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小高要求,我拿着地图寻找着目标地点。那是靠北部地区的边郊地带,那里有一所学校。按照计划,他现在毕业了以后就升入那里。同时,他要搬到那里去居住。不过这都是好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不过看不出原来你们家有钱搬这么远啊。”
“?”
“跟你爸爸有关吗?”
“不知道。”
........要去这个地方的话,今天太勉强了。到晚上都不一定能到那里。还是改天吧。比起这个,听说圣石那里又造了新东西,带他去看看吧。
...........
....................
音乐教室格局和美术教室一样,这一点极其死板。.....所有教室都是一样的。
.....响应老师的号召,最近一部分放假的日子我们也要来学校了,上半天课。内容类似于强化补习吧。......因为真的很不喜欢某些课,那些课程我放任自己考了些低分出来。
这种情境让我想起了以前暑假到学校上课的经历,还有一次暑假到某个机构上课的经历。说实话,我非常怀念这些上课经历。
.....倒不是说在校外遇见同学有什么感情,我对去那个地方以及从那里离开的时间,还有课程中间休息的时间非常怀念。.....我记得课程休息的时间,我每次都会离开教室,在那个机构里面寻找休息的地方。这件事情不得不说是我擅长的事情,观察一个建筑内部的各种地区。一个建筑摆在我的面前,就别想有死角。
上课的和放课的路途稍微有一点远,我在那路上总是清楚地记得是放假时间,不是严肃的上学时间。稍微有些压力,但是内心其实很轻松。一路上往往看着风景,心里还会哼歌。相较而言上学放学就沉重了。
.......来学校半天的现在,我刻意提前一段时间来。为的就是享受学校里没人的这段时间。说实话,比待在家里还自在。我大多时候都是坐在图书角发呆。
而今天,不知为何我走到了音乐教室,而且偷偷翻着别人的乐谱。.....这是一首歌曲,有旋律和歌词,我稍微想象了一下这个旋律,......是偏高的抒情旋律。不过更吸引我注意的是歌词,以一个旅行者的视角的抒情。
......水平不是特别高。不过情感很真挚。.....这个歌曲的制作者,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请教一下他他曾经旅游过的地方。.......
不知道那种知识对研究圣石和那段历史有没有帮助,但是我觉得这件事做比不做好。
.........
................
说实话,真有些怀念以前。那个时候在很多人中间时,我既不怎么相信自己的正确性,却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判断做事。
......我现在早已不会为了水平高于其他人而沾沾自喜。.....我的目标早就不是普通人了。
从山顶上的楼顶上望出去的天空没有遮挡,一望无际。除非无风的天气,在这样的高处总是风很大的。每个时节风的感觉不同罢了。现在的时节已经有了和煦的阳光,受其热量影响,春风也有些温暖。
记得小时候吹暖风时脸上有时候会有碰到头发的错觉。特别暖的风还会让我平静不下来。......现在长大了,自己已有不错的水平了,理应是摆出一副自信的样子了。但是........
那副样子跟小梦交流的话,无疑是主动和她拉开距离。她有时会像这样坐在楼顶,而我也是有时中的有时会待在她旁边。.....我和她交流时,一直想着我们共同经历的事情,从来没打算打开其他话题。
我以前的样子与她有些许不同。不知道的人总会认为我一直是一副冷酷的嘴脸。但是事实上,如果别人要将我拉进话题,家庭聚会上我也会偶尔顺着氛围开一句玩笑,同学之间开玩笑我也会奉陪一下。我并不是那么极端的冷酷,而是保持距离,保持低调。应该说,看上去是像在隐藏心事才对吧。
而她则是像犯了无法弥补的罪过一样,似乎随时准备接受别人的责骂。
“我还记得冬天的时候你们两个在这里聊天.....”
“.........”
“我偷听了。”
她拿起一块可以嚼很久的糖,吃了起来。以我们的关系,她不打算主动与我分享。所以我觉得以我们的关系,我可以坦白偷听的事情。
“那之后,我去找她,她看见我的第一眼,就.......”
“.......”
....她没有反应,甚至不知道在不在听。
“就把我当成了绑架犯。”
“所以她后来.....”
