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十六年,大晋京都。
前开国武勋镇国侯杨府,这座曾经辉煌近百年的华贵府邸,如今却散发着沉沉死气。
正房卧室中,一名少年躺在床上,浑浊的眸子逐渐变得清明,随后又是一阵迷惘之色。
他叫杨锦,年方15岁,是如今杨家嫡子。
而这具身体中的灵魂,却是一个从地球穿越而来的新主人。
“感觉过了好久好久……”
杨锦轻轻吐出一口浊气,他并不是刚刚穿越过来,朦胧之中,他的意识仿佛已经来到这个世界许多年,直到今天才终于醒过来。
他刚刚一直在搜寻之前感知到的朦胧意识,眼中渐渐有了明悟。
六年前,他的灵魂来到这个世界,虽然一直处于朦胧之中,但却能感知到外界的信息,所以他对如今的处境并不陌生。
“也就是说,因为我的到来,我在这个世界做了六年的傻子?”
就在杨锦思索之时,一个梳着丫鬟鬓的少女端着一盘吃食走了进来。
少女刚想开口,抬头看见杨锦眼中清明一片,顿时惊地手中的托盘都掉了。
“少爷!”
“少爷你……”
杨锦甩了甩头,脑海中浮现出关于这个少女的记忆。
少女叫兰儿,是他的贴身丫鬟,16岁,在他身边已经服侍了9年了。
“给我取些水来罢。”
杨锦只是简单吩咐了一声,旋即便暗暗打量起自己这贴身丫鬟来。
虽然他此刻很想获取当前这个世界更多的信息,但他并没有贸然和兰儿过多交谈。
兰儿生性单纯并没有注意到杨锦目光中的审视,欢喜之下蹦蹦跳跳的就出去打水去了。
观察些许后,杨锦渐渐放下疑心,沉思起来。
杨家被当今陛下除了爵位,他的爷爷、父亲都死在了战场上。
这一切的背后,都透露着种种疑点。
堂堂大晋国开国元勋镇国侯府如今早已没落得不成样了,既来之则安之,他往后想要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安身立命,没有足够的本钱是不行的。
没一会,手脚麻利的兰儿就端了一壶烧好的茶水进来。
“少爷你怎么自己起来啦,快坐下,兰儿替你更衣。”
少女放下茶水跑到杨锦身旁,小心的替杨锦穿戴好顺带理了理头发。
看着铜镜中那略显稚嫩但眉眼满是英气的面孔,杨锦满意的点点头。
“兰儿,备马,随我去凤霞庄。”
这些年来,诺大的杨府为了维持下去,已经变卖了许多产业,府中的家丁奴仆也是尽数遣散。
如今仅剩下两个庄子还在杨家手中,一个凤霞庄一个凤鸣庄。
凤霞庄是农庄,有近6000亩良田,200户,人丁1000余,也是如今杨家钱粮来源所在。
而凤鸣庄则是杨家的养马场,有马匹1000余,庄户只有20户。
杨锦明白,不管他以后想做什么,手里都得有人才行,此刻他准备去凤霞庄找些合用的人手。
丫鬟兰儿很是乖巧,听到杨锦的吩咐没有任何废话直接去备马。
半个时辰后,杨锦带着兰儿骑马朝着凤霞庄而去。
“少爷……”
兰儿坐在马背上,吐气如兰,低声呢喃,杨锦猛然发现怀中少女身子有些发烫,脸颊通红,反应过来的杨锦有些尴尬又好笑。
杨锦轻轻在兰儿脑袋上敲了敲笑骂道:“好好给少爷带路!”
这可真不是他占这小丫头的便宜,实在是他9岁以前的记忆根本没有,加上这6年一直处于半朦胧中,根本不记得凤霞庄怎么走。
这才特意和兰儿同乘一马,兰儿带路他御马。
杨锦天生神力,又有杨家家传武学,无论是骑射还是武艺都是顶尖,此刻随着神智恢复,刻在骨子里的武艺也慢慢熟悉起来,驾起马来也愈发熟练。
两人策马从京都北门而出,景色豁然开朗,风驰电掣间,马蹄践起阵阵尘土。
杨锦吐出一口浊气,顿觉胸间一片开明,不禁仰天啸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兰儿听到自家少爷豪情万丈的笑声,弱弱道:“少爷,你不是只昏沉了6年嘛?”
杨锦笑声一滞,举手作势又要敲这个破坏自己抒情的小丫头,见小丫头怯懦地往怀里缩了缩,干脆收回手不再搭理她。
此刻杨锦心思都在庄子上,并没有注意到刚刚路过之际官道上那辆打着高府旗号的华贵马车。
马车中,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女收起眼中的惊讶,缓缓放下轿帘。
少女身穿一件淡青罗衣,挽着云鬓,灵动的眸子中似乎若有所思:“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杨家子不是已经痴傻多年了么?”
