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让我们学会优美的表达和细腻的抒情,

让我们在每一个鲜嫩的日子里,

动情的书写爱的彩笺,

让我们潜心制作一些能够滋养爱的精美点心,

让那双可怜的老手,

能够抓住一些关联着幸福的美丽讯息。

让那个孤单的人说,

其实,始终有爱殷勤陪伴......

佩芬坐在明亮的窗户下面,她在认真的摘抄优美的哲理性语言和心灵鸡汤。

离了婚的佩芬,目前的生活是自由的,舒适的。

没有了糟糕婚姻的束缚,她彻底的释放了。她本来就是一个小女人,喜欢静静的一个人看书、发呆,沐浴阳光。

对过去也释然了,对于伤害她的贺亮佩芬没有怨恨。离了婚的佩芬回忆着拿到离婚证时的心情:“当我走出婚姻的围城,恢复自由单身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围墙中。”

她也没有回头去找邓文斌。她看清了邓文斌的嘴脸,其实他不比贺亮好到哪里去。

佩芬自己做好了人生规划。

她跟着女儿小玉一起漫步人生路,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相依相偎。娘俩互相扶持,在这个薄情的世界上。互相取暖。

佩芬是不幸的,她也是幸运的。许多家庭。婚姻生活都不是特别的幸福。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佩芬能够走出婚姻的牢笼,我们为他祝贺,我们为他感到高兴。人生苦短,不能在一段失败的婚姻里消耗着自己宝贵的生命,她需要为自己的小玉负责。

邓文斌知道她已经离婚,还不时的给她联系。他想要佩芬回到他身边,为他生儿育女。

但是邓文斌是非常自私的,第一次抛弃佩芬是因为家里人给他定下了父母心仪的结婚对象。

他狠心抛弃了已经怀了他骨肉的佩芬,奔向了自己的婚姻。

若干年后,婚姻不幸的他回过头来又想与旧人旧情复燃。

他的妻子没有生育能力,传统的父母不能接受他们没有孙子抱。

所以邓文斌回过头来又找佩芬,想有个一儿半女,好传宗接代,给父母交差。

这种男人呀,第二次回头也还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知道真实情况的佩芬怎么会再次跳进火坑呢?女人不是工具,不是生儿育女的工具,而是相爱相依的家庭伴侣,她是陪你走完一生的那个人,如果你没有想跟她白头到老的决心,请不要去招惹她。

佩芬最喜欢看的一本书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邮差每天都要到一条街上去送信。几乎总是这样——每当他赶到时,那为白发苍苍的老夫人就已经等候在路边了。

她的信来的很勤。当邮差高喊着她的名字将又一封信递过去的时候,老妇人总是展颜微笑,感激地伸出双手去接他递过来的信件。

看着老妇人无比幸福,无比满足的笑脸,邮差也曾经纳闷过:给她寄信的人到底是谁呢?

后来老夫人死了,她的家人在整理她的遗物时,发现了那些信。他们吃惊的看到,那些信的信封是新的,可信瓤的纸却已经泛黄。

展开信纸,仔细瞧一瞧,竟然是她早已去世的丈夫在世时写给她的情书。

原来老夫人将这些珍藏的情书不断地寄出,寄给已是风烛残年的自己,用这样的方式来重温那逝去的美丽的爱情。

这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佩芬,这就是她心灵深处想要的婚姻——彼此深爱着对方。

她想要找到这样的一位爱人。

他们可以一起喝茶聊天,做家务,管孩子。

现在的社会是多么的繁忙,生活节奏又快,人们的心是多么的浮躁。他们忙着工作,忙着教育孩子,忙着吵架......但是想过没有?婚姻里两个人相处的日子会有终结的那一天,或者你先走,或者她先走,生前的吵闹打架真的就不可避免?

婚姻中的人们应该少一些怨气和怒气,多一些温存与柔情。

上苍赐予我们的每一个日子都是清白无罪的,都值得我们精心去过。

可我们怎么就这么笨,总是由着性子把它过的不成样子。

争吵的时候,唯恐伤度对方伤的浅,岁月便留下了太多太多痛苦的划痕。

想想看,当我们中的一个被剩在世上孤苦无依,这本就凄凉的日子回忆不起一丝一毫的关于爱的美妙回忆,而是充斥着怨恨、痛苦,那么留下只是无尽的追悔与无边的伤痛。

那样的日子,剩下的那个人可该怎么挨呢?

如果婚姻中的两个人不能领会婚姻的真谛和存续的意义就应该快刀斩乱麻,尽快放手。

给对方重新选择的机会,你好,她好,双方都好。

三观不同,凑合下去就是互相折磨,伤害彼此更加连累孩子。

在不幸福的婚姻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童年是灰色的,痛苦的,这种阴影需要用一生去的时间去面对,没有特效药。

自由了的双方还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另一半,何乐而不为呢?

庄子说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他的意思就是说,好好活着是正理,虽然舍弃了一时的柔情,却保存了完整的生命。

这很有道理,你想啊,命都快没了,那点儿感动还顶什么用呢?那点感情还顶什么用呢?

虽然佩芬会接到邓文斌的电话,但是她内心坚定的拒绝。不拉黑名单说明内心已经足够的强大,就算联系也不会动摇半分。

他是小玉的生身父亲,孩子长大可以自己决定要不要认回他,她一定尊重孩子的决定。

佩芬也会受到贺亮的骚扰,但是她已经不再惧怕,而是直面他,并给与还击。

有些事情不是你怕就不来的,“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男人,“男人像弹簧,你弱他就强。”

佩芬学会了歇斯底里的跟他闹,跟他对着电话骂,骂的昏天暗地,唾沫满天飞。

对于不讲道理的人就应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没错的,这是一条真理。

  1. 上一章
  2. 目录
  3.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