“是啊。不过她说了我是她见过的最淡定的绑匪了。这句话让我沾沾自喜了一段时间。”
“........”
“如果你绑架她,你会更淡定吧?”
“我绑架她,她都看不到我脸。”
“.....我在想,你现在把她绑回来,和你一起住........”
“不行。”
“是吗........”
我还是忍不住开玩笑。.....偶尔也说些严肃的话吧。
“我现在正在研究圣石。”
“恩......”
“前段时间,我被有关圣石的一段历史震撼到了。”
“......恩。”
“我希望你能明白的是,小梦,这个世上有一些世人都不明白的东西。”
“恩。”
“有一天大家都反对你的时候,......有可能是他们都错了。”
“............”
我其实很欣赏小梦的为人处世方式。我不想教她任何东西,她应该学会她喜欢学的。然后,用她现在的为人处世方式去做事,.....想必她会遇到困难吧。
——那真是再好不过。不需要教育了。
我至今遇到过的困难,要细数起来......其实有点记不清了。那些事情放到现在根本就不是困难,甚至还会有点不理解。.....我已经忘记了把别人都看得很高高在上的感觉了。我只知道确确实实,当年把每一个老师都看成高手,把每一个同学的优点和长处放大,对比自己。而且还经常放大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说实话,我很怀念当时的感觉,尤其是最好满足两个条件,我水平能力远高于别人,同时我的姿态又和普通人一样高,或者更低。这会给我一种具有满足感的平静感。
.....但是,我也有不肯改正的东西。我怎么也不肯像别人那样做题不动脑筋。同样我还有很多喜欢的事情,有些事情我也确实不该喜欢,但是我总是在打算改正之前产生一种没关系的感觉。
........没话说待在她身边,感觉非常奇怪。她可能也会产生排斥感。.....某些情况下,异性相斥。当然这种情况根本无视性别。因为我知道她想一个人待着。
其实我也想一个人待着。尤其是在家里,坐在地上看向窗外的天空。在学校里我抽空做这样的事,现在也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
.....................
“然后呢,那个教授给你讲了民族学吗?”
“.......唯独没有民族学。”
我一边回想着,一边跟明在逃棋教室下棋。
“民族学....感觉就没什么你会感兴趣的东西。”
“是啊。我觉得我感兴趣的你应该也感兴趣吧。”
“是什么?”
“我们现在物理学没有学到,有一个物理学分类思想,把万物分成动态物体和静态物体。”
“什么意思?”
“组成物体最小单位,那种微粒,”
“恩,”
“分别组成两种存在形式的物体,一种一般不会动,一种一直在运动。”
“..........”
“电,光,火,都是一直运动的。”
“哦......”
我瞄了一眼轮,她拿着茶杯,看着窗外。确认没有威胁以后,我转回头来继续说。
“关键的地方是,这些微粒组成那些物体,不是需要能量维持吗?”
“恩。”
“这些维持的能量,在暗层面相对应一种看不见的灵能。”
“?”
“应该用吸引来形容,比较妥当吧。是我们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
“我查阅过相关资料,当静态物体失去灵能后,它不会崩解,会重新吸引灵能。”
“等等等等,那是什么?”
“什么什么啊。”
“什么灵能,是什么东西?”
“..........什么啊。”
“不是,突然就告诉我世界上多了一个这种东西......”
“不是啊。这个东西原本就有啊。”
“所有物体都有?到处都是?”
“理论上来说吧。”
“.........”
他摸着额头思考了一段时间。此间我们早已不管棋局。
“而且金属的灵能很独特。”
“......组成不一样。”
“....然后是最关键的地方,”
“?”
“神经,可以控制电来控制灵能。”
说完,他就移开视线思考了起来。
“其实我还打算请教一些对人体最了解的人,一些关于人体的知识。”
我感觉自己对人体还没那么了解。对灵魂和大脑很了解了,但是对其他部位没那么了解。
“人体,”
我话没说完,一阵昆虫振翅撞玻璃的声音传了过来。看过去发现,是一只很大的东西飞进来了。它现在在玻璃上爬。
“那是......”