……
没过多久,杨锦就看见不远处出现一片农庄,周围是大片开垦整齐的良田。
听到马蹄声,田埂上玩耍的几个小娃子好奇的望来。
这时候,不用杨锦吩咐,懂事的兰儿已经主动跳下马朝着凤霞庄走去。
“兰儿姐姐!”
几个小娃子都认识兰儿,这些年府中为了节省开支裁撤了不少人手,杨锦的贴身丫鬟兰儿自然就成了杨家管事。
杨锦骑坐在马背上,脸色平静。
几个小娃子得知来人竟然是如今的杨家主人,当时就吓得不敢再嬉闹,在兰儿的带领下过来恭敬的给杨锦行了礼之后才赶忙跑回庄子通知管事过来迎接。
杨锦心中清楚,这个时代的尊卑有别,他身为杨家嫡子,对这个庄子的所有人和物都拥有予取予夺的权利。
这些庄户都是签了身契,世代为奴供奉杨家。
可以说,他们和整个杨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杨锦要找人手,自然要从这些家生子中寻找。
没让杨锦等太久,一大群穿着粗布衣裳的人在一个中年管事的带领下就迎到杨锦面前跪下磕头,口中喊着:“老天开恩,老爷终于好起来了,小的给老爷请安!”
杨锦泰若安然地受了众人一拜后才下马,嘴角含笑将为首的管事扶起来:“大伙都起来吧。”
“谢老爷!”
杨锦抬眼扫去,一片木然的眼神,心中暗叹:“都是土里刨食的庄稼汉啊……”
作为庄子的主人,庄户老实种地他当然高兴,但他眼下需要找些稍微机敏些的少年人帮他做事。
这时候,为首的管事主动在前面带路,面色殷勤。
“老爷请跟我来。”
“王管事带路吧。”刚刚兰儿已经跟杨锦提醒过,这管事叫王友德,替杨家打理凤霞庄十多年了。
一群人朝着庄子里走去,小丫鬟兰儿亦步亦趋地紧紧跟在杨锦身后。
一路上,杨锦似乎随意的打量着周围的田地,一片绿意盎然,看来收成不错,记忆中京都近些年也没听说过有过什么灾害,心中有了底。
走到半路,杨锦似作随意的问道:“王管事,庄子上一年给府中上缴多少钱粮?”
带路的王管事心头一跳,瞧了瞧身前那道年轻而挺拔的身影,小心回道:“回老爷……今年尚未秋收,去年庄上给府中上缴钱粮及一应事务共计1528两白银。”
杨锦点点头,不置可否,就在王管事紧张得冒汗之时,杨锦又转头问小丫鬟。
“兰儿,你可记得近几年凤霞庄给府中上缴的银钱数?”
小丫鬟当即邀功似的点头,“少爷,我记得的!”
然后就看见兰儿掰着手指数了起来:“从兰儿掌事以来,孝武十年至今年,六年来,凤霞庄给府中上缴的银钱共计8982两!”
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年上缴折合银钱还不足1500两。
刚刚在庄外,杨锦观察田间庄稼长势就是为了实地看看收成情况。
杨锦如同没看到王管事汗如雨下一般,继续追问:“庄子一亩地能收多少粮米,如今市面米价又是几何?”
杨锦话音刚落,只听噗通一声,王管事摔倒在地,老脸不停的哆嗦着。
“嗯?”杨锦面露不悦,就要质问。
周遭跟着的一行农户不明所以,见管事的瘫倒在地上,不知怎惹到了老爷,纷纷跟着跪了下去。
就在这时,人群后,有几个少年眼神灵动跃跃欲试,杨锦挥手示意少年起来答话。
其中一名少年答道:“回老爷,凤霞庄都是上等田,如今年成不错,亩产能有三石半!”
另一名少年也不甘落后:“回老爷,近些年米价稳定,一两银子一石!”
杨锦赞赏地点点头,旋即再次看向王管事,冷声斥道:“王管事莫是欺我年少不识数?”
“凤霞庄6000亩地皆是良田,亩产三石半,年产2万石有余,杨家定下的租子乃是2成,折合银钱盒盖上缴4000两有余。”
“其余的银子难道都喂了狗不成!?”
王管事早已被吓得魂不附体,哆嗦半天都没拿出个解释,杨锦怒喝:“来人,上家法!”
杨锦本就武艺非凡,此时一声怒喝如同震雷一般,吓得众人一个哆嗦。
王管家此时面如死灰,又听到杨锦准备动用家法,再不敢有任何隐瞒。
身为杨家奴仆,生死只在主人杨锦一念之间。
“求老爷饶命啊……是……是老奴不知死活,贪墨主家银钱,老奴立马奉还……求老爷饶命……”