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点差一刻,瑞兰瞄了一眼墙上的钟表,三口两口把稀饭喝完,顺手拿起一个煎饼拎起挎包就往楼下跑。
“慢点,不用急,注意保护着点身体!”婆婆喊道。
瑞兰一溜烟就到了楼下,今天她值班呢。
徐兆麟还在村子里,每天忙的不可开交,给家人打个电话的空都没有。这段时间,有的县区扶贫不力,被督察组通报批评,作为反面教材在每个扶贫工作群传播开来,以儆效尤。
本来就心存敬畏的扶贫人更加劳累更加投入的去工作。
“老李,你的工作日记写完了么?,让我借鉴一下,很多活干完就忘了......呵呵。”
“喊谁呢,谁是老李,我怎么就老李了?”这位被喊作老李的滑稽反击,并且在“老”字上落了重音。
哎,再看看这位,可不就是老李么!
胡子拉碴的,头发浓密又长不由让人想到茂密无边的原始森林。
不过,喊人家老李的这位同志也好不到那里去,也该在尊姓前面加上“老”字了。
他的衣服上星星点点的是污渍,吃饭或者其他情况不经意落在衣服上了,这件衣服少说也有三五天没有换洗了。
“哈哈...哈哈哈......”村委会的大院里传出了爽朗又豪放的大笑声。
“为了扶贫事业,这算什么,我们不怕变成老李、老张、老王,大干一百天,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雄浑正义的声音,穿透苍穹,直击人心。
婆婆就是及时雨,她在这个小家忙碌不堪的时候就及时出现,好像扶贫济困的观音菩萨,带来了温暖和阳光。徐兆麟的心也放到了肚子里,斗志昂扬的投入到工作中。
壮壮跟奶奶不太和谐,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奶奶了。
两岁之前在奶奶家里度过,但是那时候他很小,不记事情。
两岁九个月跟着瑞兰来长丰县上幼儿园,一直到了上小学,这期间就很少回去奶奶家了。
他无比依恋着妈妈,奶奶爱孙子的心是不可掩饰的,看着壮壮胖乎乎的轮廓,奶奶就自豪的说:“咱家没出现过这么壮实的体格,壮壮是第一个,是咱老徐家最富态的一个娃娃。”
“老徐家祖祖辈辈都是老实近乎愚昧的人,壮壮聪明又善言,老天爷终于开眼,让我们老徐家也出个人才。”
婆婆成天念念叨叨,对孙子满眼都是爱。
这位老人在家里一刻也不闲着,精心做好每天不重样的饭菜、接送完壮壮上下学就在家里缝缝补补。
缝补什么呢、谁还穿打补丁的衣服呢?
呵呵,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山里的老人可闲不住,总会找出事情干的。
她把不穿的衣服收集起来,根据衣服的式样裁剪成不同形状的坐垫、脚垫;衣服上有图案的一面恰好在正中间的位置,简洁又大方。
这些垫子跟买的差不多,不对,比买的要好——物美价廉呀,还是不对,也算不上“价廉”这是废物再利用,不用花一分钱哈。
不穿的毛线衣用处更巧。把各色的毛线衣拆开,通过巧手编织成杯垫,水杯套。
各种颜色搭配起来的水杯套就像一道道彩虹挂在杯子上。
太粗糙的毛线或者衣服就做成小一号的拖把,专门用来拖厨房或者卫生间这类需要常打扫的地方。
总之,婆婆一天到晚也不闲着。
终于躺在床上的婆婆,搜肠刮肚的给孙子讲睡前故事,半夜还细心地给孙子盖被子。这样的好婆婆不是妈妈胜似妈妈,瑞兰很感恩,她看到了婆婆的付出。
瑞兰不想让婆婆出力还出钱,因此,家庭的生活开支她不用婆婆拿一分钱。
家门口的衣架上挂着一个小提包,这个提包是她上大学时候买的,外皮破了就一直没有再挎出去,但是也舍不得扔,就挂到家里,里面放着澡票、零钱之类的。
婆婆来了以后,这个小挎包就热闹了。
瑞兰经常给里面放些零用钱,还不时的去摸摸,看里面的钱是否该续放了。
婆婆是一个勤俭持家又朴素善良的人,她在大山待了大半辈子,直到儿子在外面安家立业走出了大山,她才得以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
婆婆是没有退休金拿,也没有工作收入的人,在老家种了几亩庄稼和一块小菜地,基本能实现自给自足,公公常年在外地打工,挣个辛苦钱。
因此婆婆无比珍视每一块钱,从来不浪费,买什么东西都是必须品,除了偶尔给壮壮买点零食或者文具之类的。
婆婆的衣服鞋子大部分是拾别人穿剩下的,只买过一两件走亲戚露面时候穿的,也有三五年了。
徐兆麟有一次看到她满柜子的形形色色的衣服皱起了眉头。
“娘,你衣柜里的衣服样式能从十八岁穿到六十岁,花花绿绿的不时兴还夸张,这都不适合你穿呀!”