“胡蜂,有剧毒的。”
他看出来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那东西身体稍长,翅膀狭长,尾部是,......什么东西,看不清。我走近点去......
这么想着,我起身轻轻靠了过去。
“。”
轮看了我一眼,就在同时胡蜂飞起来了,飞到了轮的身边。她的反应是......
她很紧张,举着茶杯一动不动,看都没看胡蜂。它一度快要碰到她右臂,这让她那部分神经紧绷。......不知道是不是因此,它没有碰到过她。我也没敢说话。
“.......”
“。”
它又爬到了窗户上,她才放松下来,喝了一口茶。
“......能赶走吗?”
“你来跟它商量?”
“......”
我看向胡蜂,它尾部有条纹。说实话,没找到毒针。
“要跟学校商量装纱窗了。”
“为什么?”
“根据我的经验,它今后还会再来的。”
她这么说完,又喝了一口,然后看向窗外。
“我家里,每到春夏都会经常飞一只进来。不清楚是不是同一只。”
“你家里没纱窗吗?”
“窗户有问题。钻进来的。”
........这个经验之谈,我记下了。
.....都说蜜蜂蚂蚁这种东西走路释放信息素什么的东西。我其实是不信的。很多东西如果真的是因为所谓化学物质,人们早就为所欲为了。人身上的,虫子身上的.....
当我有两支笔,其中一支没碰过,另一支我拿来又是转笔又是写字的用了很久,那我当然是喜欢后面那支了。
——昆虫也有灵魂。
.........
.................
还在施工中的高楼,几幢楼的框架已经造好,另外还有其他地方的住房所没有的东西。那就是我此刻正望着的,每幢楼最高一层之间的连接平台。
位于圣石区新开发区的楼房,开价非常高。现在已经进入对客户开放的阶段,有购房意愿的话可以来参观。我和小高根本没有这个意愿,不过还是来参观了。说实话,这个连接平台我很憧憬,这真是最像天桥的设施了。不过它是平的。
据说这些楼房由名设计师设计而成。它们的排列也是有设计的,不过那个好像看不出来。现在的阶段,这些天桥装上了十分简单的防护措施,两排竹竿。它们甚至长短不一。
进入天桥的入口是比较宽敞的空间,什么都没有。不知道这里将来是造成什么东西。这片空地有很大的一个缺口,天桥就建在这中间。至于这片室内空地将来的样子,我第一反应是在这靠墙的部位,靠近天桥口,放置饮料机,或者类似的东西。或许还有其他的很有公众娱乐化的设施.......到那时候再来看看吧。
走在将要成为天桥的平台中间,我始终感觉天桥还是拱形的好。观赏性是其一,关键是拱形的很难塌。基本上不可能断裂。
然后,到了夜晚,四周暗下来的时候,站在拱形天桥的中间,看着远处,余光中尽是两幢楼外墙的灯光,吹着高处特有的强风。头顶有没有遮雨架无所谓。如果有会有很强的安全感,如果没有那就是......
?奇怪,想象了有遮雨架的样子之后,有点难以想象没有架子的样子。.......如果没有遮雨架,.....勉强可以感觉到月黑风高的寂静夜晚场面。
不过,这块地很可能是光明区。那样的话........像现在的白天站在这里,开阔感并不强,因为两侧有限制。但是可以看得很远。远处的小公园才开建,现在种上了很多树。可以看见绿色中显眼的灰白,那是道路吧。
从那里到这里的路,近的地方被竹竿干扰了视线。仔细看看,这竹竿上面有一层灰尘。....毕竟是施工场所啊。......站久了,也就逐渐对这个地方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了。这不是一个很特别的场景。
.......有点想去公园里转转了。这个楼房还是半成品,没什么意思。不过我已经打发小高去楼房内部四处仔细研究了,我让他研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然后等等来向我汇报。不知道这对他来说是不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呢。
有一些薄竹竿片始终被风吹得摇摆着。
.........
................
“你腿麻吗?”
