素很多,但是寒假的消磨,一定负有一部分责任。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