婆婆的表情显得有点不自然。
“你们小时候,咱家里穷,我常常帮亲戚和邻居缝缝补补,看孩子以挣点家用,他们不穿的衣服鞋子总会给我们穿。现在生活好了,他们还是不时的给一些,我也不好意思拒绝。拒绝了人家,好像是我我们生活好了,现在看不上人家的东西了,落个话头。因此就只能收着,一些拿得出手的给了其他需要的人,扔了一些破的不能穿的,剩下的等你们家的孩子长大了穿。”
苦笑了一声的徐兆麟不置可否,穷怕了的母亲未雨绸缪,把旧衣服攒下留给孙辈穿。
面对母亲的好意,他实在说不出什么,其实他照单全收的继承了父母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但是走出老家的他,这些年多少也有点“奢侈了”。
想到儿时和中学、大学时期的不多的照片,他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出来。
儿时的照片上,他衣服总是不得体的:松松垮垮或者捉襟见肘甚至还打着补丁。
后来上了学,学生时代的徐兆麟,拍的照片大部分是穿校服,因为这是他仅有的一身能拿得出手的衣服。
贫穷的生活并没有让他认命妥协,不甘于现状的徐兆麟在学习上狠下一番力气,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上学路上一路高歌猛进的徐兆麟,终于出人头地,穷了好几代的老徐家竟然出了一位大学生!
看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二老喜极而泣呀!
往往有一些个邻居拉扯着耷拉着脑袋的不思上进的孩子来他家取学习真经,徐兆麟的父母光挠头说不出个一二三。
他们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抬不起头,根本没有闲暇和精力去管理孩子。孩子的班主任姓什么都说不上来,每年期末考试后带回家的奖状都塞到炉灶引火烧锅了。
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的徐兆麟父母自己也很奇怪,自己这穷窝里怎么就飞出了金凤凰,他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这都是孩子自力更生的结果,是的,他两口子说不出教育孩子的经验之谈。
瞪大眼睛的邻居一脑子浆糊的悻悻而归,对于教育孩子更加没了方向。放手不管,任由孩子孤军奋进的做法,可不是每个家长都敢放手一搏的。
今天正好是周五,徐兆麟晚上可以回家,瑞兰和壮壮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婆婆也很开心,她知道儿子喜欢吃她做的家乡美食——韭菜盒子,这是一种大煎饼,很厚很大,里面裹着韭菜、鸡蛋和粉条。
一大早婆婆就出门,步行到了离家很近的蔬菜店买了一大把韭菜和一大袋子的土鸡蛋。回到家早早的把面和上,择洗干净韭菜放到筐子里沥水,把自己下的红薯粉条泡发好再剁碎,放到盆子里待用。
醒到晚饭时间的面,煎出的饼外皮焦脆里面暄软,吃着格外香。
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家,回到了这个温暖的怀抱,捋顺身上的羽毛迎接下次的飞行。
瑞兰按时的下了班,她们心照不宣的在客厅看电视,静等推门回家的徐兆麟再上桌吃饭。
壮壮这个小家伙也很懂事,虽然肚子咕噜噜的叫唤,虽然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的香味,但他只是使劲的吸着鼻子闻,不吵不闹不搞特殊。
表情陶醉的壮壮说“哇,好香的饭呀,奶奶的手艺真棒呀!”
看着孙子夸张的表情,婆婆转身去厨房,打开电饼铛,拿出一张饼,摆在案板上,手起刀落切了一块,装在盘子里快步来到客厅,递给壮壮
“我的大孙子正在长身体呢,可是饿不得哈!”婆婆坐到壮壮的身边,“有点烫,奶奶给你吹吹再吃。”
壮壮咽了一下口水,看着焦黄酥脆的韭菜盒子,又看了看妈妈。
瑞兰宠溺的一笑,“臭小子,忍不住了吧,哎,谁让你是祖国的花朵呢,吃吧...吃吧...“
这时候门外有动静,是的,开门的声音,瑞兰刚开始还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因为没有听到上楼的脚步声啊,可能是刚才娘三说话没注意。
心头一喜的瑞兰快步来到门边,拉开了房门,屋外是她心心念念的爱人。
他们四目相对,微微一笑,爱意早已经泛滥,一切尽在不言中。
如果不是婆婆和孩子在这,他俩一定紧紧拥抱在一起。
可爱的壮壮看到了日思夜想的爸爸,终于放心的大咬一口韭菜盒子
“万岁!爸爸回来啦,开饭啦!”
婆婆麻利的去厨房安排吃饭。
一头钻进卫生间的徐兆麟,简单的洗把脸迫不及待的抱起了儿子,他左看右看总也看不够,问东问西总也问不够。
饭桌上热气腾腾,饭菜的香气和着家人的欢声笑语把这个小家渲染的热闹又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