小高坐在我边上,摇了摇头。
我们共同坐在公园内的一块大石头上。这块石头上面还刻了字,简直就像什么名山景点的观赏品。现在的时间,稍微有一些人来往。那些人就在我们身后走。
我们面对着长满杂草的小土坡,土坡上面还点缀着同样是绿色的一块块灌木。可能是觉得纯粹的土坡太平淡了吧。说起来,我面向着人会有的各种感觉,只要背对着他们就全没了。....其实我面向着别人的时候,我会担心我的视线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我也经常注意不往别人脸上看。
不过为什么呢。四肢会麻,会酸,脑袋却是胀,酸痛,或者是被催眠时的那种神经疲乏感。以前也有过让我很想把手伸进脑袋里捏两下的酸痛感。主躯干的话,好像没什么感觉。不过麻痹感好像总是牵扯到筋上.......不过我始终觉得乳酸的说法有点违和。乳酸怎么传递神经信号?
现在先不管那些。
“圣石边上的医院造起来了啊。”
来这里的路上就经过了那里,我注意到了。
“我做过几个别人的记忆一样的梦。”
“别人的记忆一样?”
“是梦的形式,不过感觉像是别人的记忆。”
“~!”
他一下就来了兴趣。
“没有你想象的那种奇幻内容。很贴近现实。”
“.......”
“.....一个是住进了一个什么设施,的内容。”
“什么设施?”
他这句话,施这个字的音发全了。也就是说他是问那个设施的详情。如果是强调设施两个字那就是不知道设施这个词语的含义。而如果施这个字语气很弱,那就可能是对我那句话有思维上的不理解。
“我怎么知道。不过我能看到刚住进去时有一种......试图融入集体的想法。”
“试图融入集体?”
“就是打算和那里的人打好关系了。进入一个新环境很容易有这种想法的。.....露出一副笑容那样子。不过那里的人没反应。就算了。”
那里的人见到他时的态度......和小梦类似。......也就是说那些人像是也遭遇了什么东西。
“.........”
“然后还有一段记忆,是他要逃出去,好像,似乎是有跟人密谋,....串通的。在出逃的时候被发现了,不过发现的人是个支持他的人,放他走了。”
“.............”
当然还有细节方面的东西,跟他说没有意义。那个放他走的人当时移开了视线。两人都是一副因为无力而无奈的样子。总体而言,是有点忧伤的。
如果说和之前那个梦合起来看的话........似乎能理解什么,但是能推断出来的东西仍然不多。
而回想到主角受欺负的内容,那是疑似上学时的经历了。几个女生坐在他身边,尤其是其中一个坐在他左前方的,在克制自己的喜悦情绪。——他似乎备受女生喜欢。对于这件事,他有点....类似不怎么愿意坦然接受的感觉。而一些男生对他抱持排挤态度。
.....不管怎样,他像是个很谦逊的人。
“小高,你平时和班上的女同学相处怎样啊。”
“?普通.......”
“真没用啊。”
“??”
没有话题了,我就继续平静地看着土坡上杂草的摇摆。
...........
.................
到了上学的日子了。今天我按着音乐教室上的安排,提前来到了音乐教室坐着。我接下来当然有课,不过稍微迟到一点无所谓。
.....为了能够顺利和那个歌曲作家交流,我还准备了一些关于音乐方面的思想。我打算用那些思想来作筹码。
人在思考一个事物的时候,脑力高的人和低的人差别在于同样的注意力做出多少思考量。同样的精神状态下,脑力高的人思考效率比较高。
那么思考音乐的本质时,首先以节奏的本质切入。大脑运行的节奏是依照控制注意力的程度变化的,这个节奏是固定频率,也就是电波的波动频率。而动脑筋也有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往往不一定是固定节奏的。但是不管哪个节奏或者变化,所有人用脑时都能跟上。不同的是每个人的思考内容。音乐节奏规定了用脑程度和频率,这种情况下脑力高低的区别就在于思考量了。
——脑力高的人使用更少的注意力等于脑力低的人使用更多的注意力。
人对注意力控制最少的状态就是放松状态,这是一种减少控制的状态,但是还是要维持控制,也就是说节奏缓慢。减到最少的时候人就会失去意识,也就是不维持注意力。同时放松也就意味着容易被伤害,放松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这时候跟不上音乐变化,就会神经疲劳从而产生倦意。而且减少意识总是从外到内的,最后维持的一定是最“里面”的意识。也就是说放松状态集中度是很高的。
动态物体运行的起伏波动,它被神经控制的情况就是控制度了,相对应电波的运行情况。它是神经最基本的能力。生物的神经从不控制,到控制电,再到控制磁场,等级不同。这里要着重看到依附它们的灵能的变化规律——因为动脑筋的时候灵能反复进行出现到消失的变化的过程和这非常类似。
人思考时回想一段音乐和回想刚才自己的某个思考过程,是一样的。脑力弱的人回想一段比较快的音乐,旋律或者节奏都会有一些偏差,哪个声音在前面哪个在后面,会记错。这就是对一段声音的分析。相比于人对自己的某个思考过程的分析,前者正误分明,但是后者人们会愿意去犯错。是这样的,分析音乐的时候对每个声音进行的分析是固定而单纯的,但是思考过程中,每一个小的内容会联系起很多东西来。不得不说有学习语言太简单粗暴的原因。因为很多东西会联系起各种词语,那些词语又进行更多联系,就会把问题变复杂。音乐就很少有这些。我认为知识不适合成为思维习惯。
阅历才适合。什么样的声音给自己什么样的感觉,然后累积了一定的这样的经验以后弹奏水平总会提升。这是音乐上的阅历。狭义上这不属于人们口中的“阅历”,但是广义上,所有自己的感觉的经验,然后可以推己及人或者举一反三的都可以说是阅历。举一反三是说同样的感觉推广到不同的情况中去。
我就这样边想边等待着。我相信这些思想对他来说一定是新颖的。不过我没有因为这些而自满。
..........
..................
.....
关于灵魂肉体不贴合的情况,有一个现象会证明平静是人该有的本性,那就是在顺着气势做事或者想事情以后,平静下来时会觉得自己幼稚。这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击败了自己了。自己以前的作品,以前的行为,或者细致到昨天对某件事的思考,都会有。.....人类是非常容易不平静的。我每一次产生这样的自我厌恶感,便会变得更加冷静。
还有一个现象,首先要从人存在被动动脑的情况说起。
——人有一种“敏感”的状态。就是被什么东西洗脑了以后,对那个东西很敏感,往往会害怕接触它。原因是接触它时引发的思考难以承受或者承受不了。但是一般人怎么会自我攻陷呢?——要么这是没有直面的苦痛,要么.......
那是外界刺激下产生的思维,通过习惯性联系。我想要给这种习惯性思维特别取一个名字,就叫他敏感思维。敏感思维就是占据人灵魂中极其强烈的部分的思维,它容易自发产生所有种类的情绪或者感觉。而占据部分不一定多但是由于外界刺激的影响变得深刻到无法驾驭的习惯性思维,我就叫它魔化思维。如果没有外界刺激,基本上不可能会无法驾驭。
当今很多人很多时候只有受到外界影响才能进行思考。就是那些静不下来的人。也就是肉体灵魂不贴合。不能自己控制自己全部注意力的话,脑力会提升吗?
我认为不能。这个用脑动作只会徒增习惯性思维。没有制约,修正灵魂还是提升脑力都是做不到的。这样是徒增磁场的强度,越来越多的灵魂部分无法被驾驭,越来越多的用脑动作失控,更麻烦的是会有言行举止出现失控。用脑动作其实也只是用脑动作而已,不是能够用脑都能说是没问题的。大脑其实也并不是什么优秀的东西,现在人们脑力比较低所以才特别崇尚大脑。
另一个错觉,人人平等,甚至万物平等。......人类社会规定的“权利”地位,那是当然平等了。但是这可不是大自然赋予的。大自然规定了“姿态”的地位,人们难道能违反吗?这就是夸张化思维,提出这个思想的人他自己,地位难道不比其他人高吗。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就并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人们始终要用语言和规矩,来帮助理解事情。这个过程会把实的变成虚的,把事实变成抽象。历史上经历这个“平等”思想改变之后,原先的“能力低者掌握更高的权利”的现象改变成了“能力低者掌握更多的主导权”,本质完全就是一样的。现在就造成了人们狂妄自大的根源,什么样的人都觉得自己姿态应该很高。
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很大的错觉,“人多力量大”。因为借助人多而得到的“力量”,这个力量并非独自一人能够驾驭的。本质上,其实这种“力量大”是和走火入魔,或者身上的灵能超过驾驭能力一样的。如果纯粹是比力量,那这是好办法。但是涉及到脑力的情况,它是负担。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种外在的刺激。不论真实能力,只要团结起来就能推翻任何东西,这种想法也是人们狂妄自大的根源。
这些错觉都是深深扎根在内心中,潜藏起来的。人们表面上即使明白它们的错误,其实还会继续这么想。因为它是思维方式,是长久以来的思维过程中不断确立深化的。一定只有用沉重的打击来纠正。
经过反复总结,我发现用脑动作只有一个,那就是趋向性运动。我研究了所有的思考动作,发现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有个趋向。把这一点和习惯性思维联系起来,我注意到习惯性思维其实也有这个特点。
.......这样一来我就有了一个想法,灵魂便是趋向。于是我对转世也就更加了解了。转世有点像完全失忆。其实转世之后的生活可能有点像前世随时都在身边,所有的选择,判断,如果有符合前世磁场的,就会特别吸引他注意力,“就是这个!”的感觉,像灵感一样。
而对于现代社会逼迫人们违背灵魂趋向做事和思考的行为,人生来是塑造灵魂而非塑造肉体。又不是造木偶人。
还有一块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灵能对静态物体似乎也有趋向影响,这样就可以解释人的面相与他的思维习惯的关系,还有肉体成长的原理了。我还想提出一个假说——肌肉在被塑造进磁场之前,由于灵能趋向可以通过锻炼而增加。但是如果肌肉被塑造进了磁场内,灵魂定型,灵能就不再会有增加肌肉的趋向,变得稳定了。但是只是不会增加,整体的性状还是有能变的地方的。
那么,锻炼和成长,就是为了维持灵能运行的趋势产生的抵抗力了。一样的运行方式不再会吸引全部注意力了,为了维持他自己原来的思维,这样就减少了弱点。而人经历挫折以后,需要有更强的神经力量维持原本的灵能,所以神经增强了,用来抵抗原本的程度的伤害来源。需要集中,更好地维持运行,所以功力增强了。需要让更重的石块“不会阻碍想要做的动作”,所以肌肉增强。世人最懂的是肉体锻炼,更少的人懂得神经增强,极少的人知道锻炼脑力,而几乎没有人明白减少弱点的道理。
再进一步,如果把惯性本身也看成是趋势,那么竟然可以说一切运动都是正在趋向的运动。一个简单的物体的运动可能包含了原来的趋向和改变的趋向,还有停止以后的趋向。它是那么简单而又复杂,我发现这和用脑动作何其类似。
而用脑过程中产生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强弱抑扬顿挫,产生情感和产生音乐以及人与人进行交流也是这样的强弱抑扬顿挫,不过还包括了没动脑的部分。但是抑和扬不是同等地位的。扬在减少控制时,灵能有离开肉体的趋势,抑似乎是没有的。另外灵能离开肉体会有解脱感。触发了依附性是会有快感,但是这个解脱感是更加强烈的感觉。
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些道理容易在实用中产生误解,所以无法理解的东西不需要记住。
需要记住的是,所有生物都是静态物体与动态物体的组合,维持着稳定性做着趋向性运动。人类是这其中一个类型。从这颗星球诞生开始一切进行运行,那数万年也只是正在灭亡和正在诞生同时进行的一个瞬间。于是,这千千万万不计其数的一具具,相似而又各不相同的灵魂与肉体的存在方式——
没有什么是必须的,也没有什么不是必然的。一切都是统一的,但是一切都不是平等的。
我相信这是真理,但是这是大自然说的。要我说的话还要再补充一句,我建议人类全都活成灵魂与肉体贴合的样子。......